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姑嫂关系对家庭和谐的影响

2016-11-07金陵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6年9期
关键词:嫂嫂小姑子小姑

金陵

家庭关系是生活领域的社会关系,而姑嫂关系又是家庭关系普遍敏感,却又不能不普遍接受的现实,是社会无奈的存在,也是人性很深很疼的一个溃疡。故有人说,姑嫂关系是仅次于婆媳关系的影响家庭和谐的第二大杀手,此言不虚。

大姑小姑与弟媳嫂嫂的关系统称为姑嫂关系。但现实生活中,姑嫂关系主要指的是小姑和嫂嫂的关系。因大姑往往先嫁,与后进家门的弟媳直接摩擦相对少些,小姑与嫂嫂的矛盾是主要矛盾。

小姑子是沟通婆媳暗礁的桥梁。嫂嫂刚进夫家门,对夫家的一切都是懵懂无知的,天是新的,地是新的,人是新的,面对全新的环境全新的生活全新的人际关系,新嫂嫂无所适从,一切需从零点学起,心中惶恐又不安。这时,小姑子不应该绷着脸看嫂嫂的冷,而应视嫂嫂如亲人,主动承担起帮助嫂嫂快速适应陌生家庭环境的任务。同时,婆媳之间一旦发生龃龉,小姑子应该及时充当润滑剂,调和矛盾冲突,软化角质性的摩擦,化干戈为玉帛。如此小姑子灵活会事,对家庭关系处理游刃有余,必会受到兄嫂的由衷尊重,也会讨得父母的欢心。

但事实上,姑嫂关系并不总是我们想象中的那般温情脉脉,风和日丽,那种剑拔弩张式的姑嫂关系并不少见。俗话说:“姑子是站着的婆婆。”由此可见,姑子在家中的威权与地位有多高了。以前,有些男孩子与女孩子吵架,吵不赢了就叉手大骂:“你凶,老天保佑你将来有七个大姑子,八个小姑子!”用姑子作为诅咒的魔法,以此击中女孩子对未来婚姻恐惧的软肋,作为男孩战胜女孩的救命稻草,可见姑子在人们心目中的撼人地位了!

那么,为什么姑子落得个如此瘆人形象呢?原因就在于某些姑子为人处世实在欠妥,仰仗自己在家中“娇娇女”的特殊身份,在母亲面前煽风点火,兴风作浪,使得本来就神经过敏的婆媳矛盾姑嫂矛盾一点即着,姑嫂嫌隙由此而生。

“小姑子多,舌头多。大姑子多,婆婆多。”小姑子在婆婆面前播弄是非,大姑子则居然当起了媳妇的婆婆,直接代表亲娘管教、驱使媳妇。如此畸形的姑嫂关系,家庭又怎能一派和谐?姑嫂关系俨然成为婆媳关系的延续,姑嫂关系紧张成为婆媳关系紧张的另一种形式,也是家庭成员不平等的表现。于是,媳妇对姑子的怨恨也就在所难免。

当然,现实生活中,虎狼嫂嫂也是让人心有余悸的。如土家族有民歌这样唱道:

葛藤开花紫幽幽,庄稼女儿会织绸。

一天织起三丈三,三天织成九丈九。

拿到堂屋爹妈看,爹妈说是女聪明。

拿到哥哥房里看,哥哥说是妹聪明。

拿到嫂嫂面前看,嫂嫂说是“无眼看”。

小姑子手艺堪比织女,真是娘见娘爱,爷见爷夸,兄见兄喜,但嫂嫂就是看不入眼,女人的心是嫉妒做的,嫂嫂潜意识里认为 ,表彰小姑子就是贬低她嫂子,所以心里打翻了醋坛子。其实,隐含在内心深处的是另一层真实含义:死妮子还不嫁人!完全是驱嫁的节奏嘛。“无眼看”的冷淡是这种潜意识不自觉的流露。读心有术的人是不难品读出来的。于是,为娘的就赌气发誓:“今年养女明年嫁!”所以民间有这么一句俗语:“箍起眉毛做姑娘,扬起眉毛做媳妇。”姑娘老大不嫁,会使娘家乌云密布,压力重重,嫂嫂也会耿耿于怀,冷言冷语,于是,

