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期刊与“屠呦呦获诺贝尔医学奖”专题报道
2016-11-08祝兴平黄婉妮
祝兴平 黄婉妮
中国期刊与“屠呦呦获诺贝尔医学奖”专题报道
祝兴平 黄婉妮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郑重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以及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日本科学家大村智,以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就。
屠呦呦的获奖理由是“有关疟疾新疗法的发现”。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让·安德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得益于3位科学家的贡献,千百万人得到了对症治疗的药物,这一事件具有里程碑意义。他说:“屠呦呦是第一个证实青蒿素可以在动物体和人体内有效抵抗疟疾的科学家。她的研究和发现对人类的生命健康贡献突出,为科研人员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户。屠呦呦既有中医学知识,也了解药理学和化学,她将东西方医学相结合,达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屠呦呦的发明是这种结合的完美体现。”
首位中国本土进行自然科学研究而获诺贝尔科学奖的中国女科学家,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所获得的最高奖项,中医药成果所获得的最高奖项,以上因素决定了此次事件,对于我国以及我国医学、药学研究是一个具有特别历史纪念意义的重大新闻事件。针对这一新闻事件,各类媒体施其所长,通过精心的组织和策划,推出了一系列关于“屠呦呦获诺奖”的专题新闻报道,从不同的角度将这一年度重大新闻事件推向了高潮。根据新浪微博披露的数据,2015年10月6日“屠呦呦”的单日热词搜索峰值为36.8万。而在搜索引擎方面,在屠呦呦获诺奖结果揭晓后,百度搜索“屠呦呦”关键词搜索量超过60万,360综合搜索搜索量超过30万。百度媒体指数峰值为4200,以“屠呦呦”为关键词新闻搜索全文返回数量高达47700篇。
针对“屠呦呦获诺奖”这一年度重大事件,在距离2015年底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中国期刊界通过封面报道、专题探讨、深度分析等形式,以其不同于一般大众媒体的专业性和深刻性,从不同的立意视角、专业角度,在深度和广度上对“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进行了详实全面而深入的报道,给受众带来了高价值的信息与观点。
一、“屠呦呦获诺奖”专题报道的基本情况
根据笔者对国内两大期刊数字出版平台中国知网和龙源期刊网2015年度中国期刊对“屠呦呦获诺奖”的报道情况的统计,中国知网上,共收录了1237篇关于“屠呦呦获诺奖”的报道;龙源期刊上共收录了387篇关于“屠呦呦获诺奖”的报道。屠呦呦的获奖,因其意义与价值被媒体广泛报道而在全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又因其属于科技医药这一特定领域的重大事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指向性,因此在时政类、科技类、管理财经三类期刊中引起的反响与思考较为强烈,而在文学类、生活类、艺术类等类别的期刊中影响力相对较弱。
