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雅:传统文化视域中的高等教育资源

2016-11-08

文学与文化 2016年3期
关键词:大学传统教育

李 浩

传统文化与高等教育

大雅:传统文化视域中的高等教育资源

李浩

内容提要:习惯上认为,中国当代高等教育主要应该从西方教育文化横向地移植最新的模式,汲取最多的营养。本文在有条件地肯定横向移植的同时,强调纵向继承,认为特别应该在本土文化视野中找寻资源。文章梳理了传统文化中的高等教育理念、教育实践以及传统资源的创造性转化,通过对这些本土学术话语的重新阐释,以俟为中国当代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某种借镜和启示。

传统文化学术话语高等教育资源萃取借镜

主持人语:这是性质比较特殊的一组稿件。两篇稿子都是围绕传统文化与高等教育的关系展开的。李文认为,尽管现代高等教育的基本模式源于欧洲,但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与高等教育相关的要素,发掘、整理、吸收这些要素,可以使我国高等教育更具民族特色,也是突破教育困境的一种可行的选择。王文则更偏重于实践的方面,总结了苏州大学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经验,内容丰富,颇具借鉴价值。(陈洪)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

——李白《古风五十九首》其一

一般认为,现代大学教育或高等教育起源于欧洲,最早的大学可以追溯到创建于1087年的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现代学术型的大学起源于德国洪堡大学。中国的现代大学教育则与清末新式学堂的出现有关。这似乎已成为毋庸置疑的常识,笔者无意于挑战高等教育史上的这些基本共识。治教育史而博学者,言必称洪堡者在在不少,更有开谈不说MIT(麻省理工),读尽诗书也枉然。当下开展的“双一流”建设,更助推了向世界一流大学的基准看齐,而一流大学的标准似乎就是对国外大学先进理念与实践的认知。

本文拟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是,前现代的中国有无自己的高等教育?如果有,其理念与实践对当代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双一流”建设有无启示?如果无,那么至少三千年以来不同历史时期的高等级人才培养或精英人才培养,有何经验教训值得反思?中国当前的高等教育改革除了横向移植外,可否也能做一点纵向借鉴的实验与尝试?

一 刻意回避本土资源的20世纪高等教育

19世纪末20世纪初,维新派鼓吹废除科举,兴办(新式)学堂,这确实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剧变”,在当时及后来都引起很大的震动。有学者甚至说,满清帝制的灭亡,不是亡于武昌首义的新军,而是亡于被断绝了仕进通道的士人举子。因与本论题关系不大,此不枝蔓赘述。但是,学者在论述时多将科举作为新式教育的对立物,则是应该商榷的。应该说,一废一兴,两者自然有错综复杂的关系,但废科举与兴学堂是并列关系,而不是对立(对举)关系。循名责实,科举作为旧式的选人用人制度,与它对立的是新式的程序正义、唯才是举的人才选拔制度。而新式学堂作为新式的学校制度或人才培养机构,与它对立的是旧式的学校制度或古典的教育制度。因为仇视科举,废止了科举,连类而及,同时将为科举培养人才的教育机构也全盘否定了。在倒脏水时,连澡盆中的孩子一起倒掉了,以此表示咸与维新,与旧制度作彻底的决裂。过往的社会变革激进论者最容易患上左派幼稚病,似乎也有一个通则。此后,无论是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初创期的全盘欧美化,还是大陆解放后高等教育再生期的全盘俄苏化,都是将古典教育制度作为批判对象。若同中求异,20世纪初的破旧立新,仅仅将本土的古典教育作为靶标,而20世纪中叶的再次除旧布新则将古典(封建主义教育)与欧美(资产阶级教育)统统视为靶标。20世纪70年代末恢复高考,虽恢复了新一轮向欧美高等教育学习的做法,但迄今仍未敢理直气壮地提出向本土的古典教育学习,所以对于教育界而言,这种恢复与开放仍然是有限度的。

