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心理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以河南大学琴键楼为例

2016-11-10田润禾河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河南开封475000

安徽建筑 2016年4期
关键词:河南大学琴键走廊

田润禾 (河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环境心理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以河南大学琴键楼为例

田润禾(河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河南开封475000)

以河南大学金明校区琴键楼为例,对环境心理学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并从建筑形态、平面布局,建筑细部等方面分析了环境心理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及其心理影响,从而理解和揭示人们所处的实质环境,期望藉此促进人与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

校园建筑;环境心理学;琴键楼;平面布局

1 项目概况

河南大学琴键楼位于金明校区南部(如图1),西面由人工湖围绕,东南面临主干道,北面与综合教学楼相伴,其设计从整体造型到细部处理都与周边建筑、环境相呼应,用创新的手法诠释了现代校园建筑的特点。本文通过运用环境心理学的原理,分析河南大学琴键楼的建筑特点及其心理影响。

图1 琴键楼周边关系

2 环境心理学原理及其应用

2.1环境心理学原理

环境心理学是涉及人类行为和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其实质研究的是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因而探讨人们对实质环境的反映及选择,利用其来改善复杂和多样的环境问题,创造适于生存、生活和满足心理要求的建筑环境,便是环境心理学应用于建筑设计中的最终目的[1]。建筑环境心理学的理论是丰富的,本文主要就视觉方面的理论及人对环境的感知理论来进行分析。

2.2建筑环境心理学基本的应用

感知意味着辨认形态,格式塔学派提出言简意赅的概念,它的含义是任何图形都以尽可能简单、清楚和易于理解的方式被感知[2]。形体的言简意赅中有接近律、相同律、连续律、求简律定律等等。这些定律转换为设计手法常常被应用在建筑设计中,例如建筑群体的设计,设计师让群体中的个体呈现相似形,利用视觉简化心理使个体建筑之间建立联系,即通过接近律来体现出群体建筑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在建筑群整体设计中,相似的形体也会有明显的差异,例如建筑立面设计形体的区别,但通过形体在视觉上的求简心理,其整体视觉效果便趋向完整。在建筑的形体变化中,一大体量的建筑,常常会被“破”掉,但在人们视觉心理上,还是“看成”一个整体[3]。

3 琴键楼环境心理学原理的应用及心理影响

3.1建筑的形态

河南大学琴键楼是河南大学金明校区建筑群现代风格的典型代表,体现了建筑师的创新的手法,西面临湖,南面临主干道,自西相望(如图2),每幢楼都像钢琴的白色键盘,琴键延伸至湖面给人以形态错觉,可谓是匠心独具,临湖的楼梯和曲折的走廊等等,勾勒了出人们对它的第一印象。

图2 琴键楼立面造型特点

在建筑外环境中,人们的视觉对新颖、特殊、变化、对比的形状等刺激容易引起注视,并产生心理反应,形成视觉心理。琴键楼与建筑周边环境相协调,单体建筑体量大小适中,良好的比例带来的井然有序的和谐感,具有亲和力[4]。

琴键楼立面红砖白墙使新建筑与传统建筑之间建立联系,大面积的暖色,使人温暖感,再一次强化了建筑的亲和力。色彩除了对视觉环境产生影响外,还直接影响人们的心理,同学们每天快步走向教学楼上课的途中,不免产生紧张与焦躁的情绪,而立面的色彩使我们感觉平静,稳定,有利于更快的进入到学习的状态[5]。

琴键楼的立面造型最大特点是露天的屋顶平台以及琴键式观光楼梯入口,其展现出强烈的韵律美,此外很多简练的建筑语言符号不断重复出现,如立面开窗的连续,同时色彩在重复韵律推移下的改变,由暖色的红砖转变为较多的现代材料玻璃以及白色墙体,这样的连续和变化为通往琴键的走廊提供了铺垫。

东立面楼梯间采用简洁的竖向开窗,在4、5层挑出观景平台,简洁又富有变化,增加了趣味性,避免了从下至上的视觉衰退,丰富了立面的视觉层次感。

图3 空中连廊

建筑五层东北角设有一个空中连廊(如图3),通过空廊使两个相邻建筑物在外观上形成了统一,渗透,同时又在功能上增加了两栋建筑物之间交通流线的灵活性,多层次的造型给人们提供了丰富的视觉和心理体验[6]。