就其报道主题而言,主要包括对屠呦呦获诺奖的肯定、赞美和祝贺;对屠呦呦获奖的背后故事、对其个人事迹进行挖掘报道;对屠呦呦多年默默贡献表示敬意;介绍青蒿素研发背景过程及成果意义;对屠呦呦获奖因素、意义等进行解读,强调中医成果,并由此触发对于屠呦呦获奖与中医药关系的讨论;对屠呦呦作为科学家职业身份的关注,展开对中国科研人才选拔、奖励制度的质疑和反思;对奖项归属个人或是集体的讨论;屠呦呦获奖提振了本土科学家及中医学家研究信心等。中国期刊的这些报道主题,从不同视角对“屠呦呦获诺奖”这一重大新闻事件进行了点面结合、生动可读、观点鲜明的全面描述和深入分析。
笔者根据龙源期刊网和中国知网的期刊内容数据库,选取了时政新闻类、科技科普类、财经管理类、文艺类几家知名期刊媒体作为分析样本,对他们关于“屠呦呦获诺奖”的报道情况,进行了统计(见下表)。数据显示,时政新闻类期刊对“屠呦呦获诺奖”这一新闻事件最为重视,报道占比最大,科技科普类、管理财经类、文艺类也有相当数量的报道。
总体而言,在各类期刊中,时政新闻类期刊报道占比最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 “屠呦呦获诺奖”对于国内受众而言,是一个新闻重大事件,它更加贴合这一类期刊的选题需要。其中,样本期刊《环球人物》《中国新闻周刊》《Vista看天下》《南风窗》《民生周刊》等期刊都对“屠呦呦获诺奖”安排了专题报道,而且报道数量占当期期刊报道总数量的比重相当高。时政新闻类期刊多起笔于屠呦呦获奖这一新闻事件,然后或围绕其获奖的漫长之路的追溯、或深入分析在她摘得中国首个医学药学界诺奖之后的影响、或由这一新闻事件发掘其中的争议点——如其“三无教授”身份的争议、“中西医之争”等。科技科普类因其专业性,主要以深入解读屠呦呦的主要贡献——“青蒿素”的发现与应用,以及科技人才的培养选拔为切入点来展开报道,参与“屠呦呦获诺奖”报道的科技科普期刊不在少数,但是篇幅都不长,笔者推测可能是由于科技科普类期刊的专业性以及此类期刊以新技术知识为主要报道对象所致,因为青蒿素毕竟是早已发现的药材,只是因为各种原因使得屠呦呦的诺奖迟到了,故其报道篇幅均不算很长,但以发表专题报道的期刊计数也足见科技科普类期刊对“屠呦呦获诺奖”这一事件的关注和重视的程度。财经管理类期刊则侧重借屠呦呦研制青蒿素获诺奖,探索中医药行业的发展新机遇与挑战,其报道篇幅与科技科普类期刊相当,数量略次之;文艺类期刊的选题角度更加多样、形式更加新颖、内容范围更为宽泛,既包含对屠呦呦的求学、科研生涯介绍,也不乏屠呦呦的家庭生活描述,背景资料丰富详实,语言文字平实,可读性强,从报道篇幅上看,文艺类期刊策划“屠呦呦获诺奖”专题后均用了较长篇幅或专题组合进行重点报道,与科技科普类期刊的报道策略正好相反,文艺类期刊就该事件做专题报道的数量不多,但只要有报道,则会策划新闻专题报道,或者运用较大的内容篇幅进行全面、深入的报道。
二、封面报道的主要特点
中国期刊对“屠呦呦获诺奖”这一重大新闻事件的重视,不仅充分体现在报道数量、报道篇幅上,更可以从报道的内容、版面的编排、报道的呈现手段上得到反映。封面报道相当于新闻报道中的“头条”,是一期期刊中最为核心的选题和最精心策划编排的报道,因而它往往能够体现一段时间内最为重要最受关注的重大事件。2015年,共有《环球人物》等8家中国期刊对“屠呦呦获诺奖”进行了封面报道(见下表)。
针对“屠呦呦获诺奖”这一新闻事件,国内期刊结合自身优势专长,组织和策划了一批出色的封面报道,它们呈现出如下特点。
(一)创新封面设计,吸引读者关注
封面是期刊给读者的第一印象,因而封面的设计是期刊吸引潜在读者的重要方式。针对“屠呦呦获诺奖”,诸多期刊都选择将此作为重大事件进行精心的封面报道策划,如何在封面设计上独树一帜、吸引关注成为首要思考的问题。
根据对统计的8本对屠呦呦进行封面报道的期刊进行梳理,共有6本期刊采用了屠呦呦本人图像作为封面,其中两家使用的是绘图版屠呦呦图像;一本以提取青蒿素为封面;另一本以与主题相关的简约配图作为封面。
