嘿!让我们在暴风雨中翱翔吧!
2016-11-10李雪
李雪
每一个学年,我们都要迎来新的校园生活——紧张而内容丰富的学习,新的或亲切熟悉的同学、老师。我们一起生活、学习、相处、竞争,就像结伴攀登高峰,或组团跑步竞赛。我们可能遇到阻碍或陷阱,也可能力竭而掉队。遗憾的是,有时会有极少数同学因为琐碎的小事而放弃生命,如2016年6月,一个12岁的小学生因为老师要求搬桌子而跳楼。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自杀动机的产生往往是由于对当事者来说极为重要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有自杀倾向的孩子往往会表现出情感上容易悲观、孤独、抑郁、意志薄弱、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同时具有知识狭隘、观点过于固执等特征。如果经受长期或严厉的挫折(即使这种挫折在其他人眼里并不严重),当耐受力无法承受时,人就会产生一种无助感。在一定的诱因的引发下,可能因逃避现实而选择自杀作为解脱的方法。特别要指出的是,很多孩子其实并不了解生命的重要性,并且对死亡有着错误的认识。很多自杀事件的原因在成年人看来十分微不足道,比如被老师批评、和同学斗气等,甚至仅仅是跟风盲从。而且,有的人受到一些小说、电视剧、动画片等的影响,没有认识到死亡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例如在一次对上海未成年人的调查中,高年级学生相信转世轮回的比例反而比低年级高。有的学生甚至会出于好奇去模仿一些从科学角度很容易证伪的情节(如自杀进地府、重生等)。这些都是十分幼稚的表现。
“我至今仍然在沉思之际想起那一片柔媚的湖水,不知湖畔那群种子中有哪一颗成了小树。至少,我知道,有一颗已经成长。那颗种子曾遇见了一片土地,在一个过客的心之峡谷里,蔚然成荫,教会她怎样敬畏生命。”这段话摘自张晓风的散文《敬畏生命》。作者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也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即使是一棵树也在为生命的延续而不停地忙碌。真实地认识生命,你就会珍惜生命,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风雨,不轻言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