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老人晚年生活质量满意度研究

2016-11-07王慧博范佳瑜

河南社会科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晚年生活程度老年人

王慧博,范佳瑜

(上海政法学院,上海201701)

城市老人晚年生活质量满意度研究

王慧博1,范佳瑜2

(上海政法学院,上海201701)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城市老人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晚年生活质量影响着老人的幸福感,通过对城市老人晚年生活满意程度及影响因素的实地调查,可以了解城市老人总体生活情况与生活质量。通过对于物质与精神等方面生活满意度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发现目前城市老人总体生活满意度较高,对于目前晚年生活状况比较满意。在物质生活方面,多数城市老人享有退休金,目前的退休收入可以满足物质方面基本需求,总体物质生活水平较高。精神生活方面,城市老人对于精神生活满意程度低于对于物质生活满意程度,部分老人认为社区在物质建设、娱乐活动种类与数目以及社区服务等亟须需改善。调查数据表明,对城市老人生活满意度产生影响的主要有个人因素、物质因素与精神因素等。因此,提升城市老人生活质量应通过改善物质生活水平与提升精神生活质量等途径来实现,具体为改善小区设施建设、增加小区娱乐活动数量与种类、组织丰富的集体活动等,从物质、精神等方面实施具体有效的措施切实提升城市老人的生活质量。

城市老人;晚年生活;满意度

一、引言

我国目前60岁及以上的人口约有1.78亿,占总人口比重13.26%。65岁及以上的人口数量大约为1.19亿,占总人数8.87%[1]。我国第一部老龄事业发展蓝皮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中指出,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老龄人口数量达到1.94亿,比2011年增加891万,占总人口的14.3%[2]。与2010年人口普查的数据相比,上升了1.04%。根据联合国最新的人口数据预测,在未来30年里,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将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60岁及以上人口的年均增长率将达到16.55%。2040年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将至28%,2050年,60岁及以上老人所占比例将会超过30%,中国社会即将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同时,我国老年人的高龄化趋势同样较为明显,目前我国高龄老人以每年5.4%的速度增长,据估计,到2020年,高龄老人总数将达到2780万[3]。不断上升的数据进一步表明我国老龄人口在不断增加,人口老龄化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面对不断上升的老龄人口数量,如何确保老人晚年生活质量以及提升其晚年生活幸福指数成为重要而严峻的问题。

在城市,老人的物质生活基本有着较高程度的保障,但在精神生活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并亟须完善。家庭规模在不断缩小,年轻人生育观念的改变以及生活、就业等方面产生的压力导致子女与老人的家庭关系变得紧张。同时,由于城市建设进一步完善以及人与人之间社交方式的改变,邻里关系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淡漠,这也进一步导致城市老人在精神生活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因此,如何在物质需求基本得到保障的前提下提升城市老人精神生活质量及满意度,使得城市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度过一个快乐、幸福的晚年是城市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二、文献回顾

随着城市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城市老人的生活质量逐渐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4]。城市老人的生活质量是社会文明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关注并改善老人的生活质量,提升其晚年生活满意程度,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5]。人们逐渐开始关注经济发展之后老年人的幸福感问题,即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是什么以及怎样才能提高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6]。生活满意度是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心理参数,它和主观幸福感一起最终标明了个体生活质量的基线[7]。事实上,生活满意度某种程度上作为一种主观心理感受,并不完全由客观生活环境和生存状况简单决定,它同时受到个人微观社会心理机制的调节[8]。老年人随着身体的衰老以及晚年工作、生活环境和经济条件的改变、家庭结构人际交往的变化等,都将会给他们的心理状态,尤其是生活满意度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研究分析影响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相关因素,并采取相应措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对促进老年人“健康老化”具有重要的意义[9]。

