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分级管理中进行学情分析的研究
2016-11-07李明
李 明
在学校分级管理中进行学情分析的研究
李 明
按照不同的管理层次进行相应的学情分析,从年级整体、学科整体、班级整体,到每一个学生每一学科每一道题的分析,以数据分析发现、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行精准教育和教学。
学情分析;数据分析;学校管理;教学活动;教研活动
学情分析是教师了解学习者的特征,即学习者的现阶段学习准备和学习风格,并在此基础上明确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确定教学策略,为学生创造出一个适合其内部条件的外部学习环境。
具体来说,学情分析的意义在于教师通过科学的学情分析,可以比较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学习经验和学习动机等方面的基本信息,为“以学定教”提供重要依据;通过学情分析,教师不仅可以在确定教学起点时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直接性和针对性,并且可以发现教学难点,从而制定和调整教学策略。
一、现阶段学情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日常教学活动中,许多教师不重视学情分析的意义与功能,在进行学情分析的过程中,更多地凭借经验和主观感受分析,导致形式化现象比较严重,同时,很多教师对常用的学情分析方法缺乏基本的了解与运用能力,导致学情分析出现了很多问题和不足。
1.学情分析的内容不全面
可以看到不少一线教师的文章,在界定学情分析时,通常从一个课例或者经验性的描述来理解。这种实用主义方式,根据某一节课的需要进行学情分析,确实有比较强的针对性,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缺乏对学生整体水平的连续性发展的考量,难免会使得学情分析出现偏差和误读。
2.学情分析的对象不清晰
教师往往用“大家”称呼学生,在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在一个班级里,学生的差异也是多种多样。珍视学生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应成为我们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差异不仅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学生发展的前提。但在实践教学中,教师教学设计时更多地关注班级整体学生的情况,对这个群体进行笼统分析。因此,设计的教学环节和问题没有针对不同学生的知识准备水平和弹性设计,对于学生反应的预设也比较单一,缺少对不同能力的学生不同反应的思考,缺少对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所面临的困难的思考,因此对于部分学生来说这样的课堂是低效的。
3.学情分析的方法不科学
现阶段教师了解学情的手段比较简陋,基本上是一种经验式的判断;学情分析的过程比较粗糙,基本上是三言两语,只见判断,不见分析;学情分析的深度不够,只是一种浅度的描述,是一种印象的判断。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教师缺乏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信息的收集和处理;二是教师缺乏研究学情的具体方法,分析的时候捉襟见肘,难以应付。
二、学情分析的研究方法
学情分析的常用方法包括经验分析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资料分析法、信息技术大数据分析法等。
经验分析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基于已有的教学经验对学情进行一定的分析与研究。这也是现阶段教师最常用的学情分析方法,教师自身的教学经验越丰富,对自身的反思越深入,学情分析就越易于进行。但这种方法不可避免地带有经验主义和主观主义的色彩。
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的共同点是具有明确的目标,有规范的设计步骤,需要专业教研人员进行大量调研并设计、实施并统计才能完成的研究方法。
资料分析法是教师基于已有的文字记载材料间接了解、分析学生基本情况的一种研究方法。
大数据分析法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生成学生各科成绩基础数据,运用大数据分析系统,统计分析并生成各类数据分析报告,使学情分析有据可依,针对性更强。
基于以上对现阶段学情分析的综合研究,笔者认为学校中学情分析的活动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的教学活动,而应是整个学校教学管理体制中重点实施的教学教研活动。
三、在学校分级管理中实施学情分析活动
1.明确学情分析的基本程序流程
