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手术在78例普外科急腹症患者诊疗中的应用探析

2016-11-07张跃东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26期
关键词:急腹症普外科腹腔镜

张跃东

【摘要】 目的 研究腹腔镜手术在急腹症诊治中的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 156例急腹症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 各78例。对照组行传统剖腹探查术, 实验组采用腹腔镜技术行腹腔探查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确诊率、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住院时间、伤口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74.3±16.2)min VS (70.9±15.4)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术中平均出血量(110.7±17.6)ml、平均住院时间(5.7±1.2)d均优于对照组的(208.2±31.3)ml、

(10.3±1.7)d(P<0.05);实验组术中确诊率96.2%、术后切口感染率1.3%均优于对照组的85.9%、10.3%(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技术诊治急腹症明显优于传统剖腹探查术, 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 缩短住院时间, 提高术中确诊率, 降低术后感染率, 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 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身体健康, 值得在急腹症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腹腔镜;急腹症;剖腹探查术;普外科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6.059

急腹症具体发病急、病情发展快, 并且比较危重的特点, 一旦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那么就可能会严重威胁到患者的身体健康, 甚至威胁其生命安全[1]。近年来,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急腹症的诊断率得到了有效的提升。然而由于部分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不明显, 也造成无法对其进行及时、准确的诊断, 这样也会延误患者的有效治疗时机[2]。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 腹腔镜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外科的临床治疗中, 为急腹症的科学诊断与治疗提供有效的方法与手段[3]。本文探讨在急腹症的诊疗中合理运用腹腔镜的效果与价值,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普外科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156例急腹症患者, 其中男85例, 女71例, 年龄17~60岁, 平均年龄(34.1±8.6)岁。病种:急性阑尾炎59例, 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29例, 急性消化道穿孔34例, 急性胆囊炎胆石症15例, 粘连性肠梗阻19例。疼痛部位:全腹痛者47例, 上腹痛者41例, 左下腹痛者27例, 右下腹痛者23例, 脐周痛者18例;疼痛性质:阵发性疼痛者51例, 持续性疼痛者43例, 放射性疼痛者21例, 阵发转持续性腹痛者41例;合并发热者39例, 恶心呕吐者44例。将156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各78例。实验组中男40例, 女38例, 平均年龄(33.9±8.8)岁;对照组中男45例, 女33例, 平均年龄(34.3±8.3)岁。两组患者均经腹部B超、CT与核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后确诊为急腹症, 且经检查排除严重的肝、肾与心等器质性病变者, 卵巢囊肿蒂扭转、宫外孕破裂出血、急性化脓性盆腔炎等妇科疾病以及有腔镜禁忌证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实验组接受腹腔镜腹腔探查术, 对照组给予传统剖腹探查术。具体操作如下:①对实验组患者行麻醉诱导后, 取患者仰卧位。采用Veress气腹针实施穿刺操作, 形成CO2人工气腹, 将气腹压力保持在10~14 mm Hg(1 mm Hg=0.133 kPa), 然后将腹腔镜置入患者体内, 借助电视监控的作用, 利用探头严密探查患者的腹腔情况, 观察患者腹腔内的小肠、阑尾以及盆腔等情况, 确定患者发生病变的具体部位, 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与症状, 为其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以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对于上腹部病变者在右侧肋缘与剑突下选择穿刺操作孔, 下腹部病变者在麦氏点下方与脐部左侧选择操作孔, 然后将器械置入患者体内, 实施修补以及吻合等操作, 准确切除病变组织, 科学缝合伤口与止血处理操作[4]。②对照组患者行麻醉诱导后, 根据患者发生腹痛的部位行正切口、正中旁切口或经腹直肌切口, 逐层切开, 到达腹腔后, 严密地探查腹腔内脏器的具体情况, 找到发生病变的器官与组织, 采用常规法进行合理的处理, 对切口实行止血以及缝合操作。

