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地学特色专题数据库建设研究

2016-11-09陈超刘金玲

山西档案 2016年5期
关键词:理工大学馆藏数据库

文/陈超 刘金玲

高校图书馆地学特色专题数据库建设研究

文/陈超 刘金玲

特色专题数据库在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结合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情况,以成都理工大学图书馆地学专题数据库为例,研讨了高校图书馆特色专题数据库建设。

高校图书馆;专题数据库;文献资源建设

文献资源建设工作是图书馆建设和各项服务的基础。在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中,特色专题数据库建设对于图书馆馆藏特色文献的建设、保存、传承,为读者提供特色化与个性化服务具有重要作用。

地学类文献资源是对地球科学及地球本身结构进行研究而形成的科技成果,它记录了对地球系统的过程与变化及其相互作用的研究,具有鲜明的学科和地域特色,也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把这部分馆藏资源进行系统收集、集中保存和提供利用,对于探索地球深部奥秘、改善地球居住环境、促进地球科学发展和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

地学类学科专业是成都理工大学的重点学科与优势学科专业。本文以成都理工大学图书馆地学专题数据库为例,结合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情况,研究了高校图书馆地学类特色专题数据库的建设与发展。

一、地学专题数据库建设意义

各个高校都有各自的重点学科与优势学科专业,[1]高校图书馆在进行特色数据库建设时,必须突出本校的重点学科与优势学科专业,在内容选择和编排上具有自己的特色和独创性。要根据用户的需求,针对某一学科或专题进行信息资源的分析、收集、评价和存储,以充分发挥本馆特色馆藏文献资源的作用,满足用户及时、准确获取特色专业信息的个性化需求,进而在高校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中,充分发挥图书馆馆藏特色专题数据库的重要作用。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积累,成都理工大学拥有地质工程、矿产普查与勘探等地学类国家重点学科、地质学等国家一级学科博硕士授权点,还拥有全国为数不多的地学类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在这样的学科背景下,经过长期的建设,成都理工大学图书馆已拥有大量地学类图书、期刊和数据库等文献资源,地学类文献资源已成为图书馆的重点和特色馆藏。为了更好地挖掘和利用这些馆藏,为学校的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专业服务,建设地学类特色数据库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二、地学特色专题数据库建设方案

(一)地学特色专题数据库建设的总体方案

根据成都理工大学图书馆地学文献的馆藏状况及特点,首先利用馆藏纸本地学文献,构建成都理工大学图书馆地学中文图书实体纸本库,并在此基础上依托本馆的数字图书馆平台,在保存、传承地学特色馆藏的同时,通过馆藏地学图书的数字化和现有数据库内地学文献的选取,建立可通过网络进行检索、下载、阅读的中文地学电子图书数字资源库。

(二) 地学特色专题数据库的主要内容

地学专题数据库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馆藏地学类图书的调查与整理;地学类图书主题标引的基本规律研究与应用;地学类馆藏图书组织、检索的特有形式研究;数字图书建库技术研究与应用;地学专题数据库的应用与推广等。

地学专题数据库包含纸本图书实体库和数字图书数据库两个部分。数据库信息的来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本馆馆藏;二是国内外信息机构地学类图书馆藏;三是网上免费资源。预期建成后的地学特色专题数据库目标数据量达到1万条以上,其中全文超过50%。

通过对成都理工大学图书馆特色地学馆藏文献的收集、整理,将馆藏的所有地学图书进行集中,专门在图书馆内开辟了地学图书阅览区,方便读者借阅。在实体纸本库的基础上,通过与数字图书供应商合作,开展本馆已购买地学类数字图书的挑选录入工作和馆藏纸本地学图书的数字化工作,最终建成包含本馆数字资源和数字化纸本资源的地学数据库。

(三)地学特色专题数据库建设的方法

在特色专题数据库建设中,各高校一般是根据本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实际情况,研究与制定特色专题数据库收录的思路和方法。成都理工大学地学特色专题数据库建设,需要紧紧围绕成都理工大学的重点学科与优势学科专业,以地学为重点,兼顾学科专业、出版时间、分类标引等要素,进行地学专题数据库建设。

在进行地学特色数据库建设时,除了要建设好图书馆书目、题录、文摘等二次文献数据库外,[2]还要逐步建立起全文、事实、图文、多媒体等多类型数据库,并注重知识的挖掘、重组、语义关联、智能分析和传播,对库内的数据进行组织、整理等深度加工,在数据库的揭示层次、反映角度、检索手段等方面做一些创造性的探索,使地学特色数据库具有较高的附加值,满足读者的不同需求。

(四)地学特色专题数据库建设原则

1.数据采集原则。地学专题数据库建设的主要内容首先包括本馆收藏的地学类中外文图书、工具书等,其次包括各种网上的地学类电子图书,在时间上尽可能向前追溯。

在学科收录原则方面,以地质学藏书为主体,同时涵盖天文学、测绘学、大气科学、海洋学、自然地理学及资源、环境等学科,挑选与学校地质学教学和科研密切相关的藏书,形成“大地学”特色馆藏数据库。努力实现地学文献资源的全覆盖,对近几年出版的地学文献信息资源力求做到收齐、收全;对相关学科领域的文献资源,根据本校的学科和读者需求进行精选收集,以地学文献资源数据库建设为核心,兼顾油气藏勘探地质文献数据库、汶川地震地质文献专题数据库、本科教材库、理工文库等具有或包含地学特色资源数据库的建设,促进图书馆地学特色文献资源数据库与相关数据库的优化整合,围绕“大”地学学科开展图书馆的特色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在时间收录原则方面,纸质特色库主要收录图书馆收藏的出版时间在2000年以前的地学馆藏。数字特色库以纸质特色专题库藏书为主,同时收录在2000年以后出版的地学馆藏和图书馆电子图书全文数据库中的地学类电子图书。

