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校如何正确地帮助高校高水平运动员

2016-11-07鞠里

求知导刊 2016年27期
关键词:训练学习

鞠里

摘 要:高校中的高水平运动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文化功底往往不太扎实。学校为了帮助他们,往往会对他们特别“照顾”,即放宽对他们的学分和考试要求。那么这种“照顾”真的是在帮助他们吗?本文将通过分析我国高水平运动员的学习和训练管理现状并和国外高水平运动员进行对比,来探索如何正确地帮助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提高文化水平。

关键词:高水平运动员;学习;训练

一、选题依据

随着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我国的体育产业和事业也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越来越多的大学开始创办高水平运动队,现如今我国拥有高水平运动队的高校数量已经由三十多年前的几十所变为现在的几百所。

高水平运动队是大学体育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创立的初衷,一是为了给优秀的或有潜力的运动员一个深造学习的机会,使他们即使退役了也能找到工作,二是为了通过这些高水平运动员来带动整个学校体育的发展。

高水平运动员又称为体育特长生,可以说他们在大学中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有着两重身份:在他们的教练员看来,他们是运动员,他们要为学校争光,为省队争荣誉,有的甚至要为国家队争名次;他们要充分发扬竞技体育精神,不怕苦,不怕累,永争第一。但在高校的教师看来,他们就是大学生,他们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学习专业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因此,在大学生活中,这些特长生的学习与训练会产生矛盾,这个时候他们往往会轻视文化知识的学习。本来基础就比一般学生薄弱,再加上不重视文化学习,往往导致他们很难通过和普通学生一样的文化考试,很难修满和普通学生一样的学分。高校当然也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们会帮助这些高水平运动员通过考试修够学分。

遗憾的是,这些帮助往往帮错了方向,他们往往纵容了这些特长生放弃文化知识的学习。要知道,这些高水平运动员将来毕业之后一样要面对用人单位的各种考试,如果文化知识差,将难以在这个社会生存,这实在是有违高水平运动队创立的初衷。因此,本文将通过分析我国高水平运动员的学习现状,并通过与国外高水平运动员进行对比,来谈一谈高校对高水平运动员的帮助哪些是错误的,以及要怎样做才能真正帮助运动员提高文化成绩。

二、高校对高水平运动员帮助的现状

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尤其是名校都有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政策,这些高水平运动员普遍文化基础比较薄弱,从某些角度来说,他们在高校中属于弱势群体,理应得到学校的帮助。于是,高校从招收高水平运动员那一刻起就开始对他们进行“照顾”,如,给他们大幅降低录取分数线甚至免试,进入学校后又给他们降低考试和学分的要求甚至校纪校规的要求,一直把他们“照顾”到毕业,可这种“照顾”只能照顾得了一时,却照顾不了他们一生。

这种做法,从短期来看,既可以给学校带来许多荣誉,又可以保证这些高水平运动员顺利毕业,看上去利人利己,可从长远的利益来看,无论对高校还是对高水平运动员个人,还是国家,都是一种巨大的损失。这些高水平运动员,说到底是学生运动员,其主要身份就是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祖国未来的希望。高校既然把他们招收进来,必须要为他们的未来负责。

三、我国与其他国家对于高水平运动员学习和训练的管理

1.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学习与训练

我国的高校之所以在考试与学分上如此“照顾”高水平运动员,主要是考虑到他们每天要训练以及经常要外出比赛,难免会和文化学习产生冲突,为了能让他们通过考试,修满学分,从而顺利毕业,就大开绿灯。可训练和比赛真的会耽误文化知识的学习吗?他们在训练之余有时间在寝室上网,有时间在外面夜不归宿,有时间谈恋爱,为什么没时间看书学习文化知识?

任何体育项目的训练靠的不是时间与量的堆积,而是科学的训练手段以及负荷和强度的合理搭配。每天2~3个小时的训练根本就不会和文化学习产生冲突,至于出去比赛,少则两三天,多则不过十天半月。我国高校的课程大多比较宽松,主要是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探索学习,对于高水平运动员而言,时间根本不是问题。主要还是因为学校把他们当成运动员学生而不是学生运动员,这是个本末倒置的错误,他们的首要身份永远应该是学生而不是运动员。

2.美国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学习与训练

美国高校的高水平运动员无论是体育成绩还是文化成绩都遥遥领先中国的高水平运动员,他们的特长生有很多在文化成绩方面甚至可以在他们所在的高校名列前茅。这是因为美国的高校在招收高水平运动员时就有较为严格的文化要求。

美国招收体育特长生的组织叫NCAA,NCAA规定报考运动员必须要有高中学历,否则不管多高的运动水平一律不予录取,而且对这些运动员入学时的SAT与ACT的成绩都有最低限制,而且一旦被录取,他们的学业平均成绩必须保持在2.0以上,只要有一门不及格,他们将会被禁赛。美国的大学不会因为他们是高水平运动员就给他们任何学分或考试照顾,对他们的标准和要求和普通学生是一样的。在他们看来,学习才是第一位,其次才是体育训练。所以校方严格规定了他们的训练时间,即每周不能超过20小时,一旦违规,会重罚教练员。在有限的时间里,反而提高了训练效率,达到了更好的训练效果。这些看似严格的规定,事实上是在告诫每一个运动员学生:大学是以教育为目的,因此运动员应以受教育为主要目标。