其中,采用屠呦呦真实照片的4家期刊有《环球人物》《管理观察》《南风窗》和《畅谈》。巧合的是《南风窗》和《管理观察》选用的是同一张照片,《环球人物》与《畅谈》使用的也是略有差别的同一张照片。《南风窗》《管理观察》所选用的照片,都是一张屠呦呦正严肃而专注说着话似乎在争辩的照片,与《南风窗》的策划主题“诺贝尔奖背后的中西医之争”十分契合;而这张照片也用在了《管理观察》主题为“从屠呦呦获诺奖看我国科技政策威力”的封面,屠呦呦坚定的眼神、坚毅的唇角,茶色眼镜透露着睿智和科研专家的威严感,似乎正掷地铿锵地应和着这一观点。同一张照片配合不同的主题却都达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另一张同时被《环球人物》和《畅谈》两家期刊选中的封面照片,是一张屠呦呦身着黑红色圆领上衣佩戴眼镜抬头注释右前方眯眼抿嘴微笑的照片,照片中屠呦呦容光焕发,充满着自信与喜悦,抿着的嘴显得倔强而坚韧,很好地迎合了《环球人物》“屠呦呦,非常诺奖之路”的主题;而《畅谈》截图的这张照片拍摄范围更广一些,能够看到屠呦呦正举在自己胸前鼓掌的双手,其情感传达更为鲜明,人物整体形象也更加动感而亲和,而《畅谈》的封面主题,正好也是十分愉快轻松而略带亲切调侃的主题“呦,得诺贝尔奖了”。
由于屠呦呦教授年事已高,且一直低调从事着科研工作,这两张照片其实都来自她出席颁奖和研讨会议中的拍摄照片,但从选取和后期制作上可以看出,各家期刊还是着实花了些功夫,使得封面与主题相辅相成,很好地展现屠呦呦的人物形象。
《管理观察》2015年第28期
《南风窗》2015年第24期
《畅谈》2015年18期
《环球人物》2015年27期
《中国新闻周刊》与《Vista看天下》均采用了手绘屠呦呦人像作为其封面,《中国新闻周刊》选用的是一张绘制得笑容十分灿烂置身一丛青蒿之前,身着诺奖颁发当天服装造型的屠呦呦,刻有诺贝尔的小金章如同领章画在她胸前,由屠呦呦和小金章为中心向四周散射无数道光芒,简约的画风带着深长的意味很好地表现了“屠呦呦效应”这一主题。《Vista看天下》中屠呦呦教授穿着灰绿冷色调的衣服,带着眼镜,抿着嘴略带笑意,表情淡然、眼神坚定地注视这前方,正好对应封面主题“争议诺奖得主屠呦呦”,照片中的屠呦呦似乎就是打算以这样淡然而坚定的姿态来面对一切的争议。
《中国新闻周刊》2015年38期
《Vista看天下》2015年28期
《财经国家周刊》和《大众科学》采用了与主题相匹配的相关意象来作为封面。《财经国家周刊》的主题为“中医药自救”,封面采用的是一位在中药箱柜前伫立思考的剪影;《大众科学》则以“寻找青蒿素”为题,预备给大众普及关于青蒿素的相关知识,封面就采用了科学家正手执试验器皿研究一株青蒿配图。
《财经国家周刊》2015年21期
《大众科学》2015年11期
可见,无论以何形式、内容来作为封面,各家期刊都力求封面配图与主题完美融合,让人一看封面就能够对封面报道所要表达的主题有一个感性的快速的认知,并且在图片的展示上花了不少功夫,对于照片来源比较少的对象,也充分发挥能动性,积极创新,采用图像处理技术、手绘以及相关意象来进行置换,各家期刊均做出了不错的封面设计。
(二)背景资料挖掘,填补信息空白
屠呦呦在获得诺奖之后声名大噪,这使得读者对她个人事迹、研究过程产生更多深层次的兴趣,期刊虽然不及新闻媒体的时效性,但是因其专业性和较长的发刊周期,使得期刊能够有足够的时间、空间、技术支持来挖掘更多更广更深的背景资料信息通过技术处理加工后再向读者呈现,从而满足读者对信息空白的填补需求。期刊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信息空白进行了填补:
屠呦呦的个人生活与经历。《环球人物》2015年第27期的封面人物报道中的《棱角屠呦呦》,作者沿着屠呦呦的成长足迹,通过走访屠呦呦故居、她的中学、大学(北京医学院)、她工作过的中医科学院、她的老同事、她的小女儿、丈夫和家庭,文图并茂地为读者展现了一个更为鲜活的屠呦呦:她是殷实之家的掌上明珠,备受宠爱的四小妹;她有父亲为她起的来自《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的美好又似乎预言她“青蒿一握,痴迷一生”的好名字;她也曾是那个眉目清秀、戴眼镜、扎麻花小辫、成绩不突出却毅力非凡的少女;她曾经“一头汗两腿泥”地疯狂在实验室研究院;她曾是落选院士,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被称为“三无科学家”;她是老同事口中那个“不善交际”、心直口快、不善溜须拍马、为人耿直的低调屠呦呦;她也拥有美满的家庭和爱她的丈夫……通过期刊的背景资料补充,一个平凡而不平淡的“棱角屠呦呦”跃然纸上。
《环球人物》2015年第27期《棱角屠呦呦》配图