2.数据标引原则。根据地学专题数据库的总体建设方案,遵循国内相关专题数据库建设常用的建库标准和相关规范,制定地学图书数据收集、加工、标引、入库的技术规范和实施细则,形成书面设计书与工作规范。

在进行地学数据库的数据标引时,要充分体现地学类图书的特有规律,对入库的每条图书记录按照研究对象(地球、地壳、地层、结构、构造、时代、地质事件等)、研究方法(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研究地域(青藏高原、扬子板块、华南、华北等)和学科属性等方面进行主题分类标引,使入库文献可以实现按地区名称、学科、主题词和地质时代等途径分别浏览、检索。

(五)管理系统与平台建设

地学数据库采用的软件平台是超星数字图书馆技术平台。[3]该系统通过图文资料数字化技术对纸质藏书进行数字化,开发利用本馆购买的国内外大型电子图书及网上的相关图书资源,对网上的图书资源进行整合,统一管理和维护。利用图书馆技术平台进行网络发布,为使用者提供简便、快捷、准确和个性化的图书检索服务,让馆藏图书资源发挥出更大的应用价值。

成都理工大学地学特藏库在成都理工大学图书馆主页上独立呈现,统一管理。地学特藏库的页面结构示意图见图1。

图1 地学特藏库页面结构示意图

三、创新服务方式

成都理工大学图书馆地学专题数据库建设,为开展地学文献服务提供了保障。同时,我们还需要通过创新服务方式、扩展服务途径等方法,将地学特色数据库进行多方位和多角度的推广和应用,才能使特色数据库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一)建立地学文献跨库检索平台

以成都理工大学图书馆地学专题数据库建设为重点,以地学类文献为核心,加强与馆内其他具有或包含地学特色资源的数据库如油气藏勘探地质文献数据库、汶川地震地质文献专题数据库、本科教材库、理工文库等建设的相互结合,促进图书馆地学特色文献资源数据库与馆内其他数据库的优化整合,[4]构建具有地学文献特色的服务平台,实现图书馆地学特色文献资源的跨库检索。地学文献跨库检索平台示意图如图2。

图2 地学文献跨库检索平台示意图

(二)开发多样化服务功能

在地学特色数据库建设中,我们还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积极开发多元化、个性化、主动化、智能化的数据库平台服务功能,为读者提供全方位信息资源服务,以有效地吸引读者,提高地学特色数据库的资源使用率。除提供传统数据库的检索、下载和导航等功能以外,还需要提供文献传递、课题服务和学科服务、在线咨询、知识发现、主题订制和推送服务等,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增值服务。

(三)创新服务机制

地学特色数据库建成后,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信息资源服务水平,拓宽服务范围,以发挥特色数据库的作用。

1.面向本校读者的服务机制。在校内,以成都理工大学图书馆地学专题数据库建设为基础,建立以地学学科专业群(学院)为核心的文献资源建设与创新服务机制。除了为学校地学各学科的教学科研提供特色地学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以外,还通过与有地学专业院系之间的合作,建立专门的地学信息资源对口服务团队,从最初的文献采访到最终的信息服务,各个工作流程都能采集到读者反馈信息,并针对读者需求提供全面系统的嵌入式信息服务,为学校地学学科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发展起到重要的文献信息资源支撑作用。

2.面向社会的服务模式。在满足学校服务教学科研工作的基础上,还应逐步面向社会,为从事地质工作的相关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如地质院校、地质研究所、地质队等提供地学信息资源服务。并且以信息资源服务过程中所获取的资金,反哺地学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及服务工作,使地学特色数据库能够积累更多的地学信息资源,并逐渐具备自我完善及自我生存的能力。

四、结语

目前,通过探索与实践研究,经过精选和分批次数字化工作,成都理工大学图书馆地学专题数据库已初具规模。地学专题数据库的研究与构建,突出了成都理工大学图书馆馆藏专题数据库建设的特色,对于图书馆馆藏特色文献的建设、保存和传承,为读者提供特色化与个性化服务具有重要的学术参考和使用价值。但是,图书馆特色专题数据库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日趋完善。因此,在今后还要进一步加强图书馆特色专题数据库的研究与建设,不断完善图书馆地学专题数据库的建设,力争为高校教学与科研工作提供优质、高效与快捷的特色文献资源服务。

[1]韩建芳.浅谈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的建设——以三亚学院图书馆为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

[2]樊普.河南省高校图书馆古籍数字化现状与对策研究[J].山西档案,2013,(4).

[3]吴海珍.试论高职院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J].科技文献信息管理,2013,(1).

[3]刘彩云,蔡娜.网络环境下数字档案跨资源共建共享——以汶川地震文献专题数据库建设为例[J].山西档案,2015,(4).

[4]薛巧云.河南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库评价体系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3,(1).

G258.6;G250.74

A

1005-9652(2016)05-0093-03

(责任编辑:魏登云)

陈超(1966-),女,四川成都人,成都理工大学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研究。

刘金玲(1968-),女,四川成都人,成都理工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研究。

猜你喜欢

理工大学馆藏数据库
昆明理工大学
馆藏几件残损《佚目》书画琐记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昆明理工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