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务公司如何向产业银行转型

2016-11-10黄德渊方燕儿

银行家 2016年10期
关键词:产业链财务监管

黄德渊 方燕儿

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入,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变化,实体企业需求越来越多元化,产融结合不断发展演变,全新的金融业态和金融形式也随之萌生兴起。目前,在世界500强中已有80%以上的企业开展了不同程度的产融结合,并取得了良好的效应。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和国家政策的支持,产融结合实践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作为产融结合主要产物的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企业集团的资金管理和筹融资结算等金融业务需求。然而,受制于目前的监管政策和财务公司的发展限制,从内外部发展环境和产业链融资需求来看,财务公司向产业银行转型发展,已成为企业集团拓展产业链业务的创新发展方向之一。

产业银行的界定

产业银行是指立足于实体产业,为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提供综合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专业性银行。产业银行是产融结合在机构形式上的最高阶段,产业银行的实质是财务公司的升级版本,既保留了财务公司的优势,又克服了它的局限性,为财务公司转型开创了新的发展空间。产业银行的设立,不仅是顺应实体产业产融结合发展的历史选择,也是满足金融业专业化、差异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产业银行具有三个显著的特征:第一,产业银行具有鲜明的产业行业属性。其宗旨并非要掌控整条产业链,获取高额利润,而是成为该产业的金融服务中心,以促进整条产业链的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的整合发展,使得产业银行成为行业发展的催化剂。第二,产业银行的目标是促进产业发展。通过所累积的行业经验和所掌握的产业发展状况、行业政策、核心企业的综合实力、及围绕核心企业的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的支付能力、生产销售能力和经营状况等信息资源,有效甄别具有市场潜力、经营稳健、诚信可靠的企业客户,为其提供综合服务,促进产业升级发展。第三,产业银行是专业性、综合化和高粘性的银行机构。其立足于产业链融资,并根据企业发展需求,提供包括银团贷款、流动资金贷款、兼并收购融资、战略管理咨询、投行业务、承销等综合性金融产品服务,从而保证产业链资金的连续性,增强产业链的运营能力,提升整个产业的竞争力。

受制于传统金融体系的不发达,产业银行的出现对产业链的改革发展和金融业的分层创新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一方面,产业银行能推动整条产业链转型升级、解决上下游中小企业融资痛点。产业银行可以充分利用累积的产业、资源和信息优势,降低了银行与中小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实现核心企业的优势变现,加速产业的发展升级。另一方面,产业银行可以促进金融行业的创新分层发展,激发了整体金融业的创新活力。由于以企业为核心成立的产业银行没有历史包袱,更容易吸收国际金融机构的先進经验,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客户提供专业化“一站式”的金融解决方案和更多创新举措,这不仅丰富了国内银行业的组成,也增强了国内金融市场的公平竞争,市场潜力巨大。

产业银行与财务公司的区别及自身优势

根据国外的发展经验,产业银行是服务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可以经营除了居民储蓄存款以外商业银行的全部本外币业务,并主要集中于某产业。财务公司又称金融公司(Fi n a n c eCompany)、金融服务公司(Finance Services)、资金中心或司库(Treasury Center)等。中国的财务公司是由企业集团申请、由银监会批准设立的、为企业集团成员单位提供金融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因此又称为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产业银行与财务公司在注册资本、经营原则、服务对象、业务范围、监管主体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见表1)。

通过与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对比,产业银行具备以下优势特点:一是产业链金融产品服务丰富灵活。产业银行始终专注于产业发展,也具备银行业的金融业务能力,可以为产业链生态圈中企业客户提供量身定制产品,服务更加专业化、差异化和综合化。同时,利用企业集团强大的商业信用,产业银行可以覆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风险,增强整条产业链的商业信用。在风险可控情况下,产业银行服务内容更加丰富:对上游供应商可以提供有保理、票据贴现等服务;对中游中间商可以提供流动资金贷款、应收账款融资、存活融资等服务;对下游经销商可以提供票据、融资租赁、定向担保贷款等服务。

二是促进产业链生态圈繁荣发展。产业银行可以利用熟悉本产业的先天优势,降低与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将资金有效注入产业链上下游相对弱势的中小企业,解决其融资难问题,促进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提升整个产业链的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实力,维持产业链的持续健康发展。同时,产业银行可以通过金融业务推动链上企业的整合发展,并吸引更多有潜力的企业加入,不断向产业链注入新鲜血液,扩大产业链发展规模,提升整个产业链生态圈的活力。

三是充分发展国际业务。随着“一带一路”战略发展,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境外资金规模需求不断增大,迫切需要对境外资金的管理服务。但依据《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的规定,财务公司不得从事离岸业务,除《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第二款业务外,不得从事任何形式的资金跨境业务,这使得财务公司的国际业务的发展空间受到严格的限制。而产业银行作为专业性银行,在开展国际业务方面受限较少,还可以设立海外分支机构,协助企业集中管理外汇资金,真正实现“跟出去”。

