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国防教育教学
2016-11-10刘爱国
刘爱国
摘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以及国务院、中央军委及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我们在学院大一新生中开展国防教育课程教学。
关键词:国防教育 大众传媒 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9-0016-01
《国防教育》是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国防教育》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习近平等同志关于国防与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适应我国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和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需要,为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保卫者服务。
一、本科院校教学现状分析
国防教育以军事理论教学为重点,通过军事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储备合格后备兵员和培养预备役军官打下坚实基础。该军事课程已经成为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学生的必修课。
国防教育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普通高等本科学校已经开展得如火如荼,取得了显著成果:军训工作走向制度化,军事理论课程教学发展迅速,师资力量不断增强,国防教育步入正常化的轨道。首先,普通本科学院的国防教育研究比高职高专的研究要多,如从中文数据库论文数量来看,普通本科学院的国防教育研究比高职高专的研究要多近2倍。其次,国防教育的教学现状研究多于教学对策研究。最后,国防教育作为课程建设研究较多。
二、我校教学现状分析
作为一门新课程,课程标准的确立,教学形式的探讨与实践,教师队伍的建设等各个方面都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需要在不断的摸索与实践中积累经验。
通过开展国防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强化爱国主义,增强国家安全概念,促进大学生军事素质的提高。但如何开展新课程的教学工作、课程标准的制定、教学形式的探索与完善、国防教育教材的开发、师资队伍的建设等一切从头开始,凸显课程教学研究与探索的迫切性。
(一)教学形式
《国防教育》属于新开设的必修课程,理论课程从2014年下半年才开始进入课堂,目前已制定出通识教育课程《国防教育》课程标准,并运用专题教学的模式进行教学。
(二)教学内容与改革
1.教学内容
根据高职学生特点和教学任务,国防教育的教学过程主要分两大块:一是军事理论教学;其内容主要分四大块:中国国防与现代化、军事思想、国际战略环境与地域安全、军事科技与信息战。二是新生军训;主要包括学生军事技能的操练和掌握等。从理论教学内容方面来看,已经覆盖了从古代到现代、从制度到实践的诸多方面,尤其紧跟时代步伐,把最先进的国防知识传授给学生;从军训方面来看,可以不断充实和改善军训条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立军事专用训练场地。
2.教学方法的完善
最开始,国防教育实行的是专题讲座的方式集中进行教学,教学效果不是十分理想。从下学年开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将逐渐采用常规教学与小班制(人数控制在100人以内)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增强教学效果。
3.师资队伍的建设
因国防教育是一门新课程,教学师资有限,且属于“科班”出身的专职教师甚少,因此,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迫在眉睫,我们将采取多种方式充实师资队伍。如从学校转业教师中聘请加入到队伍中来;在现有师资的基础上不断加强队伍自身的专业水平,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派送教师到地方军事部门学习,以提升教育教学的针对性。
我校在现有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不断增加具有时代特色及突出重点的国防教育教学内容,加强教育教学的时效性;从课程体系出发,增强课程内容的逻辑系统性并开发国防教育教学辅导教材。高职院校应该虚心向本科院校取经,交流学习适合自身的教学及管理方法。
三、教学探索
《国防教育》以国防教育为主线,通过军事课教学,使大学生掌握基本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达到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后备兵员和培养预备役军官打下坚实基础的目的。
该课程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与教学内容的完善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更应积极探索与实践,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国防后备军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张正明,章涵恺.浅议我国高校国防教育的现状[J].三江学院学报,2009,Z1:13-17.
[2]张正明,章涵恺.从几个侧面看我国高校国防教育的发展[J].教育前沿(理论版),2008,03:12-14.
[3]谢明登.浅议提高普通院校国防教育教学管理水平[J].新西部(理论版),2011,12:124.
[4]檀铜斌.浅议高校国防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4:76-77.
[5]侯为群.试论国防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S2:2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