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管理控制

2016-11-10潘友杰安徽建筑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安徽合肥230601

安徽建筑 2016年4期
关键词:起重机械管理控制工艺

潘友杰 (安徽建筑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安徽 合肥 230601)

浅谈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管理控制

潘友杰(安徽建筑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安徽合肥230601)

建筑起重机械在被大量使用的同时,各类事故也频繁发生,因此,对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管理不容忽视,必须引起大家高度重视。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直接反映在安全性能、使用寿命、使用效率和经济上。文章围绕建筑起重机械的技术管理、质量控制管理、使用管理等几个方面,谈一些见解和看法。

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管理控制;对策

1 概述

近年来,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国家城市化建设步伐加快的背景下,建筑业也迅速火爆起来,大型建筑和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为降低劳动强度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建筑机械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日趋重要。随着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等各类建筑机械的大量投入使用,使得建筑机械的安全管理控制显得尤为重要。而这些建筑起重机械因租赁、安装、施工企业的安全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管理不到位、使用不当、日常维护保养等原因,造成建筑起重机械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如塔式起重机摔臂、折臂、倒塔、钢丝绳断裂,施工升降机出现吊笼坠落等。建筑起重机械的设备事故、安全事故不断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同时也给施工单位和设备租赁、安装单位造成了直接的经济损失。

分析事故,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管理面临的挑战也是巨大的。安全管理贯穿建筑机械管理的全过程,下面我们就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管理控制关键的几个方面做些探讨。

2 建筑起重机械技术管理控制

建筑机械安全设计是建筑机械安全管理的源头。目前,在国内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使用的塔式起重机生产制造单位比较多,各生产企业的水平参差不齐:有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较强的企业集团,它们有自己的研发中心或设计所,有一整套先进和完备的生产和工艺装备;有技术能力相对一般的中型生产企业,其产品设计生产图纸大多从专业设计院所转让而来,一般自己无设计能力,但具有一定的工艺装备、技术力量及生产经验;还有不少生产和技术能力较差的中小企业,一般自己无设计能力,且缺乏完整的工艺装备、技术力量及生产经验,但它们都有制造许可证,因其低生产成本而导致的相对较低的整机出厂价格,迎合了部分施工企业和设备租赁企业的心理需求,更令人担忧的是市场上目前又无明确的限制措施。在对这些产品进行检测后发现,在设计上对安全管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结构及工艺设计不合理

①为了降低成本,安全富裕度小,设计时安全系数选下限。

②主要钢结构件的焊缝设计不合理,比较集中,焊接应力大,在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焊缝开裂,导致结构破坏。

③附着装置连接撑杆大多采用非标制作件,其稳定性不符合规范要求,容易造成失稳。

④起重臂联接销轴的轴端定位方式不合理,使用过程中易造成销轴脱落。

⑤塔身内虽设置了爬梯,但未按规定设置护圈,存在安全隐患。

⑥施工升降机进出门的配重及锁止装置设计不合理,在运行过程中易造成门自动打开,存在坠落风险。

⑦焊接工艺设计不合理,如塔机标准节主弦杆采用角钢对拼,焊接加工工艺考虑欠周,焊接后易产生扭曲变形,结构承载后焊缝易产生裂纹。

⑧联接销轴在生产过程中为节约成本,未进行调质处理,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断裂,造成事故。

2.2机构及起重零部件设计不合理

①塔机的过渡滑轮位置布置偏离卷筒中心线,使用中钢丝绳偏角大,钢丝绳易脱槽。

②钢丝绳防脱装置设计与滑轮间隙过大,未达到防脱要求。

③钢丝绳选型不当,进出卷筒方式不合理,易导致卷筒钢丝绳排绳不齐,如乱绳。

④运动部件的外露部分如制动器、齿轮啮合处等未按规定设置防护罩壳,存在安全隐患。

2.3电气设计或选型不合理

①为节省成本,随机的开关箱不装漏电保护器,存在安全隐患;不按二级保护原则设置,导致频繁跳闸。

②为降低成本,电控系统元器件按普通要求选型或选用劣质器件,如接触器粘黏,导致塔机失控(因塔机工况复杂,启动频繁,所以对元件质量要求较高,正规厂家选型一般提高一个规格)。

