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歌曲在歌舞电影中的叙事表意功能探究

2016-11-07薛蓓

新西部下半月 2016年8期

薛蓓

【摘 要】 本文以歌舞电影《dream girls》为例,分析了歌舞电影中电影歌曲和音乐的叙事表意功能。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即:电影歌曲参与角色塑造—具有表情功能;电影音乐参与直接叙事—具有台词功能;电影音乐间接参与叙事—具有伏笔暗示功能。

【关键词】 电影歌曲;电影叙事;歌舞电影;叙事表意功能

“歌舞电影”是一种“使音乐歌舞成为观赏的主要兴趣中心、音乐舞蹈进入叙事模式并成为叙事模式中的重要因素的类型电影”。[1]而电影中的歌曲却在歌舞电影音乐中处于主体地位。

一、电影歌曲参与角色塑造—表情功能

“音乐参与影片的情节发展,成为影片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包括刻画人物复杂的内心矛盾、表现人物之间的外部冲突。它能直接推动剧情发展、深化影片内容。”电影音乐中不论是哪种乐器的演奏,节奏的快慢,音频的高低,亦或是唱法的不同,都是影视表意系统的分支,通过某种情绪的渲染,唤起观众的情感共鸣,进而让观众深刻的去体会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深切的走进角色,这样一来,电影歌曲就在某种程度上完成了叙事的表意功能。

1、《Love u I do》

比如在电影《dream girls》中,Effie对男主角的表白歌曲《Love u I do》。音乐一开始,是小号和长号,萨克斯以及钢琴的合奏,架子鼓的鼓点带来整首音乐的节奏感。其中,号的声音最突出,号的音色给人以放松,带有一点城市的感觉,和钢琴搭配出爵士音乐的韵律:闲适,活泼,自然。音乐是一个四乐段形式,一,二,四段相同,三段与之独立。一段由两个乐句组成,是一个对立结构。第一个乐句的两个小句都是由低向高,再向低,回到主音,感情比较克制,听起来的感觉也是很平静的。第二个乐句的两个小句,一个是一直上扬,一个是由上至下,这样以来就与第一乐句形成呼应,因而完整统一了结构。

第三段也是两个乐句,是一个同意结构的段落。两个乐句基本上是相同的,只是第二句在一句的基础上升高了半音。句子总的来说是向上,回落一点,再向上,再回落一点,直到音乐的高潮部分,旋律一直向上爬,再加上音符刻意拉长长度,有酣畅淋漓的感觉。这段音乐很好的表达了演唱者的内心感受。

在一种极其欢快的音乐气氛中,开始了演唱者的内心表达,刚开始时是克制住的,欲语还休,在即将要说出口时,还是将话咽进肚子里去。当她一想到恋人的种种温存,终于还是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要将它倾泻出来,此时进入第三乐段,这里有一种一直在酝酿,积蓄的感觉,钢琴的快速流利的弹奏更像是心弦不停的摆动,在最后,也终于是冲破了心房,换作高声吼叫的狂野,将感情推向极致。

2、《Im not going》

《Im not going》这段音乐是在Effie被大家抛弃,面对自己心爱的人而无助哭诉。画面中的Effie与kirtis两头对立的位置,两束顶光将两人聚焦在空旷的舞台之上,更给人孤独感觉。音乐从Effie独唱开始,慢慢潜入小提琴的低音伴奏,犹如悲伤渗透进皮肉,将情感一点点带入音乐中。整个音乐也是积累情绪的过程,直到最后感情爆发。