面对复杂多变的学情,光有一些零散的具体方法不足以满足科学规范的分析要求,学校必须利用自身各种资源,动员教研、教学方方面面的人才,在系统论的指导下将零散的方法综合梳理成一个程序化方案,当这一程序化方案符合学情分析的客观原则,也就真正解决了学情分析的实践问题,才能从容应对学情分析的各种难题,使规范的学情分析由理念走向实践。
学情分析至少包含两个基本环节:一个是数据的收集,另一个是数据的分析。数据收集是学情分析的前提和基础,根据具体目标确定数据收集的内容和范围。数据的分析是对收集到的数据分析归纳整理评价,并揭示出其功能价值。
例如,学情分析目标是了解某一学科在全年级各班的学生中的掌握情况,那么首先由教务处负责组织一次规范的考试,之后进行试卷分数的收集。再由教研室组织专人量化分析,综合了解本学科各班级的目标完成情况、各班级中优秀率、合格率和提高率的比例;还可以通过本学科教师质性分析学生的试卷,了解学生关于某些特定教学内容已有的知识储备、是否具有学习新知识的必要基础,有没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相应的补充等。
2.建立分级分类学情分析管理体制
根据以上学情分析的流程可以看出,标准的学情分析需要各部分协同工作。例如,上述数据分析来源于规范考试的数据,那么试卷质量的高低,关系到考试的效果和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尊重。一份好的试卷应是难度适中, 区分度较大, 能分别出学生的学习状况,并且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再如,成绩管理包含了学校所有学生各项成绩,学生每个学年的期中、期末、月考等成绩,学生不同课程考试成绩、学生成绩排名、学生成绩统计的信息等。每年学校要举行各种考试,因此学生成绩的管理工作非常庞大,学校要求学成绩管理过程考虑周全。成绩统计操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数据处理工作,学生成绩可以间接地看出考试试卷的难易程度,也可以了解学生的排名以及学习进步或退步情况,班级学生的课程统计情况可以间接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班级的学习能力和整体的学习氛围情况。学生个人成绩统计分析可以了解学生的强项和弱项,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处理好学习计划。所以,这些需要教务处组织教研室协同完成。
此外,对每一次考试的试卷分析是一项专业教研活动,例如每一道题目的区分度情况,该题目在全年级学生中的达线率情况,这项分析针对性强,对了解该题目所考察的知识点的目标完成情况是一个综合评价,也为教师进一步实施下一阶段教学提供科学客观的数据支撑。同时,仅有量性分析还不够,还需要教师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目标完成情况做出质性分析。所以,这不仅需要年级组、学科组给出数据分析的具体资源,还要依靠科任教师落实到每个学生的教学活动中,如图1所示。
图1
以往学情分析内容不全面,学情分析对象不清晰,学情分析方法不科学,是因为它往往是教师个人行为,但是在分级分类的学情分析管理体制中,由多个部门协调分工,明确各自职责,且互相合作的学情分析,将有效克服以上不足,使得量性分析和质性分析结合起来,为科学的学情分析提供制度保障。
3.落实学情分析的各部门职责
学情分析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事务性工作,这项工作牵涉的部门多、人员多,所处理的问题多、信息量大、时效性与原则性强。这就要求负责学情分析工作的教学管理人员,一方面具有强烈的责任心与事业心,另一方面又必须掌握科学分析的方法与手段,积极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作为学校主管领导,要切实加强这支队伍建设, 提高对学情分析人员的专业素质,注重引进专业人才充实学情分析力量,服务于教师、服务于学生。
四、数据分析实例研究
进行学情分析首先需要有学生各科各题的成绩作为基础数据,成绩管理、数据分析不是学情分析的全部内容,但却是最重要的基础内容,是各类分析的基石。我校信息技术的软硬件建设比较完备,目前各种大型考试或年级统一月考都是使用计算机阅卷系统进行阅卷,教师在办公室或家中计算机上都可阅卷。某科教师阅卷结束后,计算机马上就可以进行该科成绩的汇总,最终可提供每一名学生、每一份试卷、每一道题的得分情况,这样的数据就是基础数据。通过对计算机阅卷系统的设定,我们可以进一步得出想要的各类数据分析结果,例如每一题的年级、班级得分率、优秀率、均分、及格率,每份试卷的得分情况,每个班级的得分情况,年级整体的考试情况,任课教师所带班级该科考试情况等。下面通过几个简单的成绩数据分析图表,对学校分级管理中学情分析研究进行初探。
1.年级组成绩分析
在考试结束后的一周内开展年级学情分析,本年级全体教师参加。年级教研员以PPT或微课方式展示此次考试全年级情况,并以直观的方式如柱状图等形式进行横向的各个班级和学科的对比,还将近几次的考试情况,进行纵向的对比,使年级组及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发展趋势。
图2