出嫁简直就成了小姑子走出阴霾娘家天的最好解脱。快乐,好像只有在出嫁后才能被青春白日所临照。小姑子哭嫁所唱“我家嫂嫂世少有”,其实不如说“这样嫂嫂家家有”,因为这实在是普遍的存在。姑与嫂是相对而言的。姑娘在娘家是姑子,姑娘来到夫家,也就成别人嫂嫂了。所以说,姑与嫂命运都是一样的,都是同一命运的复制品,被拐上了贼船,在相似命运的苦海中起伏漂流。而嫂嫂回到娘家,又成娘家小姑了。回到娘家,同样面临与自己的嫂嫂关系紧张的问题。所以民间有这么一句俗语:“屋檐水滴到现凼凼。”人们的这种认知情感,就这样被一遍遍复印,一遍遍加深,形成一个怪圈,也如一道魔咒,无论你是清醒,还是迷糊,身处其中,往往都走不出魔咒带给你的怪圈。

世上只有“亲如姐妹,”没有“亲如姑嫂”之说。同为侪辈,为什么姑嫂关系就那么难缠,以至于成为影响家庭和谐的隐形杀手呢?这里面存在着几个方面的因素:

姑嫂各自对兄弟(丈夫)的角色期望值存在着矛盾。姑嫂姻亲关系是建立在同一个男人基础之上的。这个男人是姑子的兄弟,也是嫂子的丈夫,感情的天平上,一边举着亲情,一边托着爱情,二人都是这个男人的“亲人”、“情人”。姑子和兄弟自幼耳鬓厮磨,彼此情深意笃。这种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互帮互助的手足之情必定会因嫂嫂弟媳的到来而有所削弱。姐妹期望兄弟一如既往关照、帮助父母和她自己的小家庭,甚至还期望兄弟多承担些儿子的责任,赡养父母多一些。而妻子对丈夫的期望则有所不同,她希望丈夫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己小家庭建设上,譬如自己的事业、孩子的学习、经济的投资........但男人的精力终究是有限的,不可能二者平分精力与财力,于是,意见就出现了,姐妹认为兄弟娶了老婆忘了她,是“气管炎”。妻子则埋怨丈夫顾大家不顾小家,是“姐妹控”。姑嫂彼此怨恨,互藏心结,风言风语不可避免。

姑嫂在家中的角色定位之间存在着矛盾。寻常人都认为,过去人重男轻女,姑娘在娘家无啥地位。殊不知,真实情况并非如此。老观念重男轻女是不错,但女儿在娘家地位并不低。俗话说:“姑娘是娇客”,姑娘在娘家甚至可以发号施令,指挥嫂嫂。即便出了嫁,做了姑奶奶,仍然可以染指娘家大小家事。这就跟外祖父、舅舅的地位神似,虽为外戚,却地位自高。姑娘地位降低普遍认为是嫁为人妻做了小媳妇开始的。这种地位的转变其实从一个侧面正好说明姑嫂在同一屋檐下的地位、待遇是不平等的。地位、待遇的不平等,会导致人心的不平等、心灵的扭曲变异,以及心情的坏死,姑嫂关系自然会因人心的不平而怪影幢幢。民歌里出现姑怨嫂、嫂嫌姑的过激吟唱就不足为奇了。

因姑嫂角色的相似性而产生的矛盾。姑嫂同为这个男人的“亲人”,姑嫂同为女性之人。这些相同点无形中决定了姑嫂二人处理问题的角度和关注的领域等方面都有很大的相似性。过去女人活动范围是有限的,出嫁前是娘家,出嫁后是夫家,转来转去只有两个簸箕大的天,站得不高,看得不远,两个狭小的生活圈决定了女人气度的狭隘、目光的短浅。她们共同关注着兄弟(丈夫)的事业等等问题,在这些问题上有自己的看法,并希望他能如愿采纳自己的意见。姑子认为自己是兄弟血缘最亲近的人,嫂嫂是外来人口,兄弟得听她的,胳膊不能往外拐。嫂嫂则认为自己是丈夫的妻子,自己才是他最亲密的人,当然是她说了才算。关键时刻,如果这男人处理不当,情感失调,姑嫂必然沉入怨恨的漩涡。