1.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术中确诊与术后切口感染的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平均手术时间(74.3±16.2)min, 术中平均出血量(110.7±17.6)ml, 平均住院时间(5.7±1.2)d;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70.9±15.4)min, 术中平均出血量(208.2±31.3)ml, 平均住院时间(10.3±1.7)d, 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术中平均出血量和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中确诊75例(96.2%), 术后发生切口感染1例(1.3%);对照组术中确诊67例(85.9%), 术后发生切口感染8例(10.3%), 实验组术中确诊率、术后切口感染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急腹症是普外科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 其具有发病较急、病情比较危重, 且发展较快的特点[5]。在一般状况下, 其临床症状主要为腹部剧烈疼痛, 而且通常属于一种持续性的剧烈阵痛。如果患者取侧卧屈膝体位, 那么可以显著减轻其腹部疼痛。在发病时患者无法大声讲话, 无法开展剧烈运动等。一旦患者发病时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那么就会严重危害到患者的身体健康, 甚至于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往急腹症的临床诊治往往采用剖腹探查法, 然而此手术方式切口大、恢复慢, 术后感染率较高[6]。而采用腹腔镜技术诊治急腹症, 可以有效地减小手术切口, 术后切口感染率较低, 身体恢复较快, 且确诊率较高,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7]。

本次研究发现, 采用腹腔镜技术诊治急腹症后, 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剖腹探查术(P<0.05), 但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接受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确诊率达96.2%, 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率仅为1.3%, 明显优于接受剖腹探查术者(P<0.05)。苏耀荣等[8]分析了250例普外科急腹症患者, 结果发现对急腹症患者给予腹腔镜方法诊治, 术中确诊率达96.7%, 其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切口感染率显著优于接受开腹手术者。龙生等[9]对75例普外科急腹症患者进行了腹腔镜探查治疗, 结果发现采用腹腔镜技术诊治急腹症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达98.67%, 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显著优于接受开腹手术者。尽管采用腹腔镜技术诊治急腹症具有许多的优势, 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 在对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之前, 必须要充分掌握适应证, 对患者进行严格的检查, 准确判断其内脏器官损伤的情况, 了解患者的发病特点与基本资料等, 进而为其选择出比较合适的切口以及手术方式, 以有效提升手术的确诊率与治疗有效率[10]。

总之, 对急腹症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方法进行诊断与治疗明显优于传统剖腹探查术, 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 缩短住院时间, 提高术中确诊率, 降低术后感染率, 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 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身体健康, 值得在急腹症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杨德彰. 腹腔镜技术应用于普外急腹症患者治疗的临床分析. 中国医药指南, 2015, 13(14):186.

[2] 王志涛. 腹腔镜治疗普外科急腹症的临床价值. 微创医学, 2015, 10(4):517-518.

[3] 张中兴. 腹腔镜在普外科急腹症中的应用价值. 临床医学, 2014, 34(4):8-9.

[4] 李含拓, 任志刚, 李明辉, 等. 腹腔镜技术在外科急腹症诊疗中的应用.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5, 22(3):335-338.

[5] 尹纪亮, 李娜. 普外急腹症中应用腹腔镜的临床分析.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5, 26(1):66-67.

[6] 李智勇, 黄允宁, 马强波, 等. 腹腔镜探查及治疗急腹症患者54例的体会. 宁夏医学杂志, 2016, 38(4):342-343.

[7] 欧梦川, 杨显金, 王崇树. 腹腔镜在急腹症中的应用现状及进展.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6, 23(3):378-382.

[8] 苏耀荣, 李超, 赵景林, 等. 腹腔镜在普外科急腹症诊断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中外医学研究, 2014, 12(11):34-35.

[9] 龙生, 彭艺. 腹腔镜在普外科急腹症诊治中的应用. 中国实用医药, 2014, 9(15):30-31.

[10] 郭二伟. 腹腔镜在普外急腹症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实用医药, 2016, 11(11):88-89.

[收稿日期:2016-06-16]

猜你喜欢

急腹症普外科腹腔镜
精细化管理在普外科引流管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微信在小儿普外科护理单元管理中的应用
普外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腹腔镜疝修补与传统开放疝修补的比较
腹腔镜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腹腔镜下胃袖式切除术在基层医院的运用
围手术期护理在普外科患者中的具体运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临床分析
腹腔镜治疗结肠癌27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