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画中的意象性
2016-11-10顾德先
顾德先
20世纪初,油画自西方引入中国,中国画家对这一艺术门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经过几代中国画家的不断学习、摸索、创新,经过中国文化近百年的融汇与发展,西方油画逐渐在中国得以完整的表达和演变,形成了中国油画自身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特点,在内容、形式、艺术观上都有别于传统的西方油画,这一艺术门类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油画发展,没有像西方一样有几千年美术史的完整脉络,油画引入中国也就是百年左右的时间,这是一个短时期内学习融合的过程,这样的过程有中国自身的历史缘由和文化特点,是其他国家和地区所不能复制的,因此,这个过程本身也是极具特色、绝无仅有的。
在中西绘画近百年的交融当中所呈现的中国油画特点十分明显,中国和西方有完全不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审美,在这样的背景下呈现出来的艺术状态便会完全不同,艺术作品所呈现出来的精神气质也是差别很大的,其中,意象性是中国油画区别于西方油画的一个明显特征。
传统的西方绘画一直以“写实”为其基本追求,以造型上的客观准确为其标准,这样的“准确”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样式和标准,但无论如何演变,都是以尊重表达对象的客观存在为前提的。到印象派以后,光和色运用到西方油画当中,油画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门类在西方美术史当中呈现并逐步替代壁画成为西方绘画最重要的艺术形式,西方画家对油画的材料、技法和艺术样式进行了独立的研究和探索,在油画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审美标准和艺术流派。在西方的现代艺术当中,画家的主观感受融入油画创作,逐渐出现了一些表现性的绘画作品。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注重对“意”的强调,儒道等传统哲学、古典诗词、传统的音乐、美术当中都是注重对“意”的表达,西方油画传入中国以后,在中国百年的发展当中也融入了中国文化对“意”的强调,在画面当中并不是像西方那样进行直接表现。因而,中国油画当中的意象性便成为西方油画“中国化”之后的一个明显特征。中国人对西方油画的学习在经历了短时间的照搬临摹以后就能够把它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结合进行转换和拓展,这充分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是很牢固的,同时也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的包容性。
一
意象性的表达,在中国油画作品创作的选题和构思阶段就会呈现出来。传统的西方油画在创作立意上往往是通过表现客观的自然物象、场景形态来体现画家的内心情感,在这一点上,中国油画创作也是一样的,只不过这种过程当中,西方画家的表达更为具体、直接,而中国画家的表达上却显得模糊、间接,画家的情感呈现在他所构思创作的物象当中,却不直接体现,追求达到“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要看懂中国油画家的作品,往往需要观者对画面当中的物象进行思索和研究,才能透过物象结合画家的语境体会到作品想要表达的情感内容,这个过程需要观者对画面内容背景的了解,不是一下子就能理解透的,这种欣赏过程会给观者留下特有的艺术体验。这样一种欣赏方式不仅体现在中国油画作品的理解当中,而且在中国大多数的艺术门类当中都追求这样的一种表达效果。这样的表达方式,有的人看来晦涩难懂,这却是中国文化丰富、浪漫的魅力之所在,是中国文化特有的韵味。
在意象性的中国油画当中,选材往往不是创作的关键,所描绘的事物,信手拈来,自然之景只是创作的原始材料,这些景象往往会通过筛选以后变为画家的眼中之景,眼中之景经过提炼以后形成画家的心中之景,心中之景通过画家的绘画技法、艺术感觉体现在画布上才变为画中之景,这个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相比较而言,西方油画的创作就要直接很多,有了景象,画一个草图,再根据草图把所想要表达的东西体现出来就可以了。中国油画家的创作过程的复杂性比较隐晦,不是直接体现为创作过程的时间周期,而是一种习惯性的情感处理法则和艺术观的流露。在构图上,追求意象性表达的中国油画家的构图方式也是与传统的西方油画有一些区别,西方油画的构图讲究 “点线面”,讲究“平衡”,中国油画的构图相比较而言就要自由一些, “点线面”的表达在意象性的中国油画当中的体现并不明显,意象性的中国油画常用线作为主要的表现手段,当然也会有一些用点和面来表达的作品。透视上,西方运用科学、具体的焦点透视,追求事物的客观视觉表现,中国油画当中却常常会用到散点透视,打破客观视觉中的具体物象位置安排,更为自由地按照画家的意志来组合画面当中物象的位置安排,这样的自由更利于画家情感的表达,是意象性的直接体现。构图中,中国油画很多都借鉴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构图法则,强调规律性和辩证法,注重画面当中的呼应、虚实、疏密、繁简等关系。
二