那么是不是就意味着,姑嫂关系就此冰冻无法调和呢?其然不然,只要温暖,冰川都可以融化成雪水!我们不妨给圈内的每一种角色都开一剂药方,可能苦口,但一定奏效。

开给姑子的药方。姑子虽然在娘家地位不低,但“女生外向”,终究是要嫁人的,所以民间老人这么说:“姑娘是娇客”,既然是“客”,就要懂得为客之道,娘家事尽少插手,特别是婆媳破事不要瞎搀和,少说坏话,不传是非,“会做人的两头瞒,不会做人的两头传。”同为女人,何苦女人难为女人?得罪嫂嫂,损人不利己。姑子可以做个换位思考,设若某天自己出嫁,你姑子视你为敌,挑你刺,找你茬,处处设卡,你又作何感想?做人要懂得“恕道”——恕人之道!

开给嫂嫂的药方。我们先看看女学问家班昭对此事的态度。班昭在《女诫》中劝诫女人,认为女人要得到丈夫的宠信,就要先得到公婆的宠信,要想得到公婆的宠信,就先要得到小叔小姑的称誉,所以一定要先和小叔小姑搞好关系,让他们喜欢你亲近你。说穿了,就是走第三条路线。这是班昭给嫂嫂们提供的曲线救国的思路与策略。班昭还认为小叔小姑和自己是同辈人,自己作为嫂嫂要年长些。虽然小叔小姑不是自己的亲弟亲妹,但他们是丈夫的至亲弟妹,所以嫂嫂出于对丈夫的爱,也得爱护小叔小姑才是。过去大家庭多,嫂嫂被称为“冢妇”,和长兄一样,在家庭中自有特殊地位,温柔贤德的人做嫂嫂,慈爱如母,荫庇叔姑,自然会得到夫家人的敬重。人心都是肉长的,付出真情,才会收获真心,这就是姑嫂友爱的等价式。

姑嫂应共同塑造友爱善良的心灵。既是姑嫂,又是朋友,互相爱护,善待对方,而不是以熟相欺。要树立起平等互敬的情感平台,而不是一方压制另一方,一方屈从于另一方。姑嫂之间互相宽厚包容,爱一个人,不能只爱其优点连同缺点也要包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家庭生活鸡鸡鸭鸭,婆婆妈妈,充满着未知的矛盾。只要姑嫂宽厚相待,敞开心扉,没有捂不热的石头。

历史上有不少恶嫂流传,譬如“不为炊”的苏秦嫂嫂,刘邦的寡妇大嫂,陈平的刻薄嫂嫂,土家族民间故事西兰卡普也有一个嫉妒挑唆置姑子于死地的坏嫂嫂。但历史上几位著名的贤嫂也广为流传,如韩愈嫂嫂、包拯嫂嫂、王献之嫂嫂等等。而民间广为流传的姑嫂塔传说,更是谱写了一曲感人肺腑的姑嫂正能量之歌!

姑嫂关系不是简单的姑与嫂的关系,它往往还与婆媳关系唇齿相依,相互共存。这种扯不清掰不断的复杂关系像麻花一样,已经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电视剧中,像《双面胶》、《婆婆、媳妇、小姑》、《麻辣婆媳》等等都淋漓尽致地演绎了大都市这种复杂的三角四角甚至多角的家庭关系,引发了人们的高度关注与热衷讨论。尤其是在当下,独生子女政策终结,“二孩”政策全面放开,兄弟姐妹关系的复杂化,姑嫂关系这一千古纠葛必定又会沉渣泛起,再度冲击人们的家庭生活圈,撩拨起那根敏感而脆弱的弦。其实,那根弦只要弹奏得深情而委婉,完全是可以“琴瑟和鸣”的。在这里,姑嫂关系是关键,姑嫂好,婆媳才会好,夫妻也才好。系铃者姑嫂,解铃者还是姑嫂,只要用心,只要用情,人心是可以复苏的,关系是可以摆平的,纽带是可以拉得更紧的,亲情的蜜月是完全可以来临的!

(作者单位:吉首大学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嫂嫂小姑子小姑
嫂嫂
横刀立马,姑嫂大战
横刀立马,姑嫂大战
你不平凡
小姑脸红了
神灯
小姑子引起的风波
不包换包修
小姑是谁杀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