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鲁艺木刻宣传画的复原复制

2016-11-05

客家文博 2016年2期
关键词:宣传画鲁艺原件

张 拓

鲁艺木刻宣传画的复原复制

张 拓

抗日战争时期延安鲁艺木刻宣传画是美术工作者参加抗战的一把重要利器,其作品不但激发了根据地人民抗战的热情,表现了对抗战胜利的渴望与信心,同时也推进了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应宣传画原创作者罗工柳先生家属要求,我们运用数字印刷技术与传统手绘工艺相结合的方法,对这些具有历史意义的馆藏文物进行了复原复制。本文通过对木刻宣传画复制方法步骤的实例解读,诠释现代科技与传统技术相结合在文物文献复制工作中的几点应用。

鲁艺木刻 数字技术 手绘着色 复原复制

1959年李公朴先生的夫人张曼筠女士向国家博物馆捐赠了一套珍藏近二十年的鲁艺木刻工作团刻印的木刻宣传画。其包括罗工柳、杨筠夫妇在鲁艺木刻工作团期间创作的《坚持团结 反对分裂》《抗战十大任务之五》《实现民主 选举村长》《努力织布 坚持抗战》《大家养鸡 增加生产》《儿童团查路条》等多幅木刻作品。2012年初,应杨筠女士的要求我们对这些木刻宣传画进行了复原复制。

一、抗战时期鲁艺木刻宣传画的历史与发展

1938年4月10日在延安正式成立的鲁迅艺术学院,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培养抗战文艺干部和文艺工作者而创办的一所综合性文学艺术学校。1940年后更名为“鲁迅艺术文学院”,简称“鲁艺”。在此期间,有着“木刻轻骑队”美誉的鲁艺木刻工作团用他们手中的刻刀和对艺术的热情,积极从事着抗日救亡的宣传活动。在战火纷飞的环境下,这些文艺工作者们不畏艰难困苦,创作了大批以“坚持抗战、军民团结、反对分裂”等为主题的经典木刻作品,用艺术的武器为抗战的胜利贡献着自己的青春与热血。

抗日战争爆发后,鲁艺学员响应党的“文艺工作者到前线去!”的号召。1938年冬天,抗日的烽火在太行山上燃烧。鲁艺美术系二期学员罗工柳、彦涵、华山在教员胡一川的领导下,组成了鲁艺木刻工作团,东渡黄河,奔赴晋东南抗日前线,开展敌后抗战宣传活动。1939年初,到达八路军总部所在地武乡县。他们创作的套色木刻宣传画在形式上借鉴传承了民间年画主体单一、色彩鲜艳等特点,风格上均以写实、概括手法为主。在创作中向群众学习,向生活学习,赋予木刻作品以宣传抗日斗争的新内容。木刻刀法采用阴阳刻制的方法,线条结构厚重有力,工艺上以多版套色形式为主。色彩简洁明快、主题突出。画面以写实的手法塑造普通劳动人民形象,表现抗日根据地军民生产生活、团结战斗等场景。其鲜明的民族化倾向,形成了抗战时期延安木刻画风犀利、造型淳朴、构图严谨、笔墨厚重的艺术风格。其强烈的革命性和战斗性,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历史意义,走出了一条艺术的大众化和民族化的道路,得到了朱德总司令等八路军首长的称赞。彭德怀副总司令致信给予高度评价:“你们的努力尝试,可以说是已经得到了初步的成功。许多艺术工作者口喊着大众化,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做到,而你们则已向这方面走进一步了。”(图1)

木刻年画作品的印制需要经过刻版、排版、摸版、印刷等多道工序。通过找平、摸版、刷墨、翻纸、压印等一道道工序,以及各种颜料的层层套色印制完成。年画的印制摸版是比较耗时的,在工作台上的每次套色,印版着色的均匀,翻纸落版位置的准确,压印用力的平稳都要很好地悉心把握。否则着色不匀,套色跑偏,印纸破损,年画也就报废了。了解鲁艺木刻宣传画产生的时代背景、制作技艺,对文物表现内容的构成、载体质地进行分析研究,是我们做好复制制作工作所必须的知识储备。

