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边地区对外投资发展研究

2016-11-09王惠娆

2016年30期
关键词:项目投资经济结构自然资源

王惠娆

摘 要:延边属于我国吉林省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与朝鲜、俄罗斯两国接壤并面临日本海,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对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延边地区经济发展出现了部分问题,部分工业产能过剩,企业经营结构亟待更新。基于此,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延边地区受到了人们广泛关注,如何将延边地区项目投资和可持续发展有机统一,优化地区资源配置,是政府相关部门和各经营企业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以延边地区经济发展现状为背景,结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内涵和项目投资,重点阐述促进延边经济可持续发展具体途径。

关键词:延边地区;经济结构;可持续发展;项目投资;自然资源

一、延边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理念分析

延边地区主要包括珲春、延吉和图们三个市,在交通、旅游等方面拥有较大优势,再加上经济不断发展,政府应及时抓住这一契机,利用项目投资等方式,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理念,突破当前发展瓶颈,促进延边地区经济转型。

(一)延边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分析延边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可以从历史发展过程、财政支持力度和人才三个角度进行。基于历史发展过程分析,该地区深受计划经济影响,不能较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如地区国有企业需要承担很大程度上的养老责任,但受到发展模式等方面的影响,其企业效益并不理想,其生产效率较低,产业结构也没有跟上时代步伐;基于财政支持力度分析,随着改革开放,国家财政虽然加大了对延边地区扶持力度,但是资金仍然没有落到实处,地方财政较紧张,很多政府工程依旧需要企业支持[2];基于人才层面分析,根据相关资料可知,该地区高科技人才、外贸人才、管理人才等方面比较缺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地区经济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理念分析

可持续发展理念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在20世纪末期被提出。随着人们生态环境意识的提升,对自然的认知程度加深,认识到需要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必须合理开发利用不可再生资源,不断创新新能源利用方式,保护生物多样性[3],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延边地区拥有煤等丰富矿产资源、人参等名贵中药材和其他自然资源,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此外,该地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人文景观中凝聚着少数民族智慧成果,成为很多人旅游向往地,能较好发展第三服务业和旅游业。

二、项目投资对延边地区经济具体作用分析

项目投资主要是指为实现某项特定开发目标,投入相关人力和物力,确保项目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其与经济发展过程关系密切,只有不断调整经济结构,才能更好地发展项目投资和经济。研究项目投资对延边地区经济的具体作用,能提升对项目投资的重视程度,利用科学决策方式,增强项目投资风险抵御能力,为企业获取更大经济效益。

(一)利用地域优势,扩大延边经济规模

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可以通过扩大其规模满足企业需要。依托项目投资,扩大延边地区经济规模,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一是外延式经济扩张[4],主要是指利用外部项目投资,快速发展地区经济,如引进外资等,这种方式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是它需消耗大量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投入成本较高且生产效率较低,当资本积累达到一定数量时,可能会遭到淘汰;二是内涵式经济扩张[5],这一方式发展周期较长,资金积累过程复杂,且容易受到经济起点影响,但其能实现可持续、集约化发展,主要依靠生产要素和科学技术提高效率,能有效降低能源损耗,在延边地区扩大经济规模过程中,应重点利用第二种方式,引进有发展前途项目,以项目带动经济提升。

(二)延边地区项目投资发展现状分析

延边地区虽地处交通要塞,但是因长期处于半封闭状态,再加上深受计划经济影响,使得该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比较缓慢,但随着我国政府宏观调控力度不断加大,经济全球化进程逐步推进,延边地区开始适应时代发展潮流,充分利用政府政策和资金帮助,借助当地资源优势,积极引进项目投资,实现了当地经济质的飞跃。根据延边州政府门户网站公开数据可知[6],如表1所示:

根据表1可知,2012年—2015年,延边地区总人口数量保持在232.3万人左右,其中2015年GDP(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87亿元,与2014年相比约提高6%;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都有所提高,说明项目投资对延边地区经济影响较大,如果想继续推进地区经济发展,必须不断加大对项目投资管理力度[7],促进社会公平,缓和社会矛盾。

(三)目投资对延边地区经济促进作用

项目投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两者之间呈现正相关的关系,即当项目投资上涨时,经济发展也会较快,反之,则会降低经济发展速度。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借助项目投资,延边地区经济发展主要取得了以下成绩:首先,完善了延边地区交通网建设,极大程度上方便人们出行,并健全了相关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如地下水通道、公路工程等;其次,充分利用地区自然资源[8],降低了能源消耗量,并形成一批具有特色的新产业,如新型能源开发公司等;最后,构成区域经济发展新起点,优化了当地原有企业发展结构。

三、依托项目投资,促进延边经济可持续发展具体途径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发展延边经济过程中,必须结合可持续发展理念,依托高质量项目投资,改善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充分发挥项目投资和区域优势[9],实现延边经济全面进步。