(一)影响城市老人晚年生活满意度的因素

对于城市老人的晚年生活,学界已经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且成果显著[10]。陈世平等人通过对天津城市居民生活满意程度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乐观、自由、满足、离异、娱乐等因素与生活满意度显著相关。郭晋武的调查研究表明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满意指数(LSIA)得分为13.07±3.43分,老年人对经济状况满意、对个人健康状况自我评价好、抑郁症状轻及有较多亲密朋友者,其生活满意指数就高,反之则低[11]。姚本先等人认为,在客观因素方面,家庭、工作环境、生活事件、社会关系等因素与退休老人的生活满意度相关;主观因素包括价值观、认知因素、自我概念等其他人格因素。项曼君等对北京市2543个老年人调查表明北京市老年人总体生活满意度在中上水平;影响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前5个因素是健康自评、家庭和睦、经济够用程度、心境和受教育水平[12]。陈志霞对武汉市568位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不同社区、不同年龄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而不同性别和婚姻状况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则不存在显著差异。经济状况、身体状况、是否参加体育锻炼、购物便利性、外出频次、邻里交往、心理倾诉、群体活动等因素都会明显影响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13]。老人群体属于弱势群体,随着其年龄不断增加,他们的健康状况、经济来源、社会地位等方面都会不同程度地下降,生活质量也可能随之下降。以往学术界对于城市老人生活质量的关注多数集中在客观物质方面,而忽略了主观精神层面。杜瑞红、董莉萍对吉林市484名社区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调查表明影响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因素是经济收入、心理状况、健康自评、行动能力、消极感受、食欲等[14]。朱宝峰、朱琳对广州市121名老年人的随机调查表明,老年人生活满意程度较高,影响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指数的主要因素为营养状况、孤独感、家庭结构、商品需求、面向未来、社会地位变化等[15]。

(二)影响城市老人晚年生活满意度的因素结构

近年,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对于城市老人生活满意程度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成为老人生活质量研究的热点部分。部分学者从某些特定因素出发,探究特定因素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同钰莹研究发现,亲情感对于老人的生活满意度影响较为重要。孙飞研究发现,不同维度的社会支持可缓解老人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产生的压力与不悦,从而间接提升其生活满意度。刘艺敏、朱炎等对上海市闸北区和普陀区823名老年人的调查结果显示,对生活感到满意的占68.7%;健康自评、婚姻状况、家庭关系、经济收入、负面事件、孤独感是影响生活满意度的主要因素[16]。也有学者研究特定区域、特定群体的老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陶国枢等人通过对退休老干部研究发现,经济因素、心理因素及身体健康程度对于老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较大,合计贡献率超过90%。冯晓黎等人的研究表明,经济收入、婚姻家庭情况对于老人生活满意程度有重要影响。李德明等人对北京市老人相关数据研究得出,总体生活满意程度受到具体满意度的直接作用,一般人口学变量与客观因素通过作用于具体满意度因而对总体生活满意度产生影响。罗敏在理论上说明影响老年人日常生活满意度的因素可能有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经济状况、身体健康状况、精神状况、婚姻状况、日常生活功能、社会交往等[17]。金岭对上海市老人相关数据研究后发现,老人对于生活的主观感受是影响其生活满意程度的重要因素,因而对于老人的主观评价——经济状况与健康状况的自评也成为影响老人生活满意程度的主要因素。

目前,尚没有学者具体分析各因素对城市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而本研究将影响老人生活满意度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并运用逐步回归法,清晰地展现出各因素对城市老人晚年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并探析改善城市老人生活质量、提升生活满意度的有效途径。

