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逃离德黑兰》的现实主义影像剖析
2016-11-09张静
张 静
(曲阜师范大学 传媒学院,山东 日照 276826)
电影《逃离德黑兰》的现实主义影像剖析
张 静
(曲阜师范大学 传媒学院,山东 日照 276826)
电影《逃离德黑兰》改编自一篇名为《中情局如何依靠一部假冒的电影将美国人带离德黑兰》的文章,它以独特的视角再现了1979年的伊朗人质危机事件。《逃离德黑兰》的现实主义影像叙事的特点突出,高度还原事件的场景及环境,运用手提摄影进行拟真拍摄,采用高度逼真化音响效果,突破了传统的观影习惯,表现出了影片蕴含的深层内涵。
逃离德黑兰;现实主义;影像
巴赞认为,电影从诞生初期,影像的演进方向就是纪实主义,真实性在电影中不断被强化。“现实主义作为一种传统,被不同地域、不同肤色的电影人继承和发扬它的本质特征,同时也展现了略有不同的艺术风貌和个性特征”。[1]而《逃离德黑兰》作为当代的现实主义电影,有着它本身独特的影像性质,这也是该电影能够在好莱坞众多优秀影片中脱颖而出的关键,这种影像特质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
一、根据真实故事和创作体验改编的剧本
法国电影学者克卢佐认为,现实主义题材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有社会反响的题材,例如犯罪、住房、就业等,另一类是有政治反响的题材,例如种族冲突、战争等。”[2]对现实主义作品改编决定了事件的真实性。
电影《逃离德黑兰》改编自一篇名为《中情局如何依靠一部假冒的电影将美国人带离德黑兰》的文章。电影影像将视角对准了真实事件,不仅仅满足于对历史事件的还原,而是在现实主义影像的包裹下继续探讨人性的光辉,扛起了好莱坞英雄主义的旗帜,凸显了美国式爱国主义主题。
二、高度还原的场景及环境
场景和环境的还原建立在现实主义影像作品的真实性理论基础之上,有利于发挥摄影的本体功能,进行物质现实的还原,使影片更加真实,承载着历史的厚重感。作为现实主义作品的典型代表,《逃离德黑兰》把影片中所涉及到的伊斯兰国家的国情、当时避难人的心理、中情局特工人员的思维,以及全部道具和场景,尽量做到真实还原。
《逃离德黑兰》中涉及到的大场景有两个,即电影中的伊朗和美国。伊朗的场景部分是在伊斯坦布尔完成拍摄的,在拍摄过程中导演大费周章,力求真实可靠。在影片的片头和片尾,还出现了一系列真实影像资料和电影中的图片做对比的片断,如焚烧美国国旗、翻墙等,很显然,这些场景拍摄的影像风格、构图、摄影机位等都很相近。
三、手提摄影的拟真现场拍摄
影片中大量的手持摄影镜头随着人群的波动而晃动,现场感油然而生,人物心理的暴动,场面的不可控,危机的严重等都在镜头的晃动中展示出来,使观众有身临其境、大难当头的紧张感,吸引观众关注人物命运的走势,探求事件发展的全过程。
《逃离德黑兰》中的晃动镜头,对当时革命暴动人群的某些局部或微小的变化进行了细腻的刻画,突出表现危机的场面。事态发展的情节之间相互作用,形成合力方向,成功塑造了艺术和细节的双重真实。
四、高度逼真化的音响效果
声音的设计师认为:“电影的视觉效果往往依靠演员的表演和场景的设置来完成,但是视觉效果毕竟是有限的,就要靠音响来弥补艺术上的不足。”[3]音响能够增加银幕环境的真实感,塑造人物形象,完善影片的信息,拓展情节的时空,渲染画面的氛围,起到象征隐喻的作用等。作为现实性题材的代表作品,《逃离德黑兰》高度逼真化的音响效果,给观众带来真实感冲击的同时,也营造了一场视听的盛宴。
影片中多处运用拟真的音效,例如游行现场混乱的呐喊声,机场轰鸣的飞机引擎声,夹杂着混乱的嚎叫声、枪声等,特别是影片最后的追捕过程,伊朗军队的“追”与飞机的“行”交叉剪辑,危机混乱的音效构成了“一分钟营救”的扣人心弦、跌宕起伏的电影段落,将电影推向最后的高潮。
五、结语
《逃离德黑兰》的创作精神和创作手法值得借鉴,将之运用到商业电影的创作之中,增加现实主义电影的表现力度,寻求新的现实主义电影的发展方向,让现实主义传统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展,使观众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领悟到电影与现实的深刻内涵。现实主义电影应该立足“电影特性”,“把握时代脉搏,传达主流精神;善于运用科技,重现历史真实;实行商业运作,实现票房奇迹,抓住现实主义特点,追求现实主义的现代化,最后还要处理好形式与内容的真实,历史与现实的统一”,[4]让现实主义代表作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1]克・克卢佐.法国电影中的现实主义潮流[J].世界电影,1984,(3):222.
[2]李思默.现实主义电影与现实的审美关系[J].华中人文论丛,2013,(5):19.
[3]裴显生.影视写作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32.
[4]李雯.浴火重生的中国现实主义电影创作[J].声屏世界,2010,(12):37.
张 静,曲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2014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戏剧与影视学。
J905
A
1007-0125(2016)10-013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