二、鲁艺木刻宣传画的复原复制

木刻版画复制制作的方法多种多样。若按原制作方法雕刻若干块木质印版印制,不但要有高超的专业刻版技术,而且制作周期长,成本过高;再有当时印制年画的纸张和使用颜料也已经无法找到。要想顺利的完成复制任务,在制作方法、应用技术、使用材料等方面就要有所变通。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文物复制工作提供了更加便捷有效的工作途径。罗工柳先生1940年创作的《抗战十大任务之五》木刻宣传画在制作技法与工艺上都比较有代表性。下面笔者结合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试述鲁艺木刻宣传画的复制制作技艺。

(一)复制用纸与绘制颜料的选用

罗工柳先生创作的这幅《抗战十大任务之五》木刻宣传画,纵37厘米、横31厘米;纸质为半透明状洋粉连纸;系采用数块雕刻木版,多种水溶性植物染料套色工艺印制完成。根据木刻宣传画载体纸质薄而脆弱,水溶性颜料色质不稳定的现状,文物入藏后,博物馆的专业技术人员就应用传统的书画修复装裱技艺,使用优质宣纸对这批木刻宣传画进行了托裱加固处理。经过五十余年的保藏维护,目前这些木刻宣传画载体纸张完整,画面色泽鲜艳饱满。

木刻宣传画原件所使用的洋粉连纸属于机制纸,原料以竹纤维为主,质地轻薄脆弱,呈半透明状,帘纹明显,纸色灰白泛黄,略显陈旧。粉连纸在生产过程中通过烘缸表面的高温干燥,正面光滑有光亮,背面略感粗涩并带有少量草梗。由于粉连纸生产过程采用的工艺、原料、填充材料等原因,使得纸的PH值呈弱酸性,时间稍长,纸张酸化严重,纸色泛黄,极易断裂,不甚耐久。印制木刻宣传画使用的颜色为水溶性植物染料。漫山遍野的花瓣、花果、根、茎、叶、皮等植物成分都可以用温水浸渍来提取染液。这些颜色丰富的植物染料被称作“草色”,具有色泽鲜艳、透明度高、流动性强、覆盖力弱、色质不稳定、容易褪色等特点。

分析研究文物原件形成的时代背景、流传经过、制作工艺、使用材料等是做好复制工作的基础。由于鲁艺木刻宣传画年代久远,要想找到与原件同时期相同的纸张、颜料用于复制制作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为了使文物复制件从材质上、感觉上最大程度上接近原件效果,我们只能选用与原件纸质、颜料性质相接近的现代纸张与颜料进行代替。根据原件纸质性质,以及洋粉连纸与白毛边纸均为机制竹纤维纸的共同特点,我们经过分析比较,认为机制白毛边纸的质地、厚度、质感、纸质纹络、色泽等与原件用纸最为相近,并最终确定使用机制白毛边纸作为木刻宣传画的复制用纸。白毛边纸与文物原件纸色略有差异,在上机打印之前要用煎煮的红茶水、藤黄、赭石、花青、墨等颜料,根据文物上的旧色旧气,调配染色用液,对白毛边纸进行染色仿旧。毛边纸轻薄脆弱,纸质纤维比较短,缺少韧性,染色时极易破损。为避免纸张破损,染色时要将剪裁好的白毛边纸光亮面向下平铺在桌案上,然后用排笔蘸上调配好的染色用液,均匀的刷在毛边纸上,待其自然晾至半干时,揭起搭在木杆上晾晒。在尚未完全干透时收起,将其夹在上下铺垫吸水性较好的纸张中间一同放在压板下,上置重物把染纸压平压干备用。复制用纸的染色仿旧与原件纸色相近即可,复制件后期的仿旧细节刻画,可在打印和手绘着色后,再用棉团或小布块蘸些尘土,色粉进行擦拭,采用局部干粉擦染方法,体现复制件的旧色旧气。(图2)

应用数字印刷技术在毛边纸上印制复制品,不论是彩色激光打印还是彩色喷绘印制,都存在部分文字或图像墨迹颜色不饱和,色彩、质感与原件存在一定色差,导致画面缺乏层次感。为了弥补这一缺憾,我们在打印输出后采用手绘着色的方法进行补救,使复制件上的文字、图案颜色、层次质感无限趋近于原件。经过多次实验比较,使用水彩颜料、透明水色颜料、水溶性彩色铅笔用于复制件的手绘着色与原件色彩效果最为接近。

