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彗星号”的陨落
2016-11-08综合报道黄旭珂
综合报道/见习记者 黄旭珂
“彗星号”的陨落
综合报道/见习记者黄旭珂
在世界民用飞机发展史上,彗星号客机是一个跨时代的知名产品。但是,它的制造商英国的德·哈维兰公司一味追求技术上的突破,选择充满风险的方案,结果招致飞机事故频发,终使公司陷入困境,后被兼并收购。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各国重新开始了民生建设,修复战争的创伤,民用航空也随之逐渐复苏。战争时期的运输机和各航空公司的飞机,已经不能满足民用航空运输的需求,于是各国飞机制造商掀起了研制新客机的热潮。由此,德·哈维兰公司(deHavilland)的“彗星号”客机应运而生。
雄心壮志
这一时期,航空业界把研发方向定位于喷气式客机,因为它更适合人们长途旅行的需要。作为不同于螺旋桨飞机的喷气式飞机,早在二战时,英国人就已经着手研发工作了。
1942年12月23日,英国德·哈维兰飞机公司的决策者们大胆进行了喷气客机的开发。新的喷气客机设计载客定为36座,客舱座椅共9排,每排4座,左右各2座,对称安排,中间为走道。这种客机虽然采用常规布局,但在设计上仍有不少大胆的创新之举。
例如,新客机在设计上遇到的一个最大问题是怎样安装涡轮喷气发动机。德·哈维兰公司的设计组先后否定了14种可能的安装方案,最终决定把4台发动机,以2台为一组分别安置在机身两侧机翼根部。这就意味着发动机长长的进气管和排气管需要安排在机翼内,那么机翼在其根部就不能保持翼型,这势必会增加飞行阻力。为此,设计组还是费尽心机,成功地把总阻力减少到了最低程度。
此外,德·哈维兰公司还为新客机设计生产了新型的小车式起落架,这种起落架每个主起落架上有四个机轮,并带有防滑刹车装置。这样的主起落架,在当时体积还是比较大的,但是设计者们并没有为它专设另外的收藏吊舱,而是让其沿翼展方向向外收入在机翼内,这也是该机很多新颖的设计之一。
冲上云霄
经过德·哈维兰公司新客机设计团队的努力,飞机终于在1949年7月27日冲上云霄。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架喷气客机,被取名为“哈维兰彗星”号。
这架装有4个喷气发动机的“彗星号”,可在密封座舱中装载36人,飞行高度4万英尺,时速500英里,比当时正在使用的任何飞机都要快,运载的乘客也要多。“彗星号”的研制,也是英国力图通过空运业的突飞猛进而占据世界航空领先地位的举措。
当“哈维兰彗星”号成功首飞后,英国政府官员向外界表示,试飞还需进行两年多的时间,但德·哈维兰公司却迫不及待的同意为客户生产16架“彗星号”飞机。殊不知,这种没经过真正验证的“设计方案”给后来的事故埋下了致命性隐患。
“彗星号”飞机的研制成功,很快就轰动了全世界,人们都盛赞“彗星号”是“英国航空第一机”。这款飞机把从英国伦敦到意大利首都罗马、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埃及首都开罗的航线飞行时间分别缩短了将近一半。“彗星号”飞机可以在12200米高空平稳地进行巡航飞行,乘客甚至可以在机舱内立起硬币。
不久之后,在英国举行的范堡罗航展上,“彗星号”飞机以贴着屋顶的高度在会场上空呼啸而过时,引起来宾阵阵惊呼。在蔚蓝的天空上,“彗星号”划过一道长长的白色航迹。这么快的速度,这么高的高度,以前这是在科幻小说中才可能见到的怪物,而在现实世界中却看到了。航空界又一次被震动了,“彗星号”飞机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航空工业第一颗闪亮的明星。
虽然“彗星号”在航展上有着近乎完美的展示,但却并没为公司引来更多的定单。人们认为“彗星号”全部采用头等舱布局,只能带36名旅客,经营成本太高,难以赢利。
可是,在随后的一年试飞中,该机创造了一系列飞行纪录,平均时速超过675公里。这种速度优势终于吸引了各国航运公司的关注,加拿大太平洋航空公司、法国空海联合运输公司和法国航空公司等众多的航空公司前来定货。
在赢得大量定单后,德·哈维兰公司开始对“彗星号”进行改进。加长航程、可载44名旅客的“彗星”Ⅱ于1952年2月16日试飞。并且,更长航程、可载78名旅客的“彗星”Ⅲ也在设计之中。
此外,“彗星号”飞机上还安装了机载雷达、防冰和防火设备、新型导航设备等,乘客坐在增压密封舱里的感觉和低空时一样舒服。英国从此将世界航空运输带进了喷气时代。当时世界上还没有任何对手能与之竞争,“彗星号”可谓一枝独秀,喷气式运输时代也被称为“彗星时代”。
疲劳破坏
虽然“彗星号”飞机称雄蓝天,但自投入使用后,接连出现了几次重大的空难事故。自1952年加入航线到1970年,重大事故就发生了21起,直接导致乘客死亡的事故就有11起。最惨重的一次发生在1970年7月3日,“彗星”Ⅳ客机满载112名乘客,结果所有乘客包括机组人员全部遇难。另外还有七起造成机组人员与乘客全部死亡的事故。
连续发生的空难,令全世界为之震动。当时的英国首相丘吉尔下令,要不惜一切代价,搞清飞机坠毁原因。于是,一个庞大的专家组展开了历史上少有的详尽调查,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彗星号”飞行中由于机体上金属部件产生裂纹并扩展而造成了解体事故。产生这种裂纹的原因是由于高空飞行的“彗星”客机使用增压座舱,长时间飞行频繁起降使机体反复的承受增压和减压,引发飞机铝制蒙皮的金属疲劳。
这就是人们后来才弄清楚的“疲劳破坏”。从这以后,飞机设计学中专门增加了一个新学科——“疲劳学”。针对这个问题,德·哈维兰公司对“彗星”Ⅱ飞机机身进行了加固,并采用了椭圆形舷窗设计,因为直角形状更容易发生疲劳。至此,人们对这个问题才有了清楚的认识,并得到了较好的解决。
后来德·哈维兰公司推出的“彗星”Ⅳ客机,更加注重解决疲劳破坏问题,拥有了号称“耐疲劳”的机身,从而延长了飞机的飞行寿命。将飞机结构的疲劳强度列入飞机设计强度的规范,是“彗星”式飞机对人类航空事业的重大贡献。这种以鲜血为代价的贡献,怎能不令人唏嘘长叹!
滑落天际
“彗星号”飞机看似又重新获得了新生,但几次飞机失事在人们心里造成的阴影挥之不去,更重要的是此间美国生产出波音707客机业已抢占了市场。“彗星号”飞机,终因缺少定货难以为继,于1980年全部退出商业航班飞行。随着“彗星号”被挤出市场,终使其生产商德·哈维兰公司陷入困境,遂被霍克·西德利公司(Hawker Siddeley)兼并收购。
从此,辉煌一时的“彗星时代”宣告结束。“彗星”飞机项目失败的原因是对于超出需求的技术狂热,导致过于野心勃勃的设计。具有挑战性和激动人心的技术解决方案,会激发人们冒险采用“前沿”方案的欲望。这在本质上比经过验证的方案更有不可预测性,毁灭性风险也就更大。
责任编辑/秦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