关于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历程回顾和关于诺贝尔奖的相关资料补充。屠呦呦发现青蒿素比她获诺奖早了几十年,辗转那么多年,其中有怎样的曲折和波澜正是期刊探寻并积极挖掘欲呈现给读者的。《争议屠呦呦》中由青蒿素被发明19年后琚存旭律师代表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打赢了一场侵权官司却不能平息“青蒿素是谁发明”这个争议,引出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全历程回顾。《屠呦呦,非常诺奖之路》则由如今屠呦呦家中门庭若市倒推到曾经她埋首“523”军工项目做研究进而发现青蒿、研制出青蒿素、最终获得诺贝尔奖的全过程。通过期刊报道,了解到了屠呦呦诺奖之路的艰辛与不易,人物采访、背景资料搜罗分析、整合报道,填补了读者对于诺贝尔奖评奖历程以及屠呦呦问鼎诺奖之路的细节的信息空白。《屠呦呦,非常诺奖之路》《屠呦呦效应》和《屠呦呦:千金一“诺”的真相》则从1600多年前的一个药方、50年前一项秘密的国家任务以及万众期待的自然科学领域诺奖“首金”一朝变成现实,引起的却是太多争议性的话题为切入点来全面报道屠呦呦获诺奖之路以及自然科学领域诺奖“首金”兑现的历程。
《屠呦呦,非常诺奖之路》和《争议屠呦呦》中的配图
关于青蒿素的资料补充。屠呦呦正是凭借“青蒿素”而问鼎诺贝尔奖,那么青蒿素是什么呢?不少读者会有这样的追问和疑问。在《详解国家任务“523”》《寻找青蒿素》《死神之镰与生命之盾》等文中对青蒿素的发现历程、提取方法、应用、价值等做了详细的解读,为读者填补了在“屠呦呦获诺奖”这一重大新闻事件中的关键因子“青蒿素”的信息空白。
(三)通俗生动语言,解构深刻内涵
“屠呦呦获诺奖”,获得是自然科学领域的奖,无论是“523”项目还是青蒿素的解读,都充满着专业术语和学科专门知识,并且它们已经距离现在有着相当一段长的历史时间。如何把专业知识结构成通俗易懂又不失其内涵的知识,并且让他们具有可读性让读者接受,对于期刊策划、撰写来说是一场不小的挑战。
从此次“屠呦呦获诺奖”中国期刊设置专题的名称来看,其语言明显生动通俗,如《财经国家周刊》2015年第21期专题文章《中医药自救》《借诺奖东风,中医药能走出寒冬吗》《中医药“走出去”解困》;《中国新闻周刊》2015年38期专题《屠呦呦:千金一“诺”的真相》;《大众科学》2015年11期文章《寻找青蒿素》《死神之镰与生命之盾》;《环球人物》2015年第27期《屠呦呦,非常诺奖之路》《棱角屠呦呦》《呼唤“赛先生”的茁壮因子》等。这些专题文章的标题就设置得极为生动、通俗,其中的语言也十分形象生动。例如《棱角屠呦呦》中一段对屠呦呦的描写:“宁波市科技系统曾经拿到一张屠呦呦的名片,上面的内容很简单:单位、姓名、职务、单位地址和电话。整张名片还有大片的空白。‘每次效实中学在北京召开校友会,屠教授跟先生一起来,签到、开会、聊天、聚餐,她从来没有发过言,活动结束后,又与先生一起默默地走了。’效实中学北京校友会的会长陶瑜瑾告诉《环球人物》记者,‘只有在谈到科研工作的时候,她才会滔滔不绝,恨不得跟你说一下午,但说到其他话题,她就很少发表看法。’”撰刊人十分敏锐地捕捉到采访中具体的细节,运用直接引语,寥寥数笔之间将一个醉心科研、生活中却有些“马大哈”又棱角分明的屠呦呦形象刻画得丰满生动起来。
三、“屠呦呦获诺奖”专题报道的基本特点
(一)图文并茂形式多样
在如今的读图时代,图片是一种重要的编辑语言,是撰刊人用以表达、烘托文章主旨的常用重要形式。在“屠呦呦获诺奖”专题报道中,期刊封面多以屠呦呦本人照片为主,在专题报道的系列文章中也常常以屠呦呦的生活照、工作照、颁奖典礼现场照等不同类型的照片来烘托主题。