毫无疑问,经过百年的发展,油画在中国的“本土化”已经成熟,中国文化已经在中国油画的创作当中得以丰富呈现。中国油画家在创作作品的过程当中,在画面形式感的选择上和西方不同,所运用的工具材料和技术手段也是有别于西方油画家的。意象性的中国油画当中的形式感是多样的。形式感是指能够通过形式因素的知觉而产生的特殊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中国油画当中的形式感有别于西方油画当中的形式感,西方油画发展的历史当中,一直都是以艺术流派不断更替为脉络的渐进过程。形式感的呈现当中,绘画语言,即绘画材料本身特质的体现是极其重要的,油画在西方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对油画材料语言的把握,西方画家更为纯粹,而中国油画当中,多样性的油画语言更为明显。材料在意象性的中国油画家眼里成为一种达到自由情感表达的工具,往往不受油画语言本身的限制,这种改变,说不上好坏,只是一种文化形态在特定地域的不同呈现。在技术的运用上,如何处理好中国油画家多样的艺术手段和传统西方油画技法的关系,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材料运用怎么合理,有一定的法则,但却无定式。艺术创作,本来就应该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只不过在创新的过程当中如果能把握好“新”与“传统”的关系,把握好创作者的新意与欣赏者的接受程度,那更是大家易于接受的。材料运用上的自由,决定了中国油画在绘画技法上的多样,写实的油画、抽象的油画、表现性的油画在中国同时存在,这种写实、抽象和表现仅仅是技法运用的一种外部形态,从思想内涵上看,它们都存在意象性,都根植于中国的传统文化理念,从中获取艺术创作的本源和动力,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下去陈述画家的心中所想。中国油画当中的形式感、材料和技法都来源与对西方油画的学习,但这种学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模仿,在学习之初,画家们就已深受中国文化的滋养,学习之时便是有取舍的。时至今日,中国油画家对西方油画的学习是全面的、具体的,但是,在运用时却有明显的选择性,这种选择使其更符合中国的文化特点。
三
油画当中的绘画性,是指油画所体现出来的与其他艺术样式不同的绘画特质和表现力,这是其独有的。绘画性实际上
也可以看成一种艺术感,绘画性强,其艺术特点就明显,没有绘画性,其艺术感就无从谈起。绘画性是油画作品艺术格调和品质的一种体现。在这方面,中国油画与西方油画的区别是很大的,前面已经谈到,中国油画与西方油画创作的文化环境差异巨大,这种差异也自然就决定了中国油画和西方油画在绘画性和艺术感上的差异。意象性在中国油画当中所体现的特质使其艺术感完全不同,意象的感觉,一种是似非似的朦胧美体现在很多意象性的中国油画作品当中。中国文化当中的美追求朦胧,直白美显得简单,朦胧美显得丰富,极具想象空间,更有空间和时间上的深度,会留给观者更多的解读,使作品有了多样的可能性。油画作品的绘画性内容中笔触是比较直接的一种表现。笔触是油画绘画性的直接体现,是油画特性呈现最直接的内容。中国油画家在处理笔触的时候,有多种多样的方法,与西方油画笔触不同,中国油画家运用笔触时大多比较柔和、内敛,不像西方现代画家那样直接和强烈,中国油画家喜欢用相对自然的笔法,把中国人书写的习惯运用到油画创作当中,讲究用笔上的虚实结合,有的中国油画家在创作时运用大量的油来稀释颜料,做成中国水墨似的丰富变化,使作品表现出水墨韵味,这在西方油画当中是没有的。这样的笔触运用就完全和中国传统文化联系起来,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特有气质。
绘画性的表达,不单单是笔触,画面当中呈现出来的色彩关系、画面结构、视觉效果都是绘画性表达的重要方面,在中国意象性油画作品的色彩关系、画面结构、视觉效果等方面,中国油画家也是细致探究过的,这些都会有别于西方。在意象性的中国当代油画作品中,作者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对油画语言的绘画性进行着不断的探索,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当中去寻求中国油画绘画性的全新表达,从某种角度说,中国油画对绘画性的探索和表达拓展了西方油画在绘画性方面的内容,使油画在绘画性的表达上更为丰富,使油画有了更多的发展角度和可能性,使油画绘画性探索更为全面和完整,当然这还远远没有结束,绘画性的探究依然还是一个可以再深入的过程。当然,在意象性表达的过程当中,中国画家画出的油画作品由于运用了很多中国画当中的理念和技法,似乎就会把油画和中国画这两个画种混淆在一起,使画面看起来既不像油画,也不像中国画,这是存在的一个问题,中国油画家在寻求意象性表达时如何避免这个问题,是值得思考的。这应该是有一个“度”的把握过程,油画和中国画在理念和技法上的借鉴融合都是无可厚非的,但如何借鉴,怎么融合,却是有很多方式上的差异,智慧的画家会处理好这个问题。
意象性表达是中国油画区别于西方油画的重要特点,是中国文化的体现,在油画创作当中,既符合油画特质,又符合中国文化审美内涵的意象性是值得中国油画家进一步思索和研究的一个方向,这种研究会使中国油画在绘画这一领域影响更深,走得更远,更为丰富,同时也增强了中国油画的本土特点和文化深度。在当下的文化状态下,各种艺术观念变得多元、包容,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在艺术作品当中进行了全新的多样性表现,在中国油画当中也是如此,意象性的中国油画尤其依赖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认知,没有这种认知过程,作品就谈不上意象性,中国油画当中的意象性必然依赖于中国传统文化,依赖于传统美学。意象性的中国油画成为中国油画家去感知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传统文化的一个媒介。对中国油画当中意象性表达的重视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表达的画家、欣赏的观者都会从这样的作品当中获得中国传统文化的全新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