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软肝汤联合常规药物治疗肝硬化临床观察

2016-11-09王才党

新中医 2016年10期
关键词:肝功能纤维化标志物

王才党

台州市中医院,浙江 台州 318000

软肝汤联合常规药物治疗肝硬化临床观察

王才党

台州市中医院,浙江 台州 318000

目的:观察软肝汤联合常规药物治疗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肝功能和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106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保肝、降酶及退黄等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软肝汤治疗。3月为1疗程,2组均连续服用2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和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透明质酸(HA)、人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肽(PⅢP)及Ⅳ型胶原蛋白(Ⅳ-C)]含量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86.79%和67.9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ALT、AST、Alb、TBil与HA、LN、PⅢP及Ⅳ-C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ALT、AST、TBil及HA、LN、PⅢP、Ⅳ-C含量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Alb含量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观察组的ALT、AST、TBil及HA、LN、PⅢP、Ⅳ-C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Alb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软肝汤联合常规药物治疗肝郁脾虚、瘀血阻滞证肝硬化,效果优于单纯常规药物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且用药安全,可推广应用于临床。

肝硬化;肝郁脾虚;瘀血阻滞;软肝汤;肝功能;肝纤维化

DOI:10.13457/j.cnki.jncm.2016.10.030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疾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反复作用引起,临床表现为肝脏的弥散性损害[1]。慢性肝炎、长期酗酒或接触有毒物质均可造成肝脏损伤,进而发展成肝硬化。鉴于肝硬化患者的核心病理问题是肝脏储备功能受损与肝纤维化,诊疗时应以此为关键。笔者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采用软肝汤联合常规药物治疗肝硬化,探寻有效缓解肝硬化患者病情的治疗方法,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纳入标准①符合《肝硬化中西医结合诊治共识》[2]中的诊断标准;②符合肝郁脾虚、瘀血阻滞证的辨证标准。症见肝脾肿大,恶心呕吐,口干,口苦,倦怠乏力,烦躁易怒,胸闷,腹胀,尿黄,舌淡,脉迟;③可见黄疸、蜘蛛痣、肝掌、下肢浮肿等;④年龄18~70岁;⑤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者;②合并其他严重肝胆疾病者;③合并严重心、脑、肾功能障碍者;④妊娠、哺乳期女性;⑤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

1.3退出标准①依从性差;②研究过程中并发严重感染、出血及其他危重症等;③自愿退出研究者。

1.4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1年6月—2014年11月收治的106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男37例,女16例;年龄17~67岁,平均(45.16±10.28)岁;病程1~7年,平均(4.21± 1.37)年;肝功能分级(Child-Pugh分级):A级18例,B级25例,C级10例。对照组男39例,女14例;年龄20~68岁,平均(44.78±10.89)岁;病程1~6年,平均(4.07±1.44)年;Child-Pugh分级:A级15例,B级26例,C级9例。2组性别、年龄、病程及Child-Pugh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对照组根据患者病情,在保肝基础上,使用降酶、退黄等药物,并根据肝硬化诱因分别采取抗病毒、禁酒及免疫抑制等对因治疗。3月为1疗程,共治疗2疗程。

2.2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软肝汤治疗。处方:黄芪30 g,炒白术、茵陈、鳖甲各20 g,丹参、土鳖虫、茯苓、当归、党参各15 g,柴胡、炒白芍各10 g。每天1剂,水煎取汁400 mL,分2次服用,3月为1疗程,共服药2疗程。

3 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3.1观察指标①观察2组临床疗效;②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及总胆红素(TBil)]含量的变化。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6月后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③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透明质酸(HA)、人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肽(PⅢP)及Ⅳ型胶原蛋白(Ⅳ-C)]含量的变化。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6月后采集患者空腹外周静脉血4 mL,离心后留取血清于-20℃保存待检,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试剂盒均由上海海军医学研究所提供;④观察2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3.2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疗效标准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肝部痛感消失,腹水、下肢水肿均消退,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基本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改善,肝部痛感缓解,腹水、下肢水肿均好转,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有所恢复;无效:临床症状与实验室指标均无变化或加重。