第一乐段中,伴奏从无到有,完成一个由说到唱的转化过程,伴奏低沉,变化慢,给人以清冷之感。这段的伴奏主要是钢琴,下面是多个乐器不断出现又不断变换的伴奏,刚开始是小提琴,是一种寂静的伴奏,到这段小高潮时,钢琴突然以强音加入,但是编曲者仍然把这种情绪控制得很稳,没有越过“冷”的界限。之后又慢慢的放入大号,双簧管,继而是鼓和长笛,这样的编制显然是一种渐进方式的安排,大号的低回,到双簧管和小提琴的反复,再到鼓点对节奏的丰富,一直到最后由钢琴的滑音转进下一段,内容渐渐充实饱满了起来,情感一直都是在积累的状态。到第三段曲调上有了一点转变,更激烈,但是节奏还是没有变,依然是2/2拍,并且有两句与前乐段相似,使得它与前面十分统一,并且再次渲染气氛,在最后一句,音乐中加入了大鼓,沉闷,重的音色特点,让这种已经快要崩溃的感情加倍凝重。但是编曲并不忙着把痛苦推出去,他还要再次积累,到了第四段,节奏突然变快,成为4/4拍,在伴奏上是爵士乐的组合,钢琴随意,又不太和谐的演奏,表现出的是演唱者心乱如麻的状态,在画面上,Effie也正在竭力挽回感情,希望男主角让她留下,再次拥抱她。镜头中能看到无数镜子里反射出的两人纠缠身影,在视觉上也显得很凌乱而且压抑,把音乐表达的情感发挥的恰倒好处。

接下来一段,kirtis抛弃Effie落荒而逃,一个脚光照得Effie有些诡异,其实也正好说明她此刻有些癫狂的状态,她开始咆哮,用夸张的言辞来警告kirtis她绝对不离开。这段最后,一个拖长的旋律,加上急速的鼓声,再次渲染了这种不可遏止的悲痛欲绝,马上又在后面一句中爆发,一连串的积累和曲折,落在最后一段中得以宣泄,Effie声嘶力竭的演唱,使人为之动容,也感受到她那份对爱,对音乐的执着。

二、电影音乐参与直接叙事—台词功能

从剧作的角度来看,“电影歌曲需要借助浅显易懂的歌词增强其可读性,从而协助电影进行叙事”。[2]电影歌曲参与电影叙事也体现在歌词中,歌词的内容是对电影情节的叙述,也一定程度上担当了电影对白的功能,让观众在听到歌曲时便知道此时发生了怎样的故事。歌词的微言大义在此时就完成了叙事情节表达的功能。

1、《family》

在电影《dream girl》中,当CC宣布说为了能够进入白人音乐世界,不得不改变原来组合的编制,把长相更讨人喜欢的dinna作为主唱时,Effie完全不能接受这个事实,于是有了《family》这一段音乐。在这里,音乐作为故事一部分,主要承担的是台词的功能,CC通过这首歌,让Effie了解他们需要她的帮助和理解,没有她也不能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整首歌曲的音乐旋律优美简单,平静中又带有很浓的人情味,节奏平缓,情绪波动也不太大,听完以后很有一种被鼓舞和关怀的感觉,就像这段故事最后一样,大家相互拥抱在了一起。

音乐起始,是一说一唱,由小提琴伴奏,伴奏旋律很简单,只是在每句之后有一点点变化,起到了点化感情的作用。在前面这段中,一共有四个回合的问答,一个比一个情绪上来的激烈,却在最后化成一个渐弱长音,令人叹惋。这时的Effie走出了化装间,来到她熟悉的舞台,灯光柔和,正好为这首歌营造一个平静,柔和的环境。全景镜头中,CC从左边出场,哼唱着这首表达他对Effie的爱和希望Effie能够谅解的歌曲。接下来,dinna,lurell依次出场,走到两人身边一同合唱副歌部分,力度渐强,加大了音乐的感染力。整个片段充斥着爱的味道,再加上摄像机缓慢,平稳的旋转拍摄,使得音乐中的运动感得到很贴切的传达,这一段,摄影机和音乐旋律的配合可以说是起到像油画家一样的表现形式。

2、《It is all over》

当Effie发现自己的位置被kirtis无情的以另一个人代替时,她简直气急败坏,和在场所有人来了一次正面交锋,《It is all over》这首歌一直都萦绕着紧张,烦躁的情绪,直到退场也没有减弱或者爆发过。正因为音乐扮演的角色是台词,所以伴奏并没有很丰富,贝司,架子鼓,小号都在诠释着这段争吵的激烈的节奏,音乐一直以很弱的姿态呈现。在演唱方面,一直都是一对一的形式,一共有八个回合的争执。