三、调查情况汇总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法与访谈法相结合的方法,以城市退休老人为调查对象展开调查活动。调查发现,城市老人的生活满意度水平总体较高,对生活感到满意的比例高达86%。在影响老人生活满意度的个人因素方面,受教育程度、婚姻状态、身体健康程度、子女数目以及退休收入等,不同的城市老人生活满意度存在差异。在各种受教育层次中,最高学历为初中及以下的老人对生活感到满意的比例最低,受教育程度为大学及以上的老人对生活的满意程度则最高。有配偶同住的老人生活满意度普遍高于离异或丧偶的老人。健康程度对于老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较为显著,身体健康的老人生活满意度较高,身体状况一般或较差的老人的生活满意程度较低,二者具有较强的相关关系。子女数目较多的老人生活满意程度略高于子女数目较少的老人。退休收入是影响老人晚年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影响因素,老人生活满意度随着收入水平的提升而升高,而城市老人的生活满意度在不同性别之间并无显著差异。

多数老人对于晚年生活总体情况持有较高的满意度,但也不乏部分老人对于目前的生活状况不太满意。老人对于目前物质生活满意程度较高,经济需求多数能够得到满足,基本无须为经济状况担忧。对老人物质生活满意度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社区建设、住房面积等;多数退休老人对于物质生活方面总体满意度较高,也有部分退休老人表示,目前所住社区内卫生状况以及医疗水平、医疗制度等方面应改善,应根据老人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制定更加适合老人的政策。老人对于精神生活的满意程度略低于对物质生活的满意程度。影响老人精神生活满意度的因素可归结为三个方面:娱乐活动、人际交往与社会支持。对于新兴的适合老人的娱乐方式,例如广场舞、健身操等,部分老人对此持有较高的评价,并积极参与其中。无论选择哪种娱乐方式,多数老人都有自己长期坚持的固定娱乐方式,也有一些老人表示应增加小区内适合老人娱乐场所的数目及娱乐活动的种类。人际交往可表现为与家人的沟通及与朋友的相处,人际交往对于老人精神生活满意程度的影响较为显著。此外,社会支持也是精神生活满意程度的影响因素之一。

问卷回收后,笔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通过统计、整理得到的数据,分析数据反映出的情况并探究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根据实际情况并结合城市老人自身特点与实际生活情况进行分析归纳,进而总结出提升城市老人生活满意度的途径。

四、城市老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个人因素主导性地影响着城市老人的晚年生活质量

1.学历程度与老人晚年生活质量成正比

通过将“受教育程度”与“晚年生活满意程度”两个变量进行等级相关检验可知,P=0.004<0.05,得出受教育程度即最高学历是老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老人生活满意程度与老人的学历有关。学历不同,对晚年生活的满意程度也不同。调查结果显示,最高学历为大学程度(包括本、专科)的城市老人的生活满意度要略高于受教育程度为高中及以下的老人,如表1所示。不同的知识面、不同的教育经历导致老人对晚年生活满意度的认知与态度存在差异,进而老人看待问题、处理事情的方式也不同。等级相关研究进一步表明,学历对于老人的退休生活满意程度的影响较为显著。

表1 学历对老人晚年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2.婚姻状态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老人晚年生活质量

通过将“婚姻状态”和“晚年生活的满意程度”两个变量进行卡方检验可知,P=0.000<0.05,得出婚姻状态对城市老人生活满意度有影响,即婚姻状态是晚年生活满意度的一个影响因素。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969,影响效果较为显著,城市老人的生活满意度受到婚姻状态的影响。有配偶同住的老人幸福感较强,对晚年生活更加满意;丧偶或离异的老人的孤独感比较强烈,生活的满意度也相对较低,如表2所示。婚姻状态是老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但这种影响不是决定性的,多数丧偶或离异的老人会通过其他方式,例如社交、娱乐、旅游等方式排遣自身的孤独感。此外,参加娱乐活动、加强人际交往也可在一定程度增强其对晚年生活的满意程度。因此,婚姻状态是生活满意度的相关影响因素,但该因素非决定性影响因素。

表2 婚姻状态对老人晚年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3.健康程度显著地影响着老人晚年生活质量