(二)数字印刷技术的应用

数字印刷技术在博物馆文物复制工作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扫描仪等输入设备将文物文字图像等信息转换为电子文本,再运用Ps软件进行处理,然后输送给打印机等输出设备,完成复制工作中的修图、制版、填充颜色等一些印前工作和部分印制任务。

1、数字扫描获取原件图像电子文本

数字扫描是最为安全、便捷、准确的获取文物图像电子信息的方法之一。我们使用的是A3幅面,分辨率为6400*3200dpi,冷光源彩色平板扫描仪,其特点是色彩还原性好、清晰度高、图像不变形,避免了普通扫描仪光照系统对文物原件造成的光热辐射伤害。在使用平板扫描仪获取电子文本时,先把木刻宣传画正面向下平放在扫描工作台上,打开扫描软件,根据原件字迹、图案、纸色,同时结合数码打印需求进行各项设置。确定CMYK彩色印刷模式,分辨率设定在300dpi,缩放比例选择100%。首先打开预览选项,选取扫描范围,单击批处理选项,在批扫描对话框中点击黄色文件夹图标并选择图像存储位置,命名文件名,并保存为JPG格式。然后点击批扫描对话框中的扫描选项进行扫描,待扫描工作完成后,单击结果对话框中的完成,结束数字扫描工作。(图3)

采用实验室静态试验(无辐照)的方法进行测试,将经过严格筛选的NPN型晶体管BCX41和PNP型晶体管3CK3B各5只作为测试对象,分别用Q1,Q2,Q3,Q4,Q5表示,分别通过长线连接在系统上,系统通电5 min后,启动测量,每间隔10 s测量一次晶体管的直流增益hFEi。稳定性,即系统的测试精度w可依据式(3)计算,当w≤1%时,系统的测试精度就满足实验的应用要求。

获得完整准确、层次分明的数字图像可以使修版、制作分色墨稿等工作事半功倍。各项技术参数的设置就是为了获取色彩还原好,图像清晰、不变形,与原件1︰1的电子文本。分辨率设定对后期制作影响较大。分辨率低了,图像不清楚,字迹线条边界不明确,特别是修图需要局部放大时图像更加模糊不清,增加了修版、制作墨稿的难度。分辨率偏高,字迹、图案清楚的同时,文献载体纸张底纹在电子文本上显现的过于清晰,也会对修版、分版工作造成一定干扰。电子文档要尽量突出文字图像,反映细节、淡化背景纸色。

2、应用Photoshop软件修图与制作分图层墨稿

用Ps软件打开《抗战十大任务之五》电子文件JPEG图标,进入印前修图与制作分图层墨稿工作界面。在修图与制作分图层墨稿工作中,除了要保证画面的整体效果不能改变外,还要注意画面局部细节变化,尊重原件上的历史痕迹,实事求是的进行复制制作。

罗工柳先生创作的这幅宣传画画面涉及黑色、大红色、浅绿色、淡蓝色、浅褐色五种颜色,需要制作有五个图层的分图层墨稿。一般是先从深颜色区域做起。画面里颜色最重的是黑色线稿部分,想要把黑色线稿部分单独提出来,一是要先选中《抗战十大任务之五》的电子文本图层进行双击解锁,然后在通道工具中选择RGB图层下方的“红”图层,可大幅度减弱画面中的其余颜色,从而凸显黑色线稿部分。二是用矩形选框工具将通道里“红”图层的黑色线稿全部选中后复制,再将复制后的黑色线稿粘贴到图层工具栏中的新建图层里,重命名为“图层1”。三是利用曲线工具调节画面黑色线稿的对比度,把黑色线稿调整到与底色及周围有明显区别后,用橡皮擦工具将画面黑色线稿以外的其他颜色全部擦拭干净,完成图层一黑色线稿的制作工作。对画面中出现的各种残缺、错版的情况,在擦拭修图时也不能破坏画面的原始状态和效果,只要保证黑色线稿与底色的黑白分明即可。