3.日本高水平运动员的学习与训练

在日本,如果一个高校的体育特长生的文化成绩达不到标准,会被禁止参加一切比赛;就算是拿了奥运冠军的体育特长生,如果考试不过关,一样拿不到毕业证。

日本是一个十分重视教育的国家,他们的政府规定,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不得过早地接受专项体育训练,而是要牢牢打好文化基础,所以,他们的特长生在进入大学时就有着不错的文化根基,再加上高校对考试及文化知识的严格要求,使得他们必须努力学习,严格要求自己,最终他们在顺利拿到毕业证的同时还取得了额外的体育成绩,这对他们将来就业有着极大的帮助。

4.对我国高校对高水平运动员“照顾”政策的反思

对比中美日三国高校对高水平运动员学习和训练的管理方式,中国的高校为了追求高毕业率,一味地以降低文化考试和学分的方式“照顾”高水平运动员的文化学习,难免有追求功利之嫌。在我国现阶段,大多数教练员在高水平运动员的认识上存在误区,即没有把他们当作学生,而只是把他们当作运动员看待,认为他们的首要任务不是学习,而是训练和比赛。这样当他们面临考试考不过和学分修不满的情况时,学校往往会对他们网开一面,给予他们学分和考试上的特殊“照顾”,从而助长了这些高水平运动员不学习的风气。中国高校明显对高水平运动员缺乏人文关怀,在文化学习方面的“照顾”这件事本身就是个错误,也是一切问题的根源。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我国高校在招收高水平运动员时的文化门槛太低,这种错误的帮助导致他们在进入大学后难以跟上甚至失去信心跟上常规课程进度。

(2)我国高校帮高水平运动员选择了一些容易掌握的专业,却完全忽略了这些高水平运动员是否喜欢,是否适合这些专业,一味地追求毕业率,却消减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3)我国高校对高水平运动员进行学分和考试照顾,甚至在校纪校规上面给予他们特权,导致他们无心向学,甚至无视校纪校规,从而导致他们无组织无纪律,综合素质差,文化成绩差,以至于饱受诟病,成为一群有争议的群体,在毕业之后又面临难以就业的问题。

2.建议

(1)适当提高高水平运动员入学的文化门槛。现阶段,我国高校在招收高水平运动员时的文化要求实在过低,如此薄弱的文化功底进入高校学习实在不科学。如比普通高中生少200~300分就可进入名校学习,意味着这些体育特长生高考只需考300分左右就可上大学,甚至是名校。过低的分数要求会让他们产生一种侥幸心理,即文化知识根本不用学,高考随便写写就能过,这会使他们养成非常不好的学习习惯。所以高校在招收高水平运动员时,应当适当提升文化要求,促使他们在高中时期打好文化基础,以便日后能够适应高校的文化课程学习。

(2)合理地选择专业和分配班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选择专业的时,高校应该首先考虑高水平运动员的意愿,可以为他们提供建议,但不能强制为他们选择专业。在分配班级的问题上完全可以把他们分配到不同的班级,与普通学生一起学习,这样以便他们更好地融入集体,又可以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

(3)正确地帮助高水平运动员进行文化学习。高水平运动员在高校中是一个特殊群体,理应得到帮助,但这种帮助应当基于正确的方向,即对文化考试和学分要求以及校纪校规一定要一视同仁,绝不“照顾”。当这些高水平运动员遇到文化学习困难或考试通不过的情况时,学校应该有专门的老师来为他们补习功课,使他们能够顺利通过考试,而不是简单地给他们降低考试标准。当他们外出比赛为学校甚至为国家取得荣誉时,学校不应该用学分作为奖励,而是应该用奖学金,即一码归一码,为校争光时给予奖学金的奖励,但比完赛依然要认真学习,准备考试,修够学分。学校甚至可以为他们开设特别的奖学金制度。比如,当他们的文化成绩有特别进步的时候,可以给他们额外的奖学金作为鼓励,激励他们认真学习。

参考文献:

[1]李 倩.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文化学习的特殊性分析及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4(32).

[2]陈诗磊.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7.

[3]虞重干,刘 炜,匡淑平,等.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现状调查报告[J].体育科学,2008,28(7): 26-36.

[4]司鹏巧,吴立柱.河北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文化学习管理现状调查与分析[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06,20(3).

[5]钟 伟.湖北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文化课学习现状研究[D].武汉: 武汉体育学院,2008.

[6]范 果,郑燕飞.美国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文化学习的管理对我国高校的启示[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6,22(4):22-23.

猜你喜欢

训练学习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策略研究
小学生学习与生活分离的社工干预行动项目设计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日媒:日自卫队将以“训练”为名“出兵”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