③主电缆采用非标型号,如施工升降机的主电缆使用非标型号,会造成启动电流过大,易出现元器件损坏,设备无法启动等现象。

2.4针对上述问题应采取的对策

①建筑起重机械相关标准的归口管理部门应及时补充修订相关标准,完善建筑起重机械的标准体系,让生产厂家的设计工作有据可依,更加规范。

②建筑起重机械的行业协会组织相关会员单位借鉴先进的制造工艺,对制造过程中的关键工艺进行研究,加强技术工艺交流,提升行业的制造工艺水平。

③建筑起重机械制造、改造、租赁、安装单位加强行业自律,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严格按照规范、设计图纸,组织生产。

3 建筑起重机械质量管理控制

建筑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控制与产品质量息息相关,做好产品质量管理控制对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管理至关重要。制造企业必须通过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法》,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任命管理者代表(管代)、质量保证工程师、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和专职质量检验人员,并授权其相应的职责和权限,制定质量方针、目标和年度质量计划,开展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持续改进质量管理工作。下面就质量控制过程中重点环节做简单介绍。

3.1设计控制

设计的输入来源于客户的需求、国家法律法规、设计规范及技术标准。设计的输出为设计图纸(零件图、部件图、总装图、电气原理图、电气接线图、工装图等)、工艺文件(标准件、外购件明细表、零件明细表、工艺路线工时定额单、材料消耗工艺定额明细表等)、产品使用说明书、企业标准等。

在设计开发的适当阶段应进行系统的、综合的评审。其评审过程如下图。

根据不同阶段评审通过的设计图纸制作样品,进行设计验证。样机由国家授权的检测机构进行型式试验,作为对设计开发的确认。型式试验通过后才可进行批量生产。

3.2工艺控制

定期开展工艺纪律检查工作,检查工序流程是否符合工艺文件的规定;检查使用的工具、材料、操作人员资质是否符合工艺文件要求;检查测量设备是否在检定有效期内;检查操作人员是否熟悉技术文件和工艺文件内容,是否掌握该工序工艺要求、操作要点、检测方法、合格标准等;检查制作、维修中,材料代用、返工、返修等是否具有规定的手续;质量检验是否符合工艺文件规定的要求。工艺控制中主要依据的工艺文件以及工艺文件编制的要求和原则见下表。

工艺文件

3.3原材料控制

原材料的质量对建筑起重机械的质量起到决定性作用。市场上同规格的原材料质量参差不齐,价格相差很大,单从外表无法判别,隐藏了不安全因素,因此制造厂家应从严控制原材料质量,原材料进厂时除常规检验外,必要时应进行材质化验、金相分析、性能试验等检验试验方法进行验证。

3.4工装、模具的控制

对合格的工装、模具进行建档和标识,制定管理制度。在使用时通过首件产品的检验对工装、模具进行验证,验证合格后方可批量生产。在使用过程中,对工装、模具进行定期检验。工装、模具经过维修或转场后,使用前应重新检验。

3.5制造过程质量控制

建筑起重机械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离不开铸造、金加工、铆焊加工、热处理、装配、出厂试验等几大工序,这些工序的精度是否达标,既影响下道工序的质量,又影响产品使用的可靠性,同时是产品失效的主要原因。因此,在过程控制中要严格把关,认真做好质量控制工作。

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三按”(按照图纸、按照标准、按照工艺)、“三检”(自检、互检、专检)、“三不”(不接受不良品、不制造不良品、不交付不良品)制度,检验上道工序是否正确,检验本道工序是否妥善。完工后打上永久标识后以便于追溯。检验员要对影响质量特性和安全的关键零部件进行全检。产成品每批次必须做整机性能试验。

对于建筑起重机械的特殊工序如铸造、金加工、热处理、焊接、防腐等,其控制要更加严格,过程记录、工艺监控、工艺再验证要详细、具体,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4 建筑起重机械使用过程管理控制

