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广西壮族师公戏的演变

2016-11-07廖梦溪

新西部下半月 2016年8期

【摘 要】 本文介绍了广西壮族师公戏的起源及发展历程。认为,师公戏是广西壮剧的一种类型,对壮族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有较深的影响。其起源于壮族民间巫文化和中原傩文化,并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其他民间文化要素,最终从师公宗教祭祀活动中脱离出来,发展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师公戏不仅丰富了壮族地区农民群众的农闲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师公信仰在壮族地区的传播。

【关键词】 广西壮族;师公戏;演变过程

广西壮族师公戏早期称为“唱师”或“跳师”,在广西分布广泛,遍及桂北、桂中、桂南等大部分壮族聚居村落,是一种重要的民间艺术形式,在壮族群众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壮族师公戏的起源

在广西学术界关于壮族师公戏的起源问题,一般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其来源于中原傩的发展继承。顾乐真认为广西师公戏是中原傩文化地方化、民族化的结果。[1]另一种说法认为壮族师公戏是古代巫的演化发展。胡仲实认为师公戏的起源主要来源于巫。[2]本人认为,壮族师公戏的来源与傩和巫都有一定的联系。

从“师”和“巫”的关系来看,广西作为一个民族聚居区,环境闭塞偏僻。师公戏的形成,除了受到其他民族的影响外,主要还是壮族古巫文化的自然演变。

据《邕宁县志》载:“乡间则于元宵前三日举行春傩,演尸公,其喜若狂”。[3]可见,在广西地区盛行的“师”与古代中原地区盛行的“尸”有着密切的联系。尸,也是巫的一种,都是通过歌舞表演从而达到娱神的一种表现形式。“倾舞于宫,酣歌于室,时谓巫风”(《尚书·商书·伊训》),由此可见,殷商时期的巫除了通过歌舞达到娱神的作用,也有了一定的娱人功效,通过歌舞形式给统治阶级取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师公戏”就是由此发展起来的。

在广西绝大部分地区,师公常被称为巫。清乾隆年间的《象州县志·习俗迷信篇》载;“过火炼,建神坛、跳神皆巫师所为者,祭丧之家皆延用巫者。”[4]上述的活动都是师公做法时所共有的。

另外,从“师”与“傩”的关系来看,据商周文献记载,中原傩巫活动历史悠久,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这在《周礼》以及唐、宋许多文献中均有详细的记载。如《周礼·夏官》中记载:“方相士,狂夫四人。方相士。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难(傩),以索室驱疫。”[5]傩是古俗,当地俗称“跳神”,是中原地区以驱鬼逐疫、酬神纳吉为目的一种仪式活动。

自古广西就被称为百越,与中原的交往主要开始于秦朝时期。秦始皇统一中国时,中原汉人随着军队的进入而开始大量迁徙岭南并在此定居。中原地区与岭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从此以后日益密切,古傩也是在此时传入岭南地区并发展起来的。

从傩祭逐渐发展到壮族师公戏经历近千年历史。古傩在进入岭南地区之后,迅速与当地的文化习俗融合发展,并逐渐出现了信奉“三元教”的师公群体成为了祭祀仪式中的主持者。在进行仪式的过程中,师公为了增强仪式活动的观赏性以及丰富傩祭手段,将民间歌舞与祭祀活动相融合。据清康熙八年《平乐县志》载:“(壮人)子大娶妇…问与夫野合,觉有娠,乃密告其夫作栏,遂延师巫,结花楼祀圣,母亲族少男少女数十百人,歌饮号叫。”[6]师公歌舞就是从民间歌舞中发展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形式,并被称为“跳师”。清梁廉夫写的《竹枝词》中有:“遥闻瓦鼓响坛址,知是良辰九九期;三五成群携手往,都言大社看跳筛。”至清代末年,“跳师”才逐渐从师公活动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一种歌舞形式。自此,师公戏才完成其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成为一种风格独特的地方戏剧。

