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016-11-08丁莉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17期
关键词:标新立异创造性小说

丁莉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021-01

21世纪是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这个时代呼唤创新和创造型人才,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就在于它的创新。作为一名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师,应该遵循语文教学的认知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文化素养。

一、教师要有创新意识

教师应该敢于标新立异,不墨守成规,不迷信权威,只有这样,才能随机应变地进行创造性教学才能在教学中以创造教育思想为指导,教给学生创造性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创造性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给自己正确定位,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主要环节。在课堂上老师可以是导演,把教师和学生当成是导演和演员的关系。

二、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语文教学应突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通过不同渠道(最好是选择教育信息化),创造出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处在无忧无虑的氛围中,使每个学生都有心理上的安全感而又没有精神压力,在这样的情境下开展认知活动。

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具有创新意识的人,往往关于发现他人之未见。因此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引导鼓励学生不要固守常规,不迷信权威,不满足于“众说”,在逆向思维中认识常人不易认识的问题,发现文章中白璧微瑕之处,提出新的完善的意见。不仅能对课文中的遣词用句、注音标点等大胆质疑,提出新的看法,而且能就原文思想内容、篇章结构、写作技巧、语言特点等高低优劣进行一番分析评价,道他人之所未见。

三、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发展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属。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其创新能力呢?

1、要让学生能够自己做主,有选择有支配能力

因为没有自主性就不会有独创性。所以,教学活动都应贯彻“主体参与”的教学原则,给学生更多实际锻炼的机会。在教学中要关于提出问题或设置情景,激发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这样,在学生智慧之光闪烁的同时,创造的火花必然飞溅。

2、竭力鼓励学生进行联想和想像

创新精神是源于学生兴趣之上的奇思妙想,甚至异想天开。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开展发掘创造思维活动,让学生通过奇思妙想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享受到拥有知识和思想的快乐,从而进一步强化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使他们更加热爱知识、热爱学习,为他们创新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3、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发展求异思维

敢于标新立异,这本身就是创新。标新立异即抛弃陈旧的或者普通的成分,创造新的成分,它是创新者把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新信息有机的沟通起来,唤起其感性认识,再进一步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归纳、判断推理等一系列逻辑思维加工,使感性认识向理性飞跃。在教学中,我们要从思想上引导学生树立“异想天开”“敢为人先”的思想,运用求异思维,不依常规,有受传统方式的束缚,敢于寻求变异,从而引发新的思想、新的见解。

4、开展多种活动,发扬思维的独特性与再创性

在教学中我经常借助让学生创作广告和编课本剧等手段,发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因为广告的创作,重在别出心裁。因为广告必须让人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该产品的性能及优越性,并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它强调思维的独特性。在训练上,我先引导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经典广告及推销策略。在欣赏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研究优秀广告创作的原则及发展趋势。同学得出的一致结论是广告创意需要心理学、社会学等厚实的理论基础。然后在学生中不定期地开展广告设计活动,有效地促使学生开动脑筋,思考广告,研究广告,这一过程,能锻炼思维的独特性。

四、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陶行知先生曾经讴歌:“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要实施创造性教学,寓创新素质的培养于课堂教学之中,“在每个孩子身上发现他最强的一面,找出他作为人的发展源的“机灵点”,使孩子能够最充分地显示和发挥他的天赋。”

在小说鉴赏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1、在诱发兴趣中培养思维的敏锐性。教学鲁迅的小说《祝福》时,学生预习课文后,不难理解小说的主要人物就是祥林嫂。在分析这一典型的艺术形象之前,可以先提问学生:小说为什么不以“祥林嫂“为题而以“祝福”为题?有了问题,学生的思维就活跃起来。这讨论,让同学了解了小说标题的深刻含义,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闸门,在兴趣盎然中一下子就打开了。

2、在质疑研讨中发展思维的独创性。《药》的主题思想,课本与教参都说揭示了辛亥革命时期革命者和群众的关系,批判了资产阶级革命严重脱离群众的错误。教学这篇小说时,我鼓励学生要敢于怀疑,敢于向书本和权威挑战。于是,通过对小说情节、人物、环境的阅读分析,同学们对此展开研讨,不同意上述提示。他们认为,从课本实际看,《药》的主题思想应该是表现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揭露封建统治阶级人民和愚弄人民的罪行,从而说明了改造国民、唤醒民众的重要。同学们这些看法的正确性虽然还有待商榷,而且其中也不乏借鉴其它参考资料,但是这种不迷信书本,敢于质疑探索,否定旧论,提出新见的事实,正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具体体现。

总而言之,语文教学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时代赋予的责任。只要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都能告别传统模式,勇于创新,开拓进取,就一定能实现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美好理想,就一定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富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新型人才。

猜你喜欢

标新立异创造性小说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大胆标新立异,开创全新境界
我的习作我做主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