运用上述同样方法将画面中的大红色、浅绿色、淡蓝色、浅褐色区域在通道工具里分别提出黑白墨稿,并根据不同的色系区域选择RGB图层下方的“红”图层、“绿”图层、“蓝”图层,进行分版去色。将通道工具中四种颜色的黑白墨稿分别用矩形选框工具将其选中复制,并依次粘贴到图层工具栏的四个新建图层里,然后在四个图层中分别对提取的黑白墨稿进行修版。首先从红色区域的黑白墨稿修起,将图层里红色区域之外的多余色区用橡皮擦工具全部清除干净,再用曲线工具根据原件实际效果来调节黑白对比度,做到颜色中的纹理变化及轮廓形状清晰可见,完成图层二大红色墨稿的制作工作。(图4)以此类推再把浅绿色、淡蓝色、浅褐色的分图层黑白墨稿分别修整清晰,获得由五个图层组成的黑白墨稿图像,将其按顺序依次打开,图层一黑色线墨稿、图层二大红色墨稿、图层三浅绿色墨稿、图层四淡蓝色墨稿、图层五浅褐色墨稿。然后,对比原件画面检查五个图层墨稿的设色区域是否完整,若有遗漏或未清除干净的地方可再进行局部调整,最后把整理好的分图层墨稿在Ps中储存为PSD格式。

3、运用彩色激光打印技术印制复制件

应用数字印刷打印输出设备进行文物复制主要是彩色激光打印机、彩色喷绘打印机。两种机器都存在有些颜色不饱和、表现力度不够的问题。喷绘打印机使用喷绘专业涂布纸效果比较理想。而复制用白毛边纸,纸质薄而绵韧,则不适宜喷绘打印。经过比较,我们选用了A3幅面的彩色激光打印机进行印制,可以保证复制件与文物原件用纸基本一致,画面色彩还原不准确的问题则通过后期手绘着色的办法进行补救,使复制品整体颜色效果趋近原件。

在运用彩色激光打印机印制复制件时,首先是用Ps软件打开分图层墨稿图标,然后根据原件颜色分布情况,分图层分别填充不同颜色,并按原件颜色叠加顺序进行排列,最后合并图层实施打印。木刻宣传画分图层黑白墨稿共分为五个图层,依次是:黑色线稿图层、大红色图层、浅绿色图层、淡蓝色图层、浅褐色图层。图层一黑色墨线稿原本就是黑色不需要填充颜色,其余四个图层都要按顺序进行填充颜色。下面就以图层二填充大红色为例,介绍分图层黑白墨稿填充颜色的具体方法。(1)为了防止操作时误把颜色填入其他图层,在填充颜色前先将其他图层关闭掉。(2)选中图层工具栏里的红色图层,点击通道栏下方的“将通道作为选区载入”按钮后,按下Ctrl+Shift+I反选键,使已选中的图层选区自动反选到黑白墨稿区域上,再点击Delete清除键,将黑白墨稿删除干净,在留下的空白选区里填充颜色。(3)打开拾色器,利用吸管工具选取与原件大红色图案相对应的大红颜色区域,按Shift+F5前景色填充键,将大红色填充在选区里,完成图层二的填充颜色工作。图层三浅绿色、图层四淡蓝色、图层五浅褐色,三个图层的颜色填充分别按上述操作方法填充上色。(图5)

复制打印木刻宣传画用纸是经过染色、晾干、压平处理后的白毛边纸。这种纸张薄而绵软,没能达到上机打印的硬度与厚度,若剪切成A3纸规格后,直接放入纸盒或采取手工送纸的方式上机打印,非常容易把毛边纸撕破或卡在机器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用固体胶棒涂抹在与之相同大小复印纸的四边,再将毛边纸与复印纸四周重叠粘附在一起,压平后再上机印制。打印完成后将毛边纸与复印纸揭开即可。

(三)传统的手绘着色

由于打印机硒鼓墨粉渗透性弱,使得复制件上的有些颜色饱和度不够,实际印制效果与墨稿填充颜色时的颜色设置产生色差,无法表现原件画面原有色彩质感与层次感,因而需要用水彩、水溶性彩色铅笔、透明水彩等一些水溶性颜料,通过手绘着色的方法涂色补救,进一步刻画木刻宣传画的肌理特征。

