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的研究
2016-11-07苏红阁艾冉
苏红阁 艾冉
【摘要】 目的 分析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的变化情况。方法 比较脑梗死患者(ACI组, 68例),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TIA组, 36例), 健康体检者(对照组, 100例)的PLT、MPV、PDW、P-LCR水平。结果 ACI组、TIA组PLT[(100.0±38.0)×109/L、(104.0±43.0)×109/L]低于对照组, MPV[(12.9±2.2)、(13.6±2.1)fl]、P-LCR[(45.1±11.1)%、(43.9±11.8)%]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动态观察血小板参数对脑梗死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脑梗死;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大血小板比率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6.020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changing status of blood platelet count (PLT), mean platelet volume (MPV), 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 (PDW), and platelet large cell ratio (P-LCR) in cerebral infarction patients. Methods Comparison was made on PLT, MPV, PDW and P-LCR levels between cerebral infarction patients (ACI group, 68 cases),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patients (TIA group, 36 cases), and healthy people (control group, 100 cases). Results ACI group and TIA group had lower PLT [(100.0±38.0)×109/L and (104.0±43.0)×109/L], higher MPV [(12.9±2.2) and (13.6±2.1) fl] and P-LCR [(45.1±11.1)% and (43.9±11.8) %]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Dynamic observation of blood platelet parameters contains certain clinical significance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erebral infarction.
【Key words】 Cerebral infarction; Blood platelet count; Mean platelet volume; Platelet large cell ratio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近年来, 脑梗死的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劳动, 及时发现并及早开展一、二级预防能极大的减少脑梗死的发生和改善患者的预后。国内外研究认为, PLT、MPV、PDW、P-LCR动态变化可能是脑卒中的一项独立预测指标[1-3]。本文探讨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及检验的临床价值,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5月本院脑梗死患者(ACI组)68例,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TIA组)36例, 健康体检者(对照组)100例。年龄45~75岁, 平均年龄58.1岁, 脑梗死患者均经颅脑CT和(或)核磁共振成像(MRI)确诊,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均经颅脑CT和(或) MRI排除脑梗死和脑出血, 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诊断标准[2], 三组均排除严重感染, 肿瘤, 肝、肾、脑、心、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 2周内未使用任何抗凝药和免疫抑制剂等药物。
1. 2 仪器和试剂 仪器为日本sysmex公司生产的sysmex-kx-1800全自动血球分析仪, 试剂为原装配套血细胞分析仪的系列试剂, 质控品为日本sysmex公司生产, EDTA-K2抗凝负压真空采血管由迪瑞公司供应。
1. 3 检测方法 所有受检者(患者于发病24 h内)用EDTA-K2抗凝负压真空采血管采肘前静脉血2 ml, 轻轻颠倒混匀, 2 h内采用sysmex-kx-1800全自动血球分析仪, 试剂为sysmex机器原装配套稀释液及溶血剂等, 由专业技师严格按说明书操作, 并同时进行血细胞质量控制检测, 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检测PLT、MPV、PDW、P-LCR水平。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CI组、TIA组PLT[(100.0±38.0)×109/L、(104.0±43.0) ×109/L]低于对照组(167.1±41.6)×109/L, MPV[(12.9±2.2)、(13.6±2.1)fl]、P-LCR[(45.1±11.1)%、(43.9±11.8)%]高于对照组[(10.6±1.5)fl、(36.1±9.0)%],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PDW[(15.2±1.0)、(16.1±1.1)、(15.8±0.8)fl]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正常生理情况下, 机体凝血和抗凝血, 纤溶和抗纤溶机制相互保持动态平衡, 保证了血液在体内的正常流动,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 是指各种原因所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 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4-6]。脑梗死在中医学中属于中风范畴, 脑梗死是我国脑血管疾病的最常见类型, 约占全部脑血管疾病的70%。近年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口的老龄化, 脑梗死的发病率逐年增加, 血小板在血栓形成的过程中起关键性的作用, 脑梗死后PLT明显减少, MPV、P-LCR均有不同程度增大, 应与以下因素有关:①PLT减少, MPV增大, P-LCR升高说明血小板消耗增多, 刺激骨髓巨核细胞释放具有生物活性的大血小板。②MPV、P-LCR的大小反映了骨髓中巨核细胞的增生, 生存血小板的情况, 目前许多的研究均已证实了MPV增高, P-LCR升高可反映机体血小板活化, 但骨髓巨核细胞产生大血小板的机制尚不清楚, 可能与血小板功能还未恢复, 骨髓巨核细胞仍处于活跃阶段有关[7]。③脑梗死的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 血液粘度增高, 内皮损伤, 血小板聚集增多导致血液流动减慢, 其中血小板质量的变化和血管内皮的损伤有着重要的作用, 动脉粥样硬化致血管内皮受损, 暴露的胶原与血小板接触, 血小板被激活, 导致血管内血栓形成, 在血栓形成过程中, 必然消耗过多的血小板, 刺激骨髓巨核细胞增生, 导致MPV增大, P-LCR升高, 在一定时间内, 体积增大的血小板会释放更多的血栓蛋白质和5-羟色胺等物质, 使血管内血栓加快形成, 血栓体积加大, 并使血小板之间的聚集和粘附加强, 血小板聚集和粘附, 形成血栓, 引起更大面积的梗死, 使患者病情加重[8]。④脑梗死患者可参考PLT、MPV、PDW、P-LCR的变化, 判断脑梗死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PLT越低, MPV和PDW越高, 梗死面积可能越大, 病情也就越重, 在治疗时适当的加大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剂量, 可以改善脑梗死患者的预后。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ACI组、TIA组PLT[(100.0±
38.0)×109/L、(104.0±43.0)×109/L]低于对照组(167.1±41.6)
×109/L, MPV[(12.9±2.2)、(13.6±2.1)fl]、P-LCR[(45.1±11.1)%、(43.9±11.8)%]高于对照组[(10.6±1.5)fl、(36.1±9.0)%],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PDW[(15.2±1.0)、(16.1±
1.1)、(15.8± 0.8)fl]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MPV增大, PDW升高和PLT降低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指标, 动态观察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对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和疗效的观察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成玉.临床检验基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123-124.
[2] 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29(6):397.
[3] 白丽虹, 吴玉林. 脑梗塞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的临床研究. 首都医药, 2011(22):32-33.
[4] 刘斌, 靳振明. 血小板参数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中国全科医学, 2013, 16(12):1386-1387.
[5] 郝迎军, 吴强, 郝宗娇.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参数的临床观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9, 12(7):68-70.
[6] 王绮美. 大型血小板比率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0, 20(7):399-400.
[7] 马英文, 朱海英, 肖淑萍, 等. 脑梗塞患者血小板表达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P选择素的改变及意义.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07, 6(6):554-556.
[8] 周红, 施咏梅, 刘韶华. 血小板激活及血小板参数变化在脑梗死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06, 19(1):18-21.
[收稿日期:2016-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