4.22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总有效率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86.79%和67.9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4.3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见表2。治疗前,2组ALT、AST、Alb、TBil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ALT、AST及TBil含量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Alb含量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观察组的ALT、AST及TBil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Alb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

表2 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x±s,n=53)

4.42组治疗前后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比较见表3。治疗前,2组HA、LN、PⅢP及Ⅳ-C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HA、LN、PⅢP及Ⅳ-C含量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的4项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

表3 2组治疗前后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比较(x±s,n=53)

4.5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治疗期间,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血常规、尿常规等检查均无明显异常。

5 讨论

肝硬化发病多以肝脏储存功能障碍和肝脏纤维化为主,器官逐渐变形、变硬并最终引起肝功能损伤、门脉高压的表现,且可累及多个器官与系统,进一步增加治疗难度。探究肝硬化的有效治疗手段,及时控制病情的发展与转归,对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的提升都有重要意义。

中医学认为肝硬化可归属于胁痛、臌胀、黄疸、积聚等病,对该病的治疗有悠久历史。基于肝硬化不同阶段的症候表现等,一般将其分为肝郁湿阻证、寒湿困脾证、湿热蕴结证、肝脾瘀血证等多个证型,且不同证型之间可相互交错。本研究所用软肝汤,偏重于肝郁脾虚、瘀血阻滞证肝硬化的治疗,以疏肝健脾,活血化瘀为则。该方出自汉代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由黄芪、白术、丹参、土鳖虫、茯苓、当归、党参、茵陈、鳖甲等药物组成。其中,黄芪、党参、白术与茯苓可补气健脾;当归活血养肝,通经止痛;土鳖虫破血逐瘀;鳖甲入肝脾二经,可起软坚散结的作用,是活血化瘀的良药;茵陈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鳖甲在抗肝、肺纤维化方面效用显著,主要是通过小分子肽类及寡肽类物质抑制肝脏星状细胞活性,进而降低细胞炎性因子水平并延缓肝纤维化进程[3];化瘀中药材可促进毛细血管扩张并活化肝脏细胞,以黄芪为主的益气保肝药材还可提高血浆白蛋白的含量,均可修复损伤的肝功能[4]。另有动物实验证实赤芍中的有效成分赤芍苷可有效抑制T6肝星状细胞(HSC-T6)的增殖,起到抗肝纤维化的作用[5]。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连续服用软肝汤联合常规药物2疗程后,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肝功能指标和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的改善程度也均优于对照组(P<0.05)。可见,软肝汤联合常规药物治疗肝郁脾虚、瘀血阻滞证肝硬化,效果优于单纯常规药物治疗,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的肝功能,且用药安全,可于临床推广应用。

[1]单晓辉,郝书理,孙颖,等.酒精性肝硬化与乙型肝炎肝硬化、丙型肝炎肝硬化及自身免疫性肝硬化临床特点对比分析[J].传染病信息,2013,26(5):279-283.

[2]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肝硬化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1,19(4):277-279.

[3]周立文,葛伟伟,张雅丽,等.复方鳖甲软肝方血清防治肝纤维化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5,35(1):64-66.

[4]刘浩,李燕.化瘀健脾软肝丸治疗肝硬化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3,34(2):179-181.

[5]陆小华,马骁,王建,等.赤芍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草药,2015,46(4):595-602.

(责任编辑:吴凌,刘迪成)

R657.3+1

A

0256-7415(2016)10-0075-03

2016-06-24

王才党(1969-),男,副主任中医师,主要从事肝硬化、肝癌的诊治工作。

猜你喜欢

肝功能纤维化标志物
肝纤维化无创诊断研究进展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回顾及研究进展
慢性乙肝患者HBV-DNA、HBeAg及肝功能的关系分析
肾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疾病的生物学标志物
B[a]P和DDT亚急性联合暴露对小鼠肝功能酶ALT、AST和γ-GT的影响及作用形式
肿瘤标志物在消化系统肿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静脉滴注致肝功能损害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6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