图2是某年级14个班的期中、期末考试均分及优秀率对比图,上半部分是期末考试图,下半部分是期中考试图,柱状图上的数字表示该项目在14个班中的排名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21班在优秀率不变的情况下,班级均分整体有较大提高,表明从期中到期末的这段时间内,该班优秀生的成绩保持很稳定,中等生有进步,成绩较差的学生进步最为明显;均分提高较大的还有28班、34班。均分的提升,表明在此期间班主任及科任教师不仅关注成绩优秀生的学习提高,同时也加强了对中等生和成绩较差学生学习知识的落实,只有学习落实的好,才能使学生学习得更扎实有效。
优秀率提高较大的是23班,说明在此期间该班成绩优秀的学生人数有增加,这是一个好的现象;再看均分发现该班的均分排名没有变化,在成绩优秀学生人数增加的同时班级总均分没有同步提升,说明成绩较差学生的人数也在增加,班级中学生学习两极分化更趋严重了,长此以往这将会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需要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在随后的学科、班级分析中进一步找出原因。
图3
图3也是某年级14个班的两次考试均分及优秀率对比图,通过两组数据的对比我们也可以发现相类似的问题,在此就不一一分析。
2.学科组成绩分析
在结束年级组的学情分析后,本年级各个学科组还要召开本学科教师学情考情分析会。本学科组教师针对本次考试情况,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把知识点落实好,制定出合理细致的后续教学方案。此类成绩分析,针对性强,有利于教师教学的有地放矢,有利于学生查漏补缺,全面掌握知识点及相关应用,提高成绩。
图4
图4是两次考试中全年级各班英语学科的均分及优秀率排名情况。从中我们可以看出,22班优秀率有很大提升,不仅均分保持住了排名第一,优秀率也上升到了第一,由此可知该班英语教师重知识的落实,授课成效好,同时也注重优秀生的提升。
图5
从图5中我们可以看出该学科21班的成绩变化,由原来的均分优秀率排名都第一,变成了均分排名第7,优秀率排名第13,再进一步分析该科的全班学生数据发现,是优秀率的大幅降低拉低了均分的排名,说明班级里该科成绩优秀生退步大,这就需要结合班级的学情分析共同查找原因了。27班、29班的两个数据也退步较大,进步很大的是34班、27班和28班。要找出原因就需要更多的数据支持和分析了。
图6
图7
图6、图7也是两个学科的两次考试成绩对比图,个中变化也可以让管理者明确学科整体的、学科中教师的教学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与提高。
3.班级学情分析
学校制定了各个班级的学情分析表,通过班主任组织班级教师进行班级学情分析,使班主任和各科任课教师,更好地了解班级学情,明确班级中学优生、中间生和学困生情况,更加科学合理的帮助学生提高成绩,努力实现学优生要拔尖、中间生要提升、学困生不掉队的局面,确保班级整体与学生个体的教学质量都有提升。具体图表以及分析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五、结束语
在“互联网+教育”的时代,通过大数据进行分级学情分析,可以得出全年级各班各学科教学情况、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重新审视我们的课堂和教学过程,对年级整体教育教学情况提供一个找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依据。进行这样的数据分析,不是为了针对教师评判一个教师的水平高或低,而是要帮助教师,因为教师是引领学生学习的最主要的专业人士,对教师的教学进行数据分析,就是要帮助教师发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帮助教师找出其所带不同班级的学习特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所带学科各知识点的落实情况,进一步提高教育的精准性,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水平。通过对于每一份试卷的分析,每一道题的得分的分析,教师可以精准地了解各知识点的教学效果,发现问题就可以及时地进行补救,使学生对该知识点的认知更全面更完整。分级学情分析是进行精准教育教学的保障,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精准教育、精准教学必将给教育带来根本性的变化。
[1] 耿岁民.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学情分析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1.
[2] 丁恺.课堂教学的“学情分析”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3] 时晓玲.学情分析的误区及其对策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3(3):69-71.
[4] 马文杰,鲍建生.学情分析:功能、内容和方法[J].教育科学研究,2013,9(53):52-57.
[5] 吴银银.高中生物学教学设计的学情分析:价值、内涵与方法[J].教育探索,2011(2)79-80.
李明,本科,中教高级,副校长。太原市第十二中学校,03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