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啥喜欢表情包?/陈阿娇/118
2016-11-05
一个人的表情包是其隐藏起来的真我,一个国家的表情包里能看到这个国家的表情。有时候,表情包表达的是不能道破的真实想法和感受,语言和文字的尽头,就是表情包施展的空间。
游泳运动员傅园慧成为网红新人,却不是因为奥运会取得了铜牌的成绩,而是因为丰富的表情和有趣的答记者问,被网友称为“会游泳的表情包”,用她的采访截图和卡通形象制作的表情包也随之问世。虽然网络表情不是中国人的发明,但表情包文化在中国非但已经成为一种文化,还随之产生了表情包文化产业,甚至有人说,如今没有表情包甚至都不能好好聊天了。为什么国人如此热衷于使用和生产表情包?
一、搞笑的表情包宣泄了被压抑的情绪诉求
与网络聊天中丰富、夸张的表情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们在日常聊天中严肃的表情。一直以来的家庭教育和传统文化,都推崇沉着稳重,“喜形于色”在中国是一个贬义词,甚至在整个大中华文化区,包括日本、韩国在内的亚洲国家,比起西方人都不善于运用表情和肢体语言来表达内心世界。东方人羞涩内敛,崇尚所谓“哀而不淫”“乐而不伤”,“会心一笑” “笑不露齿”等都是夸人的话。
但在现代社会里,生活节奏很快,喜怒哀乐来得都比较容易。被压抑的内心情绪总得有个表达空间——在网络聊天中,丰富的内心戏终于找到了舞台。国内最早的表情包形象大概要算当年的兔斯基。兔斯基的形象是国人用网络表情表达内心世界的绝好隐喻,一只兔子的一张大脸上,除了画成两条黑线的眼睛和小小的耳朵,没有别的五官,看不出任何表情,但手舞足蹈的动作幅度却很大,一言不合就夸张地表达内心丰富的感受。静若处子,动如癫痫的强烈反差,与国人的文化心理暗暗相合。
有媒体报道,兔斯基创作者王卯卯平时沉默寡言,和大多数中国人一样不擅长用表情和肢体语言表达内心世界。最初创作兔斯基就是因为,她在生活当中情绪激动的时候,总想用夸张的动作表示自己的想法,可是又不好意思这么做,才创作了这样一个表情形象。
有趣的是,动辄用亲吻拥抱来表达内心喜悦和亲切感的西方人,却基本上只用苹果自带的emoji表情就足够了,很少制作和使用表情包,更不必说暴走漫画那种风格既夸张又狂野的表情。而在中国、韩国以及日本这样传统文化中,以收敛感情为道德的国家,网络表情包的运用率却出奇地高。以日本聊天软件Line为例,有数据显示在Line每10条发送的消息中,就有一条是表情。而仅仅2014年一年,QQ用户表情发送量超过5338亿次。可见现实世界越严肃,虚拟世界里就越需要表情包。
二、图有尽意无穷,表情包的“魔性”文字难以达到
网络表情是从文字符号演化而来,快捷传达复杂的含义,又成了文字符号的补充。1982年9月19日,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的斯科特·法尔曼教授在电子公告板上,第一次输入了这样一串ASCII字符:“:-)”,看起来像个微笑的脸。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符号表情就此诞生。
QQ、MSN等即时通讯在上个世纪末流行之后,软件中表情使用越来越寻常,从QQ的小黄脸到苹果系统的emoji,可以表达人们几乎所有的心理状态。日常生活中,一个“爱的抱抱”都羞于表达,但是却可以通过噘嘴亲亲的表情来表达“么么哒”。严肃和紧张的聊天气氛,可以因为一个表情被瞬间消解。
为了表达更丰富的情绪,就需要更多的表情包。经过十几年互联网的发展,受欢迎的表情包在走越来越“骚浪贱”的路线。于是,从2006年开始,网络上出现了小幺鸡、小纯洁等在内的设计师表情包,一直到嗷大喵系列和暴走漫画系列,到后来不断被PS的咆哮帝马景涛和“尔康”,表情包在走越来越粗野、狂放的路线,而且画质越“渣”,越受追捧,最好能够达到“魔性”的境界。而这部分情绪,恰好是我们在汉语语言系统中,不习惯直接表达和面对的。
