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脾化湿方治疗脾肾阳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及对血清脑肠肽的影响

2016-11-09赵龙斌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28期
关键词:健脾证候综合征

贺 娜,赵龙斌

(1.陕西省榆林市星元医院,陕西 榆林 719000;2.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北关医院,陕西 西安 710023)



健脾化湿方治疗脾肾阳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及对血清脑肠肽的影响

贺娜1,赵龙斌2

(1.陕西省榆林市星元医院,陕西 榆林 719000;2.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北关医院,陕西 西安 710023)

目的观察健脾化湿方治疗脾肾阳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脑肠肽的影响。方法将88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健脾化湿方,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脑肠肽水平和SAS、SD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VIP、NT水平及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NP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化湿方可显著改善脾肾阳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调节血清脑肠肽水平,具有推广价值。

健脾化湿方;肠易激综合征;脾肾阳虚;脑肠肽

肠易激综合征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多见于中青年女性,发病率高达15%。该病无形态学或生物学异常改变,但持续或间歇存在腹痛、腹胀、腹泻等症状,反复发作,缠绵难愈,若不及时治疗,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临床上多采用匹维溴铵片等常规西药治疗,但不良反应多,复发率高[2]。祖国医学认为该病发病主要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本在脾,制在肝,可累及肾,日久可夹寒、痰、湿、瘀。脾虚为发病之本,湿为病理产物,脾虚湿盛互为因果,二者相互影响。故临床上治疗以健脾化湿为主要原则。健脾化湿方全方健脾化湿,可显著改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3]。本研究进一步探讨了健脾化湿方治疗脾肾阳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脑肠肽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取榆林市星元医院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88例腹泻性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肠易激综合征与罗马Ⅲ诊断标准》[4]:①诊断前6个月出现症状,近3个月内症状发作,且至少3 d腹痛或腹部不适反复发作,并具备以下症状任意2项以上:a.排便频率改变;b.排便后症状改善;c.粪便症状改变;d.块状便占大便量低于25%,水样便占大便量高于25%。②便常规、隐血试验、血尿常规、甲状腺功能测定和血沉检验等检查均正常。③X射线钡剂灌肠显示结肠充盈迅速,或袋形增多,加深;电子结肠镜显示肠腔痉挛、黏液增多,黏膜活检基本正常。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泄泻:大便次数增多,每天超过3次,便质稀溏或呈水样便,大变量增加,持续时间超过1 d。脾肾阳虚症:主症,五更泄泻,食不消化,不思饮食,舌质淡、舌边胖边有齿痕、苔白,脉沉迟无力;次症:腹痛喜温,神疲乏力,腰酸肢冷。具备主症2项和次症2项或主症第1项和次症3项及以上即可确诊。患者病程≥6个月;实验室和肠镜检查无器质性病变;患者了解本实验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实验室检查发现肝胆、胰腺等器官脏器发生严重病变者;伴有对消化道动力有影响的疾病或近期服用影响胃肠道功能药物者;伴有严重造血系统疾病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4例,男12例,女32例;年龄22~45(34.26±10.21)岁。研究组44例,男15例,女29例;年龄23~44(35.01±10.02)岁。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相应心理治疗。对照组给予匹维溴铵片(北京万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133036,规格:50 mg)1粒/次,3次/d,进餐时用温水吞服;酪酸梭菌二联活菌胶囊(常乐康,山东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20015,规格:420 mg)3粒/d,每天2次早晚饭前30 min用30~40 ℃的温水送服。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健脾化湿方治疗,组方:炒白术10 g、薏苡仁15 g、陈皮10 g、木香10 g、焦山楂15 g、建曲10 g、茯苓10 g、苍术12 g、炒谷芽15 g,颗粒剂水冲100 mL,分早晚2次服用。2组均持续服用1个月,停药后观察疗效。

1.3观察指标

1.3.1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疗效评定标准。痊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体征基本消失,中医证候积分减少≥90%;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中医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有所好转,中医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临床症状与体征未见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减少<30%甚至增加。总有效率为痊愈、显效与有效所占比例之和。其中中医证候积分按照病情严重程度评定,主症0~6分,次症0~3分,主症、次症积分总和记为中医证候积分。

1.3.2治疗前后血清脑肠肽水平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次日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4 mL,置于含有40 μL EDTA二钠和60 μL抑肽酶的试管中,混合摇匀,离心10 min(3 000 r/min)分离血浆,低温保存,测定前将样本置于室温中复融,离心5 min(3 000 r/min),取上清液,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血浆活性肠肽(VIP)、神经肽Y(NPY)和神经降压素(NT)水平。

1.3.3治疗前后精神状态改善情况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组患者进行焦虑抑郁情况评定。

1.4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对本实验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组间差异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描述,组间及组内差异符合正态分布行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行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疗效比较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效果比较 例(%)

2.2中医证候积分比较2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s,分)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

2.3血清脑肠肽水平比较2组治疗前VIP、NPY、N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治疗后VIP、NT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NPY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研究组VIP、N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NPY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3。

2.4SAS、SDS评分比较2组治疗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上述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4。

