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经济与国有企业管理创新

2016-11-08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

国企管理 2016年11期
关键词:结构性供给改革

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 黄群慧

新经济与国有企业管理创新

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

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致开幕辞并做主旨演讲。

黄群慧指出,真正的经济增长动力来自新经济。在新经济下,企业管理方向也会发生变化,管理创新是国有企业面临的一项任务和挑战。

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背景

国有企业管理创新,要考虑四个背景。

第二个背景是工业化。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就是工业化。现在我们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我们拿得出手的管理模式还很少,或者几乎没有。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成为世界经济总量第二的时候,有很多日本的管理方式引起了世界的注意。但迄今为止中国的管理模式还没有,有待各位企业家创新,也有待企业管理研究人员在企业家创新的基础之上进行总结。

第三个背景是国际化。习总书记提出了“一带一路”伟大构思,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国有企业需要思考管理模式如何创新。

第四个大背景是信息化。不仅仅是国有企业,所有的企业都面临着这一背景。从2015年以来,经济形势下行压力比较大,但是也可看到,在信息化的驱动下,有很多新的经济增长亮点。那么在新的经济趋势下,管理如何创新,也是国企应该关注的一个主题。

前面三个背景都是一些大的问题,从近几年来看,信息化驱动了中国的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主导力量中有一个亮点,我们叫新经济。李克强总理反复提新经济,但是新经济在现在来看,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去年5.9%的工业增速是23年以来的最低增速,54个月以后,今年9月变成一个正的增长,似乎从数字上好看了一些,但是很多人担心无法持久,更寄希望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够发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行中存在的问题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方向,而且我们“十三五”都要朝这个方向努力。在现有的情况下,无论你刺激投资、刺激消费、刺激出口,对经济增速都很难发挥强烈的作用。以前投入一块钱也许能产生0.6元到0.7元的GDP增长,现在顶多能产生0.1元至0.2元。也就是说,这种刺激已经没有意义,还是要从供给侧入手,增加劳动力的质量。这些质量来自于创新。也就是说我们要改善经济的增长力,这是一个核心所在。

黄群慧指出,真正的经济增长动力来自新经济。我们传统的产业,包括传统的产业环节,增长有问题,我们需要一些新的经济,进行动能转换。

在新经济下,企业管理方向也会发生变化。以前核心是规模经济主导,现在变为范围经济主导,即由生产力驱动的管理,现在变为消费者驱动的管理。在生产管理上,大规模流水生产的方式,会被个性化的、智能化的制造方式来取代。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推行到现在已经取得了一些效果,包括企业成本下降等方面,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我认为一些地方政府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可能对很多问题还没有理解到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实是可以拆开的,供给侧反应的是问题所在,结构性反映的是原因,而改革是对策。就是说一定要通过深化体系机制改革的方法,去解决结构性存在的一些根源问题。而通过结构性根源的化解,最后解决产能、库存、杠杆、成本、短板这一系列的问题,这是一个逻辑链条。

作为一种科学的教育手段,心里测评教学是通过将人的某些心理特征进行数量化,以此来衡量心理状态和心理差异。在针对00后大学生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应重视对心理测评教学的应用,从而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的同时帮助其深入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比如在谈到“正确认识自我”这一话题时,可借助心理测评软件来透析学生自身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之上推行心理健康防护意识以助其掌握有效的应对方法。

但是这个逻辑链条在应用中出现了偏差。本来是要用深化体制改革、机制改革来解决结构性问题,但一些地方政府在推进过程中,将前面一步省掉了,直接由政府出手去解决结构性问题。如果不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而直接出手去调整结构,问题会很大,短时间内经济数字好看,但长期看可能问题会更多。

我认为,真正要搞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处理好四个方面问题,一个要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作用。现在来看,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不是太强,应该强化市场机制的作用。这意味着我们政府要出手,主要是针对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来解决结构调整,而不是由政府直接去调整结构。

第二个要处理好长期结构性的改革和短期供给侧问题的关系。讲“三去一降一补”,事实上,你把注意力盯在了短期改革,忽略了长期改革,短期内去库存、去产能会有些作用,但是从长期看,根源问题没有解决。

第三个是一定要处理好整体改革和单项任务推进的关系。现在我们急切感觉到,“去库存”在一些领域现在走得太厉害了,房地产的去库存走得很快。我们原来目标是一二线城市房地产去库存,但现在三四线城市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反而一二线城市库存没了,导致短时间内房价上涨50%甚至更高,最后影响了“去产能”,并影响了“降成本”。国企,尤其是做实体经济的国有企业,通过这种降成本,包括税率降低以及金融利率的优惠,所降低的一点点成本,和房地产涨价带来的实质影响,根本没办法比。

所以,“三去一降一补”之间应该协调、协同。但一些地方觉得降成本不好做,去产能也不好做,而去库存好做,于是就专做去库存。现在地方政府热衷于这两个,去库存、补短板。所以还是要将整体改革和单项任务在推进中结合好。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技术创新,创新是核心。创新过程中,政府应该发挥什么作用?企业家是创新的核心主体,政府的作用就是要创造一个生态,有利于创新的生态。

