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初中学生数学课堂自主学习能力

2016-11-08卢欢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17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兴趣

卢欢

摘 要:要想培养出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既要教给学生知识,又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还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把学生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在教学中采用不同的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关键词:兴趣;潜在能力;分层教学;正确;有效的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302-01

自主性学习是当今教育研究重点围绕的中心思想之一,是作为教育领域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不仅有利于提高初中生的数学成绩,同时对于学生的自身发展也有重大影响.在现阶段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十分重要。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是激发和培养学生自身内部学习动机的重要途径和方法。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激发学生的内在兴趣,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学生会由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学生会积极地要求学习和了解新的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和学习能力。俄国教育学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展现出数学的魅力所在,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初中数学的思维逻辑性较强,有着自身独特的美感和韵味,如图形中的对称美等,教师要揭示数学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在上“三角形内角和”一课时,在课前用纸印好几个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三角形。课堂上一名同学出题老师猜的游戏。首先让学生量出每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由学生报出任意一个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度数,老师迅速、准确无误的猜出第三个内角,同时可以设置一些错误让学生改正。引起学生极大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

例如:在讲授“集合的准确性”时,设置如下情景:请班级中全体男生站起来,刷地一下,男生全站起来了。我点到:“很好,这样我们班的全体男生可以看做是一个集合”然后请他们坐下,我又说:请美女起立,结果只有几个女生站了起来,这是我说:“刚才男生为什么没有刷的站起来呢?”有一个女生说:“我们都不好意思。”我严肃的说:“不是不好意思,是帅哥这个定义不是确定的,什么样的才成为美?这个我们不清楚,没有一个标准。再比如聪明的人,个子高的人,它们能做成集合吗?(不可以)”这样通过这样一个活动说明了集合的一个重要性质---确定性!

二、培养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每个学生的自身情况不同,导致学生存在差异,有的学生思维逻辑性强,善于学习和理解初中数学知识,能够自主学习,而有的学生则遇到困难,难以理解和学习教师讲解的有关数学知识,只是照搬教师教给的学习方法去学习,这会使学生缺少思维逻辑,较多依赖教师,不利于学生自主思考数学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分层教学,引导学生抓住思维的起始点。数学知识的脉络是前后衔接、环环紧扣的,并总是按照发生—发展—延伸的自然规律构成每个单元的知识体系。学生获得知识的思维过程也是如此,或从已有的经验开始,或从旧知识引入,这就是思维的开端。从学生思维的起始点入手,把握住思维发展的各个层次逐步深入直至终结。使教学能够真正的因材施教,既不会让某些学生感到数学的困难,也不会限制个别学生的发展。这对每个学生学习数学是非常有益的,不仅能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同时能促进学生对初中数学的学习和进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让学生掌握正确、有效的自主学习方法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有效的自主学习方法,让学生充分理解和做到自主学习。同时教师可以在数学教学前提出一些问题,以问题引领学生对数学的预习。在学习中,学生如果能够分析问题,并通过预习解决问题,就会促进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成就感,进而增加学习兴趣。教师应在学生的预习中提出一些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质疑,让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预习,让学生在课堂学习数学知识前,有计划、有目的、有重点地阅读数学教材,进而在课堂学习中充分理解教师所教知识。首先教师要让学生在预习中制定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然后教师还要在学生预习的范围内进行一次预习的小测试,让学生对于自己的预习成果有一个正确的了解,促进学生自身对数学预习的方法的改进,最后教师要让学生进行预习的交流,相互检查,互相帮助,促进学生之间对于数学问题的理解和创新。利用预习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快速地进入数学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总结

总之,新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有效的学习方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积极主动地对教学方式进行改进和创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徐斌艳,《数学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编,《新课程与学生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 朱智贤,林崇德,《思维发展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4] 张奠宙,《数学素质教育设计》,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

[5] 李秋来,等《中学数学教学论》,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兴趣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