当下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如果仅仅取法于中国现代高等教育资源,一百多年的河流短暂而清浅;如果还能取资欧洲中世纪以来的西方古典大学教育史,一千多年的时间之河上水光潋滟,山色空蒙,看起来似乎也不错;但如果溯流而上,沿波讨源,从前现代的本土文化中发现教育资源,我们既能看到下游的茫茫九派,壮阔波澜,又能追溯到上游复杂多样的水文地貌,滥觞处也许不是标准的河流仅仅是一块广袤的湿地,但它涵养着水源,蕴藏着各种濒危的动植物标本,这是本土教育资源的原生态,也是本土文化的基因库。

在笔者看来,毫无疑问,前现代的中国有自己的古典型的高等教育或大学教育,他们不光承担了那个时代传承文明、创新知识、培养人才的使命,而且也有许多行之有效的理念、方法和实践,可以通过转化性地创造,转换成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可供选择的资源。这对于突破当下高等教育改革的瓶颈,消弭人们对高等教育的种种歧见和误解,引领未来中国高等教育走上充满自信的向上一路,将会裨益无穷。

二 传统文化中的高等教育理念

关于大学概念的提出①据文献载,甲骨文中已出现大学之名,因本文不涉及大学名称概念源起的考证,有关论述参见: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科学出版社,1956年;王贵民:《从殷墟甲骨文论古代学校教育》,《人文杂志》1982年第2期。,《礼记·明堂位》第十四中说:“殷人设右学为大学,左学为小学,而作乐于瞽宗。”《大戴礼记·保傅》:“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礼记·王制》第五:“天子命之教然后为学。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东汉何休《春秋公羊传解诂》:“(邑里)其有秀者,移于乡学。乡学之秀者,移于庠,庠之秀者,移于国学,学于小学。诸侯岁贡小学之秀者于天子,学于大学。”这几段文献中的个别文字有异辞,学童何时进入大学的时间也有不同说法,大学的“四学”“五学”也有异称,但如我们说,早在殷周时期就有了中国式的贵族学校教育制度(其中包含大学体系),则异议不会太多。殷商出现于公元前17世纪,西周出现于公元前11世纪,距今都超过了三千年,则中国前现代古典型高等教育出现的时间就约略可知了。

近年来,笔者先后撰写过《我之大学教育观》、《人文何以化成:新国学教育的三个境界》、《传统与开新》等文,相关论述还辑录为学术随笔集《课比天大》①《我之大学教育观》,《中国科学报》2013年1月17日;《人文何以化成:新国学教育的三个境界》,《光明日报》2013年4月1日;《传统与开新》,《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10月23日。三文皆收入拙著《课比天大》(增订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年。,曾引起不少关注。坦白地讲,我著述中提及的那些大学理念大多是阅读古代文化典籍时所获的一鳞半爪,而且仅仅是初步简单的罗列,甚至可能是生吞活剥,并未能完全消化,如稍微整齐化一下,至少我们可从以下方面理解。

关于教育目的。《礼记·大学》第四十二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又,《礼记·中庸》第三十一:“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无论是我们的高等教育学原理类著述,还是目前正在开展的各学校《大学章程》撰写,都不敢理直气壮地将这些论述直接引用,视作高等教育的目的和办学宗旨。硬要自己拍脑袋拼凑一些东西,其实在这方面编新不如述旧。有意思的是,如果翻阅教育史料,我们会发现民国时期设立的大学,或海外汉文圈中的一些大学,反倒敢理直气壮地将这些语录引作校训或办学理念。

校训、校歌、校徽、校旗、学校章程往往是一个学校办学宗旨、办学理念的最集中体现。有意思的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设立的大学虽然学校的体制是新式的现代的,但在校训、校歌中却仍直接引用或化用古典教育理念,50年代至“文革”十年这种做法被废止。打倒“四人帮”后,有些学校恢复了原来的校训和校歌,也有不少学校是新编新写,以示与时俱变。我们比较熟悉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复旦大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南开大学的校训“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中山大学的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厦门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苏州大学的校训“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西北大学的校训“公诚勤朴”,西北工业大学的校训“公诚勇毅”(源于原国立西北工学院院训),都是继承学校老传统,述旧为新的例子。台湾中兴大学校门口将《论语·述而》中“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四句孔学要旨,邀请书法名家陈其铨、杜忠诰、汪中和王静芝等教授书写刻石,成为“孔学要旨石碑”(见附图一),既是学校理念与宗旨的体现,又俨然成为学校校园的人文景观地标。