通过将“身体健康程度”和“对晚年生活满意程度”两个变量进行卡方检验可知,P=0.01<0.05,老人的身体健康程度对生活满意度有影响,通过卡方系数可知,身体健康程度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效果较为显著,相关系数达到0.709。

健康程度是影响老人生活满意度的较主要因素。城市老人生活是否满意、是否快乐主要取决于老人的身体健康程度。调查结果表明,身体健康的老人生活满意度高于身体状况一般或较差的老人,身体健康的老人中开朗、健谈人数的比例也高于其他老人,用老人自己的话说就是“身体健康才能心情舒畅”。

4.子女数目显著地影响着老人晚年生活质量

通过将“子女数目”与“晚年生活的满意程度”两个变量进行等级相关检验可知,P=0.000<0.05,子女数目与晚年生活的满意程度密切相关,子女数目是晚年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子女数目较多的老人的生活满意度高于子女数目相对较少的老人。通过深入访谈,部分老人表示,子女数目多且经常陪伴在身边,就会感觉很热闹,更能感受到家庭的爱与温暖,相应孤独感、压抑感等不良情绪会在很大程度得以缓解甚至消失,生活满意度也会随之提升。

5.退休收入显著地影响着老人晚年生活质量

通过对“退休收入”和“晚年生活的满意程度”两变量进行等级相关检验得出,P值为0.002<0.05,认为退休收入对晚年生活满意度有显著影响。退休收入是影响老人生活满意度的一个主要因素。老人的生活水平、自由程度等方面主要取决于退休收入的高低。调查结果显示,退休收入较高的老人生活满意度也较高,性格较为开朗、态度相对积极主动。而退休收入较低的老人总体的生活满意度较低,部分老人的性格也相对内向、冷淡,社会参与度不高。但并非所有老人生活满意度都与收入成正相关,也有部分老人收入虽然不高,也待人友善、热情。因此,与婚姻状态类似,退休收入也是晚年生活满意度的一个影响因素,而非决定性因素。

(二)社区物质因素部分地影响着城市老人的晚年生活质量

社区是城市老人住了一辈子的物质场域,更是他们情感寄托的地方,调研中多数老人认为应着重强化社区物质条件建设,例如增加社区内老人的活动中心数目、增加社区健身器材的数量以及社区提供更多的服务等。社区物质因素对于城市老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社区建设的完善程度影响着老人晚年生活的满意度

社区建设主要表现在社区内可供老人使用的活动中心数目以及社区内健身器材的数量。多数社区均建有退休老人专门的活动中心以及配备一定数量的运动健身器材,但仍有部分社区在物质建设方面稍显落后,设施建设不完善、不齐全,无法满足部分老人的娱乐需求,导致其满意度下降。将自变量“社区内活动中心数目”与“晚年生活的满意程度”进行等级相关检验,P=0.000<0.05。进一步证明社区内活动中心数目会对老人生活满意度产生影响,老人的生活满意程度与社区内活动中心数目有关。

2.社区服务完备度与老人晚年生活满意度成正比

城市老人的生活满意度也体现在社区是否提供一定的服务方面。对“居住社区是否为居民提供一定社区服务”及“晚年生活满意程度”进行卡方检验,当显著性水平为0.05时,卡方检验的概率P值小于0.05,因此认为是否提供社区服务对老人晚年生活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如表3所示。整理调研得到的信息,定期举办养生、医疗知识讲座,为老人定期体检等方式都是老人十分希望增加的社区服务项目,这些项目会进一步提升其满意程度。

3.住房面积影响着老人晚年生活满意度

表3 社区服务对城市老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中国人将住房视为一生中最宝贵的财产,住房面积反映了城市老人的经济状况,因而住房面积也是影响老人生活满意度的因素之一。对生活满意度高的老人的住房面积显著高于生活满意度相对较低的老人。将影响因素“住房面积”与变量“晚年生活满意程度”进行等级相关检验,P值为0.000,小于0.05,认为住房面积对晚年生活满意度产生影响,住房面积是老人生活满意度的显著影响因素,如表4所示。

