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村寨演绎“山乡巨变”
2016-11-07付松
付松
“迂回曲折上云端。一路青山绕凤鸾,莫道穷村无首创,推行天下校中餐。”2011年3月,一次“免费午餐计划”的网络行动,让黔西县中建乡红板村走进了全国视野。
红板,因贫穷落后而让人熟知。
2015年9月,毕节市委副书记李建在全市精准扶贫现场推进会上指出,“红板村位置偏远,但是干部群众不畏艰苦,坚定信心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的脱贫致富路,为全市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样板。”
红板,因示范效应而引人瞩目。
红板的美丽转身,是贫困山区践行精准扶贫模式的一个缩影,更是发展理念更新、干部作风转变、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刻体现。
思路求“变”:一改过去等靠要
中建乡,全省100个一类贫困乡镇之一。
红板村,贫困程度在整个中建名列前茅。
“过去村民住茅草房、穿破衣裳、吃洋芋饭、睡树叉床。”红板村党支部书记瞿开维说.究其贫困原因,除了环境比较恶劣,就是百姓听天由命。
道路不通,信息不畅,生活不富,让红板百姓吃尽了苦头。
“要改变红板村以及中建乡的落后面貌,必须从改变干部群众思想观念着手。”2013年,唐宝书履新中建乡党委书记,-就开始谋划如何打好这场脱贫攻坚战。
上任之前,县领导鼓励他说:“中建乡边远而不边缘。希望你在那里能做到思想不边缘、成绩不边缘、业绩不边缘。”
摆在唐宝书面前的路只有一条——静下心来思考、沉下身去实干。
通过他和班子成员的无数次深入调研、集中谋划,中建乡总结提炼出“不甘垫底,敢于争先;不甘贫穷,敢于拼搏;不甘平庸。敢于担当”的“中建精神”.中建的发展从此有了精神动力。
通组路、连户路;院坝硬化、农网改造;饮水工程、农村电商……一个个真真切切的变化,落实在政府的行动上,甜蜜在群众的心坎上。
2012年以来。红板村在扶贫工作中累计投入资金1127.4万元,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人均纯收入从4年前不足2000元提高到现在的5800元。
作风求“实”:提振干部精气神
3月15日,在持续不断的掌声、欢呼声和鞭炮声中,红板村占地70亩、总投资2000万元的易地移民安置项目隆重开工。
“国家将这一惠民工程落实到红板村,是我乡脱贫攻坚进程中的一场及时雨。”唐宝书说,中建乡党委政府将不遗余力地协调、指导好项目实施中的重点环节和难点问题,把安置点建成质量可靠、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的居民区。
这种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既体现了理想与信念,也体现了勇气和责任。
毕节市委书记陈志刚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有激情、有热情、敢担当,但要多用脑、多学习”。
然而就在几年前,“稳住不出事,大旗不倒就是目标”还是中建乡一些领导干部的工作目标。
要改变这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状态,必须提振领导干部精气神。
与其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乡党委、政府班子成员身体力行、率先垂范,通过领导遍访、结对走访、深入群众、广泛宣传等形式,树立了干部形象,密切了干群关系。
经过不断总结,中建乡提出“1234”(即一个认识、两个统一、三个保障、四项精准)的工作措施,平稳而扎实地推进了易地扶贫生态移民搬迁工作。
——充分认识易地扶贫生态移民搬迁工作是事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全乡在2020年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的重要举措。
——做到统一思想和行动、统一部署。
——做到阵地保障、措施保障、跟踪落实保障。
——做到对象精准、入户签订协议精准、安置点选址精准、规划确定精准。
目前,中建乡共签订易地搬迁协议245户,1041人。其中红板安置点106户,451人。
产业求“准”:认准病因拔穷根
走进红板村,村口“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的红色标语格外醒目。
在唐宝书看来,要做到精准扶贫,必须知道每一个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和贫困原因。在红板村村委会,115个贫困户、486名贫困人口的信息全部制作成档案,每一个贫困户都确定一名干部“一对一”帮扶,计划脱贫的日期就贴在档案桓的玻璃上和贫困户的大门口。
户户有产业、户户有项目,这是红板村实施精准扶贫工作取得成效的重要举措。
养鸡、养羊、养牛、种植药材、做电商等,每一个贫困户都可以结合自身实际选择扶贫项目。
沿着通村公路进入红板村,“生态畜牧业养殖基地”“特色生态养殖基地”“冷凉蔬菜基地”“中药材基地”不断映入眼帘,产业发展风生水起。
由于有合作社、企业、能人大户带动,红板村通过“先建后补、以奖代补”模式,调动了农户发展的责任意识,放大了资金效应,提高了扶贫效益,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产业脱贫路子。
“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在决胜小康的过程中,红板塑造了一个典型、走出了一条新路。下一步,我们将严格包保责任制、严格部门职责、严格督查考核.合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搬迁工作。”黔西县委副书记、县长杨汉华说,黔西县委县政府将继续坚持集特色产业、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生态休闲旅游开发为一体的发展模式,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确保全县山区贫困群众能在2020年与全国人民实现同步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