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谈如何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途径

2016-11-08沈杰琼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17期
关键词:创新小学数学策略

沈杰琼

摘 要:有效教学是一种教学理念,更是一种教学追求。要提高教学有效性,我们必须从激发兴趣入手,引导学生参与;科学解读教材,精心预设流程;创设情境,搭建平台;培养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367-01

提起作文,学生普遍感到作文难,即使冥思苦想,搜肠刮肚,写出来的作文也往往产生千人一面,万众一腔甚至胡乱编造的现象,教师头痛,看到这些习作,仿佛感到面对一潭死水,怎么也透视不到学生那朝气勃勃的影子,其实生活是多彩的,但为什么学生却不能把生活的体验跃然纸上呢?如何改变困扰当今作文教学中学生写作文被动应付,奉命而作的局面,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呢?我采纳了一些教育家的有关建议,结合自己的一些看法与实践,谈谈几点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途径:

一、营造学习氛围

营造良好的习作氛围,让学生置身于浓厚的写作氛围中,有利于调动他们写作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如:在教室精心设计“习作天地”,开辟“佳作欣赏”、“习作点评”、《作文名言》等栏目,张贴学生的手抄报,以及优秀习作,在教室设图书角,供学生借阅图书,在愉悦的环境中,开展佳作配乐朗诵、绕口令、口头作文比赛、故事会等活动。

习作氛围不但要激起学生动笔的欲望,而且要让学生能下笔,才能实在地鼓起学生的习作兴趣。

二、深入社会实践

根据各月份安排不同的班级活动主题。例如:在三月份让学生走进社会,寻找雷锋的影子;五月份寻找劳动小标兵;六月份寻找快乐的童年;十月份享受国庆的欢乐等等,然后让学生把看到的、听到的,以及自己感受到的用文字表达出来。比如,北师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里有“我们与周围环境”的调查,我便结合语文综合活动,让学生深入社区街道,“调查周围环境”之后,在班级上交流,也有的同学就根据教材与和老师提出的要求,走进自然、深入社会,进行了解深入细致的调查,发现家乡小河在近几年发生了变化:以前河水清澈见底,周围绿树成荫,现在臭气熏天,草木枯萎,是由于附近建造了一个造纸厂,造纸厂排放出来的污水污染了小河周围的土地。于是,老师及时地让学生就此活动过程,写一写想写的话,并抓住一个想要谈的重点写成一篇作文,同学们有感而发,写了一篇内容具体,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三、提倡玩中写文

玩是孩子们的天性,他们玩起来乐此不彼,加上玩的方式多种多样,光游戏就有好几种,更别说一些文体活动了。玩够了,把玩的经过和感受写下来,就不就是最真实的作文吗?

当然,学生们在玩的同时,难免因一些小事而斤斤计较,闹矛盾。我就请当事人把所做之事排练成情景剧——《同学之间》,大家看后,有感而发,既教育了学生,又为写作提供了好材料,一举两得。实践证明,学生对玩的过程最感兴趣,引导学生把玩与写作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玩中学,学在玩,习作会更有滋有味,学生的习作兴趣一下子就被激发出来了。

四、引导大量积累

古人云:“不积跬步,吴于致千里;不积水流,无以成江河。”可见积累的重要性,没有一定的语言积累,学生是写不好作文的。在指导学生习作的过程中,常常发现有的学生因为生活,环境的局限性,对周围事物未能认真观察,所以在写作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着作文题目无从下手,缺乏写作的素材。因此,作文要着力提高学生语言的储备量,教会学生平时多积累词语。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渔。

1、定期检查:每周都要摘抄,定期进行检查;课外摘抄古诗儿歌,精彩片段、名人名言,要求学生熟读成诵,使之化成自己的语言,经过长期的积累,做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从而为写作建起一座资料库。

2、写有展示:把个人的《采蜜本》定期展示,。由于采蜜本里记录着同学们收集的各种资料,展示后大家互相交流,学到了更多的知识,见识也越来越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积累写作资料,有利于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写作的兴趣,把以往的“要我写”变为写作的“我要写”。

五、注重同评共进

现代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动作用,诚然,学生是一个有意识、有自觉性的个体,而不是任教师摆弄的胶泥或装填的料场,他们有着自己的独特生活、知识水平,人格品质等,具有自主作用和独立倾向。因此,作为教者应该与学生平等相处,形成平等的朋友关系。在平时,教师当堂宣读学生的作文,引导他们仔细聆听,让他们说说那些作文为什么写得好?然后启发学生进行评价,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都积极踊跃发言,教师再宣读作文评语,学生惊讶地发现自己的评价与老师的评语有的出自一辙,有异曲同工之妙。教师适当给予表扬、鼓励,不失时机地说:同学们都很聪明,都能当小老师了。下面,老师再念一些文章,看看哪位医生火眼金睛啊,能一下子就找到病症所在?学生们的思维更活跃了,如一匹匹良驹在一望无垠的草原上奔驰,每篇文章所存在的毛病都被他们发现,这时再给优秀的学生提供一个自我表现的舞台,使小作者通过面对全体学生朗诵优秀习作,产生一定的成功感,教师可以在班级中开辟习作园地,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征文,为学生的作文发表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这样,写作中存在毛病的学生通过师生同评这一过程,很快找到纰漏,在以后的写作中会更认真地写好自己的作文。而那些经常被老师,同学大力褒奖、表扬的学生,就会产生一定的成功感、荣誉感,会更有信心争取写出佳作,并积极投稿,一时还没有发表的学生,通过积极、主动地练笔,作文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高。班级里自然而然就会形成了一种喜欢作文的氛围。学生的习作是他们辛勤劳动的成果,在作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作文成果的激励功能,让学生从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总之,要使学生的写作能力有所提高,教师必须在长期的教学、生活中去培养、帮助学生消除对写作文的畏惧感,引导他们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猜你喜欢

创新小学数学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