(三)精神因素决定性地影响着城市老人的晚年生活质量

调查显示,多数老人无须为退休收入或其他物质条件而担忧,越来越多的老人开始重视精神生活丰富程度。更多老人开始参加娱乐活动、注重社会交往,进一步提升精神生活水平。精神因素是目前影响老人晚年生活满意度的决定性因素。在众多影响因素中,对于老人精神生活满意度影响较为显著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娱乐活动显著影响着老人晚年生活满意度

在娱乐活动这一影响因素中,具体可分为是否参加娱乐活动与参加娱乐活动的频率。

(1)是否参加娱乐活动

通过将“是否参加娱乐活动”与“晚年生活满意程度”两变量进行卡方检验可知,P=0.000小于0.05,认为是否参加娱乐活动对老人生活满意度有影响。相关系数为0.635,可知影响较为显著,是否参加娱乐活动是影响老人精神生活满意度的一个重要方面。调查数据表明,经常参加社区内举办的娱乐活动的老人对生活的满意度较高,而不经常参加或从不参加社区活动的老人的生活满意程度则相对较低,性格相对内向,日常活动较为单一,生活轨迹相对简单。

(2)参加娱乐活动的频率

除参加社区娱乐活动外,参加活动的频率也会对城市老人的生活满意度产生影响。将自变量“参加娱乐活动频率”与因变量“晚年生活的满意程度”进行等级相关检验,概率P值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因此认为参加娱乐活动的频率会对晚年生活满意度造成影响。调查得到的结果也表明经常参加社区活动的老人性格较为积极、开朗,与他人交流时也更加热情,处于主动地位;参加活动频率较低的老人,也有相对较高的生活满意度,但略低于经常参加娱乐活动的人群,在与人交往时有时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热情程度相对较低。

表4 住房面积对晚年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2.人际交往显著影响着老人晚年生活满意度

人际交往对老人生活满意度影响较为显著。退休后,除了参加一定的娱乐活动,老人的精神生活也体现在社会交往中。老人的社会交往既包括与子女的沟通、来往,也包括与周围邻居、朋友的相处。调查发现,关系密切的朋友数目与同子女联系的方式、频率是影响老人精神生活满意度的主要因素。

(1)朋友数目

对晚年生活满意程度较高的老人的朋友数较多,生活满意度较低的老人的朋友数相对较少。结合调查的实际情况,朋友数目的多少对老人生活满意度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作用,相对于子女、家人来说,关系密切的朋友是老人重要的精神支柱。子女可以提供一定的支持与帮助,但年龄相近的好朋友却是最佳的倾诉与陪伴的对象。因此,关系密切的朋友数目在老人心里有着较高的地位。

(2)子女联系

与子女的交流、来往是影响城市老人生活满意度的关键因素。子女是老人生活的依靠,也是老人的重要精神寄托。与子女关系的密切程度决定了老人的晚年生活是否充实、幸福与满意。与子女关系密切、融洽的老人对生活的热情程度较高,反之则显得相对冷淡、暴躁。与子女关系紧张或子女长期没有陪伴在身边的老人易表现出狂躁、焦虑、不安等情绪;经常与子女联系、往来的老人则显得更为平静、温和与宽容,对生活也更加满意。在与子女联系方面,老人精神生活满意度主要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与子女联系的方式及与子女联系的频率。

①与子女联系的方式

老人与子女主要有以下几种联系方式:电话联系、上门探望与通过社交软件联系等。随着网络技术不断普及,多数老人都有条件同年轻人一样使用时下流行的各种社交软件进行交流。但在此次调查中,绝大多数老人选择的是传统联络方式,多数子女仍然选择上门探望与电话联系的方式。与电话联系和社交软件等其他方式相比,老人更喜欢子女来家里探望自己。研究数据也表明,经常与子女见面、联系的老人有着更高的生活满意度。通过将不同联系方式与生活满意程度两个变量进行卡方检验,P=0.007<0.05,可知不同联系方式对老人精神生活满意度有影响。相关系数为0.651,影响较为显著。