3 讨  论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肠道功能性疾病,其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有关研究表明[6-7],该病发生与胃肠道运动异常、肠道菌群失调、精神心理异常以及脑肠肽水平异常有密切关系。当患者出现情绪异常、精神心理障碍时,机体消化道可明显表现出功能异常,心理因素通过自主神经系统和脑肠轴对消化道功能产生影响。临床资料显示[8-9],50%~90%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伴有严重焦虑抑郁障碍。脑肠肽由胃肠道内分泌细胞分泌,对胃肠道的运动起重要作用,可直接作用于胃肠道感觉神经末梢或平滑肌细胞的相应受体,调节胃肠道功能。因此,脑肠肽水平异常与精神心理异常与该病发生有密切关系,治疗应当以改善脑肠肽水平、缓解心理不良情绪为主要原则。

表3 2组治疗前后血清脑肠肽水平比较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

表4 2组治疗前后SAS、SDS评分比较,分)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

临床上常规西药治疗主要采用匹维溴铵片以及酪酸梭菌二联活菌胶囊等药物,匹维溴铵片是一种钙拮抗药,对胃肠道具有高度选择性解痉作用,可通过阻断钙离子流入肠壁平滑肌细胞,防止肌肉过度收缩进而达到解痉目的,此外还可消除肠平滑肌的高反应性,增加肠道蠕动能力,进而改善胃肠动力,缓解临床症状[10]。酪酸梭菌二联活菌胶囊可调节肠道菌群失调,改善肠道菌群。但二者联合使用对脑肠肽水平影响较小,导致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程度较小。本研究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仅为65.91%,且治疗后患者精神状态较差,治疗总体效果不理想。

祖国医学并无肠易激综合征病名,根据其临床症状可将其归属于“泄泻”之“久泄”范畴。古代医家认为该病主要病机为脾肾阳虚,肾失温煦,脾失运化,小肠分清别浊功能失调,清浊不分则发为泄泻[11];肾为水火之脏,主水,同时主司全身水液代谢之功能,可协助脾脏运化和输布水液,肾阳虚则命火不足,不能温煦脾阳,致运化失常,则腹部冷痛,下利清谷,或五更泄泻。湿为阴邪,而脾喜燥恶湿,脾气被湿气所困,导致下陷,同时引起泄泻,而脾胃虚弱,正不御邪,外邪侵袭机体,脾胃功能受损,气虚失运,形成恶性循环。因此,脾虚湿盛为导致该病的关键病机,治宜健脾化湿。健脾化湿方中炒白术可散湿除痹,健脾益气,茯苓利水渗湿、健脾,与炒白术配伍共奏健脾化湿、淡渗利水之功,共为君药。薏苡仁善健脾益胃,苍术健脾燥湿,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三者共为臣药,可助君药健脾化湿。木香行气止痛、健脾消食,为佐药。焦山楂健脾化湿,炒谷芽消食和中、健脾开胃,建曲消食化滞、理气健脾,为使药。全方健脾化湿,补气燥湿以健脾,脾气健运,湿邪得去,行气以祛湿,湿去脾安。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苍术中挥发油对副交感神经递质导致的肠道痉挛有明显拮抗作用,且对肠道运动产生抑制作用[12];茯苓中所含成分茯苓素可改善细胞膜的通透性,发挥利尿作用,从而减少粪便中的含水量,改善临床症状[13]。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脑肠肽水平与不良情绪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提示健脾化湿方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不良情绪,改善脑肠肽水平,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李晓青,常敏,许东,等.中国肠易激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现状分析[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3,22(8):734-739

[2]孟晓艳.养心定悸口服液联合匹维溴铵片对肠易激综合征伴焦虑与抑郁状态的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0,32(6):906-907

[3]赵立波,刘彩双,安永红,等.健脾化湿颗粒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80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4,36(5):673-674

[4]刘新光.肠易激综合征与罗马Ⅲ诊断标准[J].胃肠病学,2006,11(12):736-738

[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14-215

[6]谭晓慧,王滨,刘晓辉.浅析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5,37(S1):103-106;117

[7]张赛.肠易激综合征中西医发病机制研究概况[J].中医临床研究,2014,6(3):48-51

[8]Van Oudenhove L,Törnblom H,Störsrud S,et al.Depression and somatization are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postprandial symptoms in patients with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J].Gastroenterology,2016,150(4):866-874

[9]李超,崔立红,王晓辉,等.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焦虑、抑郁状况调查[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4,26(2):25-26;33

[10] Davies CL,Ford AC.Pinaverium in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Old Drug,New Tricks?[J].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2015,13(8):1548-1549

[11] 李德锋,徐陆周,周晓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病机治则探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5):104-106

[12] 赵春颖,毛晓霞.北苍术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0,27(3):309-311

[13] 张华.附子理中汤加茯苓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1,38(9):1817-1819

10.3969/j.issn.1008-8849.2016.28.033

R574.4

B

1008-8849(2016)28-3170-03

2016-04-25

猜你喜欢

健脾证候综合征
肥胖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SAPHO综合征99mTc-MDP及18F-FDG代谢不匹配1例
老年健脾操(一)
老年健脾操(二)
老年健脾操(四)
老年健脾操(三)
Chandler综合征1例
考前综合征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预防和控制
昆明地区儿童OSAHS中医证候聚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