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栏目由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业教育学院协办职业院校教师师德现状的实证研究

2016-11-05张玉姗梁卿

职教论坛 2016年17期
关键词:职教师德职业院校

□张玉姗 梁卿

本栏目由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业教育学院协办职业院校教师师德现状的实证研究

□张玉姗梁卿

准确把握师德现状是改进师德建设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以教育部的中职和高职教师师德规范为基础,设计师德现状调查问卷,并对天津和贵州的7所职业院校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职业院校教师师德状况总体良好,但在学习的主动性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这一状况与国家和职业学校的工作、职教教师的社会地位、师德规范体系以及教师个人的若干因素有着密切关系。为了进一步提高职教教师的师德水平,需要采取进一步完善师德规范体系、在师德建设中引入档案袋评价等措施。

职业院校;教师;师德建设

近些年来,职业院校教师师德建设在教育政策和教育实践上都得到了高度重视。在教育政策上,教育主管部门出台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试行)》等一系列的文件。在教育实践领域,职业院校则采取了多元化的措施,深入贯彻落实教育主管部门的相关文件精神,加强师德建设。虽然上至教育主管部门下至职业院校都付出了艰苦的努力,但职业院校教师师德水平如何仍然有待澄清。原因在于,尽管学者们对师德问题开展了大量研究,但研究的焦点是师德基本理论和师德建设而不是师德现状问题。在对师德现状的研究中,主要是关于高校教师师德现状的探讨,职业院校教师师德现状则少有论及。为了改进职业院校教师师德建设工作,加强师德建设的针对性,提高师德建设效果,有必要对职业院校教师师德现状进行调查。

一、研究设计

清楚地界定师德是对师德情况进行调查的前提。一般来说,师德可以从客观和主观两个角度进行界定。在客观维度上,师德指的是教师应遵守的规范。这些规范通常表现为政府、学校的文件或者社会各界人士的普遍看法。在主观维度上,师德指的是教师的师德水平或者素质。在本研究中,师德指的是教师的师德水平或素质。以上述解释为基础,还可以从个体和职业两个维度来界定师德。在个体维度上,师德指的是教师个体的道德水平。在职业维度上,师德指的是教师职业的道德,或者说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即教师在教育这一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道德素质。在本研究中,师德指的是教师群体在职业活动中体现出来的道德素质。根据教育学界对人的品德结构的认识,可以将师德素质进一步区分为师德认识、师德情感、师德意志和师德行为。这种划分源于对师德素质本身的直接分解。事实上,由于凝结在教师身上的师德素质是客观的师德规范内化的结果,因此,也可以从客观的师德规范的角度来分析师德素质的结构。2000年,教育部和全国教育工会印发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试行)》,将中职教师师德规范划分为坚持正确方向、热爱职业教育、关心爱护学生、刻苦钻研业务、善于团结协作和自觉为人师表六个方面[1]。2011年,教育部和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颁布《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将高校教师师德规范分为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和为人师表六个维度[2]。从其内涵解释来看,中高职院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基本一致,只有一处不同:中职教师师德规范中有“善于团结协作”的要求,高校教师师德规范中有“服务社会”的规定。据此,可以取中高职院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并集作为职业院校教师通用的师德规范。具体来说,职业院校教师应遵守的师德规范包括五个方面,即政治可靠,思想积极;爱岗敬业,恪尽职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关爱学生,诲人不倦;严谨治学,终身学习。职业院校教师师德素质也可以相应地从这五个方面加以衡量。

根据以上对师德的理解,结合职业教育实际,研究者分别设计了面向教师和学生的《职业院校教师师德及其建设情况调查问卷》,并对天津市和贵州省的7所中高职院校的教师和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这7所职业院校分别是: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附属高级技术学校、安顺市安吉职业技术学校、六盘水市水钢中等学校、毕节市同心农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贵阳市白云区职业技术学校、贵阳职业技术学院。调查共发放学生问卷240份,回收有效问卷236份,有效率回收率为98.3%;教师问卷90份,回收有效问卷85份,有效率回收率为94.4%。本次调查对于教师和学生均采用匿名形式,能够真实反映调查样本师德的基本情况。

二、调查结果

(一)思想和政治态度积极,但对政策与形势的关注不够

调查表明,职业院校教师对政治理论学习普遍持积极态度。61.5%的教师认为政治理论的学习有必要,19.2%的教师对政治理论的学习感兴趣,15.4%的教师觉得一般,只有极少数教师认为政治理论的学习毫无必要。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职教教师对政治理论学习的态度

