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评价机构何以成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生力军
2016-11-04刘舒宁刘冬
刘舒宁+刘冬
2014年12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全面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认识自我、规划人生,积极主动地发展;有利于促进学校把握学生成长规律,切实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促进评价方式改革,转变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评价学生的做法,为高校招生录取提供重要参考”。《意见》强调,“要协调各方面专业力量,为学校开展综合素质评价提供支持和帮助”。以专业的团队、科学的评价模式、先进的评价技术为特色的第三方评价机构,比较契合综合素质评价的评价理念,能够化解评价结果与评价目的之间的矛盾,有效地解决评价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深化综合素质评价改革中,具有规范与推动作用的第三方评价机构必将成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生力军。
第三方评价专业团队可缓解当前综合素质评价人才短缺问题
《意见》指出,综合素质评价由学校组织实施,教师对学生的表现作出评价,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评、互评。教师和学生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主体,在评价过程中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如下问题——
第一,学生与教师的心理顾虑势必会削弱评价的客观性。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是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牵涉到学生、家长、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等多方利益,因此,各评价主体很容易产生粉饰评价结果的心理倾向,这样一来评价结果难免有失公允。第二,评价主体专业性的缺失可能会降低评价的有效性。学生在自评或互评过程中,由于对评价内容的理解程度不同而影响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教师难以全面而深入地了解每一位学生,往往凭主观印象作出判断。第三,因繁重的学习任务和繁忙的教学工作,可能导致学生和教师无法形成过程性评价,从而使综合素质评价流于形式。
针对教师和学生在综合素质评价的客观性、有效性、持久性等方面产生的负面影响,亟需将配备专业团队的第三方评价机构纳入评价主体范畴。第三方评价机构是独立于政府和学校的“监督者”,能够有效规避各方利益冲突,以独立、公正的姿态保障评价结果的客观性。第三方评价机构还扮演着“工程师”“咨询师”的角色,弥补了其他评价主体在专业性、持久性上的不足。作为“工程师”,第三方评价机构拥有一大批具有教育学、心理学、测量学等专业背景、专业素养的人才,相对于学生、教师、教育行政人员而言,专业团队能够长期致力于评价工作,避免集中突击,并为综合素质评价提供更加科学化、具体化的方案设计和操作指南。作为“咨询师”,第三方评价机构可以从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解读、应用等方面提供咨询服务。咨询服务并非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终结,由第三方评价机构提供的改进建议,可以为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改进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提供支撑。
第三方评价的评价模式可规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操作机制
纵观全国,从2002年开始,全国各省份均已开展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各地区在经济、文化上的差异及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必然会导致各地在实施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深入程度不一,以至于目前尚未形成一套标准、规范的综合素质评价机制。而且,师生个体采用记录活动事实、考察学生表现和撰写评语、形成综合素质档案的评价方式,主观性强,过于浅表化,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显而易见,标杆的树立和专业技术的归位,才能有效扭转综合素质评价中的尴尬局面。具有专业评估资质的第三方评价机构有能力设计出完备、系统的操作机制:在确定评价对象的基础上,根据综合素质评价的目的、学生的成长规律甄选出相应的评价指标,确定测量结构,进而形成评价工具,并对工具的质量进行反复检验;随后编写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手册,对评价的相关事宜进行说明和规范,以确保综合素质评价高效有序展开;实测和采集数据之后,专业人员通过信息化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报告;根据实测结果为评价对象提供咨询服务;最后对项目进行梳理和总结。第三方评价机构长期严格遵循上述操作流程,相较于师生个体评价无疑更加严谨和科学。
第三方评价机构中的专业人才拥有充沛的知识储备和深厚的专业素养,能够自觉地、科学地选取学界的权威理论作指导,使综合素质评价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与此同时,第三方评价机构以技术见长、制胜:将综合素质评价中“思想品德”“艺术素养”等抽象的内容转化为可测量的指标,使学生在评价标准同质的前提下进行比较,并通过等值变换等方法确保不同地区学生的评价结果具有可比性和可参考性;第三方评价机构所采用的评价工具的信度和效度均能满足国际公认的测量学的相关要求;贯穿于综合素质评价全过程的一系列信息化手段,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这不仅填补了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的技术空白,也彰显了作为专门评价机构的专业性和权威性。第三方评价机构先进的技术手段同师生个体的观察记录相得益彰,促进综合素质评价朝着更具操作性和实效性的方向迈进。
第三方评价的评价结果实现了综合素质评价的现实价值
学校在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时的结果均以档案材料的形式呈现,其中包括成长结果记录、突出表现记录、个人事实材料、学生自我评述、教师评语等内容,不难看出,这种零散化的呈现形式主要针对学生个体,而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无法通过档案材料实现学校间、区域间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直接比较;且此种呈现方式强调学生外在的行为表现,无法触及对内隐价值观的考察和判断;对于个人的反馈也仅限于评价等级,不能追根溯源至形成学生现有综合素质水平的内在原因。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也难以对高校选拔人才提供有效参考。
如何克服现有呈现形式表面化和零散化的弊端,转而系统地呈现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有的放矢地提供改进建议,是第三方评价机构的优势所在。
首先,第三方评价机构通过多元、多维、多重的数据比较,可以精确反映学生在综合素质评价各项指标中的差异,为学生多角度认识自我提供依据,从而使学生扬长补短、完善自我;同时,有助于学校和教师发现学生个性特征,推进个性化教育,引导他们搭建实现自身发展的平台。
其次,第三方评价机构掌握着大量的评价数据,有能力有条件对学校间或区域间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进行比较,为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改进教育教学方针、改善管理策略提供基于事实和数据的参考。
其三,第三方评价机构不以学生表现的成果多少和等级高低作为评价的主要标准,不会诱导学生在功利性目的的驱使下参与学习活动,而是从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角度对学生行为背后的动机、情绪、意志等个性品质作出判断。
第三方评价机构通过对学生的学习环境、家庭背景等方面的调查,深度挖掘出导致学生综合素质水平产生差异的缘由,以帮助师生有效解决影响综合素质发展的现实问题,促进学生在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提高,这与实施综合素质评价以推动学生价值观及潜能发展的价值取向不谋而合。
第三方评价的有效运作拓宽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发展前景
学生、教师及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实属内部实施且内部监督,评价过程和结果能否公正和客观,曾遭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质疑。第三方评价机构以“中立者”的身份参与综合素质评价,能够做到严格程序,强化监督,确保公开透明,保证内容真实准确,最大限度地将公正性原则落到实处,为综合素质评价事业的发展营造健康有序的环境。
第三方评价机构长期扎根于评价领域所积累的大量数据和评价经验,为学校开展综合素质评价提供专业支持和服务帮助。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作为专业力量,第三方评价机构结合自身优势,采取理论研究、样本实验等方式,突破了评价结果应用等重难点问题,有助于不断提高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水平,推动人才培养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综合素质评价是一项有生命力的制度,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和鼎力支持,尤其需要行业领域的标杆进行程序规范和技术引领。毫无疑问,第三方评价机构作为专业力量,必将担此重任,发挥其在设计方案、规范机制、运用结果、咨询服务等方面的强大优势,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科学性和权威性。