②与子女联系的频率

除与子女联系的方式外,与子女联系的频率也会影响老人的精神生活满意度。调查发现,与子女联系较为频繁的老人娱乐生活也较为丰富,经常参加社区组织的娱乐活动,喜欢锻炼身体,有较大的热情参加义务劳动,对生活更加热爱;而与子女联系频率较低的老人更倾向于室内活动,待在室内的时间更长一些,看电视、听音乐、看报纸等活动构成其精神生活的主要内容。等级相关系数为负值进一步说明了与子女联系较为频繁的老人生活满意度较高,与子女联系频率在每月两次及以下的老人生活满意程度有所下降。

3.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是影响老人精神生活满意度的重要方面。社会支持不仅包括家人的支持,也包括来自朋友、邻居等方面的帮助。调查发现,多数老人无论在是否遇到困难时都会得到家人的支持,例如陪伴、帮助、支持与鼓励等。但调查也显示,并非所有老人在需要帮助时都能够获得社会支持。在遇到困难时不能获得来自朋友或邻居帮助的老人的生活满意程度较低。经常得到来自家人、朋友等社会支持的老人普遍对晚年生活有较高的满意度,对待生活的态度也更为积极、乐观,遇到困难时能够积极勇敢面对。将“遇到困难能否得到他人帮助”与“对晚年生活满意程度”两个变量进行卡方检验可知,卡方检验的概率P值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因此认为遇到困难能否得到帮助对老人精神生活满意度有影响。

(四)各因素对城市老人生活满意度影响程度的综合分析

由以上分析可看出,单因素对老人生活满意程度均产生影响,生活中,各因素是交互作用、共同对老人生活满意程度产生影响的。根据调查得出的数据,将个人因素、社区物质因素与精神因素同时引入模型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可以发现,当各因素同时作用时依然会对老人生活满意度产生影响。同时,对各变量逐步引入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发现精神因素对老人生活满意程度影响最为显著。

1.各因素对城市老人生活满意度的共同作用结果

从表5可知,各方面因素共同作用时,影响同样存在。选取各因素中的定类变量进入模型,发现社区服务、是否参加娱乐活动与社会支持等变量进入模型后,影响不显著,未能通过检验;将未通过检验的变量逐次进入模型,发现概率P值均超过了显著性水平,检验不通过。最终进入模型的变量有老人的婚姻状态、老人的健康程度与老人和子女联系的方式。其中,婚姻状态与健康程度属于影响因素中的个人因素;与子女联系方式属于精神层面影响因素。虽然社区物质因素各变量未能通过检验,个人与精神影响因素同时进行检验时影响程度较小,但该模型也可在一定程度表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时,同样会对老人生活满意度产生影响。

2.各因素对老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程度

由以上分析可知,无论是单一因素还是多因素共同作用,都会对老人的生活满意度产生影响。根据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结合深入访谈获知的信息,均表明精神因素对老人生活满意程度的影响更加显著。表6通过具体数据进一步证明该结论。选取个人因素、社区物质因素与精神因素三方面影响因素中的定距变量拟合模型,使三类影响因素依次进入模型,通过数据判断哪类因素影响更加显著。由模型拟合的结果可知,无论是调整后的R2还是F值,在三个模型中模型三的数值最大。数值越大,影响效果越显著,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越强。结合定性分析得到的结论与定量分析图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在各方面影响因素中,精神因素的影响最为显著,特别是参加活动的频率和朋友的数目每上升1个百分点,老人的满意度会提升30%以上。