关于教学方法。孔子讲学与思的辩证关系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②《论语·为政》。《礼记·学记》:“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这一段侧重说教学。又,《礼记·中庸》第三十一还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这几段语录虽侧重说学习的方法,但不是孤立地绝对地讲某某方法重要,而是辩证地从学习的整个过程,从诸种关系中来把握各种方法。20世纪前半叶设立的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多所大学的校训直接引用或化用这段话,可见古典的教育理念仍然启迪着现代的智慧之光。

在讨论读书方法时,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③《孟子·尽心下》。英国哲学家培根说:“有些书可供一尝,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咀嚼消化;这就是说,有些书只要读读他们底一部分就够了,有些书可以全读,但是不必过于细心地读;还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全读,勤读,而且用心地读。有些书也可以请代表去读,并且由别人替我做出节要来,但是这种办法只适于次要的议论和次要的书籍,否则录要的书就和蒸馏的水一样,都是无味的东西。”①《培根论说文集》第五十《论学问》,商务印书馆,1958年中文版。与孟子所说可以参照比较,孟子讲得很简要,而培根讲得更详细切实。

关于素质教育。虽然关于素质教育的内涵及名称,一直有不同的说法,甚至有人对此概念有过多的否定②郑也夫:《吾国教育病理》,中信出版社,2013年。。但为了讨论方便,我们将此概念视作通识教育、通才教育、博雅教育的替换词使用,不在此作进一步辨析区分。《周礼·地官司徒》第二:“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一曰六德:知、仁、圣、义、忠、和。二曰六行:孝、友、睦、姻、任、恤。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乡三物”应是基础教育的基本内容,所谓“六德”应是六种道德规范,所谓“六行”应是六种合乎道德的行为,而所谓“六艺”则是一个君子应该掌握的六种技能,也是六门技能课程。六德、六行与六艺合起来称为“乡三物”。需要特别提示的是,从周朝以来,中国文化所倡导的古典素养教育,其范围不仅大于西方的通识教育或博雅教育,也远大于时下方兴未艾的素质教育,倒是有点类似目前哈佛大学等教育机构所推展的“全人教育(HolisticEducation)”。这是时下倡导素质教育者应注意区别和辨析的。其次,“乡三物”中的许多内容,有的属于基础教育,但又不限于基础教育,在高等教育中仍然继续贯穿。比如“六艺”的课程。

与本文题旨密切相关的是,已有学者指出“全人教育”的理念来源于日本教育学家小原国芳的“十二教育信条”,即:(1)全人教育;(2)尊重个性的教育;(3)自学自律(重视学生的自学和自我约束的能力);(4)高效率的教育(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精选教材、改善教学方法和提高学习兴趣);(5)立足于学的教育(改变立足于教的指导思想);(6)尊重自然;(7)师生间的温情(尊师爱生);(8)劳作教育(培养知行合一的坚强意志和实践能力);(9)对立的合一(使两种对立的品质合于一身);(10)尽量满足他人的愿望和作人生开拓者;(11)学塾教育(继承日本古代学塾的传统,师生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同祈祷);(12)国际教育。小原国芳在《全人教育论》中还说:“学问的理想在于真,道德的理想在于善,艺术的理想在于美,宗教的理想在于圣,身体的理想在于健,生活的理想在于富。”“这六方面的文化价值就像秋天庭院里盛开的大波斯菊花一样,希望和谐地生长。”他将学问、道德、艺术、宗教、身体、生活的真、善、美、圣、健、富比作大波斯花的六个花瓣,每个花瓣代表全人的一个方面,六者和谐发展,缺一不可③见《小原国芳选集》第三卷,日本玉川大学出版社,1970年(昭和55年)。潘光旦考察在欧美教育后,也曾将教育的功能归纳为德、智、体、群、美、富等“六育”。参见潘乃谷、潘乃和编:《潘光旦教育文存》,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这种认识既受到西方教育文化的影响,又有日本的教育实践,也能看到中国古典教育的影子。他的六瓣说显然与《周礼》中的六德说、六行说、六艺说秘响旁通,可以互相发挥。