因此,壮族师公戏的起源既有壮族民间巫文化的影响也融合了中原傩文化的因素,是多元文化互相影响融合的结果。

二、壮族师公戏的发展历程

师公戏是由师公歌舞发展而来的,师公戏最初是由师公来表演的,戏的内容也多和祭祀活动中内容有关。

壮族师公戏早期是傩祭中跳神活动的一个重要部分,由师公负责表演,在其逐渐发展过程中为了吸引观众,歌舞表演中穿插一些叙述性、有故事情节的节目,如《唱三元》、《唱四帅》、《唱雷王》之类。[7]自此,师公歌舞表演开始有了具体的人物和故事,这为师公歌舞发展成师公戏奠定了基础。师公歌舞在发展过程中开始从宗教祭祀活动脱离出来,变成了一种独特的戏剧形式,并出现了把民间故事和英雄史诗作为唱本的戏剧形式。《壮族简史》中记载了清同治年间贵县贺山村出现了较为专业的唱师。[8]

早期的师公戏与宗教关系密切,师公戏没有从师公歌舞中脱离出来成为独立的戏剧形式。

1、师公和演员没有区分

早期的师公一方面是宗教活动的主要参与人,另一方面也是师公戏的表演者。师公戏在初期阶段,师公即是演员。师公戏发展阶段,由于内容的不断丰富,规模的扩大,师公已经不能担任全部的演出工作,于是开始向外扩招学徒充当演员。

2、师公戏早期并没有完全从师公祭祀活动中脱离出来

早期的师公歌舞只是师公宗教祭祀活动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如在进行丧事仪式时表演的二十四孝的故事,在求雨祭祀中演雷王及冯三界、冯四、冯远的故事等等。[9]

师公歌舞从简单的表演向故事性发展,这是师公戏逐渐形成的过程。

师公歌舞作为宗教祭祀活动的一部分,其最初的目的就是娱神和酬神,随着历史的发展,神的观念逐渐动摇,为师公戏的创新发展创造条件。师公戏与宗教仪式的密切关系既是其形成的基础也是制约其发展的根源。这也是师公戏作为一种特殊的民间艺术,与其他民间歌舞的最大不同。

1851年在洪秀全的领导下爆发了太平天国起义。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教”禁止信徒信仰其他宗教,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师公信仰和活动,同时这也有利于师公歌舞与宗教活动的分离。这一发展变化使得师公歌舞在内容和表演形式上得到较大的发展,不再单纯地为宗教活动服务。创作出了由民间传说故事改编的如:《莫一大王》、《四姐下凡》等。[10]

由于演出形式变化和规模的扩大,师公戏开始吸收更多的民间故事传说来丰富自己的内容。开始出现根据汉族传说改编的师公戏,例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等。

三、结语

师公戏作为广西壮族地区所特有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起源于壮族民间巫文化和中原傩文化,并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其他民间文化要素,最终从师公宗教祭祀活动中脱离出来,发展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师公戏不仅丰富了壮族地区农民群众的农闲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师公信仰在壮族地区的传播和影响。现阶段,师公戏作为壮族传统文化应该受到我们更加的关注和重视,在文化遗产传承上受到足够的重视。

【注 释】

[1] 顾乐真.从“古傩”到师公戏[J].民族艺术,1986.1.

[2] 胡仲实.广西傩戏(师公戏)起源形成与发展何题之我见[J].民族艺术,1992.2.

[3] 地方志编写委员会编.邕宁县志.1988.74.

[4] 蒋曰莱编.象州县志.乾隆二十九年.

[5] 周公旦.周礼.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

[6] 陈光龙编修.平乐县志.清康熙八年(1669).

[7] 郭秀芝.广西师公戏纵横谈[J].民族艺术,1988.4.

[8] 《壮族简史》编写组.壮族简史[M].民族出版社,2008.138.

[9] 蒙光朝.壮师剧的三个历史时期[J].民族艺术,1988.3.

[10] 莫社光,梁丽蓉.从师公到师公戏[J].民族艺术,1992.1.

【作者简介】

廖梦溪(1991-)女,广西百色人,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民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