手绘着色是在数码印刷色彩的基础上,依据原件颜色分布对复制件进行临摹着色制作。印制的《抗战十大任务之五》木刻宣传画画面色彩效果,除了黑色线条墨稿部分外,大红色、浅绿色、淡蓝色、浅褐色等其他四种颜色区域都需要手绘染色。

原件画面颜色有单色区域也有叠加区域,为了使复制品色彩更具层次感,我们用透明水色颜料采用“罩染”的方式进行手绘着色。染色时将设色区域进行整体“通染”铺垫,再对局部进行“分染”细化。为了达到套色木刻的效果,颜料与水的调配十分重要。在“通染”时要多蘸水少加颜料,先在调色盘中把四种颜色分别调和均匀,然后用软毛水彩笔分别进行刷染。着色时运笔要干脆,不要反复涂抹,因为“通染”时笔中含水量较大,过多的反复回笔会出现不均匀的笔印 痕迹影响补色效果。“通染”时要在上一遍着色颜料自然晾干后,再进行下一遍的手绘着色。一般“罩染”三至五遍后即可达到与原件色彩相近的程度。(图6)

在“通染”着色完成后要进行局部“分染”补色工作,加强画面颜色的细节处理。这幅宣传画是分版套色印制而成,画面中既有单一色层也有叠加色层,边缘线虚实变化明显、印刷纹理突出。手绘着色时需选用小号软毛水彩笔,调和水彩颜料由深色至浅色依次进行“分染”。首先从大红色区域开始,调色时要少水多蘸颜料,通过运笔要把大红色里的深浅变化一笔笔做出来。遇到刻画边缘线时,由于虚实变化不同,水和颜料的比例也要随时调整。在大红色区域中有一些是镂空图案,为了防止多余颜色侵入,在处理周围颜色时可先将镂空图案用水彩遮盖液盖住后再染色,遮盖液遇空气就会凝固成膜,能够起到隔离颜色的作用,染色后可随时揭去。(图7)“分染”补色也可以使用更便于掌握的水溶性彩色铅笔,其色彩丰富细腻,能够表现出轻盈通透的质感,画好后用毛笔蘸水涂抹,颜色即可溶解,若用彩铅直接蘸水画,不但能画出利落的线条,还可以在画面上自由混色,非常适用于复制件手绘着色的细节刻画。

复制件上的浅绿色、淡蓝色、浅褐色三个浅颜色区域,由于颜色相对大红色来说透明度较高、饱和度偏低并有叠加色层出现,印刷后留下的纹理变化也十分明显,因此在进行“分染”着色处理上与之前也有所不同。染色时先把软毛水彩笔完全蘸湿,待晾到半干半湿时,加少许水彩颜料在调色盘中进行调和,若过于干涩可适量再加一点清水稀释。用干画法根据画面笔触以及纹理特点,选择相应的运笔方法进行上色。由于宣传画画面有些区域是纵向纹络特点,有些是横向纹络模糊的效果,因而在“分染”过程中要随时与原件进行对比,根据原件颜色变化情况和着色效果及时进行调整,直至全部完成手绘补色工作,使宣传画复制件画面整体颜色效果与文物原件一致。

(四)复制件的托裱加固

文物原件是经过托裱加固后收藏保管的。为了使复制件载体纸质、图像墨迹、尺寸大小、整体色调、保存现状等文物信息尽量趋近原件,在彩色打印、手绘着色工作完成后根据原件尺寸进行剪裁,然后用宣纸托裱加固。在托裱过程中浆糊中的水汽,亦会使复制件上的水溶性颜色产生一些细微的遇湿洇化,更加凸显原件使用水溶性颜料的印制外观特点。(图8)

