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康洛:幸福来自真实
2016-11-05
1958年4月,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前夕,朱康洛工作调动来到宁夏银川,在当时的《银川日报》(后改名《宁夏日报》)工作,成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一位摄影记者。1968年他曾任《宁夏日报》社论组负责人。连续两次出席宁夏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1977年调到宁夏人民出版社,参与了《宁夏画报》的创刊,曾担任副主编,业务职称为编审。20世纪90年代,他拍摄了全国多处著名清真寺,图片入编大型画册。1996年朱康洛退休。
在北京《民族画报》的5年,朱康洛向社里的老摄影家虚心求教。白天奔波于拍摄现场,晚上常冲洗胶卷至深夜。朱康洛没有上过大学,但他酷爱读书,这为他在写作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他在担任摄影记者时不但拍照也写文字稿件。在《民族画报》的5年期间,他跑遍了祖国的西南、西北多处少数民族地区,拍摄了大量珍贵图片,为《民族画报》的办刊作出了贡献。朱康洛当时在社里是最年轻的记者,他主动请缨到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采访,不顾生活条件的艰苦,气候的恶劣,有时是在春节全家团聚的时刻他却出发了。工作的艰辛、学习的勤奋为他换来的是一张张珍贵的影像资料,如第一位藏族女拖拉机手、第一个藏族牧业合作社的成立、当时不为人知的少数民族风情等。用5年时间朱康洛快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摄影记者,在当时也是难得的少数民族摄影记者之一。
1958年是朱康洛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年,这一年他经过多方努力来到了宁夏工作,在《宁夏日报》一干就是近20年。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前后,他参与采访了当时几乎所有的重大新闻事件,拍摄了大量珍贵照片。
朱康洛始终信奉做人、做事要真,如同他对摄影的理解“摄影的生命力就在于真实”。他对一切事物保持豁达的心态。他认为经受的那些艰苦生活是人生的一笔财富,他现在感到很幸福。
1996年,朱康洛在银川退休。如今的他身体硬朗,思维敏捷,谈吐风趣,很难想象这是一个80岁的老人。他经常会和老同事们小聚,对于同事们的羡慕目光,他送出的格言是:“得意时淡然,失意时坦然”。老同事们对他的评价是:“和康洛交往多年,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一切顺其自然,不刻意追求什么。”
摄影陪伴朱康洛的一生,新闻摄影的生命就是真实,他用这种真实贯穿到自己的做人、做事当中,真实地生活着、在真实中幸福着。也许他的一生是平凡的,他却承载着一段历史,不论是用相机记录了这段历史,还是用一生体验了这段历史,都为我们留下了无比珍贵的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