面向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教师的政治思想修养较高。超过60%的学生认为教师在“拥护党的领导,关心国家大事,社会公德意识强”上表现良好或很好,仅有1.71%的学生认为较差。调查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学生对教师政治思想的评价

由此可见,职业院校教师普遍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修养,关心国家和民族命运,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然而,调查显示,仅有15.38%的职业院校教师非常关注和了解党的政策和国际国内形势。这说明,在思想和政治学习上,职业院校教师重视理论学习,忽视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二)爱岗敬业表现总体良好,但仍有提升空间

统计表明,53.85%的教师是因为热爱教育工作而从事这一职业的,仅有3.85%的教师认为教育工作只是一种谋生手段。调查结果如图3所示。

图3 职教教师从事职业教育工作的原因

此外,57%的教师喜欢教师职业并认为这一职业适合自己,76%的教师非常赞同“教师不应利用职责之便牟取私利”的观点。显然,绝大部分职教教师忠诚于教育事业,热爱教学岗位。但调查教师对社会兼职的看法时,除4.17%的教师不持观点之外,高达95.83%的教师认为这是市场经济的必然,可以理解。虽然“可以理解”并不意味着支持甚至尝试,但95.83%的比例仍然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由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职业学校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这就需要教师深入企业、面向社会进行学习锻炼,从这个角度讲,职业院校教师对社会兼职的持一种“可以理解”的态度本身是可以理解的。但在现实中,确实有一些职教教师在学校工作之余搞第二或第三职业,有的教师甚至把主要精力都投放在能为自己获取更大利益的第二职业上,对于教育活动只是敷衍了事,蒙混过关,缺乏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责任感和应有的敬业精神。因此,职业院校教师在爱岗敬业上仍有提升的空间。

(三)绝大部分教师既教书又育人,但少数教师重教书轻育人

数据显示,高达76.92%的教师认为教师职业的根本职责就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与此相一致的是,80%的教师认为教师的个人作风会对学生造成影响。面向学生的调查表明,在教师是否“礼貌待人,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重身教”问题上,40.17%的学生认为很好,35.9%的学生认为较好,18.8%的学生认为一般,1.71%的学生认为较差,还有3.42%的学生认为很差。调查结果如图4所示。

图4 学生对教师在礼貌待人,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重身教的评价

显然,绝大部分教师不仅能够认识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重要性,而且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也能够落实到行动中。但调查同时也表明,部分教师认为自已的职责就是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帮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他们把工作范围仅限于课堂,课后很少与学生沟通交流,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更是不闻不问,育人意识较为淡薄。

图5 教师关爱学生情况

(四)大多数职教教师能够关爱学生,但仍有少数教师对学生漠不关心

爱是一切的基础,对于教师来说,关爱学生就是其无私奉献的情感之源。为了考察在现实情况中教师是否真的关爱学生,在学生问卷中设置了“爱护关心尊重学生,平等公平地对待学生”等问题。调查表明,39.32%的学生认为教师在这方面做得很好,31.62%的学生认为较好,21.37%的学生认为一般,5.13%的学生认为较差,还有2.56%的认为教师做得很差。调查结果如图5所示。

通过对学生的调查还发现,75.4%的教师在上课提问时能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同学都有机会发言。64.7%的教师能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实效性。由此可见,大多数职业院校教师能公平公正地关爱每一位学生,考虑到每一位同学的感受。但是调查还发现,有些教师缺乏对学生应有的关爱,只有在学生出现问题时才去关注学生,平时对学生的思想状况和生活状况则完全不管不顾。还有的教师不尊重学生人格,经常讽刺、挖苦、歧视学生,粗暴对待学生,甚至体罚学生,或者采用冷暴力,上课时只关注一些成绩好的学生,对于一些成绩较差或者行为习惯不良的学生则直接无视,这部分教师做不到真正尊重、理解、关心、帮助学生。

(五)职业院校教师大多经常参加学习活动,但积极性主动性不够

调查显示,61.54%的职教教师经常参加教研活动,38.46%的教师则不怎么参加教研活动。在经常参加教研活动的教师中,42.86%的教师认为教研活动对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很有帮助,57.14%的教师是出于学校规定而不得不参加(见表1)。对于是否主动参加各类培训班以提高自身学术水平,62.57%的教师都是等待学校安排,仅有20.82%的教师自己积极主动的提升自我。

