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埃及:斯芬克斯醒了

2016-11-05李前

进出口经理人 2016年7期
关键词:埃及出口经济

李前

数千年来,埃及的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曾被掩于茫茫黄沙之中。直到20世纪30年代末,考古学家才最终将这尊巨像从黄沙中“解救”出来。从那时起,它终于穿越数千年的风沙,从孤独、黑暗和被遗忘中苏醒,成为埃及的地标。这正如深陷动荡泥淖的埃及经济,走上正轨、归于平稳,重回昔日辉煌,成为众望所归。

“茉莉花”陷阱

地处非洲东北角,横跨非洲和亚洲,对望欧洲,这样的地理位置让埃及备受瞩目。埃及不仅是文明古国,更是与南非、尼日利亚一起被称为非洲三大经济强国。

然而,爆发于突尼斯、迅速席卷北非的“茉莉花革命”,在2011年年初蔓延至埃及。有分析称,“茉莉花革命”背后,是所涉国家的人们对失业率高涨、物价上涨及政府腐败长期隐忍的总爆发。而埃及存在的经济问题正中下怀。

埃及驻华使馆经济商务处全权商务公使艾伊曼·阿里·奥斯曼坦承:“埃及人发起‘革命,主要是为了获得更好的生活和未来,他们希望政治、经济和社会等领域焕然一新。”

动荡之下,这个非洲大陆的经济“明星”顿失光彩,甚至“几近崩溃”:物价高涨,失业率大增、外资逃离、大量工厂倒闭、财政赤字飙升、旅游业遭受重创……动荡发生之前,埃及经济增长约6%;动荡之后,埃及经济增长迅速放缓,2012年仅为2.1%,2013年为2.2%。

这种民生凋敝的局面,在2014年6月塞西总统执政以后,似乎有所扭转。数据显示,2014~2015年财年,埃及经济增长恢复至4.3%。

“‘革命让埃及发生了变化。” 艾伊曼·阿里·奥斯曼说,“我们批准了新的宪法,选举出了新的领导人,完成了议会选举,在稳定经济方面采取了新的措施。”埃及新一轮经济改革措施包括降低财政赤字和能源补贴、进行税务体系改革及颁布新的投资法等,并在减少贫困人口、创造就业及稳定物价方面有所行动。

埃及前一次经济改革可追溯到1991年,那一次改革令埃及快速转向市场经济体,同时进入了经济的快速增长期。当下埃及推行新一轮经济改革,有些无奈,但又势在必行。

商务部西亚非洲司商务参赞舒骆玫在2016年4月17日举行的广交会埃及论坛上称:“随着国际经济大环境的改善,以及埃及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趋稳,埃及有望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她认为,埃及总统塞西上台之后出台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比如经济上开源节流、大力吸引外资及推出大量机电开发项目等,给中国企业带来了商机。

60年往来

2016年是中国与埃及建交60周年。按照官方的说法:中埃双边经贸合作在近几年发展迅速,逐步形成了宽领域、多层次的全面互利合作格局。

2016年1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埃及进行了访问,给这个饱受动荡摧残的中东国家带去了信心和商机。双边签署了加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5年实施纲要和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谅解备忘录,另外还签署了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经贸、能源、金融、航空航天和科技等多个领域的合作文件。

过去10年,中国和埃及贸易额年均增长超过15%。即使经济形势不好,2015年中埃双边贸易增速仍然达到了10.8%,贸易额达到128亿美元。中国是埃及第一大贸易伙伴,埃及是中国在阿拉伯国家的第五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市场。据舒骆玫介绍,在中国对埃及出口的产品中,除了传统的机电产品和纺织服装,高新技术产品占比也不断攀升。2015年,中国向埃及出口计算机和通信类产品金额达到7.2亿美元,占中国对埃及出口总额的6%。

在投资方面,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经过多年发展,现在已经完成1.34平方千米的一期建设,吸引32家中国企业入驻,项目涉及服装、纺织、石油和新型建材等领域。在工程承包领域,截至2015年年底,中国累计在埃及承包工程金额达到134亿美元。

舒骆玫认为,中国和埃及都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契合点不断增多。“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和国际产能合作倡议,与埃及推出的‘苏伊士走廊开发计划及经济多元化发展战略契合。”她说。

埃及新提出对苏伊士运河沿岸进行综合开发,并推出了高速公路、高铁、核电站和燃煤电站等大批建设项目,同时埃及正改善营商环境,吸引更多外资,发展建材、机械制造、化工、汽车组装、新能源和消费电子加工等产业。“而中国恰恰在这些领域具备技术优势和资金实力。”舒骆玫说。

准入更严

动荡局势令埃及对外贸易受挫,由此对进口把关更加严格。埃及出台了一批新的贸易法规,包括国内产业保护法、政府采购优先使用国货、禁止进口摩托车等产品及出口产品须符合当地标准等。这些新法规增加了中国企业的出口成本和难度。

SGS中东和非洲市场贸易合作技术顾问、产品符合性评定(PCA)专家张钢在广交会埃及论坛上介绍说,埃及已经加入到了COC认证的大家庭中。其他还包括沙特、尼日利亚、坦桑尼亚及厄瓜多尔等国家。

2011年,埃及颁布了两项指令,规定纺织品、皮革制品在每次装船前都需检验,并获得第三方授权的COI证书,可进入埃及市场。从2013年开始,通信类产品出口至埃及,必须获得类似的认证才能清关。2015年12月,实施范围进一步扩大,总计有25类产品列入埃及管控清单,包括纺织品、皮革类产品、食品饮料、化妆品、家电产品和玩具等。

张钢分析说,2016年1月,埃及颁布了一项新法令,要求所有厂商、品牌所有者和分销中心必须在埃及进出口管控总局(GOEIC)注册后方可出口产品至该国。未完成注册的厂商,其产品出口至埃及,当地海关将不予放行。“这条规定与COI证书是平行的,两个条件要同时具备。”张钢提醒说。

动荡之后,商机涌现,但风险也不可忽视。就如舒骆玫说的那样:“埃及总体社会形势回稳,但零星安全事件防不胜防;经济增长有所恢复,但仍未彻底走出低谷。”

在略显陈旧的开罗街头,一位面容宁和的埃及人正在虔诚祈祷。从开罗西行数公里,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在黄沙飞舞中威严静立。

猜你喜欢

埃及出口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Hide-and-seek for Halloween万圣节捉迷藏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埃及艳后(外二首)
一只鹰,卡在春天的出口
埃及有个鲸之谷
埃及火车追尾25人死
经济
某官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