3.2平面布局

琴键楼在河南大学金明校区总平面中位于西南角(如图1),南临交通干道中州路,两者之间有一处小广场,小广场作为供学生休息,学习的公共空间,在琴键楼周围起到了绿化、隔声等作用,广场小道在通往琴键楼的交通流线上提供了较好的交通分流,但美中不足的是广场小品较少,也没有提供学生学习、休息的石凳。

好的环境令人愉悦并产生美感。绿化有多种功能,不仅可以改善气候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和噪声,而且能够创造优美的景观,给人一种回归大自然的舒畅的感觉,使周边环境变得优美、活泼、丰富多彩[7]。

在单体建筑联系之间,楼与楼形成了内敛性的庭院花园,该庭院紧靠综合楼主体,远离主干道,但又设置了干道给学生使用。由于空间尺度较小,活动会逐渐由边缘转向中心,这时在中心位置设置的一系列石凳、小品和圆形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交流的可行性;同时,小品与四周的环境紧密结合分布,为其他的活动提供可能。

图4 一层平面图

图5 五层平面图

琴键楼建筑单体内部平面采用对称性布局(如图4),教室办公区域以走廊为中轴线,沿两侧分布,以主入口的电梯与双跑楼梯间为主要交通枢纽,中轴线的中点以及琴键位置分别设有双跑楼梯间,入口交通、中点楼体、琴键楼体能够分流楼体内部不同部位的人流走向,整体流线清晰、明确。

二楼以上的中轴线中点位置挑出观景平台(如图5),增加了楼道走廊的通风和采光,同时作为学生在课余时间娱乐,休息的空间平台,给人亲近舒适的感觉,而相对走廊的封闭,观景平台局部的通透则是人与自然对话的场所,使人产生有突破感的心理反应,视线从这里向外面的世界延伸,接近自然。

3.2细部处理

门厅:踏入琴键楼门厅,左侧有垂直交通以及双跑楼梯间,右侧走廊,交通流线引导性较强,门厅正对的开窗给门厅提供了充足的自然采光,透过开窗能够看到楼外的树木景观等,使人的视野延伸,给人开阔感。

图6 教室采光

图7 走廊采光

内部空间组合:琴键楼内部采用走道式的空间组合形式[8],各教室等使用空间没有直接的连通关系,利用走廊联系,把使用空间和交通联系空间明确的分开,因而既保证各使用空间的安静和不受打扰,同时又能通过走廊把各使用空间连成一体,从而使它们之间保持着必要的功能联系。走廊细而长的空间使人产生向前的感觉,给人造成一种无限深远的气氛。

建筑内部光线:(如图6、7)走廊内部主要采用灯光照明,自然采光较少,只有走廊两端有开窗,给人沉静的感觉。教室、办公室等使用空间主要以自然采光为主,大面积的开窗为教室提供了充足的自然光,光线均匀柔和,给人亲近舒适的感觉,与走廊的沉静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两种不同采光的区分应用,既明确了分区,也带来了不同的心理感受,符合功能的要求。

4 结语

河南大学金明校区琴键楼有其独特的设计风格,在色彩以及形式上与建筑群实现了统一,建筑与周围环境联系紧密,交通流线明确、清晰,建筑内外部空间层次丰富、相互渗透,开敞空间和私密空间合理有序的结合。

环境-人-建筑之间相互影响,在这个相互作用中,个体改变了环境,反过来他们的行为和经验也被环境所改变。在此趋向的引导下,在今后的建筑设计实践过程中,我们应充分考虑人们对环境的的心理需求,将建筑设计从单一的堆砌、表象、构成这些纯技术工作中拔出来,为建筑设计找到更广阔的空间。

[1]徐磊青,杨公侠.环境心理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2]柳沙.设计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

[3]杜娅薇.建筑案例环境心理学设计方法运用分析[J].山西建筑,2013(10).

[4]梁静.建筑环境心理学在高校建筑外环境设计中的应用[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06.

[5]孙妮妮.高校办公建筑环境设计与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1.

[6]丁晓红.解析大学校园建筑中的廊空间[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08.

[7]梁静.建筑环境心理学在高校建筑外环境设计中的应用[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06.

[8]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TU-023

A

1007-7359(2016)04-0009-03

10.16330/j.cnki.1007-7359.2016.04.003

河南省科技厅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项目(132300410059):河南地域性建筑低碳更新改造规划设计研究。

田润禾(1989-),男,毕业于河南大学,硕士,主要从事建筑与城市设计方向研究。

猜你喜欢

河南大学琴键走廊
神奇的走廊
走廊上的时光
归 去 兮
给你的信
走廊上
咏 河 大
故 乡
光影协奏曲
钢琴指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