表1 教师参加教研活动情况

在学生问卷中,33.91%的学生认为教师教学内容经常更新,56.52%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内容是围绕教材的内容适当的展开,6.96%的学生认为教师上课照本宣科,不超出教材范围,还有2.61%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一成不变,有些内容老旧。调查结果如图6所示。

图6 学生对教师教学内容的看法

显然,大部分职教教师都能经常参加学习以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但是,职教教师主动参加学习的积极性不够,许多教师都是迫于学校压力或者被动等待学校安排。

三、分析与讨论

从调查结果来看,职教教师在政治思想、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关爱学生和终身学习等方面表现良好。调查以及相关证据表明,这一状况与社会、学校和教师个人都有着密切关系。近些年来,国家对包括师德建设在内的教师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调研时,号召全体教师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和“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引起教师队伍积极响应。2012年,经中央编办批准,教育部组建教师工作司,将所有与教师有关的工作由各司全部转移至教师工作司,实现了教师工作的统管,大大强化了教师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师德建设也得以加强。从2010年开始,由教育部牵头,人民日报等重要媒体参与,组织开展了一年一度的“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评选”活动,不仅为师德建设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也为所有教师树立了可供学习的榜样。在学校层面,职业院校多措并举,采取了直接培养、舆论引导、评价推动和监督保障等多方面的措施,进行师德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3]。

调查结果也显示,仍然有一部职教教师在师德的不同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进一步的调查表明,这与社会、教育系统和教师个人都有着密切关系。

第一,从社会层面来讲,职教教师的社会地位、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等都对师德水平的提升发挥了消极作用。职业院校的教师和普通院校的教师比起来无论在工资待遇还是社会地位上都相对较低。这对职教教师师德水平的提升起到了阻碍作用。调查表明,有37.5%教师认为经济环境压力对师德产生了消极影响。此外,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中,利益驱动下的种种不良社会现象都对教师职业道德产生了负面影响,过去在教师中占主流地位的无私奉献精神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导致在一些教师身上出现了“个人中心”意识增强、道德伦理丧失的现象。据调查,60.8%的教师和31.8%的学生认为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是影响师德水平的主要原因。

第二,从教育系统内部来讲,多种因素阻碍了师德水平的提升。一是师德规范内容不完善。早在2000年,我国就出台了中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十多年过去了,不论是外在的社会环境还是中等职业教育本身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中职教师师德规范仍然没有修订。2011年,我国印发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由于这一规范是面向所有高校教师的,没有考虑到高职院校的特点,因此,对于高职教师师德提升工作来讲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除了上述问题之外,调查表明,有16%的教师认为职业院校的师德规范高不可攀,比较空洞。二是职业院校师德建设水平不高。数据显示,有34.8%的教师认为学校并不是很重视师德培训,有36%的教师表示不了解职业院校师德规范。这说明,职业院校师德建设水平有待提高。

此外,教师个人方面的一些因素也影响了师德水平。一是部分职业院校的教师对自己职业缺乏认同感。统计显示,15.4%的教师由于工作的偶然性才选择当教师,3.85%的教师将教师职业视为一种纯粹的谋生手段。这种认识导致部分教师对职教教师职业缺乏应有的热爱,进而使得教师缺乏提高师德修养的动力。二是部分职业院校教师对职业院校学生存在偏见。职业院校学生是“差学生”的认识在许多普通中小学的领导、教师、学生及其家长的思想中根深蒂固,以至于浙江一所普通中学在给学生家长的短信通知中,提醒该校学生为了防止上当受骗,免受欺负,要远离职高学生,明目张胆地歧视中职学生[4]。事实上,一些职业院校教师也是这样,他们认为只有考不上高中或大学的学生才会选择来职业学校就读,戴有色眼镜去看待学生,给学生贴上“差生”的标签,抱着反正也教不好、管不好的心态去对待学生,在教学上不作为、走过场,缺乏关爱学生的精神。

