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骗子是怎样让你上当的?

2016-11-10李亚坤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16年29期
关键词:陈女士诈骗案犯罪分子

李亚坤

在层出不穷的电信诈骗案中,一大特征是,犯罪分子熟练运用心理“战术”,让被害人心怀恐惧,将巨额款项拱手送人。警方提示切记防骗九字诀:不轻信、不转账、不上当。一旦发现受骗,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

长期布局

早前多宗曝光的电信诈骗案中,一些诈骗持续长达几天甚至超过一个月。如2012年10月9日上午,一个显示为“110”的号码拨通陈女士(化名)电话,对方自称深圳市公安局民警,向她核对身份信息后表示其卷人刑事案,福州公安局正在调查,并将电话直接转入“福州市公安局”。

自称是福州市公安局经侦大队的民警通过电话告知陈女士,一个用她身份证办理的银行卡账号大量转款,怀疑洗黑钱,该案主要嫌疑人已落网,希望她也投案自首。陈女士解释未涉案,对方称相信她无辜涉案,可能是身份证遗失被犯罪分子捡到,但案件尚在调查,需要保证金,以防止其逃跑。陈女士向对方指定账户存款7200元。对方每天与她联系,拨打其手机报告案情称案件有进展,并要求其缴纳相应保证金。

由此,2012年10月9日到10月23日,陈女士分16次向多个账户存款共计123.78万元,这笔款项悉数被骗走。

另一宗发生在2014年9月19日的案件,深圳一市民张女士接到电话号码显示为11185,自称是北京邮政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称其在北京东市支行贷款3万元且有张罚单,并告知其拨打010-58423624的电话联系“曾警官”报警。

张女士联系上“曾警官”,却得知她涉及一宗国际性巨大洗钱案件,同时“曾警官”发来“最高人民检察院”网站上的“通缉令”,有包含她姓名、身份证号以及身份证头像等信息。这个逼真的网站和确切的个人信息让张女士蒙了。

紧接着“曾警官”让张女士去银行开户并办理网银,将自己的钱款转入这个安全账户中,又在骗于的恐吓下,张女士照指示打开QQ的远程操作,在她不明真相时,电脑中了木马病毒并被骗子掌控。

在随后的一周内,骗子多次与张女士通话,持续了一个星期,张女士向亲友借钱,总共将805万元分多次转入骗子账户。

制造恐慌

为何一通电话,市民就乖乖予以转账?

一方面由于犯罪分子掌握了受害者的大量个人信息,极易获得受害者信任。与此同时,犯罪分子演技极佳,陈女士表示,犯罪分子与她通话过程中还放下电话与旁边的人“谈论案情”,“给人的感觉好像是真在办案”。

此外,犯罪分子还利用改号软件,将来电号码改成当地公安局的号码。陈女士告诉记者,她也曾通过公开渠道查询来电号码,发现确实是当地公安部门的电话。

获得被害人信任的同时,犯罪分子也在极力制造紧张的氛围,陈女士表示,从一开始,犯罪分子就要求她严格保密。存款过程中,对方与她一直保持电话联系,要求她随时报告位置及银行工作人员的性别,并提醒她注意被跟踪,让她笼罩在巨大的恐惧当中。陈女士描述,在与对方多次的电话沟通中,她对犯罪分子已极为信任,直到钱被骗光,对方拒接电话,她才如梦初醒。

一份对深圳某派出所处理的近300宗电信诈骗案被害人进行的心理研究显示,受害人会因为收到编造的虚假恐吓信息而受到精神刺激,出现急性应急心理反应,试图尽快解决事件以缓和情绪。而且受害人在受到精神刺激后,无法按照既往模式进行正确认知,即使有他人干预也难以中断。

心理较量

针对职场以及官场,犯罪分子往往又是另—套玩法。

譬如发生在2015年12月10日深圳能源集团的3505万元被骗一案中,深圳能源财务管理人员李某先是被拉入所谓的公司高层QQ群,收到公司高层领导的QQ信息称,公司招投标急需一笔担保金,要求李某在1小时内将资金转到指定账户。

由于李某当时在香港,且是公司高层领导的指示,李某未经核实就将3505万元资金转到指定账户。第二天,李某回到位于深圳福田的公司后,找到领导核实情况才发现被骗。

类似电信诈骗案中,资金一旦被骗,往往被快速打散,呈天女散花式,分散到诸多小账户,然后被取现,一些取现甚至是在境外。追赃难度极大。

这一类案件,钻的既是企业的财务制度不规范的漏洞,同时也是充分利用下级员工不敢违抗上级领导的心理。

而针对官场,目前流行的诈骗方式则有,犯罪分子冒充官员,先行发送一条短信给被害人;自报家门,称已更换号码。此后再利用这一号码与被害人进行联系,宣称要办急事:要求被害人打款。如果被害人拨打电话进行确认,对方往往也以在外不方便为由,只同意进行短信联络。

(摘自《南方都市报》)

猜你喜欢

陈女士诈骗案犯罪分子
请允许我 细细地回忆她
请允许我细细地回忆她
漏洞在哪儿?
拜访朋友
申请退款变“贷款”女子险被骗1万
关于流窜犯罪案件的分析及侦查措施的运用
浅谈自首制度
论DNA技术在森林刑事案件中的应用
台起诉马来西亚诈骗案嫌犯
打工妹做生意被骗走五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