关于人才培养。马端临《文献通考》提及夏“以射造士”,商“以乐造士”,周“以礼造士”,说明三代时期所面临的问题不同,对人才培养与使用的侧重点也不同。清人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中说:“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喻指教师的牺牲与奉献,对学生健康成长是有意义的。又其二二○写道:“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虽是一首青词,但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当下,诗人呼唤不拘一格育才、不拘一格用才的热诚仍有当下意义。

关于师资队伍。《礼记·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以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韩愈《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也是由秦汉以来的思想演生而来的。

岳麓书院崇道祠还有一块匾额,上面写着“斯文正脉”四个大字。在岳麓书院讲堂的门上,由山长旷敏本撰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余数,陟岳麓峰头,朗月清风,太极悠然可会。”下联是:“君亲恩何以酬,民物命何以立,圣贤道何以传,登赫曦台上,衡云湘水,斯文定有攸归。”

古代儒家设置的祭祀牌位为天、地、君、亲、师,构成社会成员最基本的五种关系,迄今在民间仍有很大的影响(见附图二)。钱穆曾说:“天地君亲师五字,始见于《荀子》书中,此下两千年,五字深入人心,常挂口头,其在中国文化、中国人生中之意义价值之重大,自可想象。”①钱穆:《晚学盲言》,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42页。有关“天地君亲师”的观念最早出现于何时、源于何典籍说法较多,最新的研究参见徐梓:《“天地君亲师”源流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这就使得教师这一职业与劳动力市场上的其他出卖体力、出卖智力(知力)者有了本质区别,在现代人看来,学成文武艺,可以货于帝王家,也可以货于资本家。但是在中国古人看来,一旦作了教师,成了受教育者的“教父”(或教傅、保傅),与学生缔结了血统之外的“学统”(道统)关系,那么就不是劳动力市场上买与卖的关系那么简单了。故不能用商家经营理念中的“顾客是上帝”云云,来对接学校中的师生关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学生被定位为接受教育者,被开蒙者。师生反目、师生决裂,比夫妻关系破裂更为人们关注。师生关系取得了拟血缘的地位,也使得人们对教师的遴选、教师队伍的建设有着几近苛刻的要求。

三 传统文化中的高等教育实践

关于素质教育的实践。《论语·述而》:“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朱熹注:“此章言人之为学当如是也。盖学莫先于立志,志道,则心存于正而不他;据德,则道得于心而不失;依仁,则德性常用而物欲不行;游艺,则小物不遗而动息有养。学者于此,有以不失其先后之序、轻重之伦焉,则本末兼该,内外交养,日用之间,无少间隙,而涵泳从容,忽不自知其入于圣贤之域矣。”②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点校本,第94页。钱穆说:“本章所举四端,孔门教学之条目。惟其次第轻重之间,则犹有说者。……志道、据德、依仁三者,有先后无轻重。而三者之于游艺,则有其轻重无先后,斯为大人之学。”③钱穆:《论语新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第130页。李泽厚说:“这大概是孔子教学总纲。‘游’,朱熹注为‘玩物适情之谓’,不够充分。而应是因熟练掌握礼、乐、射、御、书、数即六艺,有如鱼之在水,十分自由,即通过技艺之熟练掌握,获得自由,从而愉快也。就是一种‘为科学而科学,为艺术而艺术’的快乐也。”④李泽厚:《论语今读》,中华书局,2015年,第128~129页。

关于精英教育的实践。古代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主要集中在贵族和皇族中间。接受教育者是有等级身份的限制的。与现代的大众教育、普及教育有本质的区别。但他们对接受教育者的精心、精致和精细,视学生如己出,则是现代教育者应该学习的。孟子讲君子有三乐,其中“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第三乐。刘源俊认为这句话的九个字应重组,改为“教育而得天下之英才”,这样才能与“有教无类”的意思相通,完整的说法应该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莫如教育而得天下之英才。⑤刘源俊:《迈向杰出:我的学思历程第二集》,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3年,第97页。即便如此,重点仍是在说教育可以把受教育者变成社会的英才和精英。