刚开始,音乐一直是一种虚势待发的状态,和kirtis,dinna两个人分别和Effie对峙,这可以算为音乐的第一个乐段,叙述的是kirtis指责Effie小气,迟到,而Eiffe却很直接的拆穿了他的这些谎话,引发她和XX的争吵,音乐进行到这里一直都比较平。

接下来lurell闯入镜头,音调升高半调,增强影片紧张感觉,矛盾上升,这是第二乐段,相对一段来说更激烈,愤怒。第三乐段又将激动的情绪拉了回来,让观众简直是坐立不安,对音乐的期待也达到高潮。这一段有3个乐句,分别是kirtis,CC,和新成员与她的交锋。这段音乐伴奏力度更强,变化也比较丰富,其中还有一次变调,又一次的催化冲突,也让Effie情绪越来越不能控制。

最后一段里,5个人将Effie包围,一种围困、攻击的姿态将Effie逼的走投无路,此时音乐又一次变调,到达了音乐最激扬的部分,让人屏住呼吸关注舞台上的一举一动,但是这种激扬马上又被大家的疲惫而代替,纷纷离开了Effie,音乐也戛然而止,这种突然使Effie猝不及防,也瞬间升华了Effie的痛苦。镜头语言在这一段里非常流畅,通常使用的一个长镜头摇向下一个人物,其中穿插着一些长镜头交代了舞台上的位置关系,使人一目了然,还有一些音乐和动作的巧妙搭配,也让影片有了音乐律动感,当音乐最后部分和声时,导演也安排5个人站在大舞台,将Effie逼到一个小台去,这样的调度令观众一下就能感受到Effie此刻水深火热的境地和大家对于Effie的强烈不满。

三、电影音乐间接参与叙事—伏笔暗示功能

在这部电影里,导演还将音乐看作一种表达主题的方式,在画面之后操纵着思想的键盘,指引我们发觉故事内涵。“所谓暗示,即不去指明它,而是靠人自己去理解。这种暗示带有寓意性,是先于其他元素而预先设置即将发生的叙事基调,引导观众的情绪,通常将暗示性的音乐运用在场景、情节即将发生转变之前。暗示性的音乐将观众置于无所不知的“零聚焦”地位。叙事主体有意利用音乐来泄露秘密,将观众预先带入下一个场景或者情节,观众比情节中的人物提前预感到即将发生的事件。”[3]

1、《Fake your way to the top》

在电影《dream girls》中,《Fake your way to the top》这首歌是组合第一次能有机会站在舞台,虽然还是伴唱形式,但是已经向成功靠近了一大步,歌曲名字也暗示这个组合从默默无闻走向成功的必然性了。刚开始时,音乐是钢琴独奏,3人在幕后看着jimmy演唱,紧接着jimmy让他们尝试着合唱,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摇镜把他们拉到了台前,喝彩声阵阵,预示着他们的表演生涯从此拉开帷幕,音乐也变得热情洋溢,有一种进行式的感觉。

在画面上我们也可以看到,从舞台移出,进入生活,一行人告别家人,搭上开往光明前程的客车,经过了无数地方,日以继夜的奔波,其中有个画面值得注意,就是在茫茫麦田之中,一位黑人少女还向他们挥手道别,其实这也是间接提示一行人离开黑人音乐,向白人音乐进军的野心。当然,在当jimmy主动去找lurell时,被一位黑人大婶挡住,也说出了当时黑人音乐的无奈现状:“youre not welcome in Hollywood!”这让jimmy灰心得又调头离开,在后面我们也看到刚开始没有改头换面的jimmy并不受白人欢迎,甚至连表演的机会都没有了。在这里,lurell就是白人音乐世界的化身,jimmy给她投以爱慕的眼光,希望能够得到她的青睐,两人在这段戏中互相传递着暧昧的眼神,镜头也一直是对着他们目光正反打,jimmy甚至跪在他面前向她歌唱,以博她心,事实是他做到了,可是他却不愿意放弃自己的老婆,也就是黑人灵魂音乐的化身,这也为之后他身败名裂而自杀埋下了伏笔。

