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最大火箭成功发射

2016-11-04马俊任重

环球时报 2016-11-04
关键词:升空长征火箭

●本报赴海南文昌特派记者 马俊 ●任重 柳玉鹏 ●本报记者 谭福榕

北京时间11月3日20时43分,我国最大推力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的完美升空带给中国航天人和所有中国老百姓一个激动人心的夜晚。在位于海南文昌的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正常点火升空,沉稳地离开发射塔架,约30分钟后,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昨天,几乎所有关心中国航天事业的人们都知道了“胖五”这个新名字。中国运载能力最强的火箭、推力最大的全新发动机、几乎100%的新技术……香港《南华早报》网站当晚称,长征五号的首飞成功,意味着中国最终研发出与美国现役运载火箭推力相媲美的太空任务载具。“我搞运载火箭47年,看到今天大火箭成功发射,感到激动而自豪”,导弹专家、鲲腾全球防务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杨承军对《环球时报》记者说,这标志着我们的航天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水平高度,“个人预测在未来10年左右,中国的航天工业将站到世界最前沿。”

“胖五”升空圆满而争气

从当天下午3时开始,《环球时报》记者就与发射场工作人员和同行们上百号人挤在指挥大楼的一个露台上,等待见证“胖五”的发射。这个观测点距离发射现场3公里左右,正好处于安全区。等待的过程令人揪心,长征五号的发射数度推迟。晚上8时43分左右,远远地传来倒计时的声音,霎时间所有人都安静下来,数到“3、2、1”的时候,现场特别特别安静,接着我们远远地看到了火箭下面红光燃起,眩目的火光喷射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环球时报》记者的感受是比上次在西昌看长征2E火箭发射时火光喷射的时间要长得多。之后火箭缓慢但稳定地离开地面,气势不可阻挡(如图),等听到它越来越响亮的升空声音时,场内所有人开始狂欢!胖五发射的震撼场景将之前所有等待的焦虑顿时化为成功的狂喜。

“长征五号此次升空堪称完美”,杨承军对《环球时报》记者说,的确,这次火箭升空前火焰的喷射过程要长一些,“因为这次的火箭太重了。”没错,长征五号有个别名叫“胖五”,它的个头在长征家族中是最高的,有57米、20层楼那么高,起飞重量约870吨,起飞推力超过1000吨,10台发动机同时点火才将它推向高空。矗立在发射塔架上的长征五号,给《环球时报》记者的第一印象就是壮硕,与此前外界最熟悉的长征二号系列火箭纤细的外形截然不同。

国防科工局系统工程司副司长赵坚当晚介绍说,发射前,一级助推器氧排气的管道出现问题,经过判断不影响发射;发射前一级芯级的氢氧发动机在遇冷过程中出现意外,温度降不下来,窗口时间有限,但科技人员非常镇定,最终解决问题,后延发射成功!

说个小插曲,当天发射场提供的午饭是包子,这不是一般的包子,它的名字叫“成功包”!《环球时报》记者详细问成功包的来历:原来以前试验队人员加班比较多,而包子比馒头有味道,吃起来也比较方便,所以夜班加餐一般都是选包子。后来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大家养成了在发射前吃一顿包子的习惯,取其寓意是:圆润的外形——“圆满”和蒸笼的“争气”。据说,每次吃了成功包后,火箭发射必定成功。果然这次也不例外。

“太空博弈将发生深刻变化”

长征五号升空后,不少境外媒体都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法新社称,中国正在推进成为航天强国的项目之际,长征五号可实现近地轨道运载能力25吨级,相当于16辆汽车的重量。该火箭将承担后续探月工程三期、载人空间站、首次火星探测等多个国家重大科技工程发射任务。“北京称,其航天项目是国家进步的象征及其崛起的全球地位的标志。”

香港《南华早报》3日称,长征五号属于中国未来天空项目的新一代火箭,它的出现表明,中美在太空探索方面的差距“从几十年缩短为几年”,太空博弈将发生深刻的变化。澳大利亚太空专家莫里斯·琼斯表示,长征5号运载火箭对中国实现太空目标尤为关键,它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太空项目的成熟。

俄新社报道称,中国首次发射了有史以来最大火箭。这一火箭使用了200多项新技术,“占整个火箭比例的92.5%”。俄罗斯regnum网站称,长征五号包含了中国最新的航天技术,包括环保的无毒燃料及最新型稳定控制系统。中国航天工业发展迅速,已开始赶超俄美。2020年中国计划实施火星探测项目,长征五号会将探测器送入火星轨道。

