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尽的思念
2016-11-04沈效良
沈效良
2016年7月4日下午,年迈的母亲蒋瑾因突发高烧被紧急送往医院,至12日病情急剧恶化,终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逝,享年111岁。
从悲恸中解放的母亲
母亲祖籍江苏宜兴,离上海、南京(较早接受近代文明的地方)均只有百余公里。生于清光绪32年的她,民国初年就进了一所女子小学读书。她自幼聪颖好学,上进心强,高小毕业后报考江苏省立南京第一女子师范,如愿以偿被录取。在该校勤奋学习两年以后,因江浙军阀爆发战争而辍学。后来,她一直为未能完成学业而遗憾。
不久,母亲就和父亲结婚了,婚后的他们一起在某乡村小学当教师,生活虽谈不上富裕,但夫妻恩爱,家庭和睦。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不幸过早地降临到母亲头上,刚刚29岁的她失去了亲爱的丈夫。她曾经对我说过:父亲去世以后,伤心之余,有过悲观以至寻死的念头。但一想到几个孩子,就立刻放弃了,并决心独自挑起抚育孩子的重担。十几年后,她终于把我们兄妹三人抚养成人,并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了一定的成绩。母亲的养育之恩,我们将永志不忘。
真诚奉献 桃李天下
母亲在新旧社会从事教育工作30余载,是一位富有敬业精神的小学教师。有段时间,她在离家7里远的一个镇上教书,天还未明就要赶往学校,回到家里已经摸黑了。她非常同情家庭贫苦的学生,每到收学杂费时,总会帮助申请减免、缓交,有时还主动帮助他们。新中国成立后,她工作更加勤奋,以当好一名人民教师要求自己,常受到学校和教育部门的表扬。多年以后,她教过的一些学生还登门来看望她,感谢她当年的谆谆教诲。
母亲是个闲不住的人,总想为社会、为别人做些有益的事情。1959年随军来京后,除了精心培育自己的孙辈外,还主动要求担任镇南海淀小学的校外辅导员,经常上门为孩子们进行辅导,受到家长们的普遍称赞。她随我到过好几处部队营房,每到一处,就和那里的家属很快熟悉起来,组织他们读报,学习政治、文化。她用家里的缝纫机为许多大人、孩子做了近千件衣服、鞋帽、提包。还为许多人用毛线织了手套、袜子、毛衣、毛裤。直到90多岁时,她依然乐此不疲。
热爱生活的高龄老人
母亲热爱生活,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广交朋友。
我们搬到干休所居住时,她已是80多岁高龄的老人了,仍结交了许多新朋友,大家一起聊天,互相嘘寒问暖。对一些体弱多病的人,她经常登门探望,说一些安慰宽心的话。她和朝夕相处八年多的保姆陶春情同祖孙,小陶无微不至地照顾她,她对小陶也十分体贴、爱护,经常夸她是个好阿姨,有时还风趣地用英语说一句“Thank you very much!”
步入晚年的母亲毫无暮气,依然精神抖擞地参加许多活动:看电影、观演出,进行体育锻炼,还到俱乐部去学习弹钢琴。她最喜欢玩的是扑克、拼图和魔方。虽然视力越来越差,可是玩魔方的劲头始终未减,曾经有几位记者来采访,她都当场表演过,被记者们称赞为“魔方高手”。直到临终前几天,母亲有时还在病床上拨弄魔方,医务人员都为此惊叹不已。
顽强生命力 豁达生死观
母亲有着非常旺盛和顽强的生命力。她50多岁时患过子宫癌、急性脑膜炎,但都未能击垮她。在她100岁和102岁时,又两次因摔倒骨折动了手术,但术后次日就能扶着助步器行走了。医生都叹为奇迹,CCTV-7还做了相关报道。这次住院,高烧已达40度,医院报了两次病危,在医务人员的精心治疗下,中间仍时有好转,第9天下午才逐渐停止心跳。医院呼吸科的医务人员都说,这么高龄的老人我们是初次遇见,生命力如此顽强更是令人难以想象。
早在2014年12月31日,母亲就写了一份简短的遗嘱:“生老病死自然规律,我已是百岁老人了,生命将到尽头,后事从简。倘若发现不治之症,不必积极治疗,坚决要求安乐死。死后火化,把骨灰装在小红袋里,带回老家,把它放进先父墓中,就一切完事了。”这样豁达的生死观也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亲爱的母亲,您留下的这些精神财富,我们将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全体家人、亲朋好友和您的学生的都将永远思念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