五、提升老人生活满意度的途径探析

影响城市老人生活满意度的因素包括个人因素、物质因素与精神因素。因此,提升老人生活满意度应从充分考虑各方面影响因素,探寻改善老人的物质生活质量并满足其精神需求的途径。在对城市老人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整合老人的看法与意见,总结出提升老人生活满意度的主要途径。

(一)物质方面因变量:对晚年生活的总体满意程度a.R方=.767(调整R方=.708)

表5 各因素主体间效应的检验

1.提升社区医疗水平,完善老人医疗保障制度

医疗水平主要指社区目前的医疗设施建设。在医疗设施建设方面,多数社区都配有相应的医疗中心,便于老人日常看病与体检。多数社区医疗服务中心配有基础的医疗设备,但目前部分社区应对急诊及部分突发病症的抢救设备尚未配备完全,出现突发病症的老人若不能得到及时救治,则会产生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因此,社区医院应加大对医疗设备数量及种类的投入,为老人提供更全面的医疗服务,确保老人在生病时能够得到及时救治,真正实现老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此外,对于未配备医疗卫生中心的社区,也应加快医疗中心的建设。社区医疗中心应定期举办关爱老人的活动,例如保健知识宣传、养生知识讲座等,根据老人的实际需求举办种类多样的活动。医疗服务人员也应定期关怀、拜访老人,了解老人的实际需求,进而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对于社区的医疗制度,目前社区内有提供给老人的常规体检,多数老人也可以及时了解自身身体状况,保证身体健康。根据多数退休老人反馈的信息,目前该制度存在的问题是体检时间较为严格,每年有着固定的体检时间,体检期只有一至两天,部分老人因错过了体检时间而无法进行体检。针对此种情况,体检中心应根据老人的实际情况结合个人需求灵活安排体检时间,为退休老人提供不同选择,最大限度地方便老人的晚年生活,为老人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2.改善退休老人的居住环境[15]

居住环境也是影响城市老人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居住环境与老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居住环境的好与坏会直接影响城市老人的生活满意程度。此次调查研究中,半数以上的老人对于目前居住环境表示满意,仍有近四成的老人表示目前社区的居住环境应进一步改善,社区卫生应保持整洁、社区绿化面积要增加以及物业人员服务水平应不断提高。随着城市老人认知的不断深入以及素质的不断提高,社区内的绿化、卫生、物业服务等方面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居住环境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老人的生活质量与方便程度。多数老人在选择养老住房时,首先关注的是社区的居住环境与物业、居委会等所能提供的社区服务,其次才是物质、经济等因素。因此,改善社区居住环境、提升社区服务水平是提升老人生活总体满意程度、使其度过幸福晚年生活的重要途径。

(二)精神方面

物质需求基本满足的前提下,精神需求就成为影响老人生活满意度的关键因素。在改善老人物质生活质量的同时,丰富老人的精神生活则成为提升老人生活满意度的主要途径。精神生活一方面表现在社区内组织的娱乐活动数目、娱乐活动种类与娱乐设施建设等方面。另一方面则体现在社会支持上。

1.重视老人休闲活动,组织丰富的老人集体活动[18]

表6 个人因素、社区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对城市老人满意度的回归分析

在娱乐活动数量方面,部分社区为老人设立的活动中心会举办一定数量的娱乐活动,但相对目前社区内老人的数量,娱乐活动数目仍较少,无法满足多数老人的实际需求。调查显示,参加集体活动越丰富的老人,他们的生活满意度也越高。因此,娱乐活动数目应根据老人的数量及实际需求不断增加。社区也应征询老人的意见,开展形式多样的适合老人身心健康的娱乐活动,如近年出现的广场舞、健身操、徒步行等;也可组织不同类型的室内活动,如歌唱比赛、球类活动、文艺演出等。形式多样的娱乐活动既可丰富老人的精神生活,为老人生活增添乐趣,又有利于老人的身心健康,增加其晚年生活的幸福程度。因此,以社区为主要力量,组织形式多样、类型丰富的老人集体活动,鼓励老人积极参与,促进老人间的相互交流,是丰富老人精神生活、提升其晚年生活满意度的一个重要途径。

