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数学应用障碍反思高校数学教学

2016-11-08田朗华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17期
关键词:高校数学

田朗华

摘 要:数学学习的本质不只是把握数学学习的技巧和方法,而是将数学知识与技能运用于生活实际,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强调数学的实际应用,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数学学习的实用性。但是,在目前的教学中,仍然存在重知识理解,轻实际应用的问题,还存在着数学应用障碍,缺少教师的引导,学生也就难以找到学生与实际生活的连接点,切合处。本文针对这样的问题,就数学应用障碍进行反思。

关键词:高校数学;数学应用障碍;教学新目标;策略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374-01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在很多领域都体现出数字化特征,从而也突显出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数学是一门非常有价值的学科,也是一门社会性学科,在社会不断完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数学它又是一个强有力的工具,能够很好地处理企业生产中各种量的关系。数学如此重要,但就我国现在的数学教学情况来看,数学在应用方面正呈现衰退趋势,出现“知识脱离现实应用”、“应用能力差”等现象。在高校中的工科、财经等专业中,数学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门学科,其所学的数学知识也不同于一般专业,较为深奥。尽管多数学生的数学成绩相对来讲并不差,可是在实际应用操作中的情况并不理想。这主要由于学生对学习数学并没有正确的心态,总是认为数学仅仅是一门学科,只要考试达标就好,对数学并没有进行深入思考。本文将对数学应用障碍的原因及其对策作进一步地研究。

一、数学应用障碍的不同类型

1、对数学的价值没有充分认识

由于传统教育的影响,多数教师在教授知识过程中一味强调数学的逻辑性和严谨性,单纯地为考试服务,并没有为学生讲解所学数学知识的实际价值和作用。对于一个重要的数学知识点,教师也只注重其推断结果,对于结论的发现及理解过程概不讲解。因而,学生长此以往形成了不良的数学学习习惯,仅仅是在题海中不断挣扎,进行无休止地公式计算,对于知识本身的价值一律无视,进而导致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差。

2、没有用数学方式解决问题

我国多数数学课本都是侧重于理论推导和论述,这些理论对于学生而言枯燥无味。这些课程内容从也无法体现出数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再加上学校对教师的授课任务重,而课时少,教师多数占用学生的习题时间进行教授,使得学生没有充分的时间对数学知识进行理解、练习,逐渐对数学的应用也丧失了该有的兴趣。

3、数学建模能力差

我国学生所用的数学教材中,很少涉及有关数学应用的知识,再加上学生自身缺乏练习,因此导致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差。此外,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涉及数学知识的问题时,不能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从而使得学生所学知识内容不能得到充分运用。

二、数学应用教学的新目标

第一,让学生明确数学的价值。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介绍一些相关内容的数学家的贡献,让学生明确在人类进步的历程中,数学起着很大的作用。此外,在课下教师还可以提倡学生查询一些以数学家的名字命名的定理或者公式,让学生在查阅过程中,切身体验数学的文化价值。同时;教师还应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不仅可以训练人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我们的想象空间,也被广泛应用到科学技术、日常生活中,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从而让学生整体性地认识到数学的价值。

第二,注重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学知识并且应用知识才是学习的主要宗旨。在教学中,教师应经将数学应用作为课程讲解的指向,在讲解中多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参悟数学在生活中的体现,从而认识到数学应用的重要性。

第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课程的启蒙老师,要想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首先条件。这就要求教师对于所讲内容的选取、教学方式的应用应合理选取。因而,一个良好的教师必须具备宽泛的知识面、丰富的交流经验及广阔的视野等,才能将自己的学识传递给学生,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四,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信心是学习的基石。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对知识内容的讲解方式,采用学生最易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同时,教师还应经常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适时改变讲课方式。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结合自身的感受讲解所学知识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让学生勇于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进行策略性教学

第一,结合实际选取教学内容。现在的高数课本中,往往注重对理论知识的整理,而非应用。这就要求学生应对自己的实际应用能力加强培养,注重结合图形、符号等形象概念解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从数学应用的角度进行教学。在课改的大背景下的数学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因而,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可以引导学生模仿课本进行自主解答,改变学生原有一味学习的观念,形成新的逻辑思维。

第三,学习应用数学建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构建数学模型,让学生从简单的问题上开始着手,感悟建模的过程,从而培养建模能力,进而在实际应用中构建数学模型,将实际中的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进而用自己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最后用数学结果来还原实际问题。建模是整个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数学学习的升华。

参考文献:

[1] 赵 欣;对我国高校数学教学现状的思考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1年36期

[2] 范建华 李少荣;高校数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尝试与设想[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猜你喜欢

高校数学
浅析现代教育与高校数学教育间的相互整合
高校数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策略
微课在高校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