财务公司向产业银行的转型约束

财务公司转型为产业银行将使得监管主体发生实质性变化,从银监会、企业集团、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多重监管转换成了中国银监会为主导的监管架构,企业集团以及其他监管主体的监管职能特别是现场监管权将大大弱化。财务公司转型为产业银行后的监管变化实际上就是使得财务公司变成了一个更加市场化、外部化和竞争化的主体,可能会获得市场化的市场机遇,从集团公司的严格控制从“解放”出来,但是,也可能失去了集团公司的“母爱呵护”,必须接受市场的激烈竞争。产业银行是立足于产业的专业性商业银行,使得产业银行的准入、运营以及风险管控等要远高于财务公司的监管要求,在各项指标上亦是如此。

在准入监管方面,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规定,未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设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或者从事银行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行任职资格受到银监会管理;设立全国性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0亿元人民币。设立城市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亿元人民币,设立农村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5000万元人民币。注册资本应当是实缴资本。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根据审慎监管的要求可以调整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但不得少于前款规定的限额;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严格遵守审慎经营原则,审慎经营规则包括风险管理、内部控制、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损失准备金、风险集中、关联交易、资产流动性等内容。这些准入要求基本都要显著高于对财务公司的监管要求。这种监管标准的提升亦要求企图转型产业银行的财务公司需要进行审慎评估,比如是否可能持续地扩大资本金,保持符合监管要求的资本充足率以及损失准备金等。

在微观监管标准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三十九条还对商业银行贷款业务进行了规定:“应当遵守下列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规定:(一)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二)流动性资产余额与流动性负债余额的比例不得低于25%;(三)对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与商业银行资本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百分之十;(四)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对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其他规定。”资本充足率使得产业银行的筹办和经营面临持续的资本金压力,这也是很多民营银行投资者最为警惕的监管约束,随着业务的拓展和资产端规模的扩大,银行就会成为一个资本吸收机器,需要建立相互匹配的内部融资和市场化融资相得益彰的融资机制。

财务公司向产业银行转型过程中,不仅需要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规定的准入和监管要求。在具体业务,如外汇、支付结算、信贷征信等方面,也要具备一定的基础条件。申请外汇业务方面,产业银行需具有规定数额的外汇实收资本金或者营运资金。设立的一级分行应当具有不少于500万美元或者其他等值自由兑换货币的营运资金;银行的二级分行应当具有不少于200万美元或者其他等值自由兑换货币的营运资金等;具有经外汇局确认资格的、与申报外汇业务相应数量的外汇业务人员;同时要具有适合开展外汇业务的场所和设备及国家外汇管理局要求的其他条件。在支付结算系统方面,中国人民银行会组织和协调银行业金融机构相互之间的清算系统,提供集中办理票据交换、办理异地的资金转移、发展电子联行系统等服务,产业银行需要跟中国人民银行进行系统对接,完善基础系统设施。在征信数据方面,产业银行征信系统也要具备与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的专线直连能力,并通过内联网系统将终端延伸到分支机构信贷人员的业务柜台,实现信息的获取、收集及共享。

财务公司向产业银行转型的对策建议

财务公司向产业银行转型过程中,组织架构、风险管控、信息系统建设、人才培养等是产业银行转型成功的关键因素,在此给出以下四点转型建议:

一是组织流程和管理机制的变革。财务公司向产业银行转型过程中,会面临服务对象、业务范围、监管要求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在产业银行建立过程中,应调整财务公司原有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机制,按照产品、区域、渠道、客户等设立相应的事业部或者业务职能部门。可以考虑以客户为中心实施扁平化、专业化、垂直化的组织架构管理模式;并推动业务流程再造,实施集中化运营,着力提升定价、资产负债等方面的专业实力,进行精益化管理。

二是建立完善风险管理机制。产业银行对整个产业链生态圈负责,若没有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容易因产业危机导致产业银行破产,或由于产业银行对产业链中企业客户的错误评估导致产业链资金的流动问题,致使产业链运营出现困难。因此,只有完善健全产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机制,保证产业银行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掌控,减少银行与企业间信息不对称,运用大数据分析、风险评估等方法,加强对整个产业的风险管理,才能保证整个产业链生态圈的兴盛和产业银行的蓬勃发展。

三是数据化信息系统建设。在互联网时代,云存储、网络交易等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產业银行也应当加强信息系统建设,通过产业链金融网络平台的搭建,实现“互联网+产业+银行”的发展。同时,建立征信数据库,通过对产业客户数据积累、与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的专线直连等方法,实现信息的获取、收集及共享,完善产业信息数据库的建立,这不仅能帮助产业银行规避潜在风险,还能针对不同信用等级客户实施不同利率定价机制,吸引并拓展优质客户,增强产业链发展的可持续性和活力。

四是人才引进和培养。随着财务公司向产业银行转型,需要熟悉银行业务和管理的人才,同时,由于产业链金融业务的复杂性,还需要熟悉金融、产业、法律、信息技术和供应链管理的复合性人才。财务公司往往缺乏此方面的人才,资源有限,应当适当引进高水平、高素质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此外,还要抓好全员素质的提升,通过业务操作和技能的培训,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储备优质人才,提升发展具有创造价值的、有能力的管理人才。

(作者单位:中国电力财务有限公司发展策划部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与交通银行联合培养博士后)

猜你喜欢

产业链财务监管
推进内蒙古产业链现代化的思路和举措
事业单位财务审计的重点
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成立
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
财务自由这扇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浅论我国会计监管体制的创新
财务风险的对策与探究
重庆将重点打造千万亩产业链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