2.提升城市老人的社会支持度

调查发现,社会支持度也是影响老人生活满意程度的一个重要方面。社会支持度会在心理与精神层面影响老人的生活满意度。社会支持表现为多个方面,本文重点研究“遇到困难能否得到他人帮助”这一因素对城市老人精神生活满意度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社会支持度高的老人有着更积极的心态,更容易对新事物表现出探索、求知的欲望,爱与被爱的感觉强烈。社会支持度相对较低的老人,群体归属感、荣誉感较弱,自信心也相对不足,不经常参加集体活动,缺乏与他人的沟通与交往。针对这一情况,社区可以鼓励老人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加强老人间的交流;社区也应积极宣传互相帮助的精神,鼓励年轻人爱老、敬老以及老人之间互帮互助,营造积极向上、氛围良好的温暖社区,真正使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退休生活舒心、快乐。

城市老人的生活满意度是社会和谐程度的衡量标准之一,作为城市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的曾经贡献者,老人在年轻时为国家、社会做出了贡献,在年老时理应享受健康、幸福的晚年生活。政府在大力发展经济、加快城市建设的同时,也应积极关注老人的晚年生活质量,这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以人为本精神的重要体现。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2)[EB/OL].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12/index ch.htm.

[2]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截至2012年底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达到1.94亿[EB/OL].http://www.cusdn.org. cn/news_detail.php?id=247705.

[3]张维庆.关注人口安全,促进协调发展[J].市场人口分析,2003,(9):1—6.

[4]周长城,徐鹏.我国城市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与政策探析[J].宏观质量研究,2013,(12):79—86.

[5]孙晓芹.上海城市老年人养老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位论文,2011.

[6]王红.中国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研究:缘起、现状与方向[J].西北人口,2015,(1):62—66.

[7]严茂红,张智敏.影响城市老年人精神生活满意度因素的分析——以武汉市3所老年大学为例[J].科技创业月刊,2013,(1):146—149.

[8]李建新,刘保中.城乡老年人口生活满意度差异及变化分析——基于CLHLS项目调查数据[J].学海,2015,(1):101—110.

[9]肖日葵.城市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厦门市为个案[J].西北人口,2010,(3):86—90.

[10]刘吉.我国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11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全国基线数据的分析[J].老龄科学研究,2015,(1):69—78.

[11]郭晋武.城市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心理学报,1992,(1):28—34.

[12]项曼君,吴晓光,刘向红.北京市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J].心理学报,1995,(11):395—399.

[13]陈志霞.城市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对武汉市568位老年人的调查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1,(11):63—66.

[14]杜瑞红,董莉萍.吉林市社区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2007,(6):262—264.

[15]朱宝峰,朱琳.对广州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的初步探讨[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2,(3):35—36.

[16]刘艺敏,朱炎,严浩军等.上海市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2004,(12):517—519.

[17]罗敏,左月燃,等.影响我国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因素及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05,(1):29—32.

[18]严洁.西藏城市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学位论文,2010.

责任编辑 凌澜

C913

A

1007-905X(2016)04-0081-09

2016-03-10

上海政法学院师范大学青年科研基金项目(2014XQN03);上海政法学院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项目(A-03-14-205-00)

王慧博,女,上海人,社会学博士,上海政法学院社会管理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三农”问题、社区问题研究。

猜你喜欢

晚年生活程度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丧偶后的老人该如何安排晚年生活?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过第一等的晚年生活
精致和严谨程度让人惊叹 Sonus Faber(意大利势霸)PALLADIO(帕拉迪奥)PW-562/PC-562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为治病,他从重庆回到怀化! 祖传秘方药除病痛 让他晚年生活更幸福
将内燃机摩擦减小到最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