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专业大学生成就目标定向与锻炼行为的关系研究①
2016-11-09李俊马爱民
李俊马爱民
(1.南通职业大学公共教学部 江苏南通 226003;2.南通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江苏南通 226019)
体育专业大学生成就目标定向与锻炼行为的关系研究①
李俊1马爱民2
(1.南通职业大学公共教学部 江苏南通 226003;2.南通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江苏南通 226019)
通过《运动中任务定向和自我定向问卷》和《身体锻炼等级量表》调查南通大学体育科学学院1~4年级本科生成就目标定向、体育锻炼情况,分析体育专业大学生目标定向影响因素及与体育锻炼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1)女生运动动机得分低于男生;(2)二年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运动量和合理性要好于其他3个年级的学生;(3)身体锻炼量和锻炼历史能够较好地预测任务定向,每次锻炼时间对自我定向有较好的预测效果。
体育专业 大学生 体育锻炼 成就目标定向
认知心理学认为动机的目标定向结构是影响成就行为的重要心理因素。在任务参与或自我参与为主导的目标定向时,人们将在运用策略、对集体的态度、对任务的挑战性态度、自我能力感和对成败归因上有明显差别。文章通过调查南通大学体育学科大一至大四年级学生体育运动动机和锻炼行为方式现状,分析比较不同性别、专业、年级等大学生体育运动动机和锻炼行为方式的特征,探究两者之间总体情况及各维度之间的关系,为帮助大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培养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南通大学主校区体育科学学院1~4年级学生120名,其中男生80人,女生40人,平均年龄(21.56±0.44)岁,所得有效问卷120份,有效率为100%。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运动中任务定向和自我定向问卷》由武汉体育学院姒刚彦译成中文,经检验,该表具有较高的结构效度和内部一致性[1]。《体育锻炼等级量表》由武汉体育学院梁德清等人将其修订成中文版,该量表从锻炼强度、一次锻炼时间、锻炼频率3个方面来考察身体锻炼,其中身体锻炼参与水平是以身体锻炼量来衡量的[2]。
1.2.2 数理统计法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归类、统计,数据结果用Mean±SD,采用社会统计分析软件包SPSS 15.0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显著性为P <0.05。
表1 不同性别大学生成就目标定向、锻炼行为比较(±s)
表1 不同性别大学生成就目标定向、锻炼行为比较(±s)
男 生(N=81) 女 生(N=39) t P身体锻炼量 44.56±18.85 41.38±26.65 -0.75 0.45锻炼历史 12.74±4.25 12.77±5.58 0.03 0.97任务定向 20.26±5.98 18.38±4.02 -1.77 0.08自我定向 15.85±4.41 13.79±3.96 -2.47 0.02
表2 城市与乡镇大学生成就目标定向、锻炼行为比较(±s)
表2 城市与乡镇大学生成就目标定向、锻炼行为比较(±s)
城 市(N=39) 乡镇(N=81) t P身体锻炼量 42.64±23.87 43.95±20.61 -0.30 0.75锻炼历史 13.10±4.20 12.58±4.94 0.56 0.57任务定向 19.92±7.26 19.52±4.41 0.37 0.70自我定向 14.31±4.51 15.60±4.25 -1.53 0.12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人口统计学因素体育专业大学生成就目标定向、锻炼行为比较与分析
从表1可知,不同性别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身体锻炼量、锻炼历史和任务定向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自我定向在性别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作为体育生在身体锻炼量和锻炼历史这两方面没有显著差异,是正常的一种表现,无论在日常的课程中还是在课余的时间里对于锻炼量都处在一个均衡的水平线上。在课程方面上女生和男生都是处在一个环境下进行身体锻炼,课程内容、学习方式、时间分配、锻炼负荷等男女之间相对较平等,而在课余时间里,男生更偏向于篮球、足球、健身方面,而女生则更喜欢跑步健美操羽毛球等项目,因此,男女生无论在身体锻炼量和锻炼历史上两者都处于相对平稳没有显著性差异。在自我定向上,男生会高于女生,主要由于男生的好胜心和生活态度随意,不拘小节,敢于挑战,尝试新的事物,完成自我实现。而女生受传统观念影响大多数都比较好静,爱干净整洁,注重一样的身体形态与健康,不爱动,不敢于尝试挑战,在自我定向上不敢于突破和挑战。导致男生在自我定向上优于女生。
由表2可知,城市与乡镇体育专业大学生在体育锻炼行为(量和历史)、成就目标定向(任务和自我)方面没有显著差异(P>0.05),原因可能是现在随着城市化范围的不断拓展,许多乡镇已慢慢享受到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福利,乡镇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城市与乡镇在许多方面的差距逐渐缩小,不同背景体育专业大学生思维上的差距也在相互拉近,并没有造成多大的差异。
