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级文化建设

2016-11-08田小红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17期
关键词:创新小学数学策略

田小红

摘 要:有效教学是一种教学理念,更是一种教学追求。要提高教学有效性,我们必须从激发兴趣入手,引导学生参与;科学解读教材,精心预设流程;创设情境,搭建平台;培养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148-01

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形成班集体凝聚力和良好班风的载体。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指引着学生前进的方向,滋润着学生的心田,无声地影响并制约着每个学生及整个班集体的发展趋势及学习前景。本学期全班同学能主动参与班级文化建设,让班级充满活力,充满人情味,充满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文化氛围,使班级成为我们每一个学生温馨的家、有个性的家。

一、班级环境文化建设

教室环境是班级形象的标志之一。美化教室环境,既建设了良好的班级形象,也可以用优美的环境陶冶人。心理学研究证明,自然环境、社会现实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巨大影响。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和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更重要的是,优美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情感,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1、教室的净化。教室卫生是班级的窗口,是文明的标志。要保持干净的教室环境,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制订严格的卫生制度,人人参与,加强检查和监督,保持教室的清洁和美观。一年级一年因为学生太小几乎没有好好打扫过卫生,从本学期开始,我把全班学生分成五个大组,从拖地、扫地、擦黑板等都有专人负责,做到了人人参与。刚开始的一个月时间很多学生扫地、拖地都不太会,我就把会扫的和不会扫的搭配在一起,让他们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现在学生能做到桌、椅、讲台摆放整齐,清洁无污渍,无刻画、涂抹痕迹。地面无纸屑、无污渍。门窗明亮、整洁。清洁用具、物品摆放有序。但是教室内外的墙壁卫生保持的不好,有污渍、印迹。

2、教室的绿化。绿色象征青春和活力,代表着希望。我带头从我家拿了一盆花,放在教室的窗台上,结果很多学生们都跟着效仿把家里的花端了来,我把这些花错落有序的摆放在教室的窗台上,让教室充满绿色,充满青春的气息。

3、教室的美化。以前我都会在教室里设有评比栏、展示栏,本学期在教室的美化上,我做得不够好。因为咱们教室粉刷一新,严禁张贴,所以我仅仅就限于教室后面的黑板报,因为学生太小,办板报有些许困难,几乎都是我办的。现在就仅限于公告栏,值日表在电视柜上贴着,《每日必问》和《班级公约》在门背后贴着。

二、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班级制度文化建设,主要以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的相关制度为依据,同时根据班级实际,体现班级特色。班级制度文化建设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必要条件,要十分重视。我根据班级实际情况本学期从以下几方面做了尝试:

1、抓好开头。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在新学期开学之际,是制度建设的好时机。学生休息了一个假期,就要做好入学教育,要让每一位学生重温规范,重视行为规范的落实,同时制定班级的规章制度。

2、制定富有特色的班级口号、班风、班训等,努力营造健康向上、富有成长气息的班级文化氛围。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培养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3、重视学生意见。学校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是班级的主人,所以在班级制度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班级制度可以通过学生讨论、修改、最后全班学生赞同。这样制定出来的制度才会得到学生的认可,才会有生命力和实效性。如开学制定班级公约时,就是利用班会课和学生一起商量制定出来,并贴在教室门背后,方便学生进行自我检查。

4、制定阶段目标,时时提醒,逐步提高。有目标才有动力,班主任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为班级确定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如远期目标为期末被评为文明班级,近期目标为月评进入“每月一星”,卫生评比本周能前进几个名次等等,到周二班会小结的时候,人人进行总结。

5、制度的实施要持之以恒。制度的执行一定要长期坚持,不能朝令夕改,更不能只制定不执行。要长期坚持,要注重落实。如我们班的卫生制度,就要求全员参与,打扫工具必须整齐、有序地摆放在卫生角。我每天都要检查,评讲。

三、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内容。

1、班级凝聚力的培养。班级凝聚力是在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其中,最能调动一个班级学生情感的,最能体现班级凝聚力的莫过于趣味运动会。从运动员的选拔时,我尽可能的让学生都参与其中,即使没被选中的学生也把他们分成小组,去给运动员们加油、呐喊、助威。让他们懂得每一个人都应为班集体出一份力。每次这样的活动,最能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2、班级活动的开展。人的能力在活动中得到培养和锻炼。班级活动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班级活动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学校组织的活动,如广播操比赛、感恩诗朗诵、趣味运动会等。这类活动规模大、影响深,对于形成健康向上、团结进取的班级团队精神起很大作用。另一类是班级内部的活动,如班会、中队会、故事会、音乐会、赛诗会等。这些活动内容广泛、形式多样,能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3、优化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信任,关心和爱护会造成良好的社会心理气氛,它能使每一个人健康的,合理的心理需要得到程度不同的满足,从而产生开朗、乐观的情绪,对生活更加热爱,并使群体保持一种稳定的,融洽的秩序。反之,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或者冷漠,会造成一种不良的社会心理气氛,使人感到孤寂、压抑、苦闷,并最终导致人的心理变态,对生活,对人生,对学习都抱着一种消极的态度。从小学生进入班级的第一天开始,就要注意培养学生和睦相处。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怎样与他人交往,如会使用谢谢你、对不起、没关系等词语;要经常组织集体活动,在活动中锻炼学生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学会关心别人、帮助别人、谅解别人的过失。

班级文化是一门潜在的课程,它有着无形的教育力量,就像一句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作为班主任,不但要在班级文化建设上把工作做细、做实,而且还必须进行大胆的探索,不断创新,以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

猜你喜欢

创新小学数学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