托裱分为湿托法与干托法。湿托用于画面颜色牢固遇浆水不易脱落的画作,干托法适用于颜色遇浆水容易扩散掉色的作品。复制件手绘着色使用的主要是水彩、透明水色、水溶性彩色铅笔等水溶性颜料,为了尽量减少浆糊中水气对画面颜色的影响,避免托裱时手绘颜色的洇散脱落,采用了干托的方法进行处理。首先选配一张四周各大于复制件尺寸3厘米的宣纸,均匀的刷上稀释的浆水后,放在吸水纸上撤潮;同时将宣传画正面向下平放在另一张大于画幅的吸水纸上,待刷有浆水的托纸吸撤去一部分水分后,将其浆面朝上覆盖在宣传画上,用托纸上剩余的水汽湿润宣传画纸质,待托纸上的浆糊似干非干、宣传画纸张伸帐绵软后,将其浆面向下平铺在宣传画的背面,用棕刷排刷粘实。为防止画面颜色粘附在工作台上,排刷前,宣传画下面要铺垫吸水纸,排刷时,垫纸与宣传画不要移动,以免受潮浮动的画面颜料错位,若垫纸粘有颜色需另换衬纸后再排刷。为了增加裱件四周整体强度,上完托纸后,可在裱件的背面用3厘米宽的宣纸局条沿宣传画四边粘贴在托纸上;镶嵌粘贴的局条要与复制品本体有0.2-0.3厘米重叠粘接,以确保对画心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为了避免上墙晾干蹭平过程中,裱件局条与画心接口处拔开撕裂,镶有局条的裱件不能立即贴墙晾干,应彻底晾干后,再潲水湿润,上墙晾干蹭平。由于宣传画复制件手绘着色使用的是水溶性颜料遇水极易洇散,在重新潲水潮润时,裱件下一定要铺垫吸水纸,在其背面喷洒的水花尽量细小,防止画面颜色的洇散脱落,若因湿润裱件潲水操作不当,污染画面,则功亏一篑。裱件潮润后,将其正面向下平展吸附在工作台上,在裱件的四周用浆刷刷0.5厘米左右的稠浆糊,然后正面向外端正的贴在墙面上晾干蹭平。由于宣传画复制件手绘着色使用的是水溶性颜料遇水极易洇散,在重新潲水潮润时,裱件下一定要铺垫吸水纸,在其背面喷洒的水花尽量细小,防止画面颜色的洇散脱落,若因湿润裱件潲水操作不当,污染画面,则功亏一篑。裱件潮润后,将其正面向下平展吸附在工作台上,在裱件的四周用浆刷刷0.5厘米左右的稠浆糊,然后正面向外端正的贴在墙面上晾干蹭平。为防止裱件中间部分比四周浆口先干,绷裂走墙情况的发生,可在裱件上墙前,避开四边浆口再喷洒一些细小的水花,使裱件中间部分与四周浆口同步晾干。裱件经过2-3天的晾干蹭平,下墙后裁去裱件四周浆口。至此,罗工柳先生在抗战时期鲁艺木刻工作团创作的《抗战十大任务之五》木刻宣传画的复制制作工作全部完成。(图9)

三、结语

抗战时期延安木刻版画是上世纪30年代初期鲁迅所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的延续,在创作形式风格上也受到西方木刻艺术的影响。抗日战争时期“鲁艺木刻工作团”,深入太行山等敌后根据地进行艺术实践,形成了延安木刻风格,其鲜明的民族化倾向,成为抗日根据地木刻艺术的代表。此次,有机会对这批鲁艺作品进行复原复制本身就是与有荣焉。在整个工作过程中深深地感受到了作品之经典和创作之艰辛。虽然鲁艺木刻宣传画距今已过半个多世纪了,但从形式到内容、色彩到工艺无处不体现着延安时期美术工作者们的聪慧与灵感,他们把对艺术的执着及对抗战胜利的渴望全都注入到了作品中。同时,这些特殊时期的伟大作品不但对新中国之后的美术创作道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中国木刻版画事业开辟了新的道路。

[1]马海鹏.数字技术在文献复制工作中应用实例解析[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1(7).

[2]汪洪斌.鲁艺木刻工作团的新年画创作尝试[J].收藏家,2013(8).

[3]周永珍.介绍彭德怀同志给鲁艺木刻工作团的一封信[J].革命博物馆工作研究,1984(1).

2016-3-15

张拓,男,北京人,任职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方向为文物保护。

猜你喜欢

宣传画鲁艺原件
2022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主题宣传画(一)
让鲁艺精神在红色文化传承中绽放新时代光芒
延安鲁艺“小调大王”——安波
2021年中国医师节宣传画
鲁艺精神的写照——宋惠民
欠薪条原件遗失,我还能向公司索要工资吗
不一样的皇冠
《马关条约》原件
鲁艺后裔的追求——沈阳音乐学院院长刘辉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