由表3可知,年级因素在身体锻炼量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锻炼历史、任务定向和自我定向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根据LSD法进一步得知,(1)身体锻炼量:各年级均无显著差异。作为体育生对于体育的锻炼量上均会出于一种较平衡的状态,对自身的锻炼量有把控度,因此无显著差异。(2)锻炼历史:一年级与二年级、三年级差异非常显著,一年级学生刚刚入学,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来适应大学生活,因而花在体育锻炼的时间相对于二、三年级学生要少得多。二年级与四年级差异非常显著,原因在于二年级体育专业技能学习的课程是大学4年里最多的,因此,二年级大学生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而四年级学生在学业课程上较为轻松,他们更多的精力会放在实习和就业方面。此外,三年级与四年级差异显著,而一年级与三年级差异不显著。(3)任务定向方面:四年级大学生与一、二、三年级大学生均有差异,但一、二、三年级间均无差异。原因在于四年级学生无课程上的压力,一、二、三年级处于上课阶段对于任务定向上有更多的要求。(4)自我定向:二、三年级仅与四年级有差异,其余年级间差异不显著。四年级学生即将面临毕业,所持有的想法会跟二、三年级有所不同。
由表4可以看出,体能主导类专项的大学生和技能主导类专项的大学生在体育锻炼行为和成就目标定向方面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由表5可以看出,技能主导类专项中表现难美型、隔网对抗型和同场对抗型体育专业大学生成就目标定向与体育锻炼行为方式总体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在身体锻炼量方面上,隔网对抗和同场对抗上优于表现型。因为在体育运动过程中,隔网对抗和同场对抗上的运动负荷高于表现型,量大,包括在场上的激烈和竞争意识上都优于表现型。特别是在自我定向上表现得更加稳定。
2.2 体育专业学生成就目标定向与锻炼行为方式的分析
通过相关分析发现:体育专业大学生身体锻炼量与锻炼历史、锻炼强度、每次锻炼时间、锻炼频率和任务定向均呈显著正相关,锻炼历史与锻炼频率呈显著正相关,锻炼强度与每次锻炼时间、任务定向呈显著正相关,每次锻炼时间与锻炼频率、任务定向和自我定向呈显著正相关,任务定向与自我定向呈显著正相关。以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锻炼强度、锻炼频率、每次锻炼时间、身体锻炼量和锻炼历史为自变量,成就目标定向中的任务定向和自我定向分别为因变量,采用逐步回归分析发现:身体锻炼量和锻炼历史进入体育专业学生体育锻炼对任务回归的方程(P<0.05);每次锻炼时间进入体育专业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对自我定向的回归方程(P<0.05),表明:身体锻炼量和锻炼历史能够较好地预测成就目标定向中的任务定向,而每次锻炼时间对成就目标定向的自我定向有较好的预测效果。
表3 不同年级大学生成就目标定向、锻炼行为比较(±s)
表3 不同年级大学生成就目标定向、锻炼行为比较(±s)
大一(N=31) 大二(N=29) 大三(N=30) 大四(N=30) F P身体锻炼量 38.87±20.20 48.8628.60 42.67±17.34 44.03±18.85 1.09 0.35锻炼历史 11.16±4.71 14.28±4.54 14.63±3.78 11.03±4.67 5.75 0.00任务定向 19.68±5.04 18.24±3.25 17.93±4.50 22.70±7.18 5.23 0.00自我定向 15.45±4.20 14.14±4.31 14.03±4.04 17.07±4.38 3.35 0.02
表4 不同体育专项大学生大学生成就目标定向、锻炼行为比较(±s)
表4 不同体育专项大学生大学生成就目标定向、锻炼行为比较(±s)
体能主导(N=10) 技能主导(N=90) t P身体锻炼量 40.40±17.23 44.89±22.27 -0.61 0.53锻炼历史 12.70±4.95 13.07±4.81 -0.22 0.82任务定向 17.50±4.79 19.69±5.70 -1.16 0.24自我定向 13.80±3.08 15.29±4.37 -1.04 0.29
表5 不同体育专项类型体育专业大学生成就目标定向、锻炼行为比较(±s)
表5 不同体育专项类型体育专业大学生成就目标定向、锻炼行为比较(±s)
表现型(N=34) 隔网对抗(N=22) 同场对抗(N=34) F P身体锻炼量 40.79±25.41 48.23±16.65 46.82±22.08 0.95 0.39锻炼历史 12.97±5.29 11.64±4.88 14.09±4.11 1.78 0.18任务定向 19.41±4.67 21.41±7.75 18.85±4.97 1.42 0.25自我定向 14.79±4.84 15.36±4.03 15.74±4.14 0.39 0.68
[1]陈坚,姒刚彦.目标定向理论及其问卷的初步修订[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9(1):52-56.
[2]梁德清.高校学生应激水平及其与体育锻炼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4,8(1):5-6.
G806
A
2095-2813(2016)10(a)-0077-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8.077
①李俊(1981—),男,江苏南通人,在职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运动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