四、对策与建议

基于上述分析,为了进一步提高职业院校教师师德水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切实提高职业教育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地位。职教教师较低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和职业认同感对职业院校教师师德状况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因此,要提升职教教师的师德水平,就需要提高其经济、社会地位和职业认同感,而要改善职教教师的经济、社会地位和职业认同感就必须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地位。相关研究表明,职业教育和技术技能人才地位低下是导致职教教师的经济社会地位不高,使得职教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缺乏足够职业认同的重要原因[5]。

第二,进一步完善职业院校教师师德规范体系。如上所述,高达36%的被调查教师对师德规范不是很了解。这一方面是职业院校师德建设的有效性不高导致的,但另一方面也与职教教师师德规范体系不健全直接相关。一般来说,一个完整的师德规范体系分为师德理想、师德原则和师德规则三个层面[6]。三者是抽象与具体的关系。其中,理想层面的师德最为抽象,反映的是师德价值观,规则层面的师德则是最为具体的、具有操作性的,而原则层面的师德则介于理想层面的师德和规则层面的师德之间,是两者的中介和桥梁。在我国现有的职教教师师德规范体系中,不同层面的师德规范是混在一起的,对教师理解师德规范产生了严重的干扰作用。因此,我们需要在已有的师德规范基础上,分别建立三套不同但密切联系的师德规范体系,即师德理想体系、师德原则体系和师德规则体系。事实上,完备清晰的师德规范体系也有助于职教教师主动积极地自我提高师德修养,有利于社会各界对教师的道德行为进行监督[7]。

第三,加强对职业院校师德建设工作的监督和评估。教师师德修养的提升具有两个鲜明特点,即从时间上讲,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从效果上讲,师德修养水平难以有效衡量。这些特点使得师德建设工作成为一种“做了也白做”的工作,导致师德建设在实践中往往被忽视。调查数据表明,超过三分之一的教师认为职业院校不是很重视师德建设工作。基于这一情况,有必要加强对职业院校师德建设工作专项的督导和评估,以充分发挥督导评估对职业院校的引导作用,促进师德建设工作稳步前进。

第四,在职业院校师德建设中推行档案袋评价。在学生评价领域,档案袋评价是指根据教育教学目标和计划,有意识地有系统地收集各种有关学生表现的资料——如学生的作品、参与活动的记录、获奖证书、学生的自我反思等,通过合理分析和解释,以展现学生个人学习过程和成果的评价方法[8]。将档案袋评价运用于师德建设领域就是要根据师德建设计划,系统收集整理与教师师德表现有关的各种资料,以评定每个教师为提升师德做出的努力及其在师德修养上取得的进步和达到的水平。之所以要在职业院校师德建设中引入档案袋评价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师德水平的高低难以采用量化方法进行评价,档案袋评价则能为师德评价提供可靠的事实性材料,使得评价结果更可靠。二是档案袋评价具有独到的优点,即档案袋评价的实施过程既是师德建设的过程,也是对师德修养进行评价的过程。作为一种评价,档案袋评价能有效发挥其对师德建设的导向作用。作为师德建设的手段,档案袋评价能有效改进师德建设工作。三是档案袋评价能促使教师对自己的师德行为进行反思,从而有助于教师主动提升自己的师德水平。

[1]教育部,全国教育工会.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试行)》的通知(教职成[2000]4号)[EB/OL].[2015-8-16].http://www.moe.edu.cn/ 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724/201001/ 79098.html

[2]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通知(教人[2011]11号)[EB/OL].[2016-3-20].http://www.moe. gov.cn/srcsite/A04/s7051/201112/t20111223_1807 98.html.

[3]梁卿.职业院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反思与改进[J].职教论坛,2014(5):4-7.

[4]蒋欣.是“温馨提示”,还是刺骨歧视?[N].中国青年报,2016-01-28(01).

[5]蓝欣,兰欣,陈红彩.职技高师学生教师职业认同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5(1):46-51.

[6]傅维利,朱宁波.试论我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体系和内容[J].中国教育学刊,2003(2):52-56.

[7]关茹萍.职业院校师德清单制度初探[J].教育与职业,2016(4):65-67.

[8]黄光扬.教育测量与评价(第二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96-198.

责任编辑秦红梅

张玉姗(1992-),女,江苏镇江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学;梁卿(1978-),男,安徽怀宁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副教授,教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原理,职业教育评价。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职教专项课题“职业院校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编号:GJA114023),主持人:关茹萍。

G715

A

1001-7518(2016)17-0005-05

猜你喜欢

职教师德职业院校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关于构建铁路职教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的实践思考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