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社区已婚女性子宫肌瘤易患因素1∶1配对对照分析
2016-11-07王春玲
王春玲
【摘要】 目的 进行1∶1配对对照分析沈阳市社区已婚女性子宫肌瘤(UN)易患因素。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沈阳市于洪区各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普查登记的95例UN已婚女性作为UN组, 选取同期居住在同一社区的95例健康已婚女性作为对照组, 按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相同进行1∶1配对, 两组研究对象均接受了“UN常见易患因素问卷”调查。比较两组调查结果。结果 UN组的恶性肿瘤家族史比例、体质量指数、口服避孕药时间、妊娠频次、流产频次、阴道炎比例、宫颈炎比例、附件炎比例、尿失禁及便秘比例均明显多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恶性肿瘤家族史、肥胖、较多的妊娠及流产频次、生殖器官炎症、排便、排尿异常及口服避孕药均为沈阳市社区已婚女性发生UN易患因素。
【关键词】 子宫肌瘤;沈阳市社区;易患因素;1∶1配对对照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6.188
UN是女性生殖系统较为常见的良性肿瘤疾病, 近年来, 随着国人生活水平提高及生活方式改变, UN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有症状的UN严重影响着女性生活质量, 这也是其选择手术治疗的主要原因[1]。寻觅妇女发生UN常见易患因素, 制定有针对性干预预防方案也很重要。作者选取了一组以近年来在沈阳市于洪区各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普查登记的UN已婚女性为调查对象作为UN组, 选取同期居住在同一社区健康已婚女性对照组, 按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相同进行1∶1配对, 两组研究对象均接受了“UN常见易患因素问卷”调查,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沈阳市于洪区各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普查登记的95例UN已婚女性作为UN组, 纳入标准:①经腹部超声检查证实的UN患者;②经组织活检或手术获取标本确诊;③已婚;④居住在于洪区各个社区>5年。选取同期居住在同一社区的95例健康已婚女性作为对照组, 符合UN组纳入条件的③和④, 并按下列条件进行1∶1配对:①年龄相同;②职业相同。③文化程度相同。
1. 2 方法 作者参考文献[2]自行设计了“UN常见易患因素调查问卷”, 该问卷包括的易患因素调查指标:①初潮年龄 ;②恶性肿瘤家族史;③体质量指数;④妊娠频次;⑤流产频次; ⑥分娩频次;⑦阴道炎例数;⑧宫颈炎例数;⑨附件炎例数;⑩便秘例数;尿失禁例数:口服避孕药时间。由经过培训的社区医务人员对所有研究入选对象进行逐个问题询问并填写问卷。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共配成95对。UN组的恶性肿瘤家族史比例、体质量指数、口服避孕药时间、妊娠频次、流产频次、阴道炎比例、宫颈炎比例、附件炎比例、尿失禁及便秘比例均明显多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见表1。
3 讨论
UN好发年龄为30~40岁之间, 其恶变率较低, 早期多无明显临床表现, 但约有1/5~1/4育龄妇女患过此病, 患者多在城市社区生活, 无症状UN常在体检普查中发现, 晚期常见症状及体征有腹部包块、子宫出血、腹痛、贫血、白带增加以及不孕、流产等。UN病程较长, 不仅持续影响患者身体健康, 也对其心理情绪带来负面效应。因此, 调查与分析城市社区已婚女性UN易患因素, 积极制定针对性的干预、预防计划, 具有重要临床和社区公共卫生意义。作者选择了一组以近年来在沈阳市于洪区各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普查登记的UN已婚女性为调查对象, 选择同期居住在同一社区健康已婚女性作为对照组, 按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相同进行1∶1配对。两组入选对象均接受了“UN常见易患因素问卷”调查, 本研究结果证实, UN组的恶性肿瘤家族史比例、体质量指数、口服避孕药时间、妊娠频次、流产频次、阴道炎比例、宫颈炎比例、附件炎比例、尿失禁及便秘比例均明显多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由此说明恶性肿瘤家族史、肥胖、较多的妊娠及流产频次、生殖器官炎症、排便、排尿异常及口服避孕药均为沈阳市社区已婚女性发生UN易患因素。国内一些同行涉及不同地区、类似内容调查[2-4]均与本文发现较为接近。
近年来, 流行病学学者们对UN发病危险因素调查较多, 认为UN发病原因是在多个危险因素协同作用下的结果, 其中也包括了一些生活方式和习惯方面的问题。因此, 社区及基层医院医护人员可依据这些发现结合社区具体情况, 分别制定出相应的预防干预计划, 降低UN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武明辉, 谢争, 张为远, 等. 北京地区已婚妇女子宫肌瘤患病状况及危险因素调查.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2, 16(4):285-288.
[2] 许雅, 陈思东, 朱春燕, 等. 子宫肌瘤发病危险因素 1∶2 配比病例对照研究.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0, 21(5):366-368.
[3] 叶临湘, 朱桂宝, 高元川, 等. 子宫肌瘤危险因素 1:2病例对照 Logistic回归分析. 中国公共卫生, 1998, 14(6):348-350.
[4] 万青梅. 社区女性患子宫肌瘤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健康教育, 2010, 26(11):856-858.
[收稿日期:2016-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