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远达:向着阳光支起三脚架

2016-11-07岳振李唯睿

当代贵州 2016年12期
关键词:银奖摄影家贵阳

岳振 李唯睿

黄远达: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贵州省摄影家协会常务理事,贵州老摄影家委员会副秘书长。曾获贵州艺术摄影年度十佳、贵州摄影年度十杰、贵州摄影终身成就奖等称号。作品《渴望》在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国家环保总局举办的环境警示教育展获银奖。曾举办《老贵阳的记忆》个人摄影展。

摄影心语

摄影于我,已远不止爱好,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我看世界和让世界看我的媒介。

“我时刻提醒自己,用空白的心灵去看世界,让世界来打动自己。我很感激摄影带给我心灵的解放,踏入这片奇妙的天地,方知大千世界可藏于袖里乾坤。”

“回想起来,在我的摄影道路上,从对摄影的一见钟情到实现自己的理想,虽然尝尽了酸甜苦辣,也算过了一把摄影的瘾。”71岁的黄远达有一个充满现实关怀但也不缺诗意的摄影世界。

“在一声声的快门声中找到了世外桃源。”黄远达回忆起刚开始接触摄影的情景:“当在红色的暗房灯下第一次把一张张相纸放进显影液,在黑白影像魔术般出现的瞬间,我惊呆了!我仍能记起当时头皮麻麻的感觉。”

在黄远达家的墙壁上,挂着他的许多得意之作。其中一幅黑白照片的影调与温馨的家庭格调显得有些不协调。这张照片中,一个小男孩背着一个小女孩,提着塑料桶的手同时捏着一只有着长长把柄的瓢,小男孩的眼神,似乎在诉说着什么。

“偶然来到拍摄地,碰触到这个场景,瞬间我无法真正理解这种眼神背后的需求,”黄远达用“震撼”来形容他内心的感受。

这张照片拍摄于1997年,是贵阳市息烽县永靖镇河坎村上寨群众吃水困难的真实写照。

黄远达对当时的情景记忆清晰:河坎村上寨是海拔三干多米的苗族村寨,有四十多户人家,人口二百多人,以种玉米为主,全村只有一口由山泉水形成的“井”。这口“井”,实际上是一个洼坑,每逢干旱季节全村男女老幼都会提着装水工具到“井”边取水。水量很少,舀水装满桶要很长时间,而且挑回家放在水缸中要沉淀一夜才能饮用。

黄远达最初为这张照片命名为《哥哥,我渴》。后来,这张照片以《渴望》之名,获]999年云南园艺世博会(人与自然)全国摄影赛铜奖,2001年获中宣部、国家环保总局、国家广电总局“环境保护警示教育影展”银奖,2003年收录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呼唤绿色家园》一书。

获奖与声誉,显然不是黄远达痴迷摄影的最终目的。“我时刻提醒自己,用空白的心灵去看世界,让世界来打动自己。我很感激摄影带给我心灵的解放,踏入这片奇妙的天地,方知大千世界可藏于袖里乾坤。”

黄远达的工作,最初只是受命记录贵阳城市道路及建筑变化。他的镜头,其实就是书写贵阳城市变迁的一支笔。“贵阳市的城市建设发展非常快,随年纪的增长,我有点跟不上了。我只是一个记录者。”黄远达说。

“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关于过去和成长的记忆,在岁月中,有些东西你会遗忘、有些东西会褪色,随着城市的改造、扩大,一排排民居消失,一条条道路一座座的桥梁改造,我们记忆中的那些地方慢慢被淡忘。”几十年把镜头对准建筑,那些影像,已经烙印在黄远达的心里。

“天地之大,尽收方寸之间。人心之同,宛如天涯咫尺。”“向着阳光支起三脚架”,黄远达说,用照片记录“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是他的生活,也是他的责任。

猜你喜欢

银奖摄影家贵阳
高速通到我的家
“学”字的意义
找朋友
白居易写诗
黄山老年大学摄影家协会作品选登
摄影家胡小平眼中的锦屏
摄影家罗剑平眼中的锦屏
摄影家杨黎明眼中的锦屏
到底怎么回事
雨中普京(华赛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