关于小班教学的实践。早期的辟雍、太学等,后来的国子监、四门学等招收学生都很有限,故有推行小班教学的可能性。包括春秋时期的私学、宋元以后的书院,规模都不很大,也是一种变相的小班制。西方大学中的“班”是指同一专业或学分制中修同一门课程的教学组织单位,不是固定的行政组织。有学者指出,今天大陆教育机构中固定封闭式的“班”,既不是传统书院中的一个概念,也不是西方教育的概念,更多的是受前苏联教育体制的影响,而前苏联教育中的“班”,有可能源于军队的组织编制,是一种有利于配合军事作战的固定组织。20世纪60年代中期后,中苏政治交恶,大陆从各个方面摆脱了苏联的影响,70年代后期改革开放,大陆的高等教育更多是学西方,唯独对高校里固定设班这一点没有改变。因为班在学校中属于一级管理组织,而不仅仅是一个教学单位,故我们的一些家长,从孩子入幼儿园开始,就给班主任打招呼,希望能委任孩子做班长或班干部,看重的就是班长或班干部是一个最基础的职级。

关于导师制的实践。古代私塾中的家庭教师,皇族中为皇子特别是太子所选拔的教师,不仅在学习期间,就是在学习期结束后,师生仍有联系。有些老师甚至就是学生顾问性质的智囊或军师,后代士人热衷于成为所谓的“帝王师”,实际上“帝师”有许多是他们读书时期的保傅。

四 萃取与移植:传统资源的创造性转化

传统文化中的教育资源内容繁富,数量极大。虽然也有《礼记·大学》、《礼记·学记》、《荀子·劝学》、韩愈《师说》这样完整的古典教育学文章,但绝大多数是散章短篇,语录警句。还有好多还隐含在碑志、书信、家训、笔记、野史、佛道藏中,多为一鳞半爪,残存小语,需要我们仔细搜集、爬梳整理。在行文风格上,传统的教育文献多采用奇比妙喻,直觉思维的特色非常鲜明,也需要我们不断理论化系统化,并与现代教育理论互释会通。

笔者本人并非泥古或复古论者,没有想用零散的古典教育史料对抗完整的现代教育体制。恰恰相反,笔者意在提醒教育管理者和教育理论研究者注意,传统中国是教育资源大国,有很多资源需要研究,需要萃取①“萃取”一词,借用陈洪先生的概念,陈洪先生曾多次讲对待传统要以萃取、激活、兼容、发展的辩证眼光看待。。

一是用诗教、乐教、礼教等古典素质教育的内容来充实现代素质教育体系。传统教育中有关诗教、乐教、礼教的内容非常丰富,有很多很好的理念,也有非常悠久的实践。孔子讲“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②《论语·泰伯》。,又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③《论语·季氏》。,在他看来,诗、礼、乐三教是三位一体的,是其他教育内容的基础。现代素质教育的提出,出发点与动机很好,但因实践的时间太短,范例与案例太少,没有得到整个华人社会高等教育的广泛认可,还不足以移风易俗,改变风气。故可以直接借镜于古典,使它成为华人高等教育的共识。

前两年教育界都在热议习近平同志教师节在北京师范大学的讲话,讨论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古典诗词数量的多少问题。我认为,这个问题表面上看是诗词作品数量的多与少的问题,而实质上是诗教的有与无的问题。传为孔子所说的一段话:“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絜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④《礼记·经解》。在传统教育谱系中,诗教、乐教、礼教等都是基质的,而在现代教育视野中,这些内容都下降为工具性、技能性与识记性的东西了,与人格、人品、人性毫无关联了。

大家都不会忘记《论语》侍坐章中曾皙的“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与孔子的“吾与点也”⑤《论语·先进》。,在孔子看来,曾皙的演奏所传达出的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境界,所以让他心向往之。这种理想境界是一种和美的音乐境界。同样,在孔子看来社会治理的最好状态,也是一种弦歌。

