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情感在西方近现代绘画中的体现
2016-11-04丛聪
丛聪
(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宗教情感在西方近现代绘画中的体现
丛聪
(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西方绘画与基督教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了解宗教情感在西方绘画中的体现情况,能够变相的掌握西方绘画的发展脉络。宗教与艺术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时代的进程推动了人们的思想,令其从“美的根源在上帝,绘画就是用来抒发荣耀的上帝”这样一种单向直接的方式而发生着转变。
宗教情感;西方近现代绘画;关系;体现
基督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西方艺术史的构建中具有支柱作用。西方绘画与基督教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一段时期中艺术与基督教的发展可以说是相生相惜。中世纪时期人们的观念里,认为美的根源来自上帝,绘画即是用来抒发荣耀上帝的,除此以外便不知道它还可以用来做什么了。绘画内容在那个时期有着唯一主题,即是信仰。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思想的发展与推进,使宗教迷信得以破除,人们开始对于真理的探索,使基督教与艺术间的关系逐渐发生变化。对美术本身来说,面貌上的呈现因为外部条件的影响和内在发展的推进而发生变化,但是精神层面的注入则不会因为技法、材料、内容、风格等因素的多样而消失。基督教与艺术之间也许不再像以前那样生生相惜,但在近现代的作品中仍能通过不同的解读方式体会宗教情感的存在,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宗教体现方式上的进步和升华。近现代的绘画作品主题多样,已不再是宗教宣传的工具。
宗教情感更多时候作为一种艺术元素在西方近现代的绘画作品中得到体现。当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光辉射入艺术家的心中,绘画从宗教题材内部开始发生变化,而后随绘画体裁的丰富,宗教情感以渗入方式存在绘画作品中,许多艺术家将视线下移开始把世俗环境和不同阶层人们的生活当做对象,来进行艺术创作。宗教情感不再作为主题被对待,而是转为次要主题,或间接及隐含方式得到体现。凡·爱克的《阿尔诺芬尼夫妇像》作为世俗题材的情节性肖像画作品,除阿尔诺芬尼呈祷告状的右手,向主感恩并宣誓这一举动外,已脱离了传统宗教式的体现方式。其它与宗教相关信息则需通过对画面中描绘的小物件所蕴含的象征意义得以解读。同时代的老勃鲁盖尔则不仅是一位“农民画家”,在风景画方面也造诣卓著。在其风景画中,感受生机盎然的生活情景的同时,能体会到人与上帝所创造的世间万物的和谐之意。他还将圣经主题带入有关日常生活的画作中,使宗教元素需要通过细致的读图,获取隐含在其中的圣经内容,这时宗教情感只是广阔风景中的次要主题。与之相似的,鲁本斯和伦勃朗将宗教情感隐含在其风景画、静物画等非宗教作品之中,运用暗示的方法和象征物的方式表现宗教情感,揭示基督教的深层内涵。
19世纪虽然学院派提倡返回“信仰时代”,发起新古典主义美术运动,但显然时代发展到这里,已经不再有从前那样的条件和目的来为宗教主题服务,美术主义纷呈的环境中,有像米勒、凡·高这类艺术家,将视野转向自然风景、田间农民,从信徒的心出发用画笔演绎出人生季节中的节奏韵律。《拾穗者》朴实的场景既没有极富戏剧性的叙事场面,也没有情感激烈的突出演绎,只在观赏者驻足观察时,通过画面感悟到其中严肃的宗教情感。在短短十年的绘画创作中,凡·高把信仰寄托在画笔上,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勇敢挣脱社会传统的束缚,凭着一颗执着赤诚的心以直觉来追随他的信仰。在他这里,艺术不是首要的,最重要的是去寻找救赎,绘画是他另外一种布道方式,是从心出发的真实写照。就是这样一位将绘画当做另外一种布道用心作画十年的虔诚信徒,创造出现代主义艺术,成为表现主义的重要人物之一,这无疑是侧重主观表达的艺术体现,是宗教情感在近现代绘画中具有现代特质的一段完美诠释。宗教情感作为元素更进一步的从绘画的台前转移到了幕后,以及作品呈现时的氛围中。
基督教在经历了风暴侵袭的考验后,又呈现复苏的朝气,信仰基督成为西方家庭生活的主旋律,宗教所弥漫的神秘感和真实感则融合现实投射到艺术作品中。与此同时,重拾宗教题材或素材也是时代影响下的另一趋势。《羔羊的愤怒》是19世纪画家约翰·马丁的圣经题材作品,是宗教题材作品不再局限于乏善可陈的内容和表现形式的一件成功个例。世界战争的炮火使人们不得不去思考一些诸如原罪、罪恶现实的审视以及上帝审判这一类的问题,时代又为艺术家提供了素材,这时宗教与爱国精神得到了一次意外的合作。战乱面前,艺术成为一种武器,与爱国精神骨肉相连,以此来激励那些沮丧的心灵,并怒斥那些残酷的暴力。毕加索的惊世之作《格尔尼卡》的诞生,成为对战争暴行斥责抨击的有力武器,英国历史学家西蒙·沙马认为这或许是整个艺术史中最不可能的转变—“巴布罗·毕加索实现了毫无道德区分的审美主义者向道德主义者的转变”。
宗教在艺术中所扮演的角色发展到近现代,并非单纯像两条相交之后的直线般逐渐远离,不再有交集。西方近现代绘画中的宗教情感,其体现方式有直接也有婉转,表达形式既有显性也有隐性。现代艺术中的宗教主题绘画表现不再单纯和高度集中,非宗教主题绘画也蕴含着宗教元素,象征和喻义需要鉴赏和研究来理解宗教情感。西方近现代的绘画作品,宗教情感更为张弛有度的被艺术创作所用,更多是作为艺术元素在作品中得到体现。
[1]西蒙·沙马(英).陈玮,黄新萍,王炯奕,郑柯(译).艺术的力量[M].北京: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出版,2015.
[2]海伦·德·波希格里芙(英).彭燕,姚娟(译).基督教美术之旅[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2002.
J205
A
1005-5312(2016)29-016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