(一)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着重支持延边政府项目

延边地区属于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区域,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企业应及时关注政府政策变化,敏锐察觉到变化方向,在保障合法合理的前提下,灵活运用政府政策,积极寻求政府资金帮助,发展延边地区政府项目投资。

延边地区可以利用工业基地升级调整等政策,变革当地企业体制,明确地区产业分工,借鉴其他发展区域的实践经验,结合地区实际情况,改善当地项目投资环境,引进先进产业。政府也应发挥自身宏观调控作用,将“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等政策落到实处[10]。

(二)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吸引有前景外资项目

区位优势不仅包括地理位置、自然资源,还涵盖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多个方面,延边地区必须通过项目管理,有力整合当地区位优势,营造良好项目投资环境,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吸引有前景外资项目。根据我国政府门户统计资料,延边地区与其他自治州地区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结构正不断优化,其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

根据表2可知,延边地区与其他自治州相比,具有一定的发展优势,其第二、第三产业占据比重较大,说明其产业结构正不断在优化,同时与地区2012年产业结构比相比,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引入外资,能更加提升地区全面综合竞争力。延边地区应以第三产业为基础,制定科学的优惠条件,吸引外资注意,加快交通运输网络的建设,不断强化地区实力。

(三)借助延边自然资源,招纳有前景项目

自然资源是发展经济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延边地区必须加大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将地区资源优势转变为企业发展优势,凝聚地区发展优势,利用项目管理,带动地区经济整体发展。在传统工业发展过程中,主要以消耗原材料为主,不仅生产效率不高,还在很大程度上污染了环境,对人民生活产生了不良影响。为了实现延边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吸纳有前景的项目投资,确保项目是以科学技术、高素质人才为基础,降低对环境的破坏程度。需要注意的是,延边地区可以适当扶持绿色节能项目,不断研发新型环保产品,注重保护不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实现地区项目绿色转型。

(四)优化延边地区经济结构,不断创新地区项目投资

传统延边地区经济结构以重工业为主,所需项目投资较大,不利于全面发展地区经济,因此,必须优化地区经济结构,重点发展以服务业为基础的第二第三产业,协调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积极扩大地区内需,促进地区人民消费,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扩大企业规模,实现企业转型,从多层次、多角度创新项目投资,以经济良性循环为目标,通过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提高人们参与建设热情,全面推进延边地区经济发展。

综上所述,实现延边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依托项目投资,两者相辅相成且相互影响。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企业应以项目投资为基础,结合延边地区自然资源、地理位置和人文底蕴等方面优势,找出地区发展难题和问题,不断优化延边地区企业经济结构,转变企业经济发展模式,深入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从粗犷型经济转变为集约型经济,以第三服务业为跳板,改变第一、第二产业发展途径,实现延边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同时,可以加大对大项目投资的重视力度,依靠政府政策支持,吸引跨国企业等外资,协调区域内需和外需结构,借助现代化科学技术,提高区域产品科技含量,营造有特色的投资环境,拓宽投资来源,抓准时机扩大经营领域和规模,达到投资效益最大化的目的,把延边打造为具有地域经济特色的发达地区。

(作者单位:延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申光哲.区域竞争力提升中人力资源胜任力培养——延边地区人力资源的流失与胜任力问题及解决对策[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10-19.

[2] 李俊,崔艳新.新一轮国际知识产权规则重构下的中国选择——以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为目标[J].知识产权,2015,12:10-16.

[3] 侯佳嘉.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的虚拟集聚问题探究——以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为例[J].上海商学院学报,2015,05:90-97.

[4] 沈丹云,朱庆峰,郑宇.基于非径向DEA的分类高校科技投入产出效率评价研究[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5,05:88-93.

[5] 胡佳佳,高光.为可持续的未来促进优质教育与技能的发展——《吉隆坡宣言》[J].世界教育信息,2015,22:24-26.

[6] 张伟.高端对话之高峰论道——如何让PPP落地生根PPP有了契约精神,政府、社会资本和公众方能共赢[J].中国经济周刊,2015,50:48-57+120.

[7] 马黎明.英国小城镇建设对我国小城镇城镇化的启示——基于“田园城市”理论的视角[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4:16-20+25.

[8] 周方冶.“一带一路”视野下中国—东盟合作的机遇、瓶颈与路径——兼论中泰战略合作探路者作用[J].东南亚纵横,2015,10:47-54.

[9] 曹宁,任浩,喻细花.模块化组织中核心企业治理能力的内涵与结构——以海尔集团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24:65-70.

[10] 刘悦,黄炜斌,马光文,王金龙,胡延龙,陈仕军.基于碳减排效益的西藏绿色水电外送上网电价定价机制研究[J].水力发电学报,2015,12:131-139.

猜你喜欢

项目投资经济结构自然资源
浅析越南经济发展展望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创新驱动机制研究
在“自然”课堂中探索幼儿教育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