至于礼乐从根本上制度上被破坏,基于20世纪天崩地陷的纲维解纽所导致的礼崩乐坏,我们今天目睹的各种社会怪现状,都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

二是以文质彬彬的君子教育完善现代的全人教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①《论语·雍也》。“君子”的一个替换词是“斯文”,传统教育中对培养社会精英君子、斯文有很多论述,也有很好的实践。现代的革命教育,则是对这种传统的不断破坏:“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能那样文质彬彬,革命是暴力,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如果在战争年代,谈革命谈暴力谈破坏谈推翻,应是题中应有之义。那么在和平年代,在构建现代文明社会中,应倡导什么,我想并不难理解吧。

三是汲取传统生态文明理念以丰富现代生态教育。前现代的中国是农业社会,教育也是这种文明的衍生物,农业文明曾长期为人们诟病,但农业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还较和谐,在教育理论中也能看到这些痕迹。《礼记·中庸》第三十一:“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现代著名教育学家潘光旦据此总结出“位育”的教育理论②参见潘乃谷、潘乃和编:《潘光旦教育文存》,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6页。,这一理论已超越了狭隘的学校教育观念,含有中和位育、遂生乐业的博大思想。《中庸》还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庄子·马蹄》第九描述理想的社会说:“故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视颠颠。当是时也,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人与自然界中包括动植物在内的万物和谐相处,是鸿蒙初辟时的本初状态,人与自然的不断紧张对立是所谓的人类文明进步的伴生物和代价,到了工业化的现代,这种代价已经高昂到人类无法承受之重,人类才开始慢慢反思。作为一种知识谱系的生态科学,主要产生于西方,但是古老的东方智慧中就有许多生态文明的智慧,这种智慧至今仍有特殊的启示意义。“古代中国的自然哲学比古希腊的自然哲学更深刻。古希腊人希望通过获取自然科学的知识来探视自然,而中国的古人则将人浸入到自然当中,并亲身体验人与自然的神奇的关联性。”③史怀哲:《中国思想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40页。

四是通过对经典的践行来唤醒全社会的诚信意识。儒家典籍强调仁义礼智信,其中对信的重视,对目前出现的道德溃坝如何防范,通过吸纳并践行传统应该是其中的一个途径。

五是以和而不同的理念来传承一种古典自由主义的思想④本文所用“古典自由主义”一语,与政治学上该词的指涉无关,而是与前面的古典大学教育呼应,仅仅是指前现代而已。,以援助现代大学教育所倡导的自由思考、自由探索、自主研究。儒家主张博学审问,慎思明辨,肯定狂狷,鄙夷乡愿,推崇贫贱不移、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独立的大丈夫人格,仍有一种古典自由主义的遗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由主义虽然不是主旋律,但我们从“箪食瓢饮”的“孔颜之乐”,到范仲淹的“宁鸣而死,不默而生”⑤范仲淹:《答梅圣俞灵乌赋》,见《范文正公文集》卷一。,再到程颢的《秋日偶成》:“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他的另一首《秋日偶成》说得更透彻:“寥寥天气已高秋,更倚凌虚百尺楼。世上利名群蠛蠓,古来兴废几浮沤。退居陋巷颜回乐,不见长安李白愁。两事到头须有得,我心处处自优游。”只有精神上“处处自优游”,才能“道通天地”,“思入风云”。

