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青山绿水 构筑生态屏障
2016-11-05钟培源霍晓刚张军武辛怡丽杨月霞薛月华
钟培源 霍晓刚 张军武 辛怡丽 杨月霞 薛月华
[编者]
广阔的蓝天白云,无际的草原风吹草绿,道路两旁绿树成荫,沙柳、柠条、花棒成片,美丽乡村点缀其中,沙海绿洲,湖泊湿地,古老长城,共同描绘出一幅生态文明示范区的壮美画卷……如今,当人们走进宁夏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常会被这里生机昂然的生态景观所震撼。当我们用航拍镜头鸟瞰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袤的原野,捕捉到最多的就是绿色。广阔无垠的草原、湿地和森林,让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绿潮涌动。微风习习,绿波如潮,“绿杨著水草如烟,旧时盐州饮马泉”的盐池历史景观重新在人们的视野中漫卷开来。
绿色,不仅成为当前宁夏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气舒展的生态版图,亦成为宁夏盐池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色调。
哈巴湖,美丽和传奇正在精彩绽放
宁夏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毛乌素沙地边缘的过渡地带。地形上由黄土高原向鄂尔多斯台地过渡,气候上从半干旱区向干旱区过渡,植被上从干草原向荒漠草原过渡,资源利用上从农区向牧区过渡。在这样一个典型的过渡地带上,既形成了自然条件和生物资源的典型性、多样性,又极具脆弱性,是干扰敏感区。生态系统类型多样,生物区系成分复杂,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数量众多,加之面积可观的湿地资源,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天然种质基因库和自然科学研究基地。
根据考察,宁夏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然植被类型可划分为6种:灌丛、灌草丛、草原、荒漠、草甸和水生植被。6种植被型下划分为9种植被亚型、16个群系组和32个群系;人工植被划分为1个植被型、3个植被亚型、4个群系组、10个群系。共有维管束植物77科284属571种,其中野生维管束植物54科178属376种。在野生植物中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发菜、中麻黄、草麻黄、甘草、沙冬青、沙芦草6种;有中国特有植物地构叶、紊蒿、知母3种。植物种质资源中,饲用、药用、食用植物较为丰富。分布极广的饲用植物,成就了驰名中外的盐池滩羊;甘草、苦豆子等中药材,是宁夏制药工业的重要原料;沙芥、蒙古葱、芥菜等野菜,成为餐桌上人们喜爱的绿色食品。
保护区由于植被得到快速恢复,自然景观多样,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据考察,野生脊椎动物有24目53科168种及44个亚种,其中鱼类2目3科10种,两栖类1目2科2种,爬行类1目3科6种2个亚种,鸟类15目33科119种20个亚种,哺乳类5目12科31种22个亚种。其中国家I级重点保护的鸟类有黑鹳、金雕、大鸨、小鸨、白尾海雕5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的兽类3种,鸟类19种;自治区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1种,其中两栖类1种,鸟类24种,哺乳类6种;属于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98种。保护区内有昆虫纲昆虫167科590属878种,有蛛形纲昆虫12科20属30种,其中害虫133科809种,占昆虫种总数的91.14%。
因此,保护长期处于严酷自然环境条件下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尤其是保护荒漠草原区难能可贵的湿地资源,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多样性,从根本上改善盐池县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显得极为重要,也是盐池县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宁夏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是基于这一目的而建立的。
从2006年2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建立哈巴湖荒漠草原——湿地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年来,宁夏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实施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湿地保护恢复等工程,10年完成人工造林10830.8公顷,封山(沙)育林12333.3公顷,抚育更新6333.4公顷,退耕还林2520.1公顷,有害生物防治25210.8公顷,使保护区的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0.40%;使2.6万公顷流动、半流动沙丘变为绿洲,有效保护草原30万公顷、农田2万公顷、公路200多公里免受风沙侵害,遏制了毛乌素沙地南移,湿地恢复与保护效益凸显,扬沙天气由2009年的29次下降到9次,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明显增加,在毛乌素沙地边缘筑起一道“绿色长城”。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这既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林业工作的高度重视,更是赋予林业的重大使命和艰巨任务。宁夏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以来,按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规划建设的总体目标要求,坚持“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的原则,充分利用“三北”防护林、天然林资源保护、封山(沙)育林、生态补偿、森林抚育等政策机遇,大力发展生态林业、民生林业。特别是近几年来,保护和改造生态环境的建设事业达到了一个新的规模。