《环球人物》2015年30期的封面报道《屠呦呦,非常诺奖之路》由《屠呦呦,非常诺奖之路》《棱角屠呦呦》《呼唤“赛先生”的茁壮因子》3篇文章构成。整个专题共有10张图片,其中屠呦呦的照片8张,包括屠呦呦领取诺奖时的特写照片;屠呦呦于2015年10月6日在北京家中拍摄的照片;屠呦呦从中年到老年时期在实验室的工作照片;2011年屠呦呦获拉斯克奖时在美国纽约与评委、其他获奖人员的合影;2015年10月8日屠呦呦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共同举办的座谈会上开怀大笑的照片;20世纪50年代,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任实习研究员的屠呦呦与老师楼之岑一起研究中药的照片以及少年时代的屠呦呦照片。从少年到青年到中年直到现在,通过不同时期的照片,撰刊人引领读者循着屠呦呦的成长轨迹,从文字和图像中认识了一个被全方位立体还原的屠呦呦,既了解到她的棱角也感受到她的亲切。
(二)封面引领深度挖掘
“屠呦呦获诺奖”毕竟是一个指向性、专门性很强的领域中的大事件,尽管由于其重大历史意义——中国本土首位获得诺贝尔医学或药学奖的女性科学家等诸多光环,使得一时间获取了较高的关注度,但是高质量、高水准的专题报道依然由封面报道来引领,这些封面报道数量虽不多,但是从不同的视角和立意进行深入的挖掘,给予读者丰富而深刻的信息,留下深刻的印象。
以《大众科学》2015年11期专题报道《寻找青蒿素》为例,文章以助屠呦呦问鼎诺奖的关键“神草”——青蒿素为切入点,沿着时间和空间的纬度追溯,深度挖掘青蒿素寻找之途,这篇专题报道的最大特点就是深度挖掘二手材料、采访资料,并且十分注重数字的运用,例如,在表述疟疾的危害之大时,文章写到:“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全球有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2亿人,仍处于罹患疟疾的风险之中,每年约有1.24亿至2.83亿人染上疟疾,36.7万至75.5万人因此死亡”;在表述青蒿素研制并投入使用的价值时,文章如是描述:“数据显示,在非洲以及其他疟疾重灾区,由屠呦呦主持研发的抗疟药双氢青蒿素(科泰新),目前已拯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仅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自2000年起,就有约2.4亿人受益于青蒿素联合疗法,约150万人避免了因疟疾而导致的死亡”。这些数据一罗列出来,立刻让人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记忆。
(三)视角独到多样呈现
“屠呦呦获诺奖”一是重大新闻事件,二来也是科技界惊天动地的大喜事,中国期刊突破行业和领域的限制,另辟蹊径,以独到的视角来审视事件,找到与之相投的结合点进行撰稿,以文艺类期刊《畅谈》为例,该期刊在2015年18期的封面报道《呦,得诺贝尔奖了》以《求蒿者屠呦呦》《屠呦呦是如何被国际科学界发现的?》《揭秘神秘的“523任务”》《假如一千年前有诺贝尔奖,哪些中国人会得奖呢?》四篇文章构成。《畅谈》撰刊人精心构思,巧妙地将“屠呦呦获诺奖”与人文嫁接,写出了一期出色的封面专题报道。封面主题是《呦,得诺贝尔奖了》巧妙地化用了屠呦呦的名字,又正好似熟识的朋友的一声问候,同时也表达了对屠呦呦获诺奖的祝贺;《求蒿者屠呦呦》也富有文艺的气息,“‘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屠呦呦的名字来自《诗经》名句。宋代朱熹曾注称,蒿即青蒿。这根坚韧的野草成就了她一生在科学旷野中求索的宿命。呦呦求蒿,其心也痴”。这样引经据典、贴切生动的比喻手法运用,将屠呦呦发现青蒿这一“科技含量高”的专业性报道化为一篇略带浪漫散文色彩的短小传记,科技科普的标签被改换,大大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假如一千年前有诺贝尔奖,哪些中国人会得奖呢?》这篇策划也十分富有巧思,结合了期刊自身的专长,设置了将时间节点放在一千年前的宋代,细数了宋代杰出的科学家。文章将“物理学奖”颁发给了北宋制作水运仪象台的苏颂;将“化学奖”颁发给了著有《梦溪笔谈》的沈括;将“生物学或医学奖”颁发给了完成《洗冤集录》的南宋人宋慈;将竞争最激烈“文学奖”授予了女词人李清照;“和平奖”授予了订立“檀渊之盟”的大宋皇帝赵恒与辽国太后萧绰;“经济学奖”则授予发行世界第一张纸币的益州交子务。文中还为各位获奖者“杜撰”了颁奖词,称“沈括,担任过北宋社科院院士、天文学院院长(钦天监)及宋政府的交外官,是一位全才式的科学天才,在天文、历法、地质、光学、医学、数学等领域都有过人的研究”,文采斐然、幽默生动的笔触和奇思妙想,使这篇文章在整体专题中独树一帜,既采点迎合了“屠呦呦获诺奖”这一新闻事件,同时不落俗套,结合自身期刊所长,并且以独特的视角来进行创作,使得中国期刊对这一新闻事件的撰写更加多样。
