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家庭走出了自信的“洪荒少女”
2016-11-07游游
游游
今年的里约奥运,中国选手傅园慧,因为答记者采访时,其率真朴实的言语和夸张的表情而被全世界奥运观众所关注。获得铜牌后,在镜头前,她没有感谢这个感谢那个,没有握紧拳头狠下决心,更没有略表歉意说自己没有发挥好,而是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自信、快乐而纯粹。让人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运动员。
傅园慧成名于2011年的世界青年游泳锦标赛,在此次比赛中,她夺得100米仰泳银牌,并在随后的全国游泳锦标赛上夺得金牌;2011年七城会上,傅园慧夺得4×100米自由泳接力金牌;2014年1月31日,在澳大利亚举行的五国游泳对抗赛女子50米仰泳中,傅园慧获得冠军;2014年仁川亚运会获100米仰泳冠军;2015年8月6日,第16届喀山世界游泳锦标赛女子50米仰泳冠军,这是她第一次取得世锦赛冠军。
北京时间2016年8月9日,在里约奥运会女子100米仰泳决赛中,傅园慧以58秒76的成绩夺得铜牌。
培养这样一个不耀眼却很努力,不是第一却永远乐观,不那么美丽却让人舒服的孩子,傅园慧的父母私藏了什么育儿经?
宽松的家庭氛围
傅园慧的家庭氛围非常的宽松、快乐。父母关注女儿的健康、接纳女儿的个性、尊重女儿的发言权,当女儿情绪低迷的时候,父母会积极寻求办法帮她解压,当女儿取得成绩的时候,他们也会鼓励她勇往直前坚持到底。这使得傅园慧的内在更自信,也更多地享受成长本身和一次又一次战胜自己的快乐。
傅园慧的父亲从事运输业,喜欢游泳;母亲是一家酒店的员工,喜欢羽毛球。而傅园慧成为一名专业的游泳运动员,并不是因为父亲喜欢游泳就要求女儿去练游泳。傅园慧在5岁那年得了哮喘,父母跑遍了杭州的各大医院,最后抱着减少傅园慧哮喘病复发的念头,让她参加了游泳培训班。他们并不在意女儿的成绩,最看重的是女儿的身体健康,即便到了傅园慧屡获殊荣之时,父母对她的叮嘱也是要快乐比赛,不要搞得压力很大。
在傅园慧去里约前,父亲对她说:把自己的水平发挥出来就好了,什么样的成绩都可以,当然了,如果能把全国纪录破掉是最好了。
像朋友一样的相处模式
父母看着女儿训练太累、受伤的时候,就说不行就不练了,回家算了,傅园慧就会“教育”父母不要“捣乱、不要拖后腿”。这时候,他们就会跟女儿天南海北地聊天帮她缓解压力。
在里约奥运会预赛之前,父母和傅园慧一直通过微信聊到夜里3点多,他们通过这样的方式给她减压。
对于傅园慧来说,父母更像是闺蜜、蓝颜。从小,父母就把她当成朋友,家里每天都嘻嘻哈哈的。正是因为这种平等得像朋友一样的亲子相处模式,成为傅园慧的精神支柱,让她面对挑战越挫越勇,化压力为动力。
对女儿的理解和接纳
虽然有天生的快乐因子,但傅园慧的爸爸还是鼓励女儿能怎么开心就怎么开心,因为训练都已经那么辛苦了,不要背上太多压力。尤其是遇到奥运会这样的赛事,傅园慧的压力其实还是很大的。
突然成为网红,父亲对傅园慧的反应也很是理解,在他的眼里,傅园慧是个纯真的孩子,不会想要不要含蓄收敛,所以,他支持女儿,开心就应该表露出来。
对于傅园慧的父母来说,女儿的压力即使不说,他们也能感受到;女儿的性格,即使有时不能被人接受,父母仍然无条件支持女儿坚持做最真的自己。他们对女儿的理解、支持、全然接受,让女儿觉得不管在外面遭受什么,都有一个温馨的家为她遮风避雨。这样的爱会让女儿在成长的路上一往无前,最终成为她自己。
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
当媒体问起她的训练情况的时候,傅园慧曾说过这样一句话:“鬼知道我经历了什么!我真的有时候都感觉我已经要死了,我当时的训练真的是生不如死。”但是她都坚持下来了。
对于这些,父母从未跟外界提前过,他们更多的只是默默地陪伴着。傅园慧从小在省内、全国南征北战,甚至连奶奶也是一直跟随左右,给她打气,在生活上给予照顾。
傅园慧的学校对“运动员学生”很重视,还为她专门制定了单独的教学计划,学制延长至6年,也降低了课程的难度,并设置了网上远程教学课程和弹性学时。虽然很辛苦,但是傅园慧却把自己的工作和学习安排得很妥当,没有因为一方而耽误另一方,她两头都抓得很紧,训练和学习两不误。
培养读书的好习惯
在乐观真实活泼之后,其实,傅园慧也有静的一面。她很喜欢读书,这是从小养成的习惯。她可以在房间里,不说一句话,就只看书,沉浸在书的海洋里。她看的书很“杂”,包括漫画,也包括《孙子兵法》《易经》,她觉得这些经典能够提升自己。
书读得多了,胸襟自然宽阔、承压能力更强、应变能力更快,思维更敏捷。傅园慧总是那么语出惊人,她的语言智慧跟她喜欢读书的习惯是分不开的。多读书让她拥有更多的智慧。有一次在采访的时候记者让傅园慧举个例子,傅园慧用手做出了个拿着栗子的样子说:“栗子?没有了,被我吃了。”虽然有点无厘头,但是却很好地把不方便回答的问题引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