项目引领,荒漠草原——湿地生态系统得到有效治理
近年来,宁夏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采取草方格工程治沙、营造防护林、利用植物再生沙障治理流动沙地、沙区飞播造林种草、封沙育林育草、沙柳深栽造林、杨树深栽造林、沙区小生物经济圈建设等十多项沙地治理技术措施,采取投工投劳和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投入3亿元项目资金,营造各种防风固沙林、生态防护林、农田防护林、护路林、水土保持林、经济林,治理沙漠化,初步建成四大防护区域,使2.6万公顷流动、半流动沙丘变为绿洲,有效保护草原30万公顷、农田2万公顷、公路200余公里免受风沙危害,控制了沙漠化土地蔓延,遏制了毛乌素沙地南移,逐步恢复了区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森林覆盖率由1979年的8.9%提高到现在的40.4%。
由于生态指标提升,生态系统效应逐渐突显。保护区内野生动物种群明显增多,数量不断增加,栖息活动范围呈扩大趋势,动植物种群实现向多样化发展。荒漠猫、猎隼、草原雕、雕鸮、蓑羽鹤、大鸨、猪獾等国家级保护动物以及多年未见的大天鹅、小天鹅、白额雁等落户保护区,初步实现了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保护区新记录鸟类27种,属宁夏回族自治区新记录鸟类5种(灰斑鸻、灰瓣蹼鹬、反嘴鹬、鸥嘴噪鸥和黑背鹡鸰),使保护区已知鸟类总数由15目29科92种20个亚种增加至15目33科119种20个亚种;新增昆虫10科105属166种,使保护区已知昆虫种类由140科436种增加至150科602种,物种数提高38%;记录野生植物192种,新发现蓝菌门念珠藻目发菜、菊科百花蒿、毛茛科箭头唐松草3种野生植物。
走进宁夏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最直观的印象就是广阔的原野连绵起伏,曾经一眼望去到处都是单调黄色沙地的林区已被郁郁葱葱的树木填满,漫山遍野的毛柳、柠条、毛条、花棒、柽柳等沙生树种在荒漠中茁壮成长,顽强地坚守和传承着治沙固沙的责任。
社区共管,资源共管体系基本形成
宁夏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之初,区内社区群众活动频繁,资源依赖较强,造成资源管护难度很大。管理局在加大资源管护的同时,多次调查研究,努力破解资源管护难题。2014年,管理局协调地方政府成立了保护区社区共管委员会,建立了社区共管资源体系,实现了全民参与生态保护、维护生态安全的新机制。
保护区社区共管委员会全面推行局、站、点、员“四级资源管护”模式,实现了保护区资源全方位、无死角管护。探索与地方公安建立互通信息、联合部警、互动执法的协作机制,全力编织资源保护“安全网”。结合保护区资源分布情况,聘请资源监督管理员和社区共管员,按照“谁管护谁负责”的原则,制定考核办法,量化工作内容,落实管护责任。并建立管护点,倾力打造资源网格化管护机制。结合2014年、2015年中央财政湿地补偿资金项目,编制完成了《保护区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实施方案》,两年来争取湿地补偿资金4500万元,落实受损耕地面积2.76万公顷,兑付耕地补偿款1840万元,增加了社区群众经济收入,减缓了社区群众对资源的依赖。
联合协作,科研监测支撑体系逐步完善
按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规划建设的总体目标要求,宁夏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通过基础设施项目实施,在建好管护阵地的同时,建设保护区植物病虫害检验检疫室、野生动物救护站等。2013年,管理局投资近2000余万元,建设展览面积2950平方米的哈巴湖博物馆科研宣教中心,采用电子沙盘、动植物标本、自然景观展示、野生动物活动展板、灯箱和声光电多媒体,全方位、现代化地展现了哈巴湖保护区的人文历史和自然生态,为增强全社会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也为自然科学研究提供了参考平台。形成了保护区上有博物馆科学普及宣传教育、下有观测点开展常规监测的科研监测支撑体系,为常规性课题研究和专家学者专业课题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夯实了保护区林业发展基础。同时大力开展湿地生态效益监测、保护区地理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数据库扩展等课题研究,取得了4项科研成果,其中,一项获国家林业局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引进推广8项科技成果,公开发表科研论文102篇。并与北京林业大学、南开大学等科研院校开展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二类资源调查和湿地资源普查等工作,科学分析了荒漠草原——湿地动植物的自然演替规律,为国际、国内的生态治理和动植物资源的保护提供了经验,也为保护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强化宣传教育,全社会的保护意识不断提高