(四)采访居多平实通俗
“屠呦呦获诺奖”掀起了一阵热潮,一时间新闻媒体的报道也是铺天盖地,要想在漫天的“屠呦呦获诺奖”专题报告中脱颖而出,仅仅依靠从其他媒体上获取的二手资料信息必然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此次专题报道中,尤其是对屠呦呦的个人生活事迹、研究历程的撰写,中国期刊的撰刊人大都采取了上门采访获取一手资料的方式来获取更多的线索,从而撰写出别出心裁的专题报道。由于屠呦呦教授年事已高,所以采访主要以与之相关的联系人为主。
在采访中做得最为突出的是《环球人物》2015年27期《屠呦呦,非常诺奖之路》的封面专题报道,共有3篇文章,其中提及或使用其直接、间接引语的被采访者达13位,包括:屠呦呦本人,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副所长朱晓新,屠呦呦的丈夫李廷钊,北大医学部医学史专家张大庆,与屠呦呦共事多年的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姜延良,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终身讲席教授饶毅,饶毅曾带的研究生黎润红,发现并将屠呦呦推向荣誉巅峰的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资深研究员苏新专,屠呦呦念初中的效实中学教师,屠呦呦念高中的宁波中学教师,屠呦呦老同事李连达院士,效实中学北京校友会会长陶瑜瑾,屠呦呦好友陈效等。并且在文中运用到了许多的直接引语,富有现场感,更加真实客观,例如,在表达屠呦呦结婚后一门心思都放在了科研工作上时,她的朋友陈效中说:“生活上,她是个特别粗线条的人,有一次,她的身份证找不到了,让我帮忙找找,我打开她的箱子,发现里面东西放得乱七八糟的,不像一般女生收拾得那么利索。大家都笑话她。还有一次,我们几个人来宁波开会,她因为还要出席一个重要会议,多留了一晚,第二天单独坐火车回京。结果,停靠途中站点的时候,她下火车散步,竟然错过开车时间被落下了。结婚之后,她家务事不太会做,买菜之类的事都要丈夫帮忙。”这些口语化的表达十分平易通俗,并且如同白描手法一般,瞬间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鲜活的埋首科研生活中粗线条的屠呦呦形象。
四、“屠呦呦获诺奖”专题报道的传播效果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是可预见性很高的新闻事件,从屠呦呦获得美国最具声望的生物医学奖克拉斯奖——被称为诺贝尔奖风向标,在诺尔贝评奖委员会公布获奖结果之前,大批新闻媒体人早已集结在各地等待宣布结果,抢新闻与一手资料。期刊也是一种大众媒体,但与新闻媒体相比有着诸多不同之处,比如时效性不佳,比如只能以文图形式来呈现的局限性,而面临一个重大新闻事件的爆发,如何在众多的媒体报道中突破重围、脱颖而出、避免落俗,是各家期刊的核心诉求所在。在此次对“屠呦呦获诺贝尔奖”这一新闻事件的报道中,中国期刊在专题报道、封面报道等的策划组织和撰写形式上展现了期刊的创造性和可读性,较为成功地吸引了读者的关注度,收到了较为理想的传播效果。具体总结分析如下。
(一)深度挖掘屠呦呦诺奖之路,多视角吸引读者
