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白宫“门”里转来转去
2016-11-10张家栋
张家栋
房地产商唐纳德·特朗普成功推开白宫的“旋转门”,即将成为这里的主人。而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则会从这扇“旋转门”走出,是否成为一名商人尚未可知。
“旋转门”是美国民主体制的组成部分,某种程度上也是这套体制得以正常运转所必需的润滑剂。从制度层面来看,选举政治使得一些人周期性地在就业与失业之间旋转。很多通过选举或政治任命获得职位的官员,必须考虑自己的未来就业问题,因此在任上就要做好准备,近9000个联邦职位也面临这样的“再就业”。这一大规模的职位变动,使得旋转门的两边都足够大,因此也就塑造了独特的政治“旋转门”现象。
问题在于,当很多人都把“掘金”作为“旋转”的主攻方向时,它又加剧了人们对这种机制的担忧。尤其政商之间的旋转门,更是饱受诟病。根据“维基揭秘”曝光的材料,希拉里在2013年卸任国务卿后不久便接受高盛集团邀请相继发表3场演讲,其中不乏对华尔街示好之辞,高盛为此支付了高达67.5万美元报酬。
很多例子表明,虽然旋转门对美国民主政治有必要性,但也对美国带来了损害。一是近亲繁殖问题严重。能转进政府的,往往都是亲信。比如鲁宾是克林顿政府时期的财政部长,曾担任高盛共同主席及共同高级合伙人,后加入了花旗集团担任董事长等高职。现任美国财政部长雅各布·卢在花旗集团时曾是鲁宾的老部下,白宫行政管理和预算局局长西尔维娅·伯韦尔也曾是鲁宾的办公厅主任。
二是政商勾结问题。在美国,说政商勾结也许并不准确,因为它们在很多时候根本就是一体的。高盛素来被称为“白宫干部后备营”,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开创了向政府输送高官的先例。2006年5月,高盛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亨利·鲍尔森被提名出任财政部长,美国常务副国务卿佐利克得知任财政部长无望后,很快辞职,出任高盛集团国际副总裁。
三是行政效率问题。很多转进政府的人,主要目的是镀一层政治“金”而无心行政事务,更有些人根本不懂政治。他们的任职期限也一般比民选公职人员或公务员短,平均在职2.5年,其中25%的任职时间不到一年半。基本是刚适应工作就要离开,因为后面还有很多人等着他们的位置呢!
奥巴马总统在上台之初曾采取措施收窄政治旋转门的“宽度”,但结果无功而返。2007年,美国通过《诚实执政与政府公开法案》,旨在“减少立法者和政府高官之间、联邦政府和私营部门之间的‘旋转门现象”。但在2008年1月该法案生效后的6年内,在352个离开国会的人员中,有47%曾走进“旋转门”,高于此前6年的43%,更是远远高于1974年的3%。
总体来看,虽然旋转门机制确实给美国政府带来一些特殊人才,比如基辛格等当年就是通过旋转门进入政府的。但更多时候,旋转门机制是一种利益输送的平台,或是一种信用型腐败或期权型腐败。
更为重要的是,它披着一件合法的外衣。▲
(作者是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