图有尽而意无穷,表情包比直接输入文字或者语音更好用。借助变形而模糊且陪着粗体汉字的表情包,人们真诚地袒露了不肯示人的内心欲求和喜怒哀乐。任何一个表情的走红,都对应人们内心需求的一种发泄。例如被网友熟悉的“金馆长”表情,两根眉毛朝着不同的方向歪,一副夸张的哭笑不得的表情,很无奈也很喜感,高冷、嘲讽、蔑视的感觉似乎都可以表现。这样一来,发送表情者就有自己在高处俯视的感觉,现实生活中碍于情面无法表达的“我已经看穿一切”,通过金馆长那错位的五官就可以跃然于屏幕之上了,一图胜过千言万语,能让人少打许多字。
表情包越来越糙,越来越无节操,也把中国人习惯用潜规则和暗示来处理人际关系的国民性反映出来。比如每年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时,很多表情包制作团队都会制作关于索要红包的表情,现实中张不开嘴的要求,一个表情就表达了真实的想法,而规避了用语言表达的冒失,粗糙的表情表达内心的压抑和呼喊。表情包在有话不直说的中国,已经不可或缺。
表情包才是中国人内心真实想法的写照,嘴上说不要,表情包却很诚实。表情包突破了文化传统的桎梏,也突破了表意的边界。
回到傅园慧之所以被称为“会游泳的表情包”,表面看来是因为她活泼的表情确实又魔性又好玩,而更深一层则是她的表情勇敢地表达了自己享受竞技体育的喜悦之情,改变了代表国家的运动员们接受采访时滴水不漏、铁板一块的外交辞令风格。即使决赛无法获得金牌,也“已经很高兴了”的率性一面,与其说是表情包的胜利,不如说是真诚的力量。
三、不同风格的表情包给不同群体身份认同感
表情包根本上是一种分享型经济的产物,社群化的使用区别了群体的身份,在分享和使用中,同一群体实现了接受和认同。
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中国网民呈现出全年龄段的布局,作为一种表达方式,表情包刷出了不同年龄段、不同审美甚至不同阶层的存在感。在对世界的理解和认知上, 60后与80后、90后的分野是如此巨大,以至于表情包竟然可以成为不同群体的标签。用什么表情包,就能推算出屏幕背后的人是什么性格、什么年龄。
前段时间就有人总结了老年人常用表情的风格,中老年表情包一般色彩鲜艳,喜欢用“红配绿”“蓝配黄”等对比色,常用的图案是举杯、玫瑰花、小婴儿等,表情的效果一定是闪闪发光的动图。图片上的文字字体花样很多,字号也很大,通常是祝贺节日或者早晚的问候。
而90后则特别热衷像素很渣、有文字注释的系列表情包,走又萌又贱又蠢的路线。最具代表性的是熊本部长、天线宝宝等。可爱而有点呆的形象,借助于很渣的像素,给人很low、很自恋、很没骨气,但同时热情乐天的自嘲印象。而这些性格元素,恰好与泛90后群体是十分吻合的。
还有最近才流行起来的“葛优瘫”,也表达的是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下,人们多重的生活无奈感,“感觉身体被掏空”时的生无可恋。群体的共同情绪,借助一个爆红的表情得到传播和表达。
每个人都有一个真我隐藏于表情包。反过来,表情包也重新固化了我们的社会身份和群体坐标,让表情包承担了部分标签功能,被更加广泛地使用。这是为什么老年人专属表情即使千变万化,也会一眼被识别;即使被年轻人嘲讽,老年人也不察觉地继续使用的原因。表情包作为语言文字表达的延伸,呈现出了不同人群的差别,反向也固化了不同群体的身份认同。表情包用得越多,刷出的存在感就更强烈,这是表情包文化在中国独有的特色。
结语
一个人的表情包是其隐藏起来的真我,一个国家的表情包里能看到这个国家的表情。有时候,表情包表达的是不能道破的真实想法和感受,语言和文字的尽头,就是表情包施展的空间。
责任编辑 张颐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