2、《When I first saw you》

再例如,故事进行到了几年之后,kirtis有了一家黑人音乐公司,dreamgirls组合在不过问她的想法而擅自安排她去演埃及艳后。这时,kirtis唱起了《When I first saw you》这首歌,歌词如下:“当我第一眼看见你,我说天啊,你就是我的梦,当我越来越糟糕的时候,我需要一个梦,然后我遇见了你,所有男人都梦想拥有的梦,谁相信有天竟可以实现。”音乐曲调很平,基本上就没有什么感情,这正是作者的用心所在,因为事实上,kirtis确实对dinna不单纯的是因为感情,而是为了自己的荣誉和理想,歌词里也说的很明白。他一直都在控制着所有的人,听从他的安排,他只相信自己的力量能够给别人带来快乐,所以dinna才会说出那句“也许你根本不了解我”,这首歌是kirtis为自己的辩护,但是导演却用镜头语言无情的揭露出他的真面目。

镜头从kirtis主观视角出发,dinna在灯光下美艳绝伦,各种惊艳造型让她看起来就像一只高高在上的孔雀令人瞻仰,冷冷的灯光下是她秀气的脸。她美的令人憔悴,但是她只是受kirtis控制的,没有自己表情的模特而已,她没有了自我,没有了世界,她的一切都为kirtis的梦工厂而运转,这样的人失去了灵魂,失去了做人的权利和自由,难道这真的是爱么?导演用一种讽刺的镜头语言,将kirtis狠狠的批判了一番,直接且间接的反映出了电影中的矛盾—梦想和现实之间的鸿沟:商业化让音乐灵魂死亡,只有噱头才是最重要的。

3、《Family》

当导演第二次用《Family》这首歌时,同样的音乐,却承载着截然不同的信息,令人唏嘘。组合成员在kirtis的操控下,已经与她们梦想渐行渐远,变成不折不扣的偶像歌手,没有了当年的轻狂和活力,站在舞台上,已经是老练沉着,台下人为之疯狂嘶吼,她也莞尔一笑,淡然回谢。当年那个为能和偶像一同表演,即使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合唱觉得却疯狂得手舞足蹈的dreamgirls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在台上轻松应付的三个American idols。

这首歌出现在jimmy疯狂还击kirtis对他的压制,甚至在台上以脱裤子嘲讽kirtis,结果落得个人财两空之后。“were a family,like a giant tree”歌词是那么感人,可是走到现在,大家已经四分五裂,分歧也越来越大,可台上三个人还被蒙在鼓里,只有台下的CC感觉到了事态的严重性。

同一首歌,听起来却让人辛酸,焦虑,备感前途不明。尤其是一个画面,CC坐在观众席中,周围的人都沉浸在三人优美歌喉中时,只有CC默不做声,呆呆的坐在那里,眼神沮丧失落。“we are growing free”这句歌词更是刺痛了他和jimmy的心。歌曲快结束之时,音乐更是变得有些诡异,镜头中你能看到CC低头沉思,jimmy愤怒的眼神,高高在上处于领导地位的kirtis,还有背对镜头的dinna—这样的镜语,正好说明了几个人的浑然不知。所有的一切,都暗示着故事接下来的急速转折发展,也就是CC的毅然离开,和jimmy报复性质的死亡。歌曲的恰当运用,使故事主题又一次鲜明的表达出来。

《追梦女孩》是一部歌舞电影,它的成功离不开电影中歌曲的成功。“电影歌曲不仅在电影内部承担了不可缺少的符号意义功能,而且电影歌曲可以‘歌不附体单独存在。”[4]那么从某种意义上来看,电影歌曲甚至比电影本身更具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郝建.影视类型学[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8.

[2] 王建设.试论电影音乐在电影剧情发展中的作用[J].电影文学,2009(16).

[3] 孔朝蓬,王珊.电影音乐对影片情节叙事的构建[J].文艺争鸣,2010(6).

[4] 刘小波.电影歌曲与电影叙述—兼论电影歌曲的文化意义[J].四川戏剧,2016(5).

【作者简介】

薛 蓓(1986-)女,陕西西安人,香港中文大学硕士研究生,西安外国语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影视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