胡适很早就注意寻找传统文化中的自由思想成分。1949年3月的一次公开演讲题目就是《中国文化里的自由传统》,他侧重以谏官和史官制度为例,讨论言论自由和思想自由。①胡颂平编:《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第六册,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4年,第2078~2081页。有人曾问胡适,美国开国元勋、独立英雄帕特里克·亨利(PatricHenry)的名言“不自由,毋宁死”(Givemeliberty,orgivemedeath),在中国有没有相似的话,胡适说有,就举范仲淹“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为答,认为其言可以立懦,多次手书成条幅赠友人(见附图三)。他说古代用此专指谏诤的自由,现在则指言论的自由②原载台北《自由中国》第十二卷第七期,1955年4月。。汉学家狄百瑞也认为中国文化中有自由传统,并作了更为深入的发掘和阐释,他强调宋明理学中的自由思想,还特别以黄宗羲为例,阐释黄所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有治法而后有治人”,“公其非是于学校”等思想,实际上就是在强调政治上分散权力,法律上维护尊严,学术上独立自由。与胡适从谏官、史官入手不同,狄百瑞更多强调经筵讨论、书院制度和朱熹的教育思想中的自由意涵③狄百瑞:《中国的自由传统》,李怀祺等译,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3年中文版,第120页。。朱熹与陆九渊的“鹅湖之会”,二人学派不同,见解各异,黄宗羲在《宋元学案》中说双方“同值纲常,同扶名教,同宗孔孟,即使意见终于不合,亦不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体现出在学术上的和而不同。在《明儒学案》的《发凡》中,黄宗羲还说:“有一偏之见,有相反之论,学者于其不同处,正宜着眼理会,所谓一本而万殊也。以水济水,岂是学问!”④黄宗羲:《明儒学案》上册,中华书局,2008年。

庄子的逍遥高蹈仍是士人追求精神自由的偶像:“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⑤《庄子·逍遥游》。20世纪英国哲学家以赛亚·伯林(IsaiahBerlin)提出“两种自由概念”,第一种自由概念,带有“消极”的含义(negative),旨在回答在怎样的领域,一个人或一个群体,应该免于他人的干涉?第二种自由概念,带有“积极”的含义(positive),旨在回答何物、何人,能够决定人的存在与行为?换言之,在柏林看来,前者是“摆脱……”的自由,后者是“成为……”的自由。有人认为,前者与道家式的自由接近,后者与儒家式的自由接近⑥刘固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由精神与现代启示》。。倡导“名著计划”、主编过《西方世界的经典》的美国学者莫提默·J.艾德勒进一步提出,思考自由时要注意区别三种自由,即是社会自由(或政治自由、经济自由)、精神自由(意志自由)、道德自由⑦莫提默·J.艾德勒:《大观念:如何思考西方思想中的基本主题》,花城出版社,2008年。。

五 本文的初步结论

从传统文化视野中探索找寻高等教育资源,可以发现其数量巨大,内容繁富,这些本土资源对于破解当下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难题,建构既有现代视野又有本土根柢的当代高等教育理论体系,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

通过初步梳理传统文化中的高等教育理念,对文献中所述古代高等教育实践的一些案例进行新的阐释,可以对本土教育资源的独特性与深刻性有更清晰的认知。

当代教育管理者可以通过对传统教育资源的萃取或创造性转化,援助并丰富现代高等教育的思想体系。例如以诗教、乐教、礼教等充实现代素质教育;以君子教育来完善全人教育;汲取传统的天人理论内涵丰富现代生态文明教育;通过践行经典来唤醒诚信意识;以和而不同的理念弘传古典自由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最近谈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①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其实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宗旨,也应该有这样一个态度。“东海西海,心理攸同”②钱钟书:《谈艺录·序》,中华书局,1988年。处颇多,学人应该多做打通和会通的工作,这既是为了古为今用、外为中用的“用”,更重要的也是处身于大数据时代的我们应该具有的大智慧和大境界。

(李浩,西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汉唐文学研究院教授)

Greater Odes:Higher Educational Resources in Traditional Culture

Li Hao

It is customarily thought that contemporary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should follow principally the western educationalmodels,learning much more from them.This paper emphasizes that we should dig out and inherit the valuable ideas in our native traditional culture while assimilating the western ones.This article sorts out the higher educational concepts and practic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their creative transformation.It tries to provide some ways and enlightenments for contemporary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hrough the reinterpretation of these indigenous academic discourses.

Traditional Culture;Indigenous Academic Discourse;Higher Educational Resources;Extraction;Borrow and Learn

附图一:台湾中兴大学“孔学要旨石碑”

附图二:“天地君亲师”牌位

附图三:胡适手书范仲淹名言

猜你喜欢

大学传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留白”是个大学问
题解教育『三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