建筑起重机械使用过程的管理是整个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管理过程中最为重要,也是管理难度、管理时间跨度最大的一个环节。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行政主管部门要履行自己的管理职责,还要注重让施工总承包单位和监理单位履行各自的安全管理职责,共同参与对建筑起重机械的使用过程管理,推动各方责任主体诚信履职,实现建筑市场和施工现场监管“两场联动”。

4.1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过程控制

建筑起重机械很多事故都是发生在安装拆卸阶段,对安装拆卸的过程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建筑起重机械在安装前需完成备案注册手续,基础部分需通过隐蔽工程合格验收。建筑起重机械的安装拆卸,应按照安全技术标准、建筑起重机械性能要求以及生产厂家技术说明书,编制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专项施工方案作业前还需进行技术交底,建筑起重机械的安装拆卸按照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及安全操作规程组织安装、拆卸作业。负责安装、拆卸的单位和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资质。建筑起重机械安装完成后经检测合格以后方可投入使用。建筑起重机械在使用过程中需定期开展维保和检查工作。对安装、拆卸、维保、检查过程应建立相应档案。

4.2建筑起重机械旧设备控制

建筑起重机械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达到使用年限以及磨损、锈蚀严重的旧设备越来越多。这些旧设备通过交易再次进入市场,重新投入使用,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在建筑起重机械管理中,对这些设备要重点关注。监管部门应建立统一的注册备案平台,实现信息共享,杜绝一档多机现象,从源头进行控制。

4.3建筑起重机械检测机构管理

多年来,对安装、拆卸和租赁单位管理较为成熟,对检测单位的管理却容易忽视。一直以来,检测单位都是质量监督部门进行检验检测,他们的管理由质量监督部门进行管理。随着建筑市场的逐步开放,越来越多的民营资本进入建筑起重机械的检测市场。有些民营检测机构,为了抢占市场,简化检测工序,检测质量得不到保证,因此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需对行政区域的检测机构进行合理的布点规划,避免检测机构之间的恶性竞争,降低检测质量。取得检测资质的检测机构,必须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核准之后,方能在备案区域开展建筑起重机械检测工作。通过市场准入的方式,将一些规模小、检验检测能力不足的检测机构拒之门外,提高检测质量。同时,对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在“工程项目建设监管与诚信信息系统”进行备案发布,对检测机构的检测质量进行监督,提高检测质量,从而减少建筑起重机械的安全隐患。

4.4推广“监管通”系统

为加强建设工程信用评价,规范监督检查内容,2014年安徽省作为住建部建筑业综合监管和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试点省份,在全省全面推进建设工程诚信体系建设,推广应用质量安全检查信用评价系统(简称“监管通”)。通过监管通系统的推广应用,进一步加强了对建筑起重机械的监管,规范了检查内容。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控制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过程,是系统工程,应从机械结构设计的合理性、设备制造质量的控制、安装和使用的规范性、日常的维护保养及检验等各个环节进行控制,各行政主管部门、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检测单位、租赁单位等各方责任主体共同努力,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认真履职,才能保证建筑起重机械安全高效平稳的运转。

[1]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S].

[2]GB10055-2007,施工升降机安全规程[S].

[3]GB/T13752-92,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S].

[4]GB/T26471-2011,塔式起重机安装与拆卸规程[S].

[6]GB/T5031-2008,塔式起重机[S].

[7]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R].

[8]GB/T20304-2006,塔式起重机稳定性要求[S].

TH2

B

1007-7359(2016)04-0315-03

10.16330/j.cnki.1007-7359.2016.04.127

潘友杰(1965-),男,安徽安庆人,毕业于沈阳建筑大学,硕士,高级工程师。

猜你喜欢

起重机械管理控制工艺
工程造价管理控制探讨
建筑工程管理中工程造价的管理控制实践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控制探讨
层次分析法在起重机械腐蚀评估中的应用
转炉高效复合吹炼工艺的开发与应用
起重机械金属结构接地的理解与检验
起重机械安全隐患与缺陷的统计分析
起重机械电气设备接地的理解与检验
5-氯-1-茚酮合成工艺改进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控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