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腔”何以令人震撼

2016-11-08北京一考生

美文 2016年16期
关键词:土气信天游老腔

北京一考生

八百里秦川,千万里江山,老腔声声震天响。老腔,又名秦腔,是孕育于陕西华阴三河口地区,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老剧种之一。陈忠实说:“老腔的演出者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民,他们有着一种天生的本能,那就是从苦难中提取情趣。看过老腔演出的人无不为之感到震撼,观众最深的印象就是苍凉悲壮。”

说实在话,一开始我对老腔知之不多,但自从各大电视台和网站听了《华阴老腔一声喊》后,我真的被震撼到了。如果要用两句话来形容我的感受,那就是“简单中的粗犷,土气中的真淳”。

老腔给人的第一个震撼是“简单中的粗犷”。说它简单,确实如此。寻常巷陌、田间地头,只要脚下有片立锥之地,不管观众多少,也不需要歌舞轩榭、风帘翠幕等装饰,他们就能就地演出,一屁股坐在地上或者石头上也不在乎,信口歌唱。乐器呢?真是土里土气的,连板凳、扫帚估计都可以稳操在手,拿起来载歌载舞,这些无不令人动容。演出的人员也是简单至极:一个人主演,抱着唯一算得着“高大上”的乐器一月琴,自弹自唱,将“生旦净末丑”全部担当再找几个人帮腔,帮腔多则5人,少则2人。全身心忘我的投入表演,疯狂的夸张动作,声嘶力竭般地呐喊吼叫。伴随着唢呐声的呜咽,带着陕北信天游一样的激情,粗犷、雄浑,犹如金戈铁马,令人荡气回肠。

老腔给人的第二个震撼是“土气中的真淳”。表演者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穿着都是陕北民族普通服装。记得曾经在网上看到一段在农家院子里表演的《华阴老腔一声喊》,有的人坐在地上,有的人半蹲在台阶上,有的人站着敲打板凳,随着节拍的快慢,个个摇头晃脑,左右摆动,或腾挪闪跳,或手舞足蹈,真可谓“繁华落尽见真淳”。这些貌似土气的表现,不正是我们这个中原大地上最具有民族风格、民族气派的传统文化表现吗?在近乎原始的“诗歌舞”中,“它唱出得胜的英雄气吞山河的豪迈,唱出失败的英雄马革裹尸还葬的粗犷,唱出陕西人的冷倔和苍然”。听着老腔,我们似乎听见了历史的车轮声音,听见了最质朴的乡野真情呼唤,心理顿时产生了无限的敬畏和豪迈之情。

老腔一声喊,天下万人赞。“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老腔,我们为你自豪,为你鼓掌!

[点评]1.说理充分。对于老腔,只有切切实实地欣赏和热爱,才能说出令人信服的理由。本文作者用自己的切身感受,两条简单而真诚的理由.指出了老腔的简单、粗犷、淳朴而豪放的特点。读后令人血脉贲张,拍案叫好;2.叙议老辣。作者为了说明老腔的魅力,从老腔的特点说开来。在深刻的议论中再糅合生动的记叙,如“疯狂的夸张动作,声嘶力竭般地呐喊吼叫,伴随着唢呐声的呜咽。带着陕北信天游一样的激情,粗犷、雄浑,犹如金戈铁马,令人荡气回肠”等用语老辣,颇有韵味:3.结构明晰。全文采用了总分的关系,通过两条主线分别阐述理由,叙议中做到了有条不紊,结构明朗。

猜你喜欢

土气信天游老腔
老腔新韵绕梁来
信天游故里靖边的《信天游》
咏退休族
科学家老爸的“土气”育儿经
“土气”班级育芳华
老腔的颜色
Influence of Cultural Background on Translation and Language
群众自发组织演唱华阴老腔悼念陈忠实先生
UGG:一种“土气”的鞋子如何征服了世界
信天游仍然是灵魂的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