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生猪生产现状及发展思路

2016-11-04农业部畜牧业司左玲玲

兽医导刊 2016年17期
关键词:畜禽生猪养殖

农业部畜牧业司 左玲玲

我国生猪生产现状及发展思路

农业部畜牧业司 左玲玲

一、我国生猪生产现状

生猪产业是我国畜牧业产业的支柱产业,“十二五”期间,猪肉产量增加500万吨,预计“十三五”期间增长250万吨。猪肉占肉类消费比重64%,下降了20多个百分点,2015年畜牧业总产值2.99万亿元,其中生猪养殖产值1.2万亿元,占比超高40%。

近年来生猪生产效率明显提升,比如:每头能繁母猪提供商品猪15头,育肥猪饲料转化率2.8∶1等。另外,2014年规模化比重达到42%,提高了7.3个百分点。生猪遗传改良计划发布,生猪核心育种场96家,核心群存栏规模15万头,核心种源自给率超过80%。

生猪产业化进程加快,目前共有12家公司已上市,前10大养殖企业出栏量占3%,规模以上屠宰企业近3000家,比“十一五”末增长18%。

二、十三五时期我国生猪生产发展面临的挑战

1.养殖成本不断攀升。2005—2013年,我国生猪生产成本年平均增长率9.04%。2008年,中国的生猪生产成本开始超过加拿大,2010年开始超过美国,2012年开始超过部分欧洲国家,2013年达1.78欧元/公斤,比美国高40%左右。近几年,环保成本迅速增长,目前每头生猪的环保成本需要30~40元。

2.环保压力持续加大。粪便年产生量6亿吨,占比超过30%。国家也相继出台政策法规。目前,我国的种养循环不畅,养殖布局与资源承载能力不匹配。

3.资源约束趋紧。养殖用地审批难、蛋白饲料缺口大、实用技术人才短缺,这些问题要求我们要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饲料转化效率和劳动生产效率。

4.国际竞争加剧。2015年猪肉进口78万吨,是2010年的3.9倍。预计2016年100万吨,占国内消费总量的2%。与发达国家相比较,猪出栏率中国是138%,而发达国家是大于170%,一头母猪年提供育肥猪中国是15头,发达国家是23~25头。

5.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严峻。重大疫病时有发生,而且常见病多发。

三、“十三五”时期我国生猪产业发展思路

有人问猪还能不能养?答案是危险与机遇并存。一方面猪肉消费仍将是居民肉类消费的主体,消费需求仍有一定的增长潜力,年均增长1%~2%。另一方,禁养限养将成为新常态,产业竞争也在加剧,生产发展换挡增效(成本为王)。

要把握基本的几项原则:转变方式,提质增效,农牧结合,优化布局,龙头带动,产业融合,市场主导,政策支持。明确保生态、提素质、增效益、稳供给、促安全的目标。生产上要保持稳定略增,猪肉保持基本自给;效率上生猪的出栏率、生产效率、劳动生产率持续提高;生态上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大幅提高,生产与环境协调发展。

“十三五”时期生猪发展将实行区域布局,首先将以河北、山东、河南、重庆、广西、四川、海南7省(市)为重点发展区,这些传统生猪主产区,养殖总量大、调出量大,是稳定我国猪肉供给的核心区域。其次,约束发展区京津沪等大城市还有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东等南方水网地区,受资源环境条件限制,生产发展空间受限,未来区域养殖总量保持稳定。还有一些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云南、贵州是潜力增长区,发展环境好,增长潜力大,是我国猪肉产量增加的主要区域。最后山西、陕西、甘肃、新疆、西藏、青海、宁夏等7省区是适度发展区,这些省区地域辽阔,土地资源和农副产品资源丰富,但是生猪养殖基础薄弱,推荐适度规模养殖和标准化屠宰,推行生态养殖,发展优质高端特色生猪产业。

四、“十三五”时期我国生猪产业发展政策措施

(一)主要任务。

1.建设现代生猪种业。深入实施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系统开展本土化选育,打造“华系”种猪品牌,促进生猪遗传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

2.提升饲料兽药产业发展。加快发展酶制剂等新型饲料添加剂,提升兽药产业集约发展水平。

3.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良种良法配套、设施工艺结合、增产增效并重、生产生态协调,大力发展适度规模养殖,着力推进生态养殖、清洁养殖,推行精细化管理,加强高效适用技术集成创新与推广。

4.推动废弃物综合利用。做大做强生猪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打通粪便无害化还田利用通道,促进有机肥就地综合利用,建成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体系。

5.加强生猪屠宰管理。集中屠宰、品牌经营、冷链流通、冷鲜上市。

6.构建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坚持产管结合、源头控制。

7.引导建立大型企业为龙头、农民合作组织和社会化服务组织为纽带、适度规模养殖场为体的产业体系,实施“互联网+生猪”发展战略,鼓励龙头企业、大户、专业合作组织、经纪人建立社会化服务组织。

8.进一步加强口蹄疫等重大猪病防控、统筹做好生猪流行性腹泻等常见病防控指导。

(二)主要政策措施

1.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2010—2015年,共创建国家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3 928个,其中生猪示范村1 657个,带动地方创建一批省级、市级、县级示范场。进一步发挥示范场辐射引领作用,引导畜牧业生产走适度规模标准化养殖的路子。

2.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创建活动。2016年启动,以生猪、奶牛、肉牛、肉羊主产县为重点,兼顾蛋鸡、肉鸡主产县。“十三五”期间计划平均每年创建40个,累计创建200个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以畜牧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为目标,整县推进畜禽粪便综合利用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

3.畜禽标准化养殖项目。2010—2015年,中央财政实施“菜篮子”产品生产扶持项目,每个项目补助50~100万元,支持对象是生猪出栏0.5~5万头,采取以奖代补方式,资金主要用于规模养殖场标准化生产改造和产业技术提升,2016纳入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

4.良种补贴项目。2009年开始实施,对购买使用优良种猪精液进行品种改良的养殖场户给予贴补,2016年纳入现代化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新启动优秀种猪补贴。

5.良种工程项目。1998年开始实施,资金主要用于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新品种(配套系)选育项目建设等,同时对具有基础性、公益性的遗传资源保护场、生产性能测定中心、遗传评估中心、种公猪站等项目予以支持。

6.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政策。2007年开始实施,调动地方政府发展生猪生产积极性,奖励资金按因素法分配到县。分配因素包括过去三年年均生猪调出量、出栏量和存栏量,因素权重分别为50%、25%、25%。奖励资金对生猪调出大县前500名给予支持,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大县生猪生产、流通等环节。

7.能繁母猪保险政策。原则是应保尽保,中西部地区,中央财政出50%,地方财政出30%,养殖户只要负担20%的保险金即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中央直属垦区则是中央财政出80%,养殖户出20%。

8.畜禽粪污综合利用试点。2014年开始实施,2016年实施范围:河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四川10个省,探索适合不同区域特点的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模式,引导形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农牧结合、循环发展的粪便资源化利用机制,2016年纳入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本文根据会议录音及资料整理,未经专家本人审阅,如有出入,以专家意见为准。)

猜你喜欢

畜禽生猪养殖
生猪中暑的诊断及治疗
青山绿水 健康养殖
红螯螯虾的养殖技术
黄颡鱼养殖,不变不通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长真不赖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夏季养畜禽 驱蚊有妙招
生猪贴“秋膘” 管理要跟上
入伏后,怎样防止生猪中暑
生猪 广西生猪自成一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