现在也有实证表明,凡是房地产涨得很高的城市,创新的投入都远远不足。前些年深圳涨得快,很多企业都要离开,所以这个之间一定要处理好。政府是创造一个很好的生态,而不是直接去干涉调整结构。

从房地产的变化可以看到,现实已经突破了我们一些想象,甚至有的政府打着“去库存”名义,打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旗号,最终结果可能是破坏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真正的经济增长动力来自新经济

真正的经济增长动力来自哪里?是新经济。我们传统的产业,包括传统的产业环节,增长有问题,那么我们就需要一些新的经济,进行动能转换。

“新经济”这个词并不新,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就在提,当时甚至美国认为新经济非常好。但是问题也来了,2000年下半年泡沫产生了。我认为,原因在于,互联网技术只促进了信息技术和金融两个领域来主导新经济,而没有把它和制造业连在一起。仅仅靠信息技术的科技发明和金融,泡沫就会出现。

到了2010年之后,信息技术已经和制造业深刻结合在一起,新经济的真正价值也呈现出来,它表现出四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个是形成了以物理技术、数字技术渗透的新一代高新技术,基本上构成了新经济的技术基础。现在我们正在提颠覆性技术,意味着这些技术一产生,会把以前所有的人才、产业、规则归零。现在包括提的最多的说法是“德国工业4.0”,日本又提了一个新词“社会5.0”。“德国工业4.0”非常有传播力,但是仅仅停留在工业;日本从工业的作用对社会影响的角度提出“社会5.0”,认为这个更有穿透力,会超过4.0,认为将来是一个智慧社会,甚至是超智慧社会,要把智能制造贯穿整个产业的链条,随之带来整个社会的变革。

第二个是信息技术会改变经济运行效率,关键是数字。无论是机器人,还是智能制造,如果没有数据,那些都是死的机器。如果说以前的工业化的替代工具,仅仅替代了体力劳动,那么现在机器人就是要替代人的脑力劳动,其中关键是数据。大数据以及大数据流动性增加,是一个关键。新经济的动力来自于三方面,除了我们资本、劳动力之外,数据变成了一个新的要素,工业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建设,及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智能终端等都要大量投资,也会推动经济增长。

第三个也是讨论最多的共享经济、网络协同、众包等。现在大家讨论出租车,这也是新的分工协作方式产生的变化。新的分工协作方式为什么会改变经济效率?经济学中说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改变的是提高了规模经济效率,而新的分工这种商业模式,改变的是范围经济。由于信息技术突破,使数据的可获得性、流动性提高,大幅度降低了信息不对称。比如打车,通过网络,通过APP,就能确切知道谁需要谁不需要、汽车在哪里、消费者在哪里,信息不对称的程度降低了。不对称程度的降低解决了两个问题,一个是企业内部的生产可以品种多样,另一个是人与人之间、人与企业之间交易成本降低。两方面都解决了范围经济,一个是内部范围经济,一个是外部范围经济,于是经济效率提升。

第四个是智能制造可以作为未来产业体系的一个先导。真正地通过数据,通过制造业,最后能够重新构造我们现代的产业,包括智慧农业、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电网等,会塑造出全新的现代产业体系。而且智能制造本身不仅仅是一个企业内部的生产环节,从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到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协作,以及产品到服务,其实是一个全生命周期的变化,最后发展到个性化的定制、智能化的生产、网络化的协同,给我们带来了制造业的全新革命性变革。

新经济下企业管理方向的变化

在这种新经济下,企业管理方向也会发生变化。

以前核心是规模经济主导,现在变为范围经济主导,即由生产力驱动的管理,现在变为消费者驱动的管理。在生产管理上,大规模流水生产的方式,会被个性化的、智能化的制造方式来取代。

人力资源管理以前是针对传统、简单的劳动力进行科学管理,现在是针对现代知识型员工的管理。

营销管理以前针对生产为中心的专业生产模式,即4TS,“我生产出来的产品我去定制、我去推销”,未来是以消费者为中心,需要4TS一体化,即“我不管你谁生产、谁是制造商,只要我需要的东西,就要有一个企业一体化地给我拿出来”。这样消费管理会有一个颠覆性的变化。平台战略要逐渐成为主导,即要打造一个能够让消费者、生产者、研发者合在一起都实用的一个管理平台。

最后一点,组织管理也会变化,原来是金字塔型的机械化管理,未来要结合网络进行有机管理模式。

所以,在新经济背景下,管理创新是我们一个主要的方向,也是国有企业面临的一项任务和挑战。如果能够在管理创新上有所突破,那么企业在市场化竞争中,会立于不败之地。

编辑/秦海霞

猜你喜欢

结构性供给改革
改革之路
新时代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改革备忘
切实抓好去产能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临床人才结构性改革正当其时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二)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