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56例护理体会
2016-11-04李丽
●李丽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56例护理体会
●李丽
目的:分析探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效果及体会。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5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2组,各28例,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进行综合护理,分析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试验组病程<1月的痊愈率为75.00%,好转率为25.00%,且其中病程<7d的15例患者中痊愈率为73.33%,好转率为26.67%,而对照组病程<1月的痊愈率达42.86%,好转率为10.71%,且其中病程<7d的15例患者中痊愈率仅为40.00%,好转率为20.00%,可见试验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试验组护理后的总满意度(100.00%)远远高于对照组(60.00%),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手段可更加有效的缓解患者病痛,改善其症状,疗效显著,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常规护理;综合护理;体会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又称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常见病,是指静脉血液在下肢深静脉血管内的凝结,此病可遗留下肢水肿、继发性静脉曲张、皮炎、色素沉着、淤滞性溃疡等,如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可造成程度不一的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故在治疗过程中除了采用相应的有效药物治疗措施外,还应注意康复期间的护理方式,据资料显示综合护理模式可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恢复效果。因此,我院在本研究实施综合性护理方法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辅助治疗,以期获得满意的结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56例,男30例,女2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2组,病程最长为1个月,最短为2~3天。对照组,28例,男16例,女12例,平均年龄为(44.5±9.6)岁;试验组,28例,男14例,女14例,平均年龄为(44.2±9.8)岁。2组的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如进行用药指导、监测指标等。
1.2.2 试验组:实施综合护理模式,包括以下内容:①心理护理。应主动向患者耐心讲述本病相关知识和溶栓治疗方法等,并将治疗的安全性、可靠性、必要性均一一介绍给患者及其家属,消除其疑虑,减轻心理负担,增加治愈信心。②溶栓治疗护理。除了采用相应药物治疗外,在扎止血带时用毛巾垫于皮肤表面以减轻患者疼痛不适,松紧适宜,及时询问患者感觉,观察皮肤颜色,防止皮肤坏死[2]。③患肢护理。入院后即采用体位治疗,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和疼痛,但活动不能剧烈,不可按摩患肢,防止栓子脱落[3]。④生命体征的密切监测。中老年人患者居多,需要把其安排环境舒适的监护病房,持续吸氧密切观察心率、血压、呼吸等,并予以记录。⑤饮食及出院指导。宜摄取清淡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如西红柿、苹果及黑木耳等,还需多饮水,出院后注意休息,勿劳累,戒烟酒,指导患者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一旦出现不适及时来院就诊[4]。
1.3 观察指标
以2组的疗效及满意度为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统计学分析处理所有数据,计量资料用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或者%表示,结果进行t和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后临床疗效对比
试验组病程<1月的28例患者中出现21例基本痊愈,痊愈率为75.00%,7例好转,好转率为25.00%,且其中病程<7d的15例患者中存在11例基本痊愈,4例好转,痊愈率为73.33%,好转率为26.67%,而对照组病程<1月的痊愈率达42.86%,好转率为10.71%,且其中病程<7d的15例患者中痊愈率仅为40.00%,好转率为20.00%,可见试验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1。
表1 两组护理后的临床疗效对比[n(%)]
2.2 两组护理的满意度情况对比
试验组护理后的总满意度(100.00%)远远高于对照组(60.00%),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下表2。
表2 两组护理的满意度情况对比[n(%)]
3 讨论
近年来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及致残率逐年升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治疗过程中除了采用必须的药物外,护理也是不可或缺的,在此本研究总结出几点体会:①加强对患者心理的呵护,稳定其情绪,使其乐观积极地接受治疗;②下肢深静脉置管患者,适当活动下肢,以防血栓形成。③恢复期患者应逐渐增加运动量,促进下肢深静脉再通和侧支循环建立,防止新的血栓形成,但须避免剧烈活动,不能疲劳过度[5];④定期监测凝血变化,严密观察身体状况,如有无皮肤、黏膜出血征象等[6]。综合护理在患者恢复过程中极其重要,应该在临床予以特别关注。
我院在本研究中对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方法,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及体会。结果表明试验组病程<1月的痊愈率为75.00%,好转率为25.00%,且其中病程<7d的痊愈率为73.33%,好转率为26.67%,而对照组病程<1月的痊愈率达42.86%,好转率为10.71%,且其中病程<7d的15例患者中痊愈率仅为40.00%,好转率为20.00%,可见试验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试验组护理后的总满意度(100.00%)远远高于对照组(60.00%),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刘秀环等[7]人在其研究中得出了与本研究较为一致的结论,更加充分说明采用综合护理手段的有效性、必要性及重要性,对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对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手段可更加有效的缓解患者病痛,改善其症状,疗效显著,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单位:长治市中医医院门诊部)
[1]程锦珍,邱雪,周仲辉.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应用体会[J].当代医学,2012,3(09):11-12.
[2]张桂香,李秋蕾,史琴.下肢深静脉血栓滤器植入置管溶栓的护理体会[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6,4(02):74-75.
[3]路柳,徐任菊,张琼.Cockett综合征并发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行腔内治疗患者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6,9(07):646-648.
[4]丁玲,徐彦妍,罗君君.滤器保护下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围手术期护理[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6,6(08):73-74.
[5]罗彩甜.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教学查房的体会[J].全科护理,2013,16(24):2285-2286.
[6]姚雪,潘晓琳,朱伟.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多种介入技术联合治疗的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10(20):154-155.
[7]刘秀环,赖雪萍,徐雪娣.药物溶栓治疗52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效果观察[J].北方药学,2015,22(08):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