“此次发射将提高中国进入太空的能力”,美国“太空飞行”网站3日称,长征五号将携带实践17号卫星并将其送入地球静止轨道,该卫星将进行离子推进器轨道控制实验。美《太空飞行内幕》称,3日的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238次飞行,也是中国今年进行的第16次轨道发射任务。长征五号将成为中国太空计划的“运载主力军”。

“中国研发最大推力火箭的30年长征”,香港《南华早报》3日报道称,长征五号的发射数度推延,其研究过程起起伏伏,很多技术问题都超过科研人员的预期,甚至有一些外国专家认为,“中国不可能把长征五号从图纸变为可以成功发射的火箭”。但中国航天人始终坚持不懈,报道引述一名参与长征五号研制的匿名科学家的话说,“我们必须研制长征五号,并把它送上天。否则,中国的太空项目总是生活在巨人的阴影当中”。

军民融合令西方“担心”

在长征五号发射前后,对中国航天实力增长表示担心的声音也不少。美国战略预测公司2日称,中国太空产业的崛起将塑造北京的对外政策。北京希望有一天能够利用本国的航天部门,与那些航天领域薄弱的国家建立关系。在太空外交方面,中国计划为让北斗导航卫星系统为参与“一带一路”的国家服务。与此同时,中国邀请其他国家参与自己的空间站计划。

“中国追求太空地位的推动者是解放军吗?美国《芝加哥论坛报》2日称,除了重复美苏的登月计划,中国还要探索火星,这明显是要提高其在太空发展领域的发言权。北京的意图一定是利用太空发展增强民族威望。“外界最大的担忧是,中国军方负责航天项目,并且从军费中拿出大量资金优先发展太空项目。太空探索和太空技术的发展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太空飞行器控制能力的提高对弹道导弹制导非常有用。”文章还说,中国一直在建设北斗导航系统,该系统“是解放军陆海空一体化作战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日本《读卖新闻》也发社论警告称,日本和美国必须密切合作,强化对中国加快发展军事主导的太空项目的跟踪。两国已经建立了太空工作组,并就反制措施进行磋商。

上海国际问题学者沈丁立日前接受新加坡《海峡时报》采访时表示,中国无意将外太空军事化。“军民融合在十八大后已经被确定为国家战略”,杨承军3日晚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任何一个国家的军事战略导弹技术和民用航天技术都是相互促进、交替发展的,“这非常正常,不违反任何国际法”。他表示,实际上,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一些民用的技术已经超过军用技术。

“中国将超越太空老兵”

美国战略预测公司2日称,北京的目标是成为主要的太空国家,“未来20年,中国将超越太空老兵俄罗斯,甚至有一天中国会走在美国的前头。”

“中国在世界航天领域正在排挤俄美”,俄罗斯《观点报》3日称,中国去年共进行了19次航天发射,所有发射都是成功的。对于载人航天飞行目前世界只有俄美中三国有能力实施。美国目前暂时失去了这一能力。而中国神舟飞船已实施了多次载人飞行。美国已对在航天领域可能落后于中国感到不安。而俄罗斯则并不担心中国在航天领域位居领先地位,因为俄中两国已就未来航天领域合作问题达成了初步协议。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五号火箭副总设计师娄路亮介绍说,凭借强大的新型发动机,长征五号运载能力已经达到或超过国外主流大型火箭,如阿里亚娜5、德尔塔4、宇宙神5等,火箭总体和部分分系统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可靠性、适应性、安全性大幅提高。

在《环球时报》记者的采访过程中,谈及长征五号的研制难度,相关人员都是感慨不已。要知道,国际上研制新型火箭采用新技术的比例一般不超过30%。而作为一枚全新研制的火箭,长征五号采用了247项核心关键新技术,核心技术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目前全球能做到这个水平的只有美国和俄罗斯”,杨承军3日晚对《环球时报》记者说,“现在我们绝对是属于第一梯队,欧洲已经被甩在后面。”他说,中国在某些方面,比如测量和精确制导-技术,已超过美俄达到领先水平。日本航天也比较先进,但是在有效载荷、远轨道准确入轨方面比不上中国。▲

猜你喜欢

升空长征火箭
红军长征起止于何时?
智珠二则
智珠
火箭升空啦
火箭升空
透视奇妙的火箭
超酷的火箭
二则(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