保护区开展的湿地日、爱鸟周、地球日、环境日宣传,生态夏令营、文艺下乡、社区群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培训、“走乡村、进社区、入农户”等宣传教育活动都有很大的影响力。尤其是哈巴湖博物馆科研宣教中心的落成,成为全社会认识了解自然保护区的窗口,成为广大青少年学生学习自然科学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的科普教育基地,为增强全社会的生态保护意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通过坚持不懈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公众和社会各界的生态保护意识明显提高。
转变思路,全力打造市民休闲生态科普旅游精品
宁夏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十分丰富。大漠风光、湖泊湿地、田园风光、沙海绿洲、长城边塞文化……将保护区装扮得美丽而且神奇。
近年来,宁夏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把生态治理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探索用保护区独特的沙地森林景观和湿地湖泊、历尽沧桑的古城堡和闻名遐迩的隋明长城、浓厚地域特色的回乡文化和草原文化以及观光与绿色生态为一体的治沙工程,科学合理制定生态旅游发展规划,全力打造宁夏生态、休闲、避暑新兴生态旅游胜地和市民休闲森林公园。2002年11月,通过中国森林风景资源评审委员会评审,宁夏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批准以来,森林公园的建设始终坚持以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为主体,以开展森林旅游为宗旨,以旅游客源市场的现实和潜在需求为导向,对5000公顷花马湖、哈巴湖、骆驼井三个景区外包经营权,进行适度开发,发展生态旅游业。
保护区内的花马寺国家森林公园哈巴湖景区,是一个以生态多样、大漠奇秀、湿地湖泊为主要特色,集生态、科普、探险、休闲、消夏避暑为一体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在宁夏及陕、甘、内蒙周边地区有较高影响和一定知名度。景区在坚持森林资源保护和培育、快速恢复区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同时,加快林业产业化发展,积极培育和发展保护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造血”功能。10年来,为打造大漠风光和沙漠绿洲相依托,人文景观和历史遗迹相融合的生态、休闲旅游景区,花马寺国家森林公园吸引社会资金2000多万元,改善了旅游基础设施和游乐设施,增加了旅游项目,提升了景区品味和接待能力。通过适度开发建设,花马寺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品牌效应逐渐凸显,累计接待游客17万人次,实现经营收入近700万元。2015年以来,哈巴湖旅游景区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正积极争创“AAAA”级景区。
精准发力,构建职工队伍建设新常态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和科技人才,是做好保护区各项工作的基础。宁夏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针对人才缺乏、管理手段落后、基础研究薄弱的实际,采取多种形式进行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
保护区管理局先后选派350多人次专业技术人员外出参加各类培训班、学术研讨会,使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有了显著提高。同时,充分利用同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合作的机会,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同专家、教授一起工作,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多年来,保护区管理局自办各类业务培训班300余期(次),培训职工5000多人次,使每个职工都多次接受了不同类型的岗位培训。另外,还投入资金30多万元,在管理局和各管理站购置了电教设备及各类教育光盘。购置图书,建起了“职工书屋”为职工学习提供了阵地,同时鼓励职工参加学历再教育,提高了职工的文化水平和业务水平。
管理局现有在职职工134名,具有本科学历的44人,大专学历的39人,中专学历的24人;现有专业技术人员78人,具有正高级职称1人,高级职称11人,中级职称30人。
如今,在宁夏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幕幕“因绿而美、因绿而富、因绿而变”的好戏正在连续上演。特色经济林、中药材、生态旅游、柠条饲(草)料加工,畜禽养殖等特色产业融入整体生态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为生活在毛乌素沙地边缘,饱受风沙之苦的盐池人民带来了新的希望和绿色收益。
展望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个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并行、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相得益彰的绿色梦想,正在东经106°53′26″~107°39′38″、北纬37°37′17″~38°02′04″的“沙海绿洲”上一步步变为现实。
(部分图片由宁夏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