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女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使得这一新闻事件牵动着千万同胞的心,这位投入了数十年心血如今已耄耋之年的科学家毫不意外地让人对她的事迹好奇起来。在这基础上,期刊报道策划即是要抓住读者的关注点、兴趣点,从而提升阅读率,实现其传播。可以看见的是2015年中国期刊策划多都是针对屠呦呦的研究之路、问鼎诺奖之路,这是符合广大读者兴趣的。但是从报道组稿、文章架构到撰写笔法,期刊都融入了各自的巧思,避免了因期刊众多、媒体众多,而对单一的事件和人物进行报道“撞车”落俗。尤其是各家期刊针对主题策划了多视角、多侧面的报道,让哪怕完全不了解屠呦呦的读者,也能通过览读快速熟悉屠呦呦和她的研究成果。既抓住了读者兴趣点,又使报道可读性增强,自然也吸引了更多读者。
(二)助力中国形象塑造,提振本土科学家信心
这一奖项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它表明本土的科学家通过他们的不懈努力也可以登上世界最高的领奖台,从更为宏观的层面来说,它是对中国形象的又一次成功塑造。
同时,一直在国际上备受争议的中医药首次得到了来自国际的正面的广泛关注。屠呦呦的获奖致辞就是《青蒿素——传统中医药献给世界的礼物》,她表示,中医药是个宝库,但古典中医药不是拿来就能用。而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齐拉特说:“中国传统的中草药也能给科学家们带来新的启发。”因此,屠呦呦从古代中药典籍获得灵感,最终得到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对这一事件的成果报道对我国的形象塑造、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有着重大战略意义,对我国的中医药行业也有着重大的发展契机,同时也有助于提振本土科学家的科研信心。
对屠呦呦的正面报道涌现,也有助于当今科研人员向屠呦呦等老一辈科学家学习,能抵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潜心研究、攻坚克难。毕竟,现在的科研条件比当年好了许多,有了第一个屠呦呦,相信在这股诺奖热潮的鼓舞下,将来我国科技领域还会涌现出更多的屠呦呦。
(三)延伸到人才选拔奖励制度探讨具有现实意义
屠呦呦备受国人和行业关注,除了其杰出而卓越的贡献,另一个关键点就是她的“三无科学家”身份——“无博士学位、无留洋背景、无院士头衔”。屠呦呦这样做出国际认可的重大科学贡献却落选院士的在我国并非个案。正如《环球人物》2015年27期《呼唤“赛先生”的茁壮因子》一文中“盘点”的:“享誉海内外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饶毅也是个出了名的‘敢讲话’,研究之余还大量撰文,批评科技体制机制的弊端以及拉关系、浮躁等不良学风,结果,他也在评选中落选,甚至公开宣布不再参评院士;‘杂交水稻之父’大部分时间在水田里潜心研究,也曾三次落选;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研究员李爱珍,数十年如一日埋头实验室醉心科研,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时,甚至不为我国社会所知……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些年因涉嫌学术造假屡遭检举、质疑的多名校长、副校长,却依然稳坐院士宝座;相当比例的政府高官和企业高管,也顺风顺水地当上院士,在政、学、商界指点江山。”
不少报道评论指出,衡量科研的价值,本就与科学家外在的名气头衔、出身背景、发表论文数量无关,最关键的是其研究成果给人类带来的价值。屠呦呦获奖只是一个开始,期待更多的中国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但这不仅需要科学家努力,也呼唤制度改革,对当前的科技人才选拔和奖励制度进行反思,为我国的人才培养配置更为优良的土壤。
(作者祝兴平系中央财经大学新闻传播系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黄婉妮系中央财经大学新闻传播系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