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征路上的女红军

2016-11-10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16年29期
关键词:谢觉哉虱子红四方面军

在红军长征的队伍中,有一个特殊群体——女红军。她们当中既有中央苏区党政军领导的妻子,也有普通的女干部、女士兵。女红军人数最多的要数红四方面军,包括了一支成建制的妇女部队——妇女独立师。人数最少的是红25军,只有周东屏、戴觉敏、曾继兰等7名随军医院的女护士,人称“七仙女”。

“三寸金莲”走过雪山草地

在长征路上,女红军一样要面临频繁的战斗、高强度的行军,一样要经受疾病、饥饿,以及雪山草地等严酷环境的考验。女红军如果遇上生理期,尽管腹部绞痛、两腿发抖,但也要捂着肚子一步步往前挪。宿营时,往往三五人挤在一起,躺卧在冰冷潮湿的地上口无奈之下,有的女红军居然练就了站着睡觉的本事。此外,怀孕、分娩的折磨,又使她们承受了比男红军更多的艰辛。

长途行军使许多人因伤病而掉队。当时规定,对实在走不动的伤病员,给8块大洋寄养在当地老百姓家里。为了跟上大部队,女红军们提出一个口号:不掉队,不带花,不当俘虏,不得8块钱。进入贵州后,战士邓六金患上痢疾,实在走不动路了。上级拿出8块银元,劝她留下养病。邓六金坚决不同意:哪怕是死,也要死在队伍里!红四方面军妇女运输连连长王泽南,这位裹着小脚参加长征的女红军,过雪山时,唱起自编的歌谣来鼓励战友们:裹脚要用布和棕,包得不紧又不松;到了山顶莫停留,革命道路不能停。最终,她硬是以“三寸金莲”的小脚,一步一步走过雪山草地。

虱子太多,一些女红军剃光头

长征途中,女红军的衣食住行更是异常简陋。据张闻天夫人刘英回忆,从中央苏区出发时,她的全部家当是一条毯子几件衣裳和大约够吃10天的口粮。

恶劣的自然条件和严重的物资匮乏使女红军忘记性别,也根本没条件考虑个人卫生问题。红军个个蓬头垢面,头上长满了虱子。每当宿营时,无论职务高低,都有一项“必修课”——捉虱子。红6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长李贞曾感叹:“女同志头发里都长满虱子,一梳就呼呼往下掉。”为此,一些女红军千脆剃成光头。

一天,邓颖超连人带马掉进沼泽地里,幸亏被后面的同志及时发现,才把她拉上来。接着她又发起高烧。整整七天七夜,邓颖超终于走出草地,看见一户人家的房子。那房子上下两层,上面住人,下边养牲口。由于身体虚弱,邓颖超根本上不去楼,一头扑在粪堆上,直到蔡畅等人赶来,才把她架到楼上。蔡畅她们看着一身粪便的邓颖超,忍不住哭了,以为她活不成了。

为了生存,树皮、草根、皮带,女红军几乎什么都吃过。一次,杨尚昆的夫人李伯钊错把野烟叶当成萝卜缨,吃下后差点中毒。为把牛皮鞋底制作成“美味佳肴”,她们还编了一首打油诗:牛皮鞋底六寸长,草地中间好干粮;开水煮来别有味,野火烧后分外香。两寸拿来熬野菜,两寸拿来做清汤;一菜一汤好花样,留下两寸战友尝。

谢觉哉夫人冻掉一个脚趾头

王定国,“延安五老”之一谢觉哉的夫人,生于1913年,是健在的年龄最大的女红军。她1934年随红四方面军参加长征。王老回忆:“草地我走了3遍,翻了5座大雪山,我们文工团要做宣传鼓动工作,行军途中跑前跑后,走的路远不止二万五千里,应该是一倍以上。”王老在雪山上冻掉一个脚趾头,当时她发现露在被子外面的一只脚早已冻僵,赶紧用手搓脚,一不小心就把一根冻僵的脚趾碰断了,“用手一拨,趾头就掉了,也不疼也不流血。”

过若尔盖草地时,王老的体重仅剩下50多斤,“要是胖的话,哪里过得来啊!踩到泥潭里就要陷下了。”

漫漫长征路,女红军有的在战斗中牺牲,有的在行军路上倒下,有的因环境条件恶劣而导致生理变化、终生不育,更有像贺子珍、曾玉、陈慧清、廖似光、吴仲廉等在长征途中分娩的母亲,产后不得不忍痛把刚出生的孩子托付给老乡抚养,却从此生死不明……为了革命的胜利,她们牺牲了爱情,牺牲了亲生骨肉,甚至献出了生命。

(摘自《人民日报》)

猜你喜欢

谢觉哉虱子红四方面军
人虱大战
谢觉哉的读书之道
走出“逃跑主义”:鄂豫皖省委对红四方面军战略转移的认知
一条常用的御寒毛毯
浅述红四方面军在川陕苏区对文物古迹的保护
虱子惊魂记
梳子与篦子
虱子
从川陕革命根据地建设看红军践行群众路线的意义
历史瞬间之九:激战嘉陵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