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猪场疫病净化技术措施
2016-11-04杨汉春中国农业大学
杨汉春/中国农业大学
种猪场疫病净化技术措施
杨汉春/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猪场生物安全体系
猪场生物安全体系是为了防止/阻断病原体传入猪场和在猪场内传播,保证猪群健康与安全而采取的一系列综合防控措施。从而给猪群生长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提高猪群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最大限度地使猪群远离病原体的攻击。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又分为猪场外部生物安全和猪场内部生物安全,主要目的:一是防止猪场外病原体进入猪场;二是防止病原体在猪场内的扩散与传播;三是防止猪场内的病原体传播到其他猪场。
要从以下这十个方面:一、猪场选址与布局,二、人员的控制,三、运输工具、物品的控制,四、饲养管理,五、卫生消毒,六、鸟类、鼠和昆虫等的控制,七、引种与精液的控制,八、疫苗免疫,九、药物预防与保健,十、疫病监测与诊断这十个方面入手,综合起来建立生物安全体系。
二、猪伪狂犬病净化
对于猪伪狂犬病,种猪一旦带毒会终身带毒,并排毒,污染环境、传播,造成仔猪感染、发病。疫苗免疫只能控制临床发病和降低排毒,并不能清除带毒。
净化的基本技术,分为以下几个:免疫—gE基因缺失疫苗;监测—gE-ELISA检测种猪群(gE抗体阳性种猪);淘汰—清除gE抗体阳性种猪;替换—引入gE抗体阴性后备种猪;清群—清除gE抗体阳性种猪群、PRV感染猪群。
净化阶段与过程:第一阶段:监测—种猪群感染带毒状况调查。依据种猪群大小和规模,按5%~10%进行采样,确定种猪群带毒率(gE抗体阳性率)。第二阶段:强化免疫(gE基因缺失疫苗免疫)。第三阶段:检测淘汰—全群检测,逐头采样,用gE-ELISA试剂盒。若种猪群带毒率<10%或15%,进入全群检测,采取一次性淘汰阳性带毒种猪(部分清群);后备种猪检测:对5月龄后备种猪进行逐头检测,阴性留种,补充种猪群;阳性淘汰或育肥。第四阶段:部分清群。若种猪群带毒率>10%或15%,进行全群检测,记录阳性种猪;实施部分清群;淘汰高胎次阳性种猪,用阴性后备种猪替换高胎次种猪。第五阶段:监测与维持。种猪群全群采样进行检测,确认全部为阴性,无阳性带毒种猪;设立哨兵猪——在种猪舍放置PRV抗体阴性仔猪,观察是否感染和发病,检测gE抗体,确认为阴性;加强引种监测,禁止引入阳性带毒种猪;加强生物安全措施。免疫无疫(猪场无PRV)。停止疫苗免疫,不免疫无疫。
三、猪瘟净化
猪瘟净化的基本技术:(1)疫苗免疫;(2)监测—带毒种猪:临床监测—繁殖障碍(死胎、弱仔、木乃伊)、病原学监测—RT-PCR、Real-time PCR检测CSFV核酸;免疫荧光抗体技术;ELISA临床样本(死胎、弱仔、木乃伊);扁桃体样本。(3)淘汰、清群与扑杀:淘汰带毒种猪、清除带毒种猪群、扑杀发病猪群。(4)检测后备种猪:扁桃体样本、清除带毒后备种猪。
猪瘟净化的阶段:第一阶段—猪瘟带毒监测与调查、第二阶段—猪瘟稳定控制、第三阶段—猪瘟全群净化、第四阶段—再监测与净化效果分析。
四、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净化
PRRS净化的基本技术:(1)后备母猪群驯化:接触病毒血症的保育仔猪、活病毒接种、减毒活疫苗免疫接种—在配种前进行1~2次活疫苗免疫。(2)检测与淘汰。血清学检测—ELISA、病原学检测—RT-PCR、淘汰阳性种猪,多点式猪场有效。(3)全群清除与建群。清除所有PRRSV感染种猪与生长猪,引入PRRS阴性种猪与再建种群。十分有效,但成本昂贵。(4)闭群。闭群前进行种猪群驯化,闭群6个月或200天,停止引入种猪,清除血清学阳性的种猪,闭群结束后,可引入PRRS阴性种猪,且公猪禁止使用(活)疫苗。(本文根